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是怎麼形成的,戰國七雄形成的原因,演變過程及產生的作用

2021-03-12 15:55:45 字數 2959 閱讀 8781

1樓:汽車資訊推送

戰國一般為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作為春秋戰國分界。時三家還沒有滅智分晉,齊國田氏也還沒有取代姜氏。

前453年:趙魏韓三家分晉,之後田氏代齊加上傳統的秦楚燕正式形成戰國七雄。

齊國:田氏乃春秋陳國王族,王族爭權,齊恆公時來齊避難,慢慢發展於前391年流放齊康公於海上取代姜齊成為七雄之一。

楚國:春秋早期被周成王封在丹浙之地,號為子男之地五十里。歷經武王到成王時期的不斷進取,大力兼併,成為地方二千餘里的大國。

再歷經穆王,莊王,共王,康王,昭惠等名王以大國強國之姿進入戰國,成為七雄之一。

燕國:周武王滅商分封其弟姬奭於燕地建立。春秋到戰國前期一直寂寂無名,直到燕昭王即位聯合秦,和三晉下齊七十餘城才正式揚名。

韓國:創立者為韓虔 晉國六卿之一,與趙魏聯合滅智分晉國創立,最大功績滅鄭。

趙:創立者為趙襄子,同晉國六卿之一。經武靈王胡服騎射加後期名將輩出成為抗衡秦國的強國。

魏國:創立者魏斯,晉國六卿之一。用李愧變法成為戰國前期最強大的諸侯國。

秦國:創立者為秦襄公贏開,為周平王馬伕,幫助平王東遷而被封為諸侯,戰國後期最強大的諸侯國。

武王伐紂後分封諸將,周天子統治下由許多個諸侯國,東周末年周王室衰弱諸侯王不斷互相兼併討伐,最後形成以晉、齊、秦、楚、燕為五大諸侯國並立及中山、吳等一些小諸侯國依附大國的局面,即歷史上的春秋時期。晉國在改革中所實施的六卿制度使得晉王權利被六卿分化,最終形成了以趙、魏、韓、範、智、中行六大姓氏家族互相征戰的局面,最後範、智、中行被其它三個家族所滅,造成了趙、魏、韓三家分晉,由此也就迎來了歷史上的戰國時期,戰國七雄由此而來。

2樓:繼潤

周朝封分了很多諸侯國,到周朝末年,由於戰爭的兼併,最後形成七個大國。

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周王室名義上為天下共主,實際上已形同滅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 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國分別是: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秦國。

除戰國七雄外,還有越國、巴國、蜀國、宋國、中山國、陳國等大國。小國尚有鄭國、衛國、魯國、滕國、鄒國、費國等,但其實力與影響力皆遠遠不及戰國七雄,只能在強國的夾縫中生存,且最終均為七雄所滅。在這七雄之中,後期以秦國國力最強。

除秦國以外,其餘六國均在崤山以東。因此該六國又稱「山東六國」。

3樓:原創**夢工廠

經過春秋200多年的征戰,小國大多都被吞併了,周天子權威不斷下降,諸侯稱王,而其中最強大的晉國被公卿趙韓魏三家分割了,這樣就形成了七股最強大的勢力,齊楚秦燕趙魏韓七國鼎立,戰國七雄的局面就形成了。

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周王室名義上為天下共主,實際上已形同滅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 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國分別是: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秦國。

4樓:噴子聚集地

春秋到戰國時期朝代都屬於周朝,但是卻是屬於一種社會體制的改變,是奴隸制社會到封建社會的改變。也是軍閥割據的開始。春秋時期有春秋五霸,但是春秋五霸出現是有時間間隔的,就像齊桓公,和越王勾踐,相差了上百年。

但是戰國七雄是在同一個時期並存的存在,相當於是軍閥割據,各自擁兵自重。比較強大的就稱雄了。有些很小的國家就名不見經傳

戰國七雄形成的原因,演變過程及產生的作用

5樓:一槓青年

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周王室名義上為天下共主,實際上已形同滅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 三家分晉後,趙、魏、韓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國分別是:齊、楚、秦、燕、趙、魏、韓。

除戰國七雄外,還有越、巴、蜀、宋、中山等大國。小國尚有鄭、衛、東周、魯、滕、鄒、費等,但其實力與影響力皆遠遠不及戰國七雄,只能在強國的夾縫中生存,且最終均為七雄所滅。在這七雄之中,後期以秦國國力最強。

除秦國以外,其餘六國均在崤山以東。因此該六國又稱「山東六國」。

由於郡縣制度的加強,以獲取土地、財富、人口的國家不斷開展兼併戰爭,促使這個從春秋時期開始便戰爭不斷的土地逐漸走向新的時代。戰國承春秋亂世,啟帝秦發端,中續百家爭鳴的文化潮流,這是中國思想、學術發展的**時期,史稱「百家爭鳴」。中原經濟技術的新發展與各國相繼圖強而的舉國變法,名士的縱橫捭闔,宿將的戰場爭鋒,湧現出了大量為後世傳誦的典故。

6樓:丹羅綺

原因:禮崩樂壞,大家已經不遵從周禮了,周天子的約束力蕩然無存,國與國之間的攻伐加劇。

生產力的提升,由於鐵器的興起,極大的促進了生產力,使井田制徹底瓦解,郡縣制慢慢產生,人民對土地的開採率大大提升,這樣就導致了經濟實力的加強,然後就是人口的大**,新興的國家有了足夠的兵力對弱小國家發動滅國兼併戰爭。

由於以上兩個原因,戰國時期的滅國戰爭市場發生,於是慢慢的形成了實力較強的七個國家,但是他們之間改革程度深淺不一致,實力有差異。

在前期,魏國率先改革,由於本身魏國的領地開採程度就遠大於其他國家,人口也較多,外交上團結三晉,西攻秦,東伐齊,南破楚。實力異常強大。迫使其他國家也加強改革。

但是在前期魏國依舊最強。

在中期,各國的改革已經初具成效,楚國吳起變法後滅吳越,伐三晉,齊國經過鄒衍等政治家改革也對魏國連番打擊,秦國經過商鞅變法也變得異常強盛。

在後期,秦國逐步兼併六國。

秦國能夠統一的原因:

1.佔據函谷關之險,進可攻,退可守。齊國當年成為東帝,實力很強,但是當五國伐齊時,就兵敗如山倒。

2.實行遠交近攻的策略,無後顧之憂,打的三晉割土獻媚,楚國遷都。魏國和齊國強盛時,就沒有有效的戰略外交,導致四處樹敵而衰。

3.實行當時最為先進的郡縣制,極大的解放了生產力。另外鄭國渠的開發,極大的方面了關內農田的水利。導致人口暴漲,兵源充足。

4.實行先進的軍功爵位制度,極大的激發了士兵的建功立業的雄心,成就了虎狼之師。

產生的作用:1.解放了生產力,使其由奴隸制度向封建制度過渡。2.統一了全國,使人民不再承受戰爭之苦。

戰國七雄並列的局面是怎樣形成的,戰國七雄通過哪兩件事形成的

1全部戰國七雄 自西周分封諸侯,中國的歷史地圖上出現過許許多多的諸候國。但是經過春秋時期三百來年的爭霸戰爭,大國兼併小國,強國吞併弱國,到戰國開始的時候,諸侯國已經為數不多。主要的有齊 楚 秦 燕 韓 趙 魏七個大國。七國中,齊楚秦燕,大家已經熟悉。韓趙魏是怎樣形成的呢?春秋時期的晉國在戰國地圖上已...

戰國七雄種燕國和楚國的都城,戰國七雄的各個首都分別都在哪

齊國 都城臨淄 大致在現在的山東淄博東北 楚國 都城鄢郢 在現在的湖北荊州 燕國 都城薊 在現在的北京 韓國 都城新鄭 在現在的河南新鄭 魏國 都城大梁 今河南開封 趙國 都城邯鄲 即今天的河北邯鄲 秦國 都城咸陽 陝西咸陽 燕國都城一直在薊 楚國都城起初在郢後在壽春 戰國七雄的各個首都分別都在哪 ...

戰國七雄中,地處黃河流域的是戰國七雄地理位置圖

這個不好回答 齊晉以前以黃河分治 晉分三家,趙魏韓,但是這三國地域變化較大,中間幾次事件,都影響其版圖我認為比較靠譜的說法是,秦,魏,韓,齊 趙國戰國開始的時候,離黃河也比較近,戰果初期,三晉一致對外,對秦,楚等國發動戰爭,攻城略地,完了分地盤,造成這三家地盤犬牙交錯。中後期主要向北,向東發展,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