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綠記運用的寫作方法囚綠記文中在對綠的描寫主要運用了什麼寫法包含著作者怎樣的感情

2021-03-04 09:31:36 字數 6370 閱讀 8783

1樓:life無明小魚

《囚綠記》運用最多的就是象徵的手法,象徵手法可以通過描寫某種具體事物來進行暗示、喻旨另一種事物。

借物抒情是象徵手法的一個方面,作者寫《囚綠記》賦予綠以象徵意義,它是生命、希望、慰安、快樂的象徵,是真正自然的顏色。

作者讚美常春藤「永不屈服於黑暗」的精神,藉以歌頌中華兒女忠貞不渝的民族氣節,表達自己對民族光明前景的祝福和信念、對光明的嚮往之情!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2023年11月上海淪陷後,一部分文藝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環境,在日本侵略勢力的四面包圍中,堅持抗日文學活動,至2023年12月珍珠港事變,日軍入侵租界為止,歷時四年零一個月,稱之為「孤島文學」。

《囚綠記》寫於2023年,也即這一時間段,作者當時正在淪為孤島的上海,看著「祖國蒙受極大恥辱」。由此他懷念起一年前,也即邀抗日戰爭爆發前夕,暫住北京之時,作者生活在陰暗潮溼的房間裡,窗外的一樹常春藤。

作者當時懷著「過於抑鬱的心情」,對富有生命力,充滿生機的綠色常春藤無比眷戀。

2樓:匿名使用者

象徵所要引發的是一種「關係」的聯想。這種關係可以是約定俗成的,也可以是自己制定出來的。象徵的兩端是實和虛,實指的是現實中存在的實實在在的事物,虛指的是作者要表達的感情、哲理,二者結合的技巧直接關係到象徵手法運用的好壞成敗。

象徵的形成一般有三個階段。第一,寫一個句子。象徵的初始一般是巾相似聯

3樓:過去_曽幸福

最主要的是象徵,要通過背景來了解象徵事物,表達了作者對光明的追求,對自由的嚮往。

囚綠記文中在對綠的描寫主要運用了什麼寫法?包含著作者怎樣的感情?

4樓:劉先鋒郝睿

象徵主義手法。對華北人民的同情,對他們反抗精神的讚美。

囚綠記可以大致分為幾個大段落,每個大段落的結構情感寫作特點和表達技巧各是什麼?文章主題是什麼?求大

5樓:風紀

課文可分為四個部分,其中第二、三部分為課文的重點。 第一部分(1~7段):賞綠。

作者用濃墨抒寫了對青藤的喜愛之情。 第二部分(8~11段):囚綠。

作者著意表現了他「囚綠」的固執和常青藤不甘被囚的執著。 第三部分(12~13段):放綠。

作者「放綠」的目的是呼喚自由與光明,點明文章的主旨。 第四部分(14段):思綠。

含蓄表達作者對日寇鐵蹄下的同胞的惦念與牽掛。

囚綠記寫作背景

6樓:北島無夢丷

《囚綠記》寫於2023年,也即這一時間段,作者當時正在淪為孤島的上海,看著「祖國蒙受極大恥辱」。由此他懷念起一年前,也即邀抗日戰爭爆發前夕,暫住北京之時,作者生活在陰暗潮溼的房間裡,窗外的一樹常春藤。作者當時懷著「過於抑鬱的心情」,對富有生命力,充滿生機的綠色常春藤無比眷戀。

《囚綠記》是現代作家陸蠡於2023年創作的一篇散文。全文結構新奇精巧,詳略得當,虛實相生,富有變化,平中見奇,語言含蓄蘊藉,深沉厚重。

7樓:金果

寫作背景:

2023年11月上海淪陷後,一部分文藝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環境,在日本侵略勢力的四面包圍中,堅持抗日文學活動,至2023年12月珍珠港事變,日軍入侵租界為止,歷時四年零一個月,稱之為「孤島文學」。

《囚綠記》寫於2023年,也即這一時間段,作者當時正在淪為孤島的上海,看著「祖國蒙受極大恥辱」。由此他懷念起一年前,也即邀抗日戰爭爆發前夕,暫住北京之時,作者生活在陰暗潮溼的房間裡,窗外的一樹常春藤。

作者當時懷著「過於抑鬱的心情」,對富有生命力,充滿生機的綠色常春藤無比眷戀。

擴充套件資料:

《囚綠記》是現代作家陸蠡於2023年創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講述了作者與常春藤綠枝條的一段「交往」經歷,描繪了綠枝條的生命狀態和「性格特點」。

也寫出了作者的生存狀況和真摯心願,含蓄地揭示了華北地區人民面臨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苦難命運,象徵著作者和廣大人民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

賞析:《囚綠記》展示了人心靈中最真實最永恆的一面,那就是:和平安寧,優美詩意的生活才是人真正的需要,但當一種東西侮辱你的自由的時候,人會為了自由而反抗,甚至犧牲。

如果是朱自清,寫「綠」不稀奇,因為他是一個古典的文人,多愁善感,喜歡花花草草。當把這篇散文的作者陸蠡的人生歷程和「綠」放在一起看,就會引發很多的聯想。

陸蠡是一名烈士、為了自由和民族,遭到日寇的**。照我們普通人的想法,烈士、戰士都該是鐵血漢子,粗獷,充滿豪氣,而不該有朱自清似的「溫柔」。

戰鬥是他無可奈何的選擇,和平安逸才是他內心真正的需要。從他對綠葉的描寫看,他是一個具有詩人氣質的人,你看,多麼細膩,多麼溫柔,「看它怎樣伸開柔軟的卷鬚。

攀住一根緣引它的繩索,或一莖枯枝;看它怎樣舒開摺疊著的嫩葉,漸漸變青,漸漸變老,我細細觀賞它纖細的脈絡,嫩芽」。這是一種真正的愛,只有詩人才會寫出。

一個人的高貴之處就在於:當一種東西侮辱了他的精神的時候,他的內心會逼他去抗爭,他為精神自由而死,死而無憾。

《囚綠記》還揭示出一個哲理:美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地點、角度、心境下才能完美呈現。作者是孤獨而陌生,「門雖是常開著,可沒人來打擾我,因為在這古城中我是孤獨而陌生。」

孤獨是美的伴侶,一個人靜觀時,最有可能發現、感受美。他欣賞綠藤,不是走在外面,而是透過一個小圓洞,這個特殊的角度使得綠藤朦朧美麗。

發現美還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人必須是一個內心安靜敏感的人。幸運的是,陸蠡就是這樣一個人。「我望著這小圓洞,綠葉和我對語。我瞭解自然無聲的語言,正如它瞭解我的語言一樣。」

這種禪的境界,在人生中是難得而值得珍惜的。我羨慕作者是這樣一個有慧根的人,而命運又垂青於他,給他一段悠閒寂寞的時光,在他的窗前又放下那棵綠色的常春藤。

8樓:vivi雨兒飛

《囚綠記》寫於抗戰前期「祖國蒙受極大恥辱的時候」,作者陸蠡當時正在淪為孤島的上海,他懷念一年前在北平時所住公寓窗外的一樹常春藤。作者喜歡綠色,留戀綠色,便將常春藤從窗外牽進房間囚繫住它,引為綠友,但它又發現常春藤有一種決不改變的品性,固執的朝著窗外的方向,「永遠向著陽光生長」,「永遠不屈服於黑暗」。這就進一步寫出了他對綠色的愛之深和為什麼愛。

盧溝橋事變發生後,這就使讀者聯想到祖國山河的淪落,體味到被囚繫的而枯萎,卻固執的朝著窗外陽光的常春藤,便是我們堅忍不拔的民族象徵,包含著作者對民族的光明前景的信仰,也體會到作者含而不露地抒發了對破壞和毀滅生命的侵略者的抑鬱憤懣之情。同時,這常春藤也象徵作者本人嚮往光明、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和高尚品格。他在常春藤上寄寓了一個正直愛國者的情感和願望。

9樓:朱瑜辰

當時爆發了抗日戰爭,全國人們需要團結起來,所以全文通過對於綠的讚美,表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頑強執著的精神,和作者對於受苦受難同胞的懷念和牽掛。

10樓:鬼米米

此乃上課正解:

是作者在上海租界內回憶去年(2023年)在北平的事情。那年是盧溝橋事變爆發

11樓:大公司

《囚綠記》是作者在看到祖國正在被日本所寫的,作者將中國人的不屈精神與長春藤的精神結合在一起,體現了作者的愛國熱情。

12樓:塗智聊璧

2023年11月上海淪陷後,一部分文藝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環境,在日本侵略勢力的四面包圍中,堅持抗日文學活動,至2023年12月珍珠港事變,日軍入侵租界為止,歷時四年零一個月,稱之為「孤島文學」。作者當時就是自告奮勇留在上海的文藝工作者之一。《囚綠記》就寫於抗戰前期(2023年)「祖國蒙受極大恥辱的時候」,由此他懷念起一年前暫住北京時,窗外的一樹常春藤。

生活在陰暗潮溼的房間裡,作者懷著「過於抑鬱的心情」,自然對富有生命力,充滿生機的綠色常春藤無比眷戀,於是作者由於戀綠,將常春藤從窗外牽進陰暗潮溼的房間,囚繫住它,引為「綠友」,來「裝飾我過於抑鬱的心情」,「來比喻蔥籠的愛和幸福」。但是作者慢慢地發現,這「綠友」「永遠向著陽光生長,」「永不屈服於黑暗」,而在它見不到陽光的地方,「漸漸失去了青蒼的顏色,變成嫩黃,枝條變成細瘦,變成嬌黃」。從而,文章引申出更深層的意蘊:

因為文章所述之事發生在蘆溝橋事變後,地點是又是烽煙四逼中的舊都,這就很自然地使讀者聯想、體味到,這「永遠向著陽光生長」,「永不屈服於黑暗」的常春藤,正是我們多災多難而又堅韌不拔的民族的象徵,體味到作者祝福它「繁茂蒼綠」中所包含的對民族的光明前景的信念,也體會到作者含而不露地抒發了對破壞和毀滅生命的侵略者的抑鬱憤懣心情。

13樓:敏興利雨靈

陸蠡(1908—1942),原名聖泉,浙江天台人。

現代散文作家、翻譯家。2023年畢業於上海國立勞動大學,後與友人創辦泉州語文學社。2023年至2023年在泉州中學教書,同時開始寫作散文。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進駐上海租界,由於在淪陷後的上海堅守文化工作崗位,他於2023年4月13日**,不久由捕房轉到虹口日本憲兵拘留所,刑審數月,慘遭殺害,時年34歲。

陸蠡是現代文學史上卓有成就的散文作家。他以散文詩集《海星》步上文壇,嶄露頭角。後來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囚綠記》。

他的散文從瑣細的生活情節中,挖掘出某種耐人尋味的人生哲理,透出了作者真誠、淳樸心靈的閃光,作品大都矚目現實社會和下層人民的貧窮疾苦,通過對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淳樸的優良品質和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的頌讚,表現出作家愛國憂民的高尚情懷和可貴品格。在藝術上,那鄉野泥土的氣息,憂鬱動人的故事情調,優美清麗的文筆,嚴謹的構思,形成他自己獨特的風格。

其文筆縝密、漂亮、醇厚,感情深沉、誠摯、樸實。他翻譯的作品有俄屠格涅夫《羅亭》,英笛福的《魯濱遜飄流記》,法拉芳登的《寓言詩》和拉馬丁的《希臘神話》。

本文寫於2023年秋,當時正是抗日戰爭時期。

摘抄《囚綠記》修辭手法的句子並作賞析

14樓:薏苡仁

1、這永遠向著陽光生長的植物。

正因為常春藤的向光觸發了作者的情思,作者才借它的這種執著精神來抒發自己內心對光明與自由的嚮往,含蓄地讚美了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

2、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樂。

這句通過排比和比喻兩種修辭,使句子生動富有氣勢,直接抒發了作者對綠的讚美,為後文揭示主旨作好鋪墊。

3、盧溝橋事件發生了。

點明寫作的特殊背景,表現了作者對日本侵略者的憎恨,使本文具有鮮明的現實感和深刻的思想性。

4、忽然有一種自私的念頭觸動了我。

在結構上起引起下文的作用,由前文對綠的熱愛過渡到下文的「囚綠」。

5、臨行時我珍重地開釋這永不屈服於黑暗的囚人。

這句話既隱含了作者對頑強抗爭精神的敬重,又表達了對光明和自由的珍惜與嚮往。

6、有一天,得重和它們見面的時候,會和我面生嗎?

這句話表面上寫自己離開北平後還一直掛念曾被自己幽囚的綠色,極寫了對綠色的思念。其實這句還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日寇鐵蹄下的同胞的惦念與牽掛,也表達了作者對勝利地無限期望。運用問句,言有盡而意無窮,給讀者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

7、我瞭解自然無聲的語言,正如它瞭解我的語言一樣。

表現作者和綠的心靈的相通。這裡主要是表達作者對綠的熱愛,對這樣一個安寧、平和的環境的追求。從下文「囚綠」以後我的一些心理活動看,這時「我」對「綠」的理解並不是很深入的。

8、人是在自然中生長的,綠是自然的顏色。

作者認為,人是不能脫離自然環境的,而綠就是自然環境最好的代表,因此人是不能生活在缺少綠的環境之中的。當然,這裡的綠是一種象徵或雙關。

9、我好像發現了一種「生的歡喜」,超過了任何的喜悅。

表達我對生命的活力的讚美。所謂「生的歡喜」,就是對富有生命力的東西的熱愛。作者認為面對蓬勃生機所產生的喜悅超過在任何時候所產生的喜悅。

《囚綠記》賞析

《囚綠記》展示了人心靈中最真實最永恆的一面,那就是:和平安寧,優美詩意的生活才是人真正的需要,但當一種東西侮辱你的自由的時候,人會為了自由而反抗,甚至犧牲。

如果是朱自清,寫「綠」不稀奇,因為他是一個古典的文人,多愁善感,喜歡花花草草。當把這篇散文的作者陸蠡的人生歷程和「綠」放在一起看,就會引發很多的聯想。陸蠡是一名烈士、為了自由和民族,遭到日寇的**。

照我們普通人的想法,烈士、戰士都該是鐵血漢子,粗獷,充滿豪氣,而不該有朱自清似的「溫柔」。而陸蠡選擇了寫「綠」,這種不和諧原因何在呢?我覺得,這正深刻地寫出了血性男兒心靈中真實的另一面:

他的生活中不但有鬥爭,還有和睦,有對美的熱愛。戰鬥是他無可奈何的選擇,和平安逸才是他內心真正的需要。從他對綠葉的描寫看,他是一個具有詩人氣質的人,你看,多麼細膩,多麼溫柔,「看它怎樣伸開柔軟的卷鬚,攀住一根緣引它的繩索,或一莖枯枝;看它怎樣舒開摺疊著的嫩葉,漸漸變青,漸漸變老,我細細觀賞它纖細的脈絡,嫩芽」。

這是一種真正的愛,只有詩人才會寫出。一個人的高貴之處就在於:當一種東西侮辱了他的精神的時候,他的內心會逼他去抗爭,他為精神自由而死,死而無憾。

也許通過陸蠡,我們能思考出為什麼那麼多文人會投身革命,為自由而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裴多菲,拜倫,柔石,郁達夫……這一串光輝的名字,彷彿在詮釋著什麼才叫一個真正的作家。一個武夫為革命獻身,值得我們尊敬,一個文人獻身了,更值得我們尊敬。

聯想到如今的許多作家對社會的陰暗面漠不關心,失去了文人的骨氣,這是多麼可悲的事情!

囚綠記中「綠影」「綠友」「綠囚」含義有何不同?「我」「囚綠」的原因是?為何最後「我」又讓綠囚恢復

綠影 指太陽照過常春藤的枝葉形成的影子 綠友 指 我 囚禁的常春藤的兩枝柔條 綠囚 指不屈服於黑暗的頑強抗爭的人。作者想讓綠色和自己更接近 更親密,拿綠色來裝飾簡陋的房間,裝飾過於抑鬱的心情,要借綠色來比喻蔥蘢的愛和幸福,借綠色來比喻抑鬱的年華。綠囚 執著地向著陽光生長,作者被這種不屈服於黑暗的精神...

《囚綠記》是誰寫的,《囚綠記》是誰寫的?

本文講述了作者與常春藤綠 枝條的一段 交往 經歷,描繪了綠枝條的生命狀態和 性格特點 也寫出了作者的生存狀況和真摯心願,含蓄地揭示了華北地區人民面臨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苦難命運,象徵著作者和廣大人民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綠 是全文描寫的客觀物件,作者圍繞 綠 思路,鋪設線索。文章思路大致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囚綠記作者囚綠前的思想狀態什麼,為什麼會有這種思想狀態

由於作者與綠枝條的命運有某些相似之處,同處一室,同被囚禁,體驗到生的歡欣 生的艱辛 再加上時值日寇入侵,華北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作者是富有正義感的青年作家,國難當頭,不能不憤怒憂慮煩惱,不能不生出堅貞不屈的浩然正氣,這也是作者寫作本文的一個原因,但這種心緒表現得非常隱蔽,文章之 巧 由此而來,所以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