鄭和遠航最遠到達根據材料一,鄭和下西洋對世界產生了什麼影響

2021-03-27 04:40:41 字數 4864 閱讀 1202

1樓:黃意誠

鄭和下西洋是封建制度下的政治行為和不計經濟效益的貢賜**,一定程度宣揚了國威,加強了和亞非國家的交往和聯絡.

哥倫布遠航是為了開闢到亞洲的新航路.是為了開拓市場,攫取暴利,掠奪財富,是經濟性質的.促進了西歐遠洋航海業發展以及殖民擴張,使美洲被殖民、侵略、剝削.

概括鄭和遠航西洋的特點

2樓:大漠孤煙直在哪

鄭和下bai西洋的航

海壯舉du有兩個突出特zhi

點:首先,鄭和下dao西洋代表了一種和平交內往的航海模式。容中國在三國和唐宋時代,通過南海已經開始發展了與東南亞、南亞和西亞的海上**網。

至明初之際,南海一帶海盜猖獗,嚴重威脅明朝的外部安全環境和**往來。鄭和下西洋的主要任務是剿滅海匪,調節和緩和與各國之間的矛盾,平息衝突,維護東南亞和南亞地區的穩定和海上安全。在鄭和船隊歷時28年的航海活動中,只出現過自衛性質的三次短暫戰事,沒有佔據海外國家的一寸土地,體現了中華民族「協和萬邦」的人文傳統。

鄭和下西洋的另一重要內容是官方**,**採取議價成交方式,體現了平等自願公平的**原則和精神。

其次,鄭和下西洋的壯舉,也是中國與有關各國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對話。鄭和船隊在途經錫蘭山(今斯里蘭卡)時,尊重當地人民的佛教信仰,捐錢修廟,佈施香禮,其三種語言的「佈施碑」至今留存科倫坡的國家博物館。鄭和本人是伊斯蘭信徒,鄭和船隊最後還完成了麥加朝聖之旅,對發展當時明朝與西洋伊斯蘭國家的友誼起了重要作用。

鄭和下西洋國外的評價

3樓:花語芳飛

2023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

4樓:匿名使用者

從積極的方面來看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中國同各國的交流弘揚了中華文化,把中國的先進技術帶到了各國,促進了本國造船技術的發展。

消積: 鄭和下西洋不是出於商業目的,而是出於政治目的是為了炫耀明朝的強盛,消耗了明朝的國力,百姓的負擔變的更重,使的後期明朝國力的衰退,只能閉關鎖國

鄭和下西洋的意義

5樓:元氣小小肉丸

1、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

2、廣泛的傳播了中華文明;

3、把中國同亞非國家之間的友好關係推進到一個嶄新的階段;

4、古代史上空前的主動外交,開放的態度,和平友好的原則,至今仍有現實意義。

鄭和下西洋是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一場海上遠航活動,首次航行始於永樂三年(2023年),末次航行結束於宣德八年(2023年),共計七次。由於使團正使由鄭和擔任,且船隊航行至婆羅洲以西洋麵(即明代所謂「西洋」)。

擴充套件資料

明初鄭和下西洋背景:明朝前期,國力強盛,積極遣使到亞非各地,促進中外交流。

1、外交背景

明初的外交有意沿襲元代的規模,但在邦交理念上有所不同。明太祖積極、主動發展與藩國的邦交關係,對周邊國家採「不侵佔」的態度,並在《皇明祖訓》中開列了十五個「不徵之國」,試圖構建一個以中國為主導,有等級秩序的、和諧的理想世界秩序。

2、經濟背景

明代初期,由於朱元璋三十一年的勵精圖治,農業經濟恢復了。在手工業方面,也有了很大的發展:礦冶、紡織、陶瓷、造紙、印刷各方面,都比以前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科技條件

造船業的發達,羅盤的使用,航海經驗的積累,大批航海水手的養成,航海知識的增加(明太祖於2023年編制的《大明混一圖》就是例項),為鄭和下西洋提供了必要條件。

6樓:錦繡前程

鄭和下西洋所體現的中華民族

熱愛和平、睦鄰友好、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優良傳統。

揭開了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序幕

與會專家學者認為,明初鄭和出使西洋揭開了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序幕,是中國擁抱外部世界的象徵;鄭和以多元宗教文化為先導,打通東南亞海上絲綢之路的實踐,將中國的航海事業銘刻在世界航海史的里程碑上。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鄭一鈞在主題為《人類歷史轉軌時期偉大的和平實踐》報告中提出,2023年,鄭和首次下西洋,揭開了世界性大航海活動的序幕。鄭一鈞說,由於世界性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東西方交通為之大變,促進了世界各國之間的往來,逐漸打破了全球東西方之間、各大洲不同地區之間相對封閉隔絕的狀態。

這對人類社會與國際關係,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導致人類社會日益具有世界性,從此進入一個帶根本性的歷史轉軌時期。在這個人類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發生於東方的鄭和航海壯舉,讓大批中國人走出國門,走向海洋,在人類文明交匯的大舞臺上,以偉大的和平實踐,譜寫了十五世紀初人類文明史上的壯麗篇章。臺灣中華鄭和學會理事王桂巖與鄭一鈞觀點相近。

王桂巖說,鄭和率領兩百餘艘船隻、兩萬七千餘人員的龐大艦隊出使遠航,是世界航海史的空前首航,是了不起的偉大成就,同時也將海上交通推上高峰,震驚了西洋的航海冒險家,激起了他們東來的慾望,進而使世人認識了海洋,開闢了海上航道,增進了世界經濟繁榮及文化交流。

嘗試建立和平和諧的國際社會秩序

專家們認為,與同時代的西方大航海不同,以鄭和為代表的中國人大航海,推動大批中國人以空前的規模走向海洋,是為了以中國人傳統的政治道德理念,嘗試建立和平與和諧的國際社會秩序。鄭一鈞說,中國傳統的政治哲學,是以「仁」、「恕」為核心的價值理念。鄭和使團在海外努力傳播中華文教,與古代志士仁人所追求的大同理想,追求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的和諧發展,是一脈相承的。

這種「大同」與「和諧」的理想,也是各國人民嚮往「世界大同」理想的一種表現,反映了海外各國人民嚮往美好幸福生活的願望。印度尼西亞三寶壟市儒學會會長林義彪從自己家鄉人民對鄭和的崇拜來表述鄭和下西洋和平之旅的意義。林義彪認為,鄭和下西洋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創舉,是中外關係的豐碑。

鄭和航海圖也被以後的西方航海家所利用。他說,鄭和下西洋,向各國推廣中國的農業和手工業的先進技術,傳播了文化文明,促進了各國經濟的發展。

播撒文化理念的「香料之旅」

鄭和下西洋,固然有其**上的貢獻,因為當時明代的陶瓷、絲綢、錢幣等,多為東南亞各地人民所喜愛及需要;而產自南洋各地的香料、染料等,也為國內所需要,這種各取所需的現實,使鄭和的遠航彰顯了**的重要性。但專家們認為,鄭和遠航影響之持久深遠的,還是在文化交流方面。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海洋科技系教授瓊斯把鄭和下西洋傳播東方文化的旅程稱為傳播文化理念的「香料之旅」,稱其比穿越中亞的絲綢之路影響更為深遠。

王桂巖則認為,一方面,就中華文化的西傳而言,鄭和所到之處,往往立石紀功,宣揚中國文化;另一方面,西洋**教大量傳入中國,同時使西洋的數學、理化、天文等學術教材也隨之傳入,使西洋現代化的科技學術啟蒙了當時的高階**及知識分子,這也是鄭和出使對東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貢獻

7樓:幽靈狙擊手

鄭和下西洋的偉大創舉,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深遠的影響,既是中國人的光榮,也是全人類的自豪。

——鄭和下西洋,推動我國古代航海事業達到頂峰,成為十

五、十六世紀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先驅。鄭和下西洋是世界古代航海史上時間早、規模大、技術先進、活動範圍廣的洲際航海活動,比哥倫布到達美洲大陸的航行早了87年,比達·伽馬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的航行早了92年,比麥哲倫的環球航行早了114年。鄭和下西洋時的船舶建造、天文航海、地文航海、季風運用和航海氣象**等方面的技術和航海知識,在當時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鄭和下西洋不僅是中國古代航海事業的頂峰,也是世界航海業發展的里程碑。

——鄭和下西洋,促進海外**擴大,帶動了中外經濟交流與發展。鄭和下西洋期間,通過多種形式與當地開展雙邊**,平等互利,互通有無,把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漆器、麝香、金屬製品和書籍等運往國外,換回當地的香料、藥材、動植物、珠寶及生產瓷器所需原料等多種貨物。這種**活動,推動了中國和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

——鄭和下西洋,傳播中華文明,促進了中外文化的雙向交流和共同進步。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鄭和下西洋,向海外傳播科學文化、典章制度、文教禮儀、宗教藝術等中華文明,將中國在建築、繪畫、雕刻、服飾、醫學等領域的精湛技術帶入亞非國家,向當地人民傳授鑿井、築路、捕魚技術,推廣農業技術和農作物栽培方法,推行貨幣、曆法、度量衡等。

同時,亞非國家的文明成果也傳入中國。鄭和七下西洋,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寫下了輝煌的篇章。

——鄭和下西洋,推行親仁善鄰,鞏固和發展了中國與亞非國家的友好關係。明朝中期的中國,是一個綜合實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強國。但中國人沒有恃強凌弱,鄭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認的和平之旅;28年間,鄭和船隊始終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對外政策,發展與各國的友好關係,在中國與亞非國家之間架起了友誼的橋樑,進一步樹立了中國的和平友好形象。

——鄭和下西洋,展示了中華民族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和開放進取、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600年前,面對人類還知之不多的廣闊無垠的海洋,面對險象環生的長途遠航和種種難以想像的困難,鄭和與他的船隊沒有退縮,以無所畏懼的英雄氣概,一往無前,百折不撓,繼漢、唐、宋、元各代與世界各國人民陸上交往的不斷擴大,又開闢了中華民族從海上走向世界的新紀元,將中外交流提高到新的水平。

——鄭和下西洋,發揚了中華民族重視海洋、探索海洋的科學精神,為振興我國海洋事業提供了重要啟示。中國是一個既有陸域又有海域的國家,中華民族為探索海洋奧妙、發展海洋事業,進行了長期不懈的努力。鄭和下西洋,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勇於探索海洋、經略海洋的生動寫照,激勵我們不斷增強海洋意識,加倍努力,振興中國的海洋事業。

8樓:百度使用者

與會專家學者認為,明初鄭和出使西洋揭開了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序幕,是中國擁抱外部世界的象徵;體現了中華民族熱愛和平、睦鄰友好、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優良傳統。

鄭和下西洋路線圖中的西洋是今天的什麼地方?

9樓:匿名使用者

西洋是古來代中國人以中國自

為中心的西部地域概念。明朝時期的西洋是指今汶萊以西的東南亞和印度洋沿岸地區。「鄭和下西洋」、「西洋鏡」中的西洋就是此義。

廣義西洋還包括歐洲等地。晚清用西洋一詞特指歐美國家,相當於今天「西方世界」這個含義。西洋概念與東洋、南洋等概念相對應。

南洋指東南亞,東洋指日本。

2023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祖朱棣命鄭和率領龐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組成的船隊遠航,訪問了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

鄭和遠航的,鄭和遠航的資料

哥倫布曾祕尋鄭和航海圖 為現存最早航海圖集 偉大航海家鄭和 航海日誌 消失在歷史中?明朝的歷史檔案卷帙浩繁,但是,研究鄭和的學者們始終沒有發現鄭和船隊的第一手資料 航海日誌 是 航海日誌 根本就沒有存在過,還是像那支神祕的船隊一樣,永遠消失了?其實尋找鄭和下西洋的檔案不是現在才開始的。1477年,為...

有關鄭和遠航的,有關鄭和遠航的資料?

第一次 明永樂三年至永樂五年 公元1405 1407年 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日,明成祖派鄭和及副使王景弘等出使西洋 指今汶萊以西的南洋各地和印度洋沿岸一帶 率水手 官兵 翻譯 採辦 工匠 醫生等27800餘人,乘長44丈,寬18丈大船 寶船 62艘,還有很多附帶船隻,編著嚴整有序的隊形,踏著萬頃碧波,乘...

鄭和遠航對我們今天有什麼啟示,鄭和遠航有什麼意義

大量的bai事實證明,鄭和du下西洋代表著zhi中國歷史上在海洋上最dao 強大的時回期,中國對海外不答實行侵略擴張政策,不搞霸權,在國際交往中反對持強凌弱,而致力於同各國發展睦鄰友好關係,走向共同幸福和持久和平的光明未來。弘揚鄭和精神,可為今日中國的民族振興提供有益借鑑,可以充實和豐富民族振興的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