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陶淵明記》的原文陶淵明桃花源記原文

2021-03-07 22:33:26 字數 5627 閱讀 8722

1樓:h嘻嘻嘻嘻

作品原文

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

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

「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桃花源記》是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詩》的序言,選自《陶淵明集》。此文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絡起來,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的現實生活不滿。

作品名稱,桃花源記

創作年代,晉末宋初

作品出處,《陶淵明集》

文學體裁,散文

作者,陶淵明

譯文: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漁為生。一天,他順著溪水行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水的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嫩美麗,落花紛紛的散在地上。漁人對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詫異,繼續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盡頭。

桃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發源地,於是便出現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裡彷彿有點光亮。於是他下了船,從洞口進去了。起初洞口很狹窄,僅容一人通過。

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的。

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到處可以聽到。人們在田野裡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樣。老人和小孩們個個都安適愉快,自得其樂。

村裡的人看到漁人,感到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做了回答。村裡有人就邀請他到自己家裡去(做客)。

設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裡的人聽說來了這麼一個人,就都來打聽訊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領著妻子兒女和鄉鄰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

他們問漁人現在是什麼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 更不必說魏晉兩朝了。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詳盡地告訴了他們,聽完以後,他們都感嘆惋惜。其餘的人各自又把漁人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

漁人停留了幾天,向村裡人告辭離開。村裡的人對他說:「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啊!

」漁人出來以後,找到了他的船,就順著舊路回去,處處都做了標記。到了郡城,到太守那裡去,報告了這番經歷。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去,尋找以前所做的標記,終於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陽人劉子驥是個志向高潔的隱士,聽到這件事後,高興地計劃前往。但沒有實現,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後就再也沒有問桃花源路的人了。

參考資料

2樓:與你共看盛世

桃花源記原文、翻譯及賞析_陶淵明文言文

朝代:魏晉

作者:陶淵明

原文: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相關翻譯

譯文及註釋

譯文東晉太元年間,武陵有個人以打漁為生。(一天)他沿著溪水划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兩岸幾百步之內,中間沒有別的樹,芳香的青草鮮豔美麗,地上的落花繁多交雜。

漁人對此感到十分奇怪。便繼續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盡頭。桃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源頭,漁人發現了一座小山,...

文言知識

一詞多義出:(1)不復出焉:出去。

(2)皆出酒食:拿出。尋:

(1)尋向所志:動詞,尋找。(2)尋病終:

副詞「不久」。舍:(1)便舍(shě)船:

離開。(2)屋舍(shè)儼然:名詞,房屋,客舍。

中:(1)中無雜樹:「中間」。

(2)晉太元中:「年間」。(3)其中往來種作:...

譯文及註釋二

譯文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漁為生。一天,他順著溪水行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水的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嫩美麗,,落花紛紛的散在地上。

漁人對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詫異,繼續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盡頭。桃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發源地,於...

相關賞析

相關練習

原文回答1.漁人是怎麼發現桃花林的?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2.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風景優美)3.漁人是如何進入桃花源的?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才通人。復...

賞析本文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文章開端,先以美好閒靜、「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花林作為鋪墊,引出一個質樸自然化的世界。在那裡,一切都是那麼單純,那麼美好,沒有稅賦,沒有戰亂,沒有沽名釣譽,也沒有勾心鬥角。

甚至連一...

寫作背景

年輕時的陶淵明本有「大濟蒼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時代正是晉宋易主之際,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一味投降,安於江左一隅之地。統治集團生活荒淫,內部互相傾軋,軍閥連年混戰,賦稅徭役繁重,加深了對人民的剝削和壓榨。在國家瀕臨崩潰的動亂歲月裡,陶淵明的一腔抱負根本無法實現。

同時,東晉王朝...

賞析二陶淵明作詩,擅長白描,文體省淨,語出自然。《桃花源記》也具有這種藝術風格。它雖是虛構的世外仙境,但由於採用寫實手法,虛景實寫,給人以真實感,彷彿實有其人,真有其事。

全文以武陵漁人行蹤為線索,像**一樣描述了溪行捕魚、桃源仙境、重尋迷路三段故事。第一段以「忘」、「忽逢」、「甚異」、...望採納

3樓:匿名使用者

晉太元中桃園明記害人

4樓:匿名使用者

作品原文

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bai,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du行,忘路之遠近zhi。忽逢桃花林,夾岸dao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

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

「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桃花源記》是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詩》的序言,選自《陶淵明集》。此文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絡起來,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的現實生活不滿。

作品名稱,桃花源記

創作年代,晉末宋初

陶淵明桃花源記原文

5樓:唯愛唐七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間隔 一作:

隔絕)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白話譯文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漁為生。一天,他順著溪水行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水的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嫩美麗,落花紛紛的散在地上。

漁人對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詫異,繼續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盡頭。

桃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發源地,於是便出現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裡彷彿有點光亮。於是他下了船,從洞口進去了。起初洞口很狹窄,僅容一人通過。

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

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的。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到處可以聽到。人們在田野裡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樣。

老人和小孩們個個都安適愉快,自得其樂。

村裡的人看到漁人,感到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做了回答。村裡有人就邀請他到自己家裡去(做客)。

設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裡的人聽說來了這麼一個人,就都來打聽訊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領著妻子兒女和鄉鄰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

他們問漁人現在是什麼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 更不必說魏晉兩朝了。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詳盡地告訴了他們,聽完以後,他們都感嘆惋惜。其餘的人各自又把漁人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

漁人停留了幾天,向村裡人告辭離開。村裡的人對他說:「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啊!

」漁人出來以後,找到了他的船,就順著舊路回去,處處都做了標記。到了郡城,到太守那裡去,報告了這番經歷。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去,尋找以前所做的標記,終於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陽人劉子驥是個志向高潔的隱士,聽到這件事後,高興地計劃前往。但沒有實現,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後就再也沒有問桃花源路的人了。

陶淵明的桃花源詩,陶淵明《桃花源詩》的全文翻譯

桃花源詩 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跡浸復湮,來徑遂蕪廢。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桑竹垂餘蔭,菽稷隨時藝。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荒路暖交通,雞犬互鳴吠。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制。童孺縱行歌,斑白歡遊詣。草榮識節和,木衰知風厲。雖無紀曆志,四時自成歲。怡然有餘樂,於何勞智慧!奇...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裡有哪些成語

落英繽紛 阡陌交通 怡然自樂 世外桃源 豁然開朗 黃髮垂髫 無人問津 雞犬相聞 桃花源記 裡面有包含哪些成語?5 怡然自樂 解釋 怡然 喜悅的樣子。形容高興而滿足。發音 y r n z l 出處 晉 陶潛 桃花源記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世外桃源的解釋 成語拼音sh w i t o yu n 成語解...

文言文閱讀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

小題1 c 小題1 d 小題1 a 小題1 它的莖內空外直,不牽牽連,也不節節枝枝的。對於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麼人呢?小題1 亭亭淨植 中 植 的意思為樹立。小題1 本題考查學生對常見虛詞的理解與運用,平時注意積累就容易解答此題了。小題1 本題考查文學常識的積累。a項為周敦頤。小題1 本題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