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的審美性是有哪幾方面構成的,什麼是文學的審美性?

2021-03-04 01:25:38 字數 5905 閱讀 6694

1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該怎樣來**(欣賞)別人的文學作品?是以一種客觀公正、不偏不倚、一視同仁的態度,還是以一種滿腹狐疑、淺嘗輒止、心神不寧的情緒?

「美」對於不同的人來說向來有著不同的標準,而社會的一貫的責任也僅僅是劃分美醜,而不是區別它們的程度。文學作品也是這樣,我們常常可以區分什麼是好的文學作品什麼又是不好的文學作品,然而一說到它們的好壞程度則就因人而異了。一般而言,某個群體來衡量它們好壞程度的標準都是以這個群體中的某些佼佼者的審美觀來作為評判標準的。

然而,真正的「美」是運動的、上升的、充滿了變化的。是的,如果「美」有了一個標準,那麼它就一定不能稱之為「美」了。

人類有著一個這樣的劣性,那就是--思想一旦成形,便對任何他所不熟悉的事物充滿敵意,接受的過程不僅漫長而且也是起伏不定。這就回到了開始提出的問題,我們該怎樣來**別人的文學作品?這首先是個態度或者說情緒問題,其次才是個水平問題。

如果擁有了正確的態度,那麼我們該怎樣來**別人的文學作品呢?

什麼是文學的審美性? 15

2樓:匿名使用者

是說,文學是一種語言藝術,是話語蘊藉中的審美意識形態。

也就是說,文學含有一種固有的屬性,這種屬性就是美的屬性,文學作品是可以被「審美」的。

文學的審美含義的脫穎而出,在中國大致是魏晉時期。

3樓:

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式,文學具有審美的意識形態性。文學是為滿足人類的審美需求而產生、存在和發展的。文學以其對美的尋求、揭示、建構和表現,滿足了人類的審美需要,豐富著我們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並因此確立了自身存在的根據和價值。

當然,對於文學審美性的認識也有一個曲折的過程。

從文學史上看,人們最初幾乎都是從語言形式上來理解文學的審美性的,語言形式是否具有「美」的特徵,成為人們區分文學和非文學的重要標準,這也是各民族早期文學觀共有的特點。當然,隨著文學的發展和理論研究的深化,人們逐漸認識到,把文學的審美性僅僅歸結為語言形式是一種片面、淺薄的認識,其失誤在於對美和審美都作了過於狹隘的理解,忽視了文學審美性所包含的豐富的人文內涵。不瞭解人與現實的審美關係形成的歷史原因,是失誤產生的根源。

人類的需要和活動方式是多方面的,所以人與客觀世界的關係也是多種多樣的。這其中既有因物質需求建立的實用關係,也有人與現實之間的審美關係,後者也是在漫長的社會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無論是實踐過程、勞動產品、人類社會,還是大自然的運作、地球之外的茫茫宇宙,只要因為人類的實踐活動,或直接、間接地發生了變化,或與人形成了新的關係,就會成為「人化的自然」,成為人的本質力量的一種顯現。

美,從最根本的意義上講,就是指人的本質力量的感性顯現。

文學活動是在人與現實的審美關係上的。文學從社會生活中尋找、發現和展示的,文學通過想象和虛構所建構、所追求的,正是由審美關係所規定的人生境況及其蘊含的意義和價值。審美是文學的內在規定。

人的價值和人生的意義往往是在矛盾與鬥爭中才能獲得鮮明而豐富的顯現,因而真與假、善與惡、美與醜的對抗、鬥爭和比照,往往具有更高的審美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說,醜的東西能夠也應該成為文學的物件。文學作品是否具有審美價值,並不取決於它是否寫了醜的東西,而是取決於能否從審美關係上去認識和表現這種物件。

以審美為價值取向,形成了文學在把握人生和藝術表現上的一個重要特點,即人們常說的「文學是『人學』」。文學是「人學」的第一層含義是就文學的審美性而言的,即文學對社會生活的把握具有超越生活現象,追尋人生意蘊,表現人的價值的特點。另一層含義是就文學對人和人生的表現特點及表現領域而言,即從審美關係上理解和表現人與人生,使文學展現了一個唯有通過審美方式才能進入的世界,文學對人的表現和思考因此有了不同於其他意識形態的特點和領域。

文學對人生的把握,對人生意蘊的追尋和感悟,都發生心理經驗的層面上。它在個體的生命體驗中,以感性、直觀的方式感受著人生的現實。

4樓:匿名使用者

文學審美性的表現是什麼?請具體說明。 5

5樓:匿名使用者

文學審美性是與現實社會生活密切纏繞的審美表現,主要表現在文學、**、戲劇、繪畫、雕塑等藝術活動。

文學審美性的表現不是審美與意識形態的簡單相加,而是指在審美表現過程中審美與社會生活狀況相互滲透,侵染的狀況。

文學審美性即文學的審美意識形態性質。

文學是一種具有審美特質的社會意識形態;這裡的「審美特質」在客體上表現為:面對客觀事物的自然屬性和價值系統。

6樓:淚海潰堤

•文學反映的是人與世界的審美關係 •按照馬克思的學說,人類實踐具有三個特點 其中第三點:它是「按照美的規律來造型」的活動。 •「美的規律」來自人類實踐對客觀存在的規律的認識和把握,是人類支配自然世界的內在主體尺度。

•文學的審美表現過程與意識形態相互浸染、彼此滲透的狀況 •文學的審美意識形態屬性表現 ø無功利與功利 ø形象與理性 ø情感與認識

7樓:匿名使用者

文學泛化通常指藉助其它媒介或形式來表現文學的審美屬性。為此要把文學的泛化與文學審美屬性的弱化,甚至是去審美屬性的非文學化區別開來。

文學泛化使審美性普及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實現了一些並不直接從事文學創作的群體的文學夢;

二是使文學的門檻更加平民化;

三是在傳統意義上的純粹的、嚴肅的文學走向衰落時,開拓出一條文學繁榮的新路。

文學泛化使審美性提高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促使文學不斷地向人生領域的廣度和深度拓展;

二是促使文學不斷豐富對新的審美物件和內容的表達;

三是進一步形成了文學內容的開放性和變異性;

四是激發更多人文學創作的熱情,產生更多優秀的文學作品。

8樓:匿名使用者

文學作為審美藝術的特徵,主要體現為情感性、形象性、超越性。

一 情感性

文學的情感性,是指文學表達情感並以此激發讀者共鳴、促進社會情感交流的特性。

1.情感性是文學審美活動的基本特徵

第一,審美是一種非實用而又使人產生情感愉悅的活動。

第二,舍妹是一種非概念而又能引起情感與認知的自由協調運動的過程。

第三,審美是一種個體的同時又可以普遍傳達的內心體驗。

2,情理交融是文學審美活動的顯示錶現。

二 形象性

1 形象性是文學藝術之美的重要體現

2 文學形象是有創造性、有生氣、有意蘊的形象三 超越性

1 對人與自然現實關係的超越

2 對人與社會現實關係的超越

3 對人自我的超越

(以上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與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文學理論》一書,是西南地區大學生漢語言文學專業所學的一本書。)

文學審美功能 5

9樓:99承情

審美認識功能,審美教育功能

,審美愉悅功能。

藝術的審美認識功能表現為社會、歷史、人生或者自然的認識。例如張折端的《清明上河圖》,畫面內容具體描寫了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社會各階層的生活狀況,讓觀者充分地認識了那個時代社會以及歷史。

藝術的審美教育功能變現為以情感人、潛移默化、寓教於樂三個方面。例如巴拉蒂執導的《放牛班的春天》,一堆再度被父母拋棄的寄宿孩子們,是老師用**找回他們的目標。觀眾正是通過影視藝術的鑑賞活動,從心裡面受到真善美的薰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啟迪,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藝術審美娛樂功能,主要表現為精神的享受和審美愉悅。例如舒伯特的《鱘魚》這部作品旋律優美,充滿明朗靚麗的光澤,洋溢著生命的無限活力,令聆聽從難以忘懷,從而使其的審美需要得到滿足,獲得精神享受和審美愉悅,賞心悅目、暢神益智。

10樓:獨家記憶年華

你好,作為一種審美的意識形態,文學的最基本功能就是審美作用。文學的教育作用、認識作用都是以審美作用

為前提的,它們不可能採取獨立的方式存在,而只能寓於文學的審美功能之中。這種審美功能主要表現為文學作

品的藝術感染力。作品通過對物件的藝術的描寫,創造出完美的藝術形象,表現出作者豐富的感情、深邃的思

想,從而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審美快感。中國古代的作家對此是有所認識的。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中說:「感

人心者,莫先於情,莫始乎言,莫切乎聲,莫深乎義。」道出了詩的作用首先在於感動人心以及達到這一目的的

途徑。綠天館主人在《古今**序》中指出**的作用「捷且深」,正是**的藝術感染力引起的審美活動的

結果。這也就是荀子在《樂論》中所說的「夫聲樂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的道理。梁啟超在談及**何以

能發生種種作用時,說**有薰、浸、刺、提四種力量,也是指**的藝術感染力。馬克思談到,「藝術物件創

造出懂得藝術和能夠欣賞美的大眾」(《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742頁);還說,「如果你想得到藝術的

享受,那你就必須是一個有藝術修養的人」(同上第42卷第155頁),明確指出文學藝術能夠培養人們的審美能

力,給予他們以藝術享受。文學的這種功能,是其他意識形態所不具備的。

11樓:匿名使用者

文學的審美功能是文學作品本身的屬性,自文藝復興之後,全球文學界經反對和唾棄三偽文學,使得文學的審美功能從文學的其他功能中獨立出來,成為優秀的文學作品最重要的衡量標準之一。此後,世界所說的文學,就專指不含三偽文學成分的純文學了,反三偽文學,本身就造就了文學的美學過程。

文學典型的審美特徵有哪些?

12樓:天天天藍

1、典型的特徵性

所謂「特徵」,是指「組成本質的那些個別標誌」,是「藝術形象中個別細節把所要表現的內容突出地表現出來的那種妥帖性」。黑格爾把「特徵性」當作藝術創作的重要原理加以提倡。從外延看,「特徵」可以是一句話、一個細節、一個場景、一個事物、一個人物、一種人物關係等。

就內涵而言,「特徵」具有兩種屬性:其一,它的外在形象極其具體、生動、獨特;其二,它通過外在形象所表現的內在本質又是極其深刻和豐富的。

「特徵」是生活的一個凝聚點,現象和本質在這裡相連,個別與一般在這裡重合,形與神在這裡統一,意與象在這裡聚首,情與理在這裡交融。

作家在創造典型時準確地捕捉到這個「凝聚點」,加以強化、擴大和生髮,成功地塑造出典型來。我們把作家抓住生活中最富有特徵性的東西,加以藝術強化、生髮的過程,叫做「特徵化」。

2、歷史意蘊

人類之所以創造典型這種藝術至境形態,用黑格爾的話來說,是想「從他本身召喚出來的東西」中,「認出他自己」,是為了「觀照自己、認識自己,思考自己」,人類希望能從典型中「欣賞的只是他自己的外在現實」,典型應當為人類「自己而存在」。

世界公認的典型,通過豐富多彩的性格刻畫,顯示了「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識到的歷史內容」,葆有豐厚的歷史意蘊。

3、典型的藝術魅力

典型的藝術魅力,主要來自典型獨特的審美效果。這種審美效果,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第一,文學典型以人的生命形式而呈現出無窮魅力。

美國現代美學家蘇珊·朗格(susannek.langer)認為,藝術是一種生命形式,因此它能「激發人們的美感」。典型按人自身的生命形式創造的藝術形象,具有一種特殊的藝術魅力,滿足人類在最充分的意義上「直觀自身」的審美價值。

這種藝術魅力在於典型以人的生命形式所展現的生命的斑斕色彩。

4、合乎理想

黑格爾說: 「藝術可以表現神聖的理想。」他把典型直接稱為「理想」 ,認為它高於自然中的原型。

典型是「從心靈生髮的」,「在心靈土壤中長著的,受過心靈洗禮的」,「符合心靈(願望)的創造品」,這「比起任何未經心靈滲透的自然產品要高一層」。

這裡所說的「理想」,實際上就是人類的審美理想,典型是人類根據審美理想的範型模式創造的藝術至境形態,它不是自然形態的東西,合乎人類心靈願望的審美的昇華物。

5、新穎性

新穎性就是典型塑造的獨創性。在文學典型的畫廊裡,絕不允許重複。別林斯基認為,在真正的藝術裡, 「一切形象都是新鮮的,具有獨創性的,其中沒有哪一個形象重複著另一個形象,每一個形象都憑它所特有的生命在生活」。

所以,文學典型總是古今唯一的,以鮮活的生命形式呈現的十分獨特的「這一個」(黑格爾語),別林斯基又稱它為「熟悉的陌生人」。新穎的東西,總是富有魅力的。文學典型的新穎性符合文學鑑賞的客觀要求。

品牌的內涵有哪些,企業品牌內涵有哪幾方面

品牌是根來據定位來確認的,可源以起不同的名稱代替品牌認識親情牌 友情牌 物種牌 諧音牌 自然牌 來確定更好的讓別人認識到,不知道是商標,還是廠家的名稱 還是一些基本的小認可,組合大家的認識,大概會有好的市場影響力吧。企業品牌內涵有哪幾方面 1.本企業的企業文化 企業理念 2.本企業的企業架構和產品市...

審美的意思審美應該從哪幾個方面去把握它的意思,從哪

審美是人類理解世界的一種特殊形式,指人與世界 社會和自然 形成一種無功利的 形象的和情感的關係狀態。審美是在理智與情感 主觀與客觀上認識 理解 感知和評判世界上的存在。審美也就是有 審 有 美 在這個片語中,審 作為一個動詞,它表示一定有人在 審 有主體介入 同時,也一定有可供人審的 美 即審美客體...

家裡電壓不穩主要有哪幾方面造成的

電壓不穩bai有很多因素,一 外部原du因zhi 1 變壓器容量過小,線dao路版上的負載過權多。2 線路上有大功率負載頻繁啟動。二 內部原因 1 線路虛接,導致電壓間歇性的不穩定,3 電器裝置太多,負荷過大,頻繁的啟動都會造成電壓不穩定的。一是家裡電線老化的問題 二是家裡用電器的問題 三是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