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花愁殺渡江人的意思,「楊花愁殺渡江人」中「殺」的意思

2021-03-19 17:03:07 字數 4548 閱讀 6744

1樓:匿名使用者

長江邊上楊柳依依,那亂飛的柳絮,愁壞了渡江的遊子

2樓:匿名使用者

那亂飛的柳絮,愁壞了渡江的遊子

3樓:匿名使用者

長江邊上楊柳依依,那亂飛的柳絮,愁壞了渡江的遊子。(語文教參上的標準翻譯)

淮上與友人別

鄭谷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

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這首詩是詩人在揚州(即題中所稱「淮上」)和友人分手時所作。和通常的送行不同,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別:友人渡江南往瀟湘(今湖南一帶),自己則北向長安。

一、二兩句即景抒情,點醒別離,寫得瀟灑不著力,讀來別具一種天然的風韻。畫面很疏朗:揚子江頭的渡口,楊柳青青,晚風中,柳絲輕拂,楊花飄蕩。

岸邊停泊著待發的小船,友人即將渡江南去。淡淡幾筆,象一幅清新秀雅的水墨畫。景中寓情,富於含蘊。

依依嫋嫋的柳絲,牽曳著彼此依依惜別的深情,喚起一種「柳絲長,玉驄難系」的傷離意緒;濛濛飄蕩的楊花,惹動著雙方繚亂不寧的離緒,勾起天涯羈旅的漂泊之感。美好的江頭柳色,宜人春光,在這裡恰恰成了離情別緒的觸媒,所以說「愁殺渡江人」。詩人用淡墨點染景色,用重筆抒寫愁緒,初看似不甚協調,細味方感到二者的和諧統一。

兩句中「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等同音字的有意重複,構成了一種既輕爽流利,又迴環往復,富於情韻美的風調,使人讀來既感到感情的深永,又不顯得過於沉重與傷感。次句雖單提「渡江人」,但彼此羈旅漂泊,南北乖離,君愁我亦愁,原是不言自明的。

三、四兩句,從江頭景色收轉到離亭別宴,正面抒寫握別時情景。驛亭宴別,酒酣情濃,席間吹奏起了悽清怨慕的笛曲。即景抒情,所奏的也許正是象徵著別離的《折楊柳》吧。

這笛聲正傾訴出彼此的離衷,使兩位即將分手的友人耳接神馳,默默相對,思緒縈繞,隨風遠揚。離笛聲中,天色彷彿不知不覺地暗了下來,握別的時間到了。兩位朋友在沉沉暮靄中互道珍重,各奔前程──君向瀟湘我向秦。

詩到這裡,戛然而止。

這首詩的成功,和有這樣一個別開生面的富於情韻的結尾有密切關係。表面上看,末句只是交待各自行程的敘述語,既乏寓情於景的描寫,也無一唱三嘆的抒情,實際上詩的深長韻味恰恰就蘊含在這貌似樸直的不結之結當中。由於前面已通過江頭春色、楊花柳絲、離亭宴餞、風笛暮靄等一系列物象情景對離情進行反覆渲染,結句的截然而止,便恰如抔土之障黃流,在反激與對照中愈益顯出其內涵的豐富。

臨歧握別的黯然傷魂,各向天涯的無限愁緒,南北異途的深長思念,乃至漫長旅程中的無邊寂寞,都在這不言中得到充分的表達。「君」「我」對舉,「向」字重迭,更使得這句詩增添了詠歎的情味

4樓:匿名使用者

天空瀰漫著如絮般的楊花,像我心頭滋長的愁緒,煎熬著即將分手渡江遠去的人。

作者為什麼說楊花愁殺渡江人

5樓:樾下靜女

渡江人即是在外漂泊之人,楊花在春風中飛舞,沒有穩固的地方,就像浪子在外漂泊,沒有固定的住所。或者說,楊華飄表示春天將要完結,傷春之情生所以「愁」,要結合前後文。「愁殺」就是愁死人的意思。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是什麼意思

6樓:孫老闆

意思是:揚子江邊楊柳青青春意正濃,漫天飛揚的楊花使渡江之人非常的愁煩。

【出處】《淮上與友人別》——唐代:鄭谷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

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譯文】揚子江邊楊柳青青春意正濃,漫天飛揚的楊花使渡江之人非常的愁煩。微風輕拂,笛聲幽咽,離亭漸漸染上暮色,你就要南下瀟湘我卻奔向西秦。

擴充套件資料

1、《淮上與友人別》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詩人在揚州(即題中所稱「淮上」)和友人分手時所作,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和通常的送行不同,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別:友人渡江南往瀟湘(今湖南一帶),自己則北向長安。

2、《淮上與友人別》鑑賞

這首詩的深長韻味鈞蘊含在這樸質的不結之結中。由於前面已經通過江頭春色、楊花柳絲、離亭宴餞、風笛暮靄等一系列的物象情景進行反覆渲染,結句的截然而止,更顯示出分手握別的黯然神傷,天各一方的無限愁緒。

南北異途的深長思念,乃至在這漫長旅程中的無邊寂寞,都在不言中得到充分表達。「君」、「我」對舉,「向」字重出,更使得這句詩增添了詠歎的情味。

7樓:陳老_師

譯文及註釋譯文

揚子江邊楊柳青青春意正濃,漫天飛揚的楊花使渡江之人非常的愁煩。

微風輕拂,笛聲幽咽,離亭漸漸染上暮色,你就要南下瀟湘我卻奔向西秦。

註釋淮(huái)上:揚州。淮:淮水。

揚子江:長江在江蘇鎮江、揚州一帶的幹流,古稱揚子江。

楊柳:「柳」與「留」諧音,表示挽留之意。

楊花:柳絮。愁殺:愁緒滿懷。殺,形容愁的程度之深。

風笛:風中傳來的笛聲。

離亭:驛亭。亭是古代路旁供人休息的地方,人們常在此送別,所以稱為「離亭」。

瀟湘(xiāo xiāng):指今湖南一帶。

秦:指當時的都城長安。在今陝西境內。

8樓:匿名使用者

揚子江邊楊柳春意正濃,漫天飛揚的楊花使渡江之人非常的愁煩。

「楊花愁殺渡江人」中「殺」的意思

9樓:匿名使用者

形容詞 形容愁緒的濃烈

10樓:百度使用者

表達了作者對朋友離別的憂愁

李商隱的《夜雨寄北》作者為什麼說「楊花愁殺渡江人」?

11樓:匿名使用者

李商隱的《夜雨寄北》中並沒有「楊花愁殺渡江人」的句子。「楊花愁殺渡江人」是唐末詩人鄭谷《淮上與友人別》中的詩句。《淮上與友人別》全詩如下: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

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詩的大意是:

揚子江頭楊柳青青春色動人心,柳絮似雪漫天飛舞愁殺渡江人。

幾聲風笛傷感幽咽離亭夕陽中,目送你南下瀟湘我卻奔向西秦。

和好友離別心裡總會有些不捨,中國古代就有「折柳」的習俗,親朋好友一旦分離,送行者總要折一支楊柳條贈給遠行者,借「柳」(留)以表難分難捨、以示相思。同時,也是祝願友人如楊柳一般隨地可活,到了異地後,隨遇而安,一切順遂。最早的折柳詩要算《詩經》中的《小雅;采薇》: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鄭谷的這首詩也是借楊柳抒發離愁別緒:春風中輕拂的柳絲,牽曳著彼此依依惜別的深情,隨風飄舞的楊花(即柳絮),惹動著雙方紛亂的離緒,揚子江頭春色雖美,但在作者眼中,卻是處處離愁、絲絲別緒,萬千楊花正是萬千愁腸,所以說「愁殺「各奔天涯的」渡江人」。

李商隱是晚唐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要年長鄭谷38歲,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寫離別後的思念,全詩如下: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詩中並沒有寫離別時的情景及「楊花愁殺渡江人」之類的句子,開頭兩句以答問和對眼前環境的抒寫,表現了孤寂的情懷和對妻子深深的懷念。後兩句設想來日重逢的歡悅情景,同時反襯今夜的孤寂心情。這是一首千古流傳的抒情傑作。

楊花愁殺渡江人的殺是什麼意思?

12樓:土豆親衛隊

瀟湘在南,秦在西,詩人與朋友從此分別,誰知何時再能相會?暮春的楊花,更增添了詩人的愁思。

詩詞大意:揚子江渡口,岸邊的楊柳枝葉青翠,一派濃郁的春色,時近暮春,天空瀰漫著如絮般的楊花,像我心頭滋長的愁緒,煎熬著即將分手渡江遠去的人。晚風中,傳來幾聲短促悽清的竹笛曲調,暮色蒼茫,渡口旁的離亭裡兩位朋友正在告別。

從今後你走向遙遠的南方,那瀟水湘江之畔;而我卻要向北旅行,到三秦之地去。

作者簡介:鄭谷,唐代詩人,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光啟三年擢第,官右拾遺,歷都官郎中。

幼即能詩,名盛唐末。有《雲臺編》三卷,《宜陽集》三卷,《外集》三卷,今編詩四卷。我認為可理解為增添

楊花愁殺渡江人是什麼意思

13樓:凌霄暮靄

長江邊上楊柳依依,那亂飛的柳絮,愁壞了渡江的遊子

楊花愁殺渡江人的「殺」讀音的什麼,如題

14樓:匿名使用者

殺讀第四聲,是通假字,同煞

15樓:洛綠魚浩淼

詩人雖知千萬縷嫩綠的楊柳輕拂,千萬朵雪白的楊花飄舞確是難得一見的美景,怎奈岸回

邊停答泊著待發的小船,友人即將渡江南去,自己面臨著與友人的分別時刻,愁緒禁不住湧上心頭。

讀sha一聲,其實和「愁煞」的意思一樣。即體現了送別的詩人心中重重的愁緒

16樓:尹人裴任

愁殺一起解釋,可理解為,令人愁得好似煎熬,愁甚相會無期,怎不黯然!愁殺,愁到極點,烘托依依不捨之情,

楊花愁殺渡江人的愁殺是什麼意思???

17樓:雙璽靈門

殺 字 在這裡是做副詞..相當於常用的"死"字..表示"十分,極,甚"的意思...

愁殺,就是非常惆悵、極度哀愁的意思

18樓:匿名使用者

愁殺:「殺」乃「煞」也。既令人難受,無法承受之意也。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猜一種動物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猜一種動物 長江鱘 揚子江頭楊柳春 楊花愁殺渡江人。柳 猜一動物 南鄧中間字花小王子 為你解答。孔雀 馬虎 加雙龍 螺絲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寶崗,柳,說的是什麼動物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 楊錯 是揚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烽錯 是風 揚子江頭楊柳...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這兩句的特點

我是這麼理解的,因為古詩一般都講究音韻對吧,所以很明顯的,揚子江頭楊柳春,所以前一句,兩個yang音押韻,而且我們知道,古代的送別詩,路上送別一般都會有城牆或者亭子,水路的話就是江頭,渡口,岸邊 所以上句,交代了時間,地點,情感,特點就是運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描繪出了一幅送別的淒涼之景。下句,便是直接...

含有「愁」字,並帶有愁的意思的詩句

一處相思,兩處閒愁 李清照 一剪梅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 人不識君。內 高適 別董大 試問閒容愁都幾許。一川煙雲,滿城飛絮,梅子黃時雨。賀鑄 青玉案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唐.白居易 琵琶行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宋.辛棄疾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自在飛花輕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