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 學佛為什麼要持戒,問 為什麼要持戒修行?

2021-03-20 11:03:20 字數 6022 閱讀 8108

1樓:匿名使用者

《藥師經的濟世觀》 第29講 認識戒律

守戒等於保護自己的色身,使身心兩方面永遠是充實的圓滿的,沒有缺點、漏洞。『大智度論』比喻受戒有如乘坐一個空氣袋渡海到彼岸,這個空氣袋不能有一點缺漏,若一點點的破洞,水就會灌進來而沉沒下去,到不了彼岸。這個比喻十分恰當,同時也點出了修行的功夫和道理。

一個修行人犯戒後,身心漏失,精氣神不充沛,永遠到不了彼岸。所有藥師如來願一切眾生在他的法門中修行,毫無缺漏。

所有佛法的戒律有一統稱叫『三聚戒』,三個要點。聚是累積之意,積功累德,我們的功德是一點一滴累積而成,好比作生意賺錢,是一分一釐慢慢累積成很多錢。修行也是慢慢一點一滴累積善行,功德方能圓滿,這是『聚』的道理。

那三種聚戒呢?

(一)攝律儀戒

(二)攝一切善法戒

(三)饒益一切有情戒

一般人學佛受三皈五戒,乃至受八關齋戒或比丘、比丘尼戒、沙彌戒等,這些在戒律是屬於『別解脫戒』,是特別的戒。別解脫戒是隻求解脫這個世間,沒有求成就這個世間。換句話說,只求自己跳出這個世間,沒有做到改造、完成這個世間。

別解脫戒又屬於攝律儀戒的一部分。攝是包括的意思,律是道德規範,儀是修道的端正威儀,也就是儒家孔子所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這些都屬於司聚戒中的攝律儀戒。

菩薩道大乘戒的一部分也屬懾律儀戒。然而懾律儀戒守得好只能說成就了『一聚戒』,累積此一種戒律而得的成果,其最高成就僅是梵行清淨,尚非『攝一切善法戒』。要達到攝一切善法戒非常難,換句話說,戒律有許多是消極的、躲避的;攝一切善法戒是積極的,利他利世的。

何謂『攝一切善法戒』?簡單明瞭地說,就是大家都曉得的『諸善莫作,眾善奉行』八個字。『諸惡莫作』是攝律儀戒,『眾善奉行』是攝一切善法戒。

這兩句話是佛學的重點,也是中國文化的重點,其所涵蓋的意義誰都知道,但是誰都做不到。

禪宗有一則公案,唐代有一位連法名也不用的禪師,在山上一棵大樹上造了一個像鳥窩的篷子,自己住在草蓬裡,人稱『鳥巢禪師』,白居易在杭州聽說有這麼一號人物,便前往參訪,白居易看鳥巢禪師住在樹上,十分驚訝地說:『**啊!下面是萬丈懸崖,你住在這裡多危險啊!

鳥巢禪師說:我一點也不危險,我看你才危險!』白居易心裡覺得奇怪說:

『**位鎮江山,何險之有?』職位比現在的省主席還大,那有什麼危險?鳥巢禪師說了兩句話:

『薪火相交,識性不停。』其實人人都如此,心裡妄想像一把火一樣在煎,心裡的思想、情緒、業力停不了。白居易到底是學問好、修養高,馬上跪下來皈依鳥巢禪師,並且問**怎麼修行?

請求**傳法。禪師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白居易說這是三歲小孩都知道的話。鳥巢禪師說:『三歲孩子雖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

』知道而做不到有什麼用?如果做到了就是『攝一切善法戒』。攝一切法戒是行一切功德,然而功德成就還不夠,必須饒益一切眾生行菩薩戒,亦即成就他人的戒。

天下一切眾生沒有不自私的,所有永遠成不了菩薩,也成不了佛。只求利益一切眾生,不求利已,才是真正的菩薩,做到『饒益一切有情戒』才能成佛。

饒益有情戒更是難辦,實際上一個真正學佛的人,非發願饒益一切有情不可。你看藥師佛的十二大願,首先發願都是利益一切有情,而不是利益自己,因此他成就得特別快。

許多學佛、打坐或修道的人常常跟我說:『老師啊!我都沒有什麼進步。

』唉呀!憑你那種行為、心性想要進步?如果有進步,那真是無佛理、無天理了!

一切為自己,自私自利,那你進步了,我怎麼辦?他又怎麼辦?

所以你不要問為什麼沒有進步,沒有成就,為什麼做人做事有那麼多困擾?先問你自己發心、發願了沒有?做了幾件好事?

三聚戒包含了以上所說那麼多的意義,要想做到三聚戒不缺,談何容易?那麼究竟容易不容易呢?上面有一句話可供你參考,修行一切清淨之行--梵行。

問:為什麼要持戒修行?

2樓:宇宙外的三道題

佛教修行是修戒、定、慧三無漏

學,三無漏學的無漏就是嚴持禁戒,做到絲毫無犯,就是無漏。這戒、定、慧三學是有機相互關聯的。

戒律是一切行門的基礎,也是佛法修行的根本,學佛修行如果持不好戒律,沒有嚴戒律作為修行基礎,後面的定、慧之學就無法引發。嚴持戒律作為學佛修行的基礎,就如同世間人建築樓房打地基一樣的道理,你蓋起的樓房因沒有打好地基,這個樓房就不會穩固,早晚有一天這個沒有打好基礎蓋起的房子還會傾斜,甚至倒塌。學佛修行沒有好好的嚴持戒律,亦是同蓋樓房沒有基礎一樣的道理。

守持戒律能幫助我們**昏暗迷惑的習氣,清淨心之染汙,在此基礎之上,所有正面的品質才能夠培養髮展,就好比大地支撐著所有的高山、大海。戒律也為我們的日常行為、思想提供了規範和標準。

3樓:最愛妍

譚林長回答:持戒是修行的手段,戒是

防非止惡,戒是執持,律是做持;戒是諸惡莫作,律是眾善奉行。消極的作惡,積極的行善,這就是戒律。持戒很重要。

不持戒修行,不能成佛。為什麼?惡緣沒斷,還要被纏縛。

你不持戒,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十不善業你還做,那麼你就要受果報了,它會纏縛你。 佛制定戒律,這個戒就是保護我們的身心清淨。持戒就是修行,修行就要持戒。

我們是修淨土的,就要淨身口意三業。要會修,用智慧來修,明白怎樣修,不要盲修瞎練。 唸佛就是修行,心裡想阿彌陀佛,不會生貪嗔痴;口裡念阿彌陀佛,不會生妄語、綺語、惡語、兩舌;心和口都念佛,身也不能造業,不能造殺盜淫。

這就是修行。唸佛法門簡單易行,起心動念就修身口意,不讓身口意造十惡業,叫持戒。因為十善十惡是基礎,是成佛、是得福、是禍的基礎,造十惡就是禍報、苦報。

你造十善,就是福報;你再提升念「阿彌陀佛」,就是樂報。不執著善,念「阿彌陀佛」就是樂報。所以苦、福、樂都是你自己心造的。

修行不到外面找,在起心動念處修正。要會聽,如果聽不明白到處亂跑找佛,浪費時間,那不是白費功夫嗎?時時刻刻持戒,持戒不難,你要知道後果就不難了,起心動念是因,行為造作是果。

我們種善因,行善事,這善果有的是當下就得的,但有的是幾年之後或者來世得。惡念惡行,惡果惡報也是如此。唸佛是即因即果,「阿彌陀佛」即因即果。

因淨,果就淨。因果同時,就這麼簡單。中峰禪師告訴我們,「一念回光而易往」。

你一念「阿彌陀佛」就回歸自性,迴歸極樂。深信因果的人才能持戒,他能去守著這個戒律。遵守戒律就跟遵守國家法律、遵守交通規則一樣。

你持戒隨順你的自性,不持戒跟自性相悖。不持戒,不知道後果有多可怕!你欠債的,還有你痴痴的愛的,通通都有因果,後邊還有果報等著你。

所以學佛不要把它當成迷信、當成兒戲,一定要依教奉行持戒守規,保護你自己。 我們持戒就是防止六塵傷害到我們的身心,染汙到我們的身心,使我們痛苦煩惱。修行就是持戒。

持戒就是修行,修正行為,沒有別的。佛法講的究竟圓滿,本來無一物,持戒幹什麼?格物致知,把對物慾的執著放下,你就清淨、明白了,就能成佛。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通的。你學佛幹什麼?

修戒定慧,迴歸自性清淨。戒是方法手段,使你能夠得定;定開慧;慧就了了分明。宇宙萬有的一切都是心造的,迷了造世間,覺了造極樂。

所以說佛法是智慧,不是迷信。修行,修正行為,身口意的行為,持戒使行為端正。

4樓:匿名使用者

各位師兄在實修五戒的基礎上,就要進一步來學習守持八關齋戒了。守持八戒對實修非常重要,如果在修學八戒的基礎上來受持其它法門,比如唸佛、誦經、持咒、習定、禪修等等,其功效及功德真是不可同日而語;在佛菩薩聖誕紀念日或十齋日中受持八關齋戒,當然功德更是不可思議。

受持八關齋戒,為往生西方淨土中品蓮花的最佳有力助緣。特別中品中生的果位,只要正確受持一日一夜八關齋戒,威儀無缺,以此受持功德迴向求生極樂世界,往生花開後就可聞佛說法立即證得初果須陀洹果位,只需經半劫的時間後就可再證到四果阿羅漢了。所以我們應該知道修行淨土法門的人來發心受持八關齋戒是何等的重要?

阿彌陀佛發弘願接引苦海眾生是何等的大慈大悲?

今日末法時候你在這裡五濁惡世莫說要修成阿羅漢解脫生死,就是退一步要證取初果須陀洹進入聖流真是談何容易?下世保得住人身不墮惡道,已經是非常幸運及十分不容易的了。

我來詳細解釋什麼叫做證初果?初果聖人心地是光明漂亮,初步明心見性,進入聖者之流,所以叫做入流,亦即逆生死之流而向上往解脫道進趣。初果聖人的心,時刻念茲在茲於戒律上,可謂不會再犯戒,已到達不持戒而戒自持的境地。

初果聖人已經完全斷除了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這種種使一切眾生迷惑的不正確見解。特別戒禁取見這一項,意思是某些眾生會執著守持一些邪戒或不正確不能使人得到解脫清淨的戒律,比如某些外道的戒律便是。但初果聖人已經沒有這種在戒律上的錯誤執著,所以初果聖人就得到法眼清淨,獲得了聖人的法眼。

究竟佛經中所說解脫聖人的法眼是什麼一回事呢?

其實當一切障蔽心眼的種種邪見去除掉之後,人人本有的法眼便開了;有了法眼之後,便不會再對種種法生出錯誤的抉擇及邪見。不明箇中道理的人,以為法眼是神通的一種,能看神見鬼,能觀人身中有什麼疾病及有沒附體等等,能透視遙視千里外之事物,這種想法都是錯誤的;具備有這些功能不是法眼的作用而是天眼通,所以不要給不明事理的附佛外道混淆了正法的思想概念。佛菩薩以人類肉身再來人間要為眾生做的不是驅邪治病,而是要安立過往諸佛所傳的正見在每一個眾生心中,教導眾生自己開啟本有的慧眼及法眼,直證空性及了達一切法的本源。

初果須陀洹聖人對佛陀所說「苦集滅道」的四諦法已完全掌握及證到了,換句話說對修行四諦法是有豐富經驗的過來人,所以獲得了清淨的法眼,能抉擇了別諸法的正邪。這種法眼的證境在大乘修道上來說相當於初地菩薩的果位,證得無生法忍了。

若菩薩及摩訶薩的法眼就更為厲害,除了一眼可透徹看清任何一個眾生適合修什麼法門?與哪一位佛菩薩本尊最有緣份?而且絕對能將這個法門立即正確無誤地教授對方。

這菩薩的法眼,修為功力是一地一地向上遞增的,三地勝過二地,二地勝過初地,向上一地比一地對諸法的觀察更細微、更深入、更透徹、更精確。

說眼是相對於能觀察諸法的作用而言的,其實與其說是眼,不如說是人人本具清淨妙明真心的作用。到這個修習菩薩法眼的階段,我強調必需要嚴修清淨的梵行,從梵行的基礎中修習正定來開發般若智慧,務使正邪二淫俱要完全斷絕,那樣身心才能純一清淨向菩薩覺道邁進,這才是真正學習菩薩道行者要遵守的菩薩寶戒。有關菩薩法眼的種種實修,實在是內涵豐富,並不是一篇文章可以完全清楚說明的,希望日後可把我的一點淺見一步步講出來便於各同修作參考。

所以,誰是證果聖人?誰是生死凡夫?就看他對佛法的知見正確與否來抉擇?

就看他持戒的功夫到了何種程度什麼層次?而並不是看他有什麼神通妙用可救世濟人,這點要切記切記!附佛外道會利用眾生的貪念,使你墮入他的圈套,你還以為自己一直在學習正法,其實都是一些似是而非自創的理論及邪見以佛法包裝,假珠混在真珠當中,眾生在自己貪心的矇蔽下就更難於辨別。

如果說法人邪見滿身、錯漏百出,不強調或輕忽持戒的功用,不提倡學佛修行應該好好踏實嚴持禁戒自己並教人飲酒食肉貪淫名為持戒卻得果位成就,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必需快快遠離了。

我每天收到很多的來信中,有師兄說他修《寶篋印法》持多少遍多少遍真言;有的修《大白傘蓋佛母法》,念幾多幾多密咒;有的修《首楞嚴咒》、《尊勝佛母咒》、誦《金剛經》、《地藏經》、《阿彌陀經》;有的修各種密宗法門,《財神法》,《金剛薩埵法》、《大圓滿》、《大手印》、《破哇法》等等等等。雖然這些師兄每天都修習很多明師所傳的**,但唯獨就是不想守戒、不願守戒或明知故犯、疏於在持戒上用功夫,故而苦於訴說修了很多年、很長時間亦沒有什麼成就。因為不好好立下真心持戒,就算你努力修持其它**,都只是空中樓閣;沒有切實築好根基,故而枉自徒勞,是決定不會有什麼真正的證量及成就的。

我勸你要吃素來修《大圓滿前行》、來修《蓮師法》,我勸你要不看電視電影來專心修持《孔雀佛母法》,我勸你要不打電玩來修《金剛薩埵法》,我勸你要不聽**來專心持誦《藥師經》。如果你聽的話,相信你在修行上一定會有多少進步及成就。

世緣重,太執著世情世務的人,修行難於有所成就;相反你更應該放下所執,在持戒上多下功夫。功夫是磨練出來的,證量是實修出來的。每日上班下班已佔去一天中很多內修的時間及精神,剩餘的空檔若不用來努力磨洗自己的舊習而力求上進,那今生又肯定空過寶貴的人身,而且還不能保證來生自己會否有下墮三塗之虞?

若往生不了極樂世界的話,那就很危險了,有機會以畜牲身又再來酬償未清的債務。

修習任何**只是助緣,好好持戒才是根本,修行人一定要明確認清這點,才不會浪費功夫。踏實守持戒律,再來用心誦經持咒唸佛拜懺就是定;因戒生定,因定就能發慧;有般若智慧就可斷惑了生死。看自己缺乏哪一項的修持?

哪一項仍做得不夠?就在這方面用心痛下功夫來增長改進,這才是正確的修行之道。

一面繼續做業犯戒,一面又唸佛修行,最後只會成妖成魔,徒具法力,三毒不斷,害己害人;這是魔最想修行人如此做的事,亦是佛陀最想叮嚀囑咐修行人千萬不要如此做的事。--《持戒這些事》

新一年大家就來一同檢討改進吧!

佛為什麼要受人天供養,為什麼要供養佛?

佛的福德智慧圓滿,而且是眾生的無上福田,應收人天供養。這確實很怪,佛就是一個個雕像,不能動,不能看,不能吃,卻天天得有人供養,我估計那些天天拜他的人也不明白。拜完了東西還是被人吃掉。大家可能尋求一種心理安慰吧。佛山深遠佛說佛光普渡人離塵土。佛已跳出三界不在五行中,只有精神遺留啊!佛不在人界,他離人界...

為什麼要學英語,為什麼我們要學英語?

不想說那麼多。就說最主要原因 因為漢語是全世界人說的最多的語種,而英語是全世界普及範圍最廣的 據英國文化協會的統計,最近10年內,世界上有20億人在學習英語,有30億人能應用英語 非英語國家說英語的人數是英語國家的3倍 亞洲有3.5億人能使用英語,是美國 英國和加拿大使用英語人數的總和 中國有近1億...

為什麼學《易經》要先學卜,為什麼要學易經?怎麼學易經?

由於西方文化 一白遮百醜 地依賴工業革命風暴摧垮中國絕大多數人的中華文化自信,西方節日優於東方節日,西方社交形式進步於中國處世智慧等意識行為肆虐,很多人主觀意識上否定 易經 功能,讀幾年書就人云亦云說 易經 活動是迷信騙人。對於非學術人才卻好事起鬨者,外表似乎打假愛科學愛國,但不深入研究以外在情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