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革命發動的標誌是五四的文學革命開始的標誌性事件有哪些

2021-03-04 09:31:40 字數 3692 閱讀 2273

1樓:清風的涼

2023年初發生的文學革命,在中國文學史上樹起一個鮮明的界碑,標誌著古典文學的結束,現代文學的起始。然而,所謂的古典與現代、新與舊是難於做一刀切的切分的。

以陳獨秀在新文化運動中寫的《文學革命論》為標誌。文學革命論 2023年2月發表於《新青年》,作者陳獨秀,表明了更堅定的文學革命的立場,明確提出「三大主義」作為新文學的征戰目標。標誌著新文化運動文學革命正式開始。

2樓:祕密

文學革命開始於2023年。它是晚清文學改良運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發展,是適應以思想革命為主要內容的新文化運動而發生的。是新文化運動的一個組成部分,對封建思想的批判必然的轉向對封建主義文學的攻擊,反對文言,提倡白話,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成了一場文學革命運動。

在中國文學史上豎起一個鮮明的界碑,標示著古典文學的結束,現代文學的起始。

作為現代文學和文化全面走向現代化的開端,文學革命運動的意義是巨大的。

首先,五四新文化運動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而文學革命作為這一運動的組成部分,以激進的態度否定了以封建思想為其主導的傳統文化體系,宣揚了個性解放、人性自覺、自由平等等新思想、新觀念,為新文化運動的深入發揮了巨大作用。

其次,在中國文化現代轉型的過程中,它為白話最終成為中國現代民族語言奠定了基礎。經由晚清的白話運動和文學革命對白話文學的竭力倡導,終於在2023年,作為現代「國語」的白話納入官方教育體制,1月,北洋**教育部頒令全國國民學校,

一、二年級的國文教育統一採用語體文(白話),這無疑承認了文學革命的合法性,更重要的是它成為民族文化轉型的契機。

第三,打破中國文學孤立封閉的格局,建立了與世界文學的密切關係。文學革命完全改變了對待外來文化的態度,它以極為開放的胸襟持續不懈地翻譯和介紹外國現代文學和文化思想,形成了一場大規模的文化吸收潮流。正是在這種文化引介的潮流中,西方自文藝復興運動以來的各種思想和學說,在20世紀初的現代中國找到了通行的市場,不僅影響和構建了現代文學創作的風貌,也影響和構造著中國對現代化的追求和憧憬。

五四的文學革命開始的標誌性事件有哪些

3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

從2023年初至2023年五四運動後一段時期裡發生的反對舊

文學提倡新文學的文學變革。這場文學革命,是由陳獨秀主辦的《新青年》雜誌首先發起的 。2023年1月 ,《新青年》發表胡 適的《文學改良芻議》 ,提出改良文學的「八事」,即須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須講求文法,不作無病之呻吟,務去爛調套語,不用典,不講對仗,不避俗語俗字。

還提出「言文合一」,白話文學應為「中國文學之正宗」的主張。接著,陳獨秀髮表《文學革命論》,提出以反對封建文學為目標的文學革命三大主義:推倒雕琢的阿諛的貴族文學,建設平易的抒情的國民文學;推倒陳腐的鋪張的古典文學,建設新鮮的立誠的寫實文學;推倒迂晦的艱澀的山林文學,建設明瞭的通俗的社會文學。

這兩篇文章成了文學革命的綱領和宣言。文學革命主張立即得到一些同道和青年的響應。錢玄同表示「絕對贊同」,並把那些專事擬古而風行一時的駢文和散文斥為「選學妖孽」和「桐城謬種」;他還以語言文字演化的歷史事實為文學革命提供了證據。

劉半農發表《我之文學改良觀》、《詩與**精神上之革新》等文,對於破壞古文的迷信、建立美的白話散文,破壞詩歌舊韻、重造新韻等問題,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五四運動前後,文學革命的理論和主張帶上更為鮮明的反封建色彩。2023年初陳獨秀的《本志罪案之答辯書》更高地舉起科學和民主的大旗,表示進行文學革命「斷頭流血,都不推辭」。魯迅以最勇猛熱忱的戰鬥,成為文學革命的偉大旗手。

周作人提出的「人的文學」、「平民文學」和「思想革命」等主張,從思想內容方面對新文學作了具體深入的論證。李大釗發表《新紀元》、《什麼是新文學》等文章,既批判封建舊文學的殭屍,又批評了剛剛萌櫱的資產階級文學的「新毒」。他指出:

「我們所要求的新文學,是為社會寫實的文學」,必須具備「巨集深的思想、學理、堅信的主義,優美的文藝 ,博愛的精神」。2023年5月,《新青年》全部改用白話文。接著,《晨報》、《時事新報》、《****》的副刊也相繼改用白話文。

據統計,僅2023年全國出現的白話刊物就有400餘種。

緊接著理論的倡導,是新的文學創作的實踐。2023年2月,《新青年》刊出胡適的8首白話詩詞後,又於2023年1月發表胡適、劉半農、沈尹默的白話詩,後來魯迅、李大釗、陳獨秀等也創作了新詩。2023年5月,《新青年》發表魯迅的《狂人日記》,揭露吃人的封建禮教和制度,接著又發表《孔乙己》、《藥》等。

稍後,郭沫若發表《鳳凰涅盤》等後來收在《女神》中的大量詩篇,洋溢著反帝反封建的徹底精神和狂飆突進的時代色彩。它們都是這場革命的最初業績。不久成立的文學研究會、創造社和其他新文學作家,以自己的創作成果,豐富並發展了五四文學革命的成果。

在五四文學革命中誕生的新文學,使中國文學從語言文字、文學體裁、表現手法到思想內容發生了全面深刻的變化,開始了中國文學現代化變革的程序,它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4樓:快快回答快拿分

導火線:2023年,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外交失敗。

意義: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5樓:御宅大豐

2023年新青年創刊,新文化運動開始。2023年凡爾賽條約簽定,學生湧上街頭→**→商人罷商→工人罷工→**放人→拒籤條約

文學革命的內容和形式分別是什麼

6樓:陌上笙染

辛亥革命失敗後的幾年間,文學領域同當時整個文化思想領域一樣,充滿

文學革命的內容和成績

7樓:爽朗的以夢為馬

文學革命開始於2023年。它是晚清文學改良運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發展,是適應以思想革命為主要內容的新文化運動而發生的。是新文化運動的一個組成部分,對封建思想的批判必然的轉向對封建主義文學的攻擊,反對文言,提倡白話,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成了一場文學革命運動。

在中國文學史上豎起一個鮮明的界碑,標示著古典文學的結束,現代文學的起始。

成績我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場偉大而徹底的文學革新運動,帶來了文學的全面革新和解放,使中國文學告別古典,走向現代。

主題與內容

反映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情緒,歌頌民主,人道,自由,表現出現代精神。

「民主,人道,自由」是當時的中心詞,概括起來就是一個方面:「個人觀念」。

文學形式

語言上完全廢除文言和僵化的,傳統的文體,用白話寫作。

文言和白話是歷史的概念,各時代的文和白是不一樣的。文是寫的,白是口頭的。每個時代的文和白是相對而言的。

此外白話文學不是從五四開始的。詩經的「風」就是白話。宋元以後,白話文學開始興盛,宋話本**,元曲,元雜劇更加白話化,明清演義體也用白話。

強調五四時期白語文學的功勞是強調五四將白話作為文學的正宗,排斥文言文學的正統地位。詩和文都白話化。結果帶來文體的變化:

傳統詩和文是正宗,五四以後「四大文體」:詩歌,**,散文和戲劇。[1]

中國現代文學的標誌是五四文學革命嗎

8樓:匿名使用者

過去是的,這幾年學術界已經不太認同了。現代文學是一個逐漸形成的過程,不能以一時一事作為開端的劃分。

9樓:紫藍之楠

中國近代:1840~1919(五四文化運動)中國現代:1919~1949

新民主主義國家:1949~1956

1956以後為社會主義社會。

10樓:

五四文學革命是新文化運動開始的標誌(沒記錯的話)

中國現代文學的標誌 文學史上貌似沒有這個名詞- -

怎樣理解五四文學革命

1 前期實質 資產階級文化反對封建舊文化,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的延續。2 前期內容 思想革命 提倡民主和科學,反對 和愚昧 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文學革命 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3 後期內容 宣傳十月革命,宣傳社會主義。五四以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成為主流。新文化運動的進步性和侷限性 1...

五四文學革命的歷史意義和侷限性五四文學革命的主要內容和歷史意義

一 歷史意義 1 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經過新文化運動,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衝擊批判,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2 民主和科學思想得到弘揚。中國知識分子在新文化運動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學思想的洗禮。這就為新思潮的傳播開闢了道路,也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事業的發展。3 為五四運動的爆發作了思想準...

魯迅對新文化運動中的文學革命中做出的突出貢獻為什麼主要是把反

魯迅把反封建禮教的革命內容與白話文的形式結合起來,樹立了新文學的回 典範,被譽為是文學革命的答主將。也正是這一項內容促進了民主 科學思想的進一步傳播,使人們進一步擺脫封建舊道德的束縛。新文化運動是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望採納,謝謝!a.把反封建的內容和白話文的形式結合 b.主張建設新鮮 平易 通俗的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