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

2021-03-07 10:29:36 字數 4460 閱讀 4019

1樓:森海和你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內容,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現行課程體系的上述特徵,都反映了這麼一種教育理念或關於人的發展觀:國家和社會發展集中地體現為經濟的發展,因此,與生產有直接或間接關係的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乃是學校課程體系應該追求的最高目標;同時,它也構成了人的「發展」的全部內涵。

課程改革從總體上已由實驗階段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六項改革目標正在逐步實現:

——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整體設定九年一貫的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並設定綜合課程,以適應不同地區和學生髮展的需求,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改變課程內容「難、繁、偏、舊」和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絡,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髮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

2樓:匿名使用者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有六項具體目標:課程目標的改革,課程結構的改革,課程內容的改革,課程實施即教學過程的改革,課程評價的改革,課程管理的改革.從近幾年的新課程實驗程序看,課程評價的改革,尤其是教學評價的改革,即課堂教學評價和學生學業成績評價的改革,顯得尤為重要.

當前課程新理念與評價舊觀念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傳統的教學目標,評價方式主要表現為單元測驗,學期考試,對學生的評價焦點集中在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解題能力的提高上;對教師的評價焦點主要集中在學生學業成績的比較上.這種重終結性輕形成性,重結果輕過程,以教師為中心的評價觀,已嚴重製約課程新理念在課堂教學中的落實,成為課堂教學改革的"瓶頸".由於重表面課程分數而輕內在主體性人格品質培養,因而泯滅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創造慾望和成功亮點,遏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鍛鍊和創造性才能的發揮.

在社會對學校,學校對教師,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中都功利到只追求完美的結果上,殊不知沒有過程何來結果.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瞭解學生發展中的需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由於教學評價在實踐中具有強烈的導向作用,因而常常成為教學改革的突破口,也往往成為課程改革的支撐點之一.教學評價既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基本環節,也是保證課堂教學活動沿著正確的方向向前發展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我們不僅要關注這次課程改革的背景與理念,課程教材結構與內容的改革,同時更要關注課程評價的改革,用新課程的評價觀指導課堂教學改革.

一,新課程的教學評價觀

1.促進學生髮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

這一理念在課堂教學評價中應首先體現在教學目標上,即不僅要按照課程標準,教學內容的科學體系進行有序的教學,完成知識,技能等基礎性目標,同時要從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出發,注意學生發展性目標(以學習能力為重點的學習素質和以情感為重點的社會素質)的形成.其次,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真地研究並有效實施課堂教學策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體現學生主體,尊重學生人格和個性,鼓勵學生髮現,**與質疑,高效實現目標.再次,在教學效果評價上,要以評學為重點,"以學論教",並以此來促進教師轉變觀念,改進課堂教學.

2.促進教師成長: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主要目的之一是要促進教師不斷提高教學水平,評價方向是面向未來的.

其重點不在於評價教師的講授水平,也不在於鑑定某一節課的課堂教學結果,而是診斷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以此來制定教師個人發展目標,滿足教師個人發展需求.因此,它是一種建立在自評和他評相結合的基礎上,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目的的評價方式.

3.以學論教:"以學論教"即以學生的"學"評價教師的"教".

它強調以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呈現的情緒狀態,交往狀態,思維狀態,目標達成狀態為參考,來評價教師教學質量高低.因為,一切教學設計,一切標準以及教師的一切勞動,都是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服務的.只有樹立"以學論教"的課堂教學評價觀,課堂教學才能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思想.

二,,用新課程的教學評價觀促進課堂教學改革

在新課程改革中,有一種大家比較熟悉的現象:許多教師儘管掌握了許多"更新的"教學觀念,從理智上說,他們也認同這種教學觀念,但是在實際的教學行為中,卻不能夠很好的體現這些新的教學觀念.其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但評價觀陳舊,也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

另外,學校對教師的評價也存在片面性,"分數"既是學生的命根,也是教師的命根;評課者評的是教師的教,關注的是教師的課堂表現,而忽視課堂主人(學生)的行為表現.有的教師總是抱怨現在學生難教,學習無動力,不主動,尤其是落後學生.但反觀這部分學生對體育和資訊課就特別有興趣,這是為什麼 因為,他們每一個人都能參與其中,在活動中得到公平,公正的評價,他們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發揮,親身經歷了成功的體驗.

因此,廣大教育工作者應認真反思我們的課堂教學方式,用新課程的教學評價觀促進課堂教學改革,明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該做什麼 能做什麼 怎麼做

1.學習過程評價是課堂教學改革的突破口.

學習過程評價是與教學過程並行的同等重要的過程,它是教與學主要的,本質的,綜合性的一個組成部分,應貫穿於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中.我們應該通過課堂教學評價過程,特別是通過對學生學習過程評價,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改變教師教學的方式,優化課堂教學,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設計實施學生學習過程的過程性評價,是課堂教學改革一個重要的突破口.

2.教學目標與評價的多元化是課堂教學改革的亮點.過去的課堂教學過程,過於注重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傳授,重視了認知目標的評價,而忽視了情感與價值觀的評價;在評價方法上,重視了一些所謂的客觀性測驗,如選擇題,判斷題,往往只要求學生提供問題的答案,而對學生是如何獲得答案的,卻無任何要求,注重了結果而忽略了得出結論的過程.

其實,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認知過程與情感交流,方法及策略的學習過程是相互交織的,因此教學目標具有多維度,它不僅包括知識目標,技能目標,而且還包括體驗性目標.因此,在評價方法上,我們不僅要採用量性評價法,而且還要採用表現性評價法,過程記錄評價法等多元方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除了學科學習目標外,還應包括一般性發展目標,如交流與合作,個性與情感,學會學習的技能,個人與社會責任等.

因此,研究學生素質與新課程標準轉化的可操作體系,建立教學目標與評價的多元化體系,通過學生素質發展評價來建構學生素質發展體系,是新課程改革的亮點.

3.改革對教師的評價方式是課堂教學改革成功的關鍵.新課程的評價觀在教學效果評價上,要以評學為重點,"以學論教",並以此來促進教師轉變觀念,改進教學;對教師的評價上,重點不在於評價教師的講授水平,也不在於鑑定某一節課的課堂教學結果,而是診斷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以此來制定教師個人發展目標,滿足教師個人發展需求,是一種建立在自評和他評相結合的基礎上,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目的評價;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真地研究並有效實施課堂教學策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體現學生主體,尊重學生人格和個性,鼓勵學生髮現,**與質疑,高效實現目標,強調以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呈現的情緒狀態,交往狀態,思維狀態,目標達成狀態為參考,來評價教師教學質量高低.

只有樹立"以學論教"的課堂教學評價觀,新的課堂教學才能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思想.

當教師以平等的身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時;當他以滿腔的愛心和責任感呵護著每一位學生時,他能夠體驗到教學不是在完成一項工作和任務,而是在進行一項快樂的創造性活動,他將感受到無窮的樂趣和無限的動力.當教師對學生進行激勵性評價已成為不需要教師刻意去提醒自己做的時候;當教師關注每一個學生差異,著眼於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願望,思維能力等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時;當教師為培養和保護每一個學生的創造力,而營造一個安全,寬鬆的教學環境時;新課程所倡導的教育新理念才能真正走進我們的課堂.

3樓:傻話瞎說

大家都知道:全部文的東西,都是人類自己彼此忽悠的、嘴上和文字的東西。字典擺在那裡,能多識字、多背詞語、分清好話壞話而巧妙的用於面對者,也就全有了。

而數理化類的科學知識,則是支撐社會實際變化的真知識。人類能上天入地的用遙控化來實現自己的目的,靠的是科學知識和動手能力,絕不是文的說詞。若把文的教學量,砍掉三分之二給科學知識,讓孩子門學會幹真事、實事的知識和本領,就是改革教育的宗旨和大方向。

至於個人對文的方面之愛好,完全可以在業餘時間學會、從事而玩之。中國歷史的落後、屈辱,源於泡在文海里人玩人、人吃人。而進步、崛起,所依賴的科學知識、動手能力,才是我們「活著所依賴的條件」源泉。

所以,當前和未來,是國人的著眼點和智慧,納入科技知識的攝取之時了。教育,作為往孩子這張白紙上書寫的統稱,看著「人對人以外所依靠的條件」來想,孩子們出了校門到社會上,才能成為社會的頂樑柱。才不至於把好好的孩子,培養成只會搖脣鼓舌、編撰已逝的嘴子。

基礎課程的改革,是瞄準:「從會做什麼的一向,來看其學與說」的仔細選擇,是國之大事。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及核心理念

一 核心理念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要 以人為本 即 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二 目標 新課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紀構建起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一 基本原因 從根本上說,課程改革的動因是因為面臨的社會環境已經變了 在知識經濟時代 資訊社會當中,知識以人們無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

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有哪些不足之處

先進的教育理念多,但真正付諸實踐很難。因為人們大的社會環境的影響不是短時間內能消除的,人們的觀念一時半會也很難改變,還有,整個考試製度和評價制度也有待進一步改革。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有哪些不足之處 目前本課程還存在的不足之處 1.本課程的課程體系結構有待進一步完善。2 本課程是師範類專業的公共基礎課...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修規定

可補考重修 在整個高中三年的學習中,學生選修課程比例只佔總課程的1 5。但選修課開始後,由於學生可在每個學習科目中選擇不同的模組,因此傳統的行政班將在選課制下被打破。選課後,學生將在不同模組學習中形成新的班級,也就是 跑班 上課。因此,今後每名高中生將擁有自己的個性課表。三年的學習中,學生必修和選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