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老子本人及其思想

2021-03-07 04:17:56 字數 4486 閱讀 5030

1樓:康姆勒發電機

老子是道家始祖,是我國古代

的大哲學家大思想家。由於他生活在奴隸制沒落、新興封建勢力成長時期,反映在思想領域中的是重民輕天思想的高漲,作為擔任過周守藏史的老子,雖然一方面篤信天命鬼神,另一方面又以極大的勇氣,廢黜了天帝鬼神的神聖權威,提出了一個新的宇宙本體棗道。在他看來,「道」是「萬物之宗」、「象帝之先」、「為天下母」,是第一性的,宇宙萬物是從它派生出來的,是第二性的,道於是取代了上帝,成了宇宙萬物老祖宗。

在老子看來,道是經常無為的,但它卻能創造一切,統治者只要聽其自然,無所作為,實行較為溫和的政策,人民群眾就會服服貼貼地服從統治,出現「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老子》第三七章。)那樣一種局面。顯然,老子的「無為而治」的實質,就是要維護他所向往的理想社會秩序,不願看到社會的變革和發展。

為了真正做到「無為而治」,老子一方面反對統治階級「有為」而治,以為「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老子》第三章。);奉勸國君「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同上。);反對各大國爭霸和兼併戰爭,認為「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老子》第三一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老子》第三○章。);另一方面又主張實行「愚民」政策,認為「古之善為道者,非所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老子》第六五章。),只有實行「絕聖棄智」、「絕仁棄義」,才能收到「民利百倍」、「民復孝慈」(《老子》第一九章。

)的效果。他還鼓吹:「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

」(《老子》第三章。)

這就是說,民眾只有成為愚昧無知的勞動工具,才便於統治者實行統治,這才是「聖人之治」。所以老子在教育問題上也是採取虛無主義態度的,說什麼「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老子》第二七章。)。

「善人者」和「不善人者」是相對的,「不貴其師,不愛其資」,復歸於同一,這就無所謂教育不教育了。一方面是「使民無知無慾」,另一方面又「不貴其師」,這個社會「雖智大迷」,卻得其「要妙」了。?老子在「無為而治」的思想指導下,又進一步提出了「小國寡民」的理想社會藍圖。

這樣的社會,車、船、軍隊、**、文字等等都被廢止了,人們無知無慾,永不遷徙,老死不相往來,所謂「生而不有」(雖生產而不私有)、「為而不恃(雖勞動而不據有勞動成果)、「長而不宰」(雖有長者卻不擁有權力),一句話,「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老子》第八一章。),完全回到氏族制社會。可見,老子目睹現實,深為紛繁的社會關係所困擾,看不見社會發展的趨勢,最好的辦法還是回到原來結繩記事的時代中去,這與「道法自然」、「道常無為,而無不為」是完全一致的。

應該說,老子不滿當時奴隸主貴族統治的殘暴性與虛偽性,指斥他們為「盜竽」,是有進步性的,但他又看不慣新興封建地主階級的所作所為,鼓吹向後看開倒車,嚮往人類社會的開端,則是一種沒落的階級意識,完全是行不通的。老子的從「無為而治」到「寡國小民」社會的描繪,是他所處時代與現實環境的產物。除了春秋時代這一大歷史背景給老子思想以深刻的影響外,老子的故鄉陳國,地處中國,一直為楚國北上爭霸及其他中原大國爭奪的焦點,人們深受其害,統治者也惶惶不可終日。

在這一特定環境氛圍下,老子的「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以及厭戰反戰、「寡國小民」思想就不是偶然的了。老子的天道觀雖然是唯心主義的,但卻含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因素。老子從自己的親身經歷中,看到客觀世界變化無窮,認識到天地萬物都存在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並相互依存、相互轉化。

如他所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聲音相和,前後相隨。」(《老子》第二章。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正復為奇,善復為妖。」(《老子》第五八章。

)等等。在這一認識的基礎上,老子還進而提出了「柔弱勝剛強」的思想。他說: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先。」(《老子》第七八章。)又說: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

將欲奪之,必固與之。」(《老子》第三六章。)要想**對方,自己則先讓一步,以後發制人。

無疑的,這一弱勝強思想,大大地豐富了我國古代兵家思想,具有積極的意義。?

但是,由於時代的限制性,老子對事物的認識是有缺陷的,如他認識到事物的轉化,卻無視事物轉化的條件與質的區別,事物的發展和轉化,只停留在迴圈往復上面,「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反者道之功」,最終導向了形而上學,為相對主義大開方便之門。同時,他還強調「聖人不行而知」,隔絕了實踐與認識的關係,說什麼「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老子》第四七章。),顯然,這是一種唯心主義先驗論。

老子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提出完整宇宙觀的哲學家,且思想豐富,給後世以深刻的影響,在中外哲學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2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老子的問題,恐怕是先秦最麻煩的一個版塊了。因為,最基本的,老子到底是誰這個問題就從來就沒人能回答。

在司馬遷的《老子韓非列傳》裡就記載三老子:

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

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

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去,謂**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

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

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

」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雲。蓋老子百有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修道而養壽也。

自孔子死之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記周太史儋見秦獻公曰:「始秦與周合,合五百歲而離,離七十歲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隱君子也。

在西漢武帝時期的時候,關於老子真身的問題,已經模糊不清了,司馬遷如實記下三段材料,最終也只能得出唯一可以確定的結論:

老子,隱君子也。

因此,沒有解決老子到底是誰以前,第一個問題,回答不了,其餘能夠回答的,也要煩勞他們先論證他們認為的老子是歷史上的真老子。

我們不能夠討論第一點,但是第二點卻可以**一下,因為《老子》這本書是確定的,無論是哪一個老子,總之,我們的的確確有這本書流傳下來。當然,在無法解決老子是誰的問題之前,我們很難去了解道德經這本書的寫作初衷是什麼。大部分學者依照春秋戰國諸子百家皆謀求於治天下的這樣子的大環境,認為老子也是一本治世之書。

但是也有少數認為,這是一本講個人修身養性的書;甚至有一部分極少數的學者認為,《老子》算不得某一個人寫的,他可能只是古代的一本格言匯成手冊。總之,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那麼《老子》這本書到底在傳承過程中,扮演了哪些角色?不可否認的一點是,《老子》在西漢初年得到了官方的重視,將其運用到治國安邦的教程中。隨後,《老子》河上公章句的出現卻是將其中的道理引用到修身的問題上,隱約已經有了道教修性的端倪。

東漢初年,嚴遵寫了又《老子章句》,其內容是修身和治國的統一。東漢桓帝,因其信仙道,首次祭拜了老子。隨後,到了魏文帝時期,因為曹丕回老家的時候經過老子廟,看見凋敝不堪,於是下詔敕令修整。

到了晉代,奇才王弼給老子作注,世稱《老子注》即是此,搖身一變成了玄學的談資。隨後道教的成立,《老子》被視為養生修性的妙經之一,老子(注:是哪個誰都不知道的老子)也搖身一變在道教中開始有了名號,承認了仙人。

唐代李氏奉老子為其祖先,不僅將史記中的《老子韓非列傳》割裂出《老子傳》並放在七十列傳之首,更將《老子》尊稱為《道德經》,老子本人也被加稱尊號玄元皇帝。而這一切的謀劃者高宗李治,更是多次親自祭祀老子。隨後武週年間,武則天給老子母親加尊號「先天太后」,這事明眼人都看的出來,這是武則天自況,我是你們李家的先天太后。

這次老子作為政治素材,又被玩了一次。

唐代因為佛道二教並興,於是相互掐,於是老子一下子變成釋迦牟尼的**,一會兒變成釋迦牟尼的老師。到了五代,後蜀重道教,老子的地位又得到了尊崇,隨後宋代,像什麼全真教啊紛紛立起來,加上宋代本身就是崇道的,於是老子終於得到了加號「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的殊榮。

元朝建立,由皇帝主持,佛道辯論,結果道教敗於佛教之下,元帝下令,凡是除《道德經》以外的道教經全部焚燬。明代,因為有這麼一群喜歡沒事嗑藥求不老的皇帝,《道德經》又變成了丹鼎派的著作。清代,樸學昌盛,乃重新對《道德經》字句進行審視。

再後來,西方譯出《道德經》英文字,老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思想家。

縱觀後代對於《老子》的態度,有利用,有親附,有討好,有攻訐,有抹黑,有不屑,有敬畏。《老子》老早說過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又說過了:道可道,非常道。

3樓:爽朗的海信

對老子最經典的評價: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諡伯陽。華夏族,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約生活於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老子與後世的莊子並稱老莊。

宋明理學思想的評價,如何評價宋明理學

昨天回答不了現實價值就是叫現代國人不要再尊孔復儒了仲尼萬古如長夜,黑暗的封建時代就是這片叫做 孔儒 的烏雲給遮的。他歪曲道德,使中國的思想界陰霾一片!得英才而教之為庸才 讓中國人形成一種奴性心態。那些好了傷疤忘了痛的們,而如今又欲同袁大頭,將賊孔腐儒重提,這用莊周的話來說就是 非愚則誣 要麼是自己愚...

如何評價作文的思想內容用那些語言來評價

閱讀一篇文章,我們常常看到老師們都習慣給文章寫點評,有時老師也組織學生對同學的習作進行互動點評。這時,你是否感到很茫然,不知如何下筆呢?為此,老師就指導你如何給文章寫評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我們點評文章,主要看文章的結構是否完整,語言是否優美,內容是否充實,想象是否豐富,立意是否深刻,我們應該注意以...

如何評價東漢思想家王充,東漢思想家王充主要的思想是什麼?

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比較突出的是無神論,因為東漢讖緯之學興盛,王充是衝著反對這個來的。王充 公元27年 約公元97年 東漢唯物主義哲學家 戰鬥的無神論者。字仲任,漢族,會稽上虞 今屬浙江 人。王充年少時就成了孤兒,鄉里人都稱讚他對母親很孝順。東漢思想家王充主要的思想是什麼?王充,東漢思想家,出身 細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