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家應具備怎樣的素質條件,中國書法的基本要求和素質是什麼 ?

2021-03-21 19:37:24 字數 5657 閱讀 3106

1樓:掃地焚香

書法家在古代不是一個專門的職業,都是是文化人必備的一項素質。今天雖然分工很細,但是想要成為書法家,仍然要具備古人的一些素質。

首先,專業水平一定要過硬。這是建立在長期臨帖並對書法有一定認識的基礎上。

其次,文化素養一定要高。不是會寫好字就是書法家了,書法家要對中國的文字文化有一定了解。

最後,書法家要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這也是對傳統文人的要求。

2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書法是書寫漢字的藝術,書法家應該具備怎樣的素養在過去的說法一直很寬泛。最近有關施政明先生倡導形式美和內容美相統一報道對書法家素養說得很有深度。

施政明先生認為,書法藝術是一項非常複雜的有意義的精神外化藝術創作工程,遠不是信手寫來或把字寫好那麼簡單。形式美與內容美相統一是藝術審美特徵的基本要求,書法要成為藝術也必須遵循這一要求。書法形式(美)與內容(美)相統一是寫字上升到藝術的蛻變和節點,也是寫字上升到書法藝術的根本手段,是書法神韻、氣韻和意境形成的決定因素。

他認為,書法家在具備基本的書寫規範、技巧之外,還要具備書法知識和創新精神,需要學一點詩文,懂一點繪畫,聽一點**,看一點舞蹈,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以獲得書法藝術家應用的素養,攫取書法藝術創作所需要的睿智、敏銳和靈感,豐富書法形象,營造書法意境,表現書法神韻,提升書法藝術創作能力,創作出形式(美)與內容(美)相統一的優秀作品來,避免淪落為「書奴」、「書匠」。

3樓:北京王嘉化妝學校

中國書法,是書寫漢字的藝術。一個受過傳統文化教育的人審視書法作品的線條節奏、結體韻致時,能觸控到作者感情的脈搏,震顫的心絃會隨即發出清響與其和鳴,整個身心會完全沉浸在超然的境界之中。從這一點講,它也就不同於一般的寫字,它有著對書寫工具(軟性毛筆)的高難度技巧駕馭、造型元素(漢字的字型與結構)的巧妙組合。

通過這樣一個文字——書寫——書法的動態過程,在筆畫的粗與細、方與圓,墨色的濃與淡、枯與溼,字形的大與小、繁與簡,結體的疏與密、正與側等等的轉換交錯之中,由時間的連續凝結為與空間的共存而成為藝術品。

怎樣才能成為一個書法家或者說一個書法家應該具備哪些素養?

4樓:匿名使用者

一言難盡,即使是已經被較多公眾認可的書法家,無論古代的還是近現代的,也照樣會有人提批評意見。

所以,要想成為一個真正的書法家,有一樣素質應該具備,那就是不要在乎別人是不是認為自己是「書法家」。

有了這樣心態,才有可能去攀登書法藝術的頂峰。

5樓:匿名使用者

成為一名書法家必須做到:

1、練眼

2、練手(指、腕)

3、練臂(小臂、肘)

4、練肩

5、練背

6、練腰

7、練胯

8、練腿

9、練腳(腳踝、腳掌)

10、練氣

11、練心

12、練意

13、修身(真、善、美、德、忍)

14、取法乎上

15、感受大自然之變化

16、感受宇宙之變化(時間、空間)

17、感受人間社會

18、家事 國事 天下事 事事關心

19、研究中國歷史

20、研究文學(含文學史)

21、研究美學

22、研究**

23、研究武術

24、研究美術

25、研究中國文字

26、研究哲學

總之要全面發展。

你是不是寫**啊?????????????????????????????????????

6樓:柴胡的田園

寫好書法作品,需要多種因素。最根本的是對漢字漢文化的深厚感情。書法也是一門技藝,當然要多臨習前代書法家名作。

先力求形似,再求神似。加上自己的理解和創新,相信可以寫出好的作品。但是成家就不可預知了!

中國書法的基本要求和素質是什麼~?

7樓:中國美術網校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書法的基本常識

書法的基本常識

【書法】中國傳統藝術之一。是以毛筆書寫漢字的方法,來表達作者精神美的藝術。它的基本要求有:

一是使用柔軟的毛筆,二是書寫形象豐富的漢字。因此,其有兩義:一指毛筆字書寫的法則,主要包括執筆、用筆、點劃、結構、分佈等方法;一指以書寫漢字來表達作者精神美的藝術。

就是藉助於精湛的技法、生動的造型來表達出作者的性格、趣味、學養、氣質等精神因素,其為側重於「心畫」。二者相融合,便構成了中國的書法藝術。所以從書法構成的要素來說,包括了三個方面:

一是筆法,要求熟練地執使毛筆,還握正確的指法、腕法、身法、用筆法、用墨法等技巧;二是筆勢。要求妥當地組織好點畫與點畫之間、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的承接呼應關係;三是筆意。要求在書寫過程中表現出書者的氣質、情趣、學素和人品。

從書體、風格上說,更是多姿多型,美不勝收。我國的書法藝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之所以成為一門藝術,主要取決於中國人善於把實用的東西上升為美的藝術,同時與中國獨特的文字和毛筆關係密切有關。其文字以象構思、立象盡意的特點醞釀著書法藝術的靈魂,而方塊構形,燦然於目的姿質又構成書法藝術的形式基礎。

其工具,「惟筆軟則奇怪生焉」,可生出方圓藏露、逆順向背的韻味,輕重肥瘦、濃淡溼澀的情趣,抑揚頓挫、聚散疏密的筆調。斷連承接、剛柔雄秀的氣勢;再輔以專門製作的紙墨,使書法藝術更趨變幻莫測。韻味無窮。

書法不僅成為表達最高意境與情操的民族藝術,而且居於所有藝術之首。書法在中國不僅舉世同好,千古一風,而且早已走出國門,成為傳播友誼的媒介,在東方世界頗有影響,也倍受西方世界的矚目。

【章法】指安排佈置整幅作品中,字與字、行與行之間呼應、照顧等關係的方法。亦即整幅作品的「布白」。亦稱「大章法」。

習慣上又稱一字之中的點畫布置,和一字與數字之間佈置的關係為「小章法」。明張紳《書法通釋》雲:「古人寫字正如作文有字法。

章法、篇法,終篇結構首尾相應。故云:『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主』」。

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評書法》雲:「古人論書以章法為一大事,蓋所謂行間茂密是也。餘見米痴小楷,作《西園雅集圖記》,是紈扇,其直如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

右軍《蘭亭敘》,章法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帶而生,或小或大,隨手所如,皆入法則,所以為神品也。」可見,章書在一件書法作品中顯得十分重要,書寫時必須處理好字中之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間之布白,使點畫與點畫之間顧盼呼應,字與字之間隨勢而安,行與行之間遞相映帶,如是自能神完氣暢,精妙和諧,產生「字裡金生,行間玉潤」的效果。布白的形式大體有三:

一是縱有行橫有列,二是:縱有行橫無列(或橫有行縱無列),三是縱無行,橫無列,它們或有「鏤金錯采」的人工美,或具「芙蓉出水」的自然美。

【筆法】寫字作畫用筆的方法。中國書畫主要都以線條表現,所用工具都是尖鋒毛筆,要使書畫的線條點畫富有變化,必先講究執筆,在運筆時掌握輕重、快慢、偏正。曲直等方法,稱為「筆法」。

唐張懷瓘道《玉堂禁經·用筆祛》雲:大凡筆法,點畫八體,備於「永」字。故元趙孟頫於《蘭亭跋》中雲:

「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

【墨法】亦稱「血法」。一曰:用墨之法。

前人謂水墨者,字之血也。故臨地作書時極為講究。墨過淡則傷神彩,太濃則滯筆鋒。

必須做到「濃欲其活,談欲其華。」宋姜夔《續書譜·用墨》雲:「凡作楷,墨欲乾,然不可太燥。

行、草則燥潤相雜,以潤取妍,以燥取險。墨濃則筆滯,燥則筆枯,亦不可知也。」清包世臣《藝舟雙輯·述書下》雲:

「畫法、字法,本於筆,成於墨,則墨法尤書藝一大關鍵已。筆實則墨沉,筆飄則墨浮。…… 」用墨作風,一方面往往因時因人而異。

如北宋濃墨實用,南宋濃墨活用;劉墉喜用濃墨,夢樓專尚淡墨。另一方面,又常因書體風格、紙張效能的不同而有所區別。二曰:

磨墨之法。宋蘇易簡《文房四譜·墨譜》雲:「研墨如病,蓋重其調勻而不泥也。

」研墨要涼,涼則生光。墨不宜熱,熱則生沫。蓋忌其研急而墨熱。

又李陽冰曰:「用者旋研,無今停久,久時塵埃相汙,膠力隳亡。如此泥鈍不任下筆矣。

」元陳繹曾《翰林要訣·肉法》雲:「磨墨之法,重按輕推,執行近折。」「凡磨墨不得用硯池水,令墨滯筆冱,須以水滴汲新水臨時斟酌之」,「凡書不得自磨墨,令手顫、筋骨大強,是大忌也。

」【結體】亦稱「結字」、「間架」「結構」。指每個字點劃間的安排與形勢的佈置。漢字尚形,書法又是「形學」(清康有為)故結體尤顯重要。

元趙盂頫《蘭亭跋》:「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漢字各種字型,皆由點劃聯結,搭配而成。

筆劃的長、短、粗、細、俯、仰、縮、伸,偏旁的寬、窄、高、低、欹、正,構成了每個字的不同形態,要使字的筆劃搭配適宜、得體、勻美,研究其結體必不可少。正如清馮班在《純吟書要》中所云:「先學間架,古人所謂結字也;間架既明,則學用筆。

間架可看石碑,用筆非真跡不可。結字,晉人用理,唐人用法,宋人用意。」又云:

「書法無他祕,只有用筆與結字耳。」可見,結字在書法中佔有重要地位。

【款識】古代鐘鼎彝器上鑄刻的文字。《漢書·郊祀志下》:「今此鼎細小,又有款識,不宜薦見於宗廟。

」顏師古注云:「款,刻也;識,記也。」此外,還有三說:

一款是陰文凹入者,識是陽文凸出者;二,款在外,識在內;三,花紋為款,篆刻為識。(均見方以智《通雅》卷三十三所引。)後世在書、畫上標題姓名,也稱「款識」、「題款」或「款題」。

畫上款識唐人只小字藏樹根石罅,書不工者多落紙背。至宋代,始記年月,也僅細楷,書不兩行。唯蘇拭有大行楷,或跋語

三、五行。元人從款識姓名年月發展到詩文題跋,有百餘字者。至明清題跋之風大盛,至今不衰。可見,款識,有二義:

一、指書畫作上的署名後款,二是古代神鼎彝器上鑄刻之文字。

【筆鋒】筆毫的尖鐵。姜夔《續書譜·用墨》雲:「筆欲鋒長勁而圓,長則含墨,可以運動,勁則有力,圓則妍美。

」字的鋒芒,也叫「筆鋒」。能將筆之鋒尖保持在字的點劃之中者,叫「中鋒」;能藏在點劃中間的不出角者,叫「藏鋒」;將筆之鋒尖偏在字的點劃一面者,叫「偏鋒」。一般以「偏鋒」為書法之病。

清周星蓮《臨池管見》雲:「能將此筆正用、側用、順用、逆用、重用、輕用、虛用、實用,擒得定,縱得出,遒得緊,拓得開,渾身都是解數,全仗筆尖毫末鋒芒指使,乃為合拍。」

【飛白】亦稱「草篆」。一種書寫方法特殊的字型。筆畫是枯絲平行,轉折處筆路畢顯。

相傳東漢靈帝時修飾鴻都門,工匠用刷白粉的帚子刷字,蔡各得到啟發而作飛白書。唐代張懷瓘《書斷》載:「飛白者,後漢左中郎將蔡邕所作也。

王隱、王愔共雲:『飛白變楷制也』。本是宮殿題署,勢既尋丈,字宜輕微不滿,名曰飛白。

」北宋黃伯思稱「取其若絲髮處謂之白,其勢飛舉謂之飛。」明代趙宦光稱「白而不飛者似篆,飛而不白者似隸。」今人將書畫的乾枯筆觸部分泛稱為「飛白」。

傳世的唐宋御製碑多以飛白題額,如《晉祠銘》、《昇仙太子碑》等。清張燕昌、陸紀曾有《飛白錄》二卷。

【法帖】亦稱「帖」。指古代名人的墨跡,摹刻在石版或木板上的法書及其拓本;稱為「法帖」,即可供效法者。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命侍書學士王著摹刻祕閣所藏法書,編為十卷,每卷首刻「法帖第x」,湯《淳化閣法帖》,其「法帖」之名相傳由此始行。

《法帖譜系》稱:「熙陵(宋太宗)留意翰墨,出御府歷代所藏真跡,命王著摹刻禁中,釐為十卷,此歷代法帖之祖。」

【院體】書法術語。宋太祖時曾置御書院,書院成員都是學習王義之的字,以用於書寫當時朝廷的各種文告敕令。這種字,體輕勢弱,多呆板無神,了無高韻,人稱「院體」。

後來,人們不管其書者為誰,書為何體,凡無骨力、無神韻的書法皆被人稱為「院體」。故這一書法術語。用以對書法氣格的品評,一般含有貶意。

【鉤填】書法術語。複製法書的一種方法。以較透明的紙蒙在法書上,先以細筆雙勾,後用墨廓填故稱。

亦稱「雙勾廊填」。南宋姜夔《續書譜》謂:「雙勾之法,須得墨暈不出字外,或廓填其內、或朱其背,正得肥瘦之本體。」

中國書法家中有個現代還是當代姓楊的書法家,叫什麼楊

楊德山。德山君,生於北京,幼年酷愛繪畫 畢業於北京戲專,北京畫院高研班。德山君八十年代得益於繪畫大師何鏡涵 官布 吳冠中 楊延文先生的指 教。以大自然為師,追求神韻 意境 節奏和筆墨趣味。注重寫生功外之功,筆觸灑脫豐富,別緻求新,繪畫融為一體。逐步形成氣度豪放灑脫 內涵雅俗共賞 的藝術風格。德山君主...

中國現代書法家姓趙的有誰

1 趙同 趙同,男,1960年生於北京,中國著名書法家。出身書香世家,自幼受家庭薰陶,喜好寫毛筆字,先後臨習了柳公權,顏真卿等楷書字貼,為學書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趙先生先後拜在楊大鈞 劉鐵實先生門下,學習書法篆刻理論及技法。初學秦漢,後又臨習了西泠八家,吳昌碩 趙之謙 齊白石等諸多印譜,尤其對古璽印...

五大書法家的代表作,中國古代五大書法家指誰?

東晉王羲copy之 代表作品有楷書 黃庭經 樂毅論 草書 十七帖 行書 姨母帖 快雪時晴帖 喪亂帖 蘭亭集序 初月帖 等。唐朝歐陽詢 歐體 代表作楷書有 九成宮醴泉銘 皇甫誕碑 化度寺碑 楷書 蘭亭記 行書有 行書千字文 唐朝顏真卿 顏體 代表作楷書有 東方朔畫像贊 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寶塔感應碑 有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