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大明湖之春中的好詞,《大明湖之春》的賞析《大明湖之春》的賞析

2021-03-04 08:15:00 字數 5699 閱讀 9403

1樓:匿名使用者

這篇《大明湖之春》也以他本人獨特的語言技巧,為讀者勾勒出一幅與眾不同的北國之春的畫卷。我們置身其中,既能領略這獨特的語言,也可通過這語言,置身於這非凡的春天裡,浮想聯翩,遐思無窮。

光看文章的開頭,便可品讀到它的高妙之處:作者摒棄了一般遊記散文開門見山直述景物的筆調,卻直接提筆抱怨春天的「惡劣」:風在昏天暗地地刮,花兒顯得毫無生機。

可偏偏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下,濟南境內的三大名勝,尤其是這看似「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的大明湖才顯得風靡全城,並能勾起作者對它的懷念和熱愛。在這裡作者顯然是藉助了反襯的手段,更突出了大明湖在「幾乎沒有春天」的春天裡的獨特魅力。

對北國之春進行了一番「怨言」後,作者隨後巧妙地增補了一個起到過渡作用的第二段,由巨集觀渲染轉向了微觀描寫,並在下一段中把所有的墨汁盡灑在他所鍾愛的大明湖。

讀到最後一段,我們可以說作者已到了描述的巔峰。縱然春天本身「不給力」,可在大明湖的「支援」下,還是為作者贏來了對濟南的些許好感——存在這麼多的水,尤為珍貴的是能夠存在如大明湖這樣的名勝湖泊。讀到這裡,作者通過大明湖,終於完成了對濟南的情感鉅變。

而更為可圈可點的是,這一段的諸多描寫,其語言完全體現出了老舍對文字的嫻熟駕馭。通過大手筆的寫景狀物,我們不僅能很自然地品味什麼才是「書畫一體」,同樣會勾起對作者的創作個性的瞭解與滲透:讀罷文中早已取代清水的用地與河溝,會想到他與京派作品留戀自然、牴觸工業文明不謀而合的「京味兒」;關注如「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這樣獨特稀奇的句子,則會聯絡到他寫作時慣用的幽默……在作者的妙筆生花之下,春天早已不再是「濟南式」的春天,而是歷經大明湖沐浴洗禮之後的「老舍式」的春天。

總之,老舍的這篇散文,視其為現代散文史上的成熟之作,並無過高的讚譽。它以文章自身運用反襯、比擬等手法的純熟以及主體才思和語言表達的個性發揮,達成了文章共性與個性的有機統一,是當代散文寫作中,一部值得汲取與借鑑的楷模。

《大明湖之春》的賞析 《大明湖之春》的賞析

2樓:幻紫夢

大明湖之春 老 舍

北方的春本來就不長,還往往被狂風給七手八腳的颳了走。濟南的桃李丁香與海棠什麼的,差不多年年被黃風吹得一乾二淨,地暗天昏,落花與黃沙卷在一處,再睜眼時,春已過去了!記得有一回,正是丁香乍開的時候,也就是下午兩三點鐘吧,屋中就非點燈不可了;風是一陣比一陣大,天色由灰而黃,而深黃,而黑黃,而漆黑,黑得可怕。

第二天去看院中的兩株紫丁香,花已像煮過一回,嫩葉幾乎全破了!濟南的秋冬,風倒很少,大概都留在春天刮呢。

有這樣的風在這兒等著,濟南簡直可以說沒有春天;那麼,大明湖之春更無從說起。

一聽到「大明湖」這三個字,便聯想到春光明媚和湖光山色等等,而心中浮現出一幅美景來。事實上,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湖中現在已不是一片清水,而是用壩劃開的多少塊「地」。「地」外留著幾條溝,遊艇沿溝而行,即是逛湖。水田不需要多麼深的水,所以水黑而不清;也不要急流,所以水定而無波。

東一塊蓮,西一塊蒲,土壩擋住了水,蒲葦又遮住了蓮,一望無景,只見高高低低的「莊稼」。艇行溝內,如穿高梁地然,熱氣騰騰,碰巧了還臭氣烘烘。夏天總算還好,假若水不太臭,多少總能聞到一些荷香,而且必能看到些綠葉兒。

春天,則下有黑湯,旁有破爛的土壩;風又那麼野,綠柳新蒲東倒西歪。所以,它即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湖之不大與不明,都因為湖已不湖。假若能把「地」都收回,拆開土壩,挖深了湖身,它當然可以馬上既大且明起來:湖面原本不小,而濟南又有的是清涼的泉水呀。

這個,也許一時做不到。不過,即使做不到這一步,就現狀而言,它還應當算作名勝。北方的城市,要找有這麼一片水的,真是好不容易了。

千佛山滿可以不算數兒,配作個名勝與否簡直沒多大關係。因為山在北方不是什麼難找的東西呀。水,可大難找了。

濟南城內據說有七十二泉,城外有河,可是還非有個湖不可。泉,池,河,湖,四者俱備,這才顯出濟南的特色與可貴。它是北方唯一的「水城」,這個湖是少不得的。

桑子中先生給我畫過一張油畫,也畫的是大明湖之秋,現在還在我的屋中掛著。我寫的,他畫的,都是大明湖,而且都是大明湖之秋,這裡大概有點意思。對了,只是在秋天,大明湖才有些美呀。

濟南的四季,唯有秋天最好,晴暖無風,處處明朗。這時候,請到城牆上走走,俯視秋湖,敗柳殘荷,水平如鏡;唯其是秋色,所以連那些殘破的土壩也似乎正與一切景物配合:土壩上偶爾有一兩截斷藕,或一些黃葉的野蔓,配著三五枝蘆花,確是有些畫意。

「莊稼」已都收了,湖顯著大了許多,大了當然也就顯著明。不僅是湖寬水淨,顯著明美,抬頭向南看半黃的千佛山就在面前,開元寺那邊的「橛子」——大概是個塔吧——靜靜的立在山頭上。往北看,城外的河水很清,菜畦中還生著短短的綠葉。

往南往北,往東往西,看吧,處處空闊明朗,有山有湖,有城有河,到這時候;我們真得到個「明」字了。桑先生那張畫便是在北城牆上面的,湖邊只有幾株秋柳,湖中只有一隻遊艇,水作灰藍色,柳葉兒半黃。湖外,他畫上了千佛山;湖光山色,聯成一幅秋圖,明朗,素淨,柳梢上似乎吹著點不大能覺出來的微風。

對不起,題目是大明湖之春,我卻說了大明湖之秋,可誰教亢德先生出錯了題呢!

( 原載一九三七年三月《宇宙風》,有刪減)

1、為什麼作者說春天的大明湖,「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2、與老舍的其他許多作品一樣,本文也體現了作者文筆幽默、語言通俗流暢的風格,幽默之語在文中隨處可見,請選擇一處進行賞析。

3、文章最後說「對不起,題目是大明湖之春,我卻說了大明湖之秋,可誰教亢德先生出錯了題呢!」你認為真的是亢德先生出錯了題嗎?請解釋。

4、作者說「一聽到『大明湖』這三個字,便聯想到春光明媚和湖光山色等等,而心中浮現出一幅美景」請你聯想和想象,描繪出你心中的大明湖美景。

參***:

1、因為大明湖現在成了用壩劃開的許多塊「地」,不復是一湖清水,湖水在春天成了黑湯,再加上破爛的土壩,東倒西歪綠柳新蒲。所以,它即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2、① 北方的春本來就不長,還往往被狂風給七手八腳的颳了走。濟南的桃李丁香與海棠什麼的,差不多年年被黃風吹得一乾二淨,地暗天昏,落花與黃沙卷在一處,再睜眼時,春已過去了!

賞析:用極誇張的幽默語言,真實形象地寫出了濟南春天的短暫和乏味。

②一聽到「大明湖」這三個字,便聯想到春光明媚和湖光山色等等,而心中浮現出一幅美景來。事實上,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賞析:抓住「大明湖」這個極好聽的名字,並巧妙地把三個拆開來與它的實際狀況進行對照,給人以新奇深刻的印象。

③開元寺那邊的「橛子」——大概是個塔吧——靜靜的立在山頭上。

賞析:把塔比喻為「橛子」,用土語化的語言,形象俏皮地寫出了開元寺塔的形象,很有新意。

3、不是亢德先生出錯了題,也不是作者寫跑了題,而是作者有意為之。它是作者的又一處幽默之語,因為本文是借描寫大明湖春、秋兩季迥然不同的景緻,來抒發作者對當時(三月)的大明湖殘敗淒涼情形的感喟之情的。大明湖之秋是來襯托大明湖之春的,寫秋也即寫春。

4、(略)

3樓:噴火龍

賞析老舍的《大明湖之春》

4樓:匿名使用者

大明湖之春 老 舍

北方的春本來就不長,還往往被狂風給七手八腳的颳了走。濟南的桃李丁香與海棠什麼的,差不多年年被黃風吹得一乾二淨,地暗天昏,落花與黃沙卷在一處,再睜眼時,春已過去了!記得有一回,正是丁香乍開的時候,也就是下午兩三點鐘吧,屋中就非點燈不可了;風是一陣比一陣大,天色由灰而黃,而深黃,而黑黃,而漆黑,黑得可怕。

第二天去看院中的兩株紫丁香,花已像煮過一回,嫩葉幾乎全破了!濟南的秋冬,風倒很少,大概都留在春天刮呢。

有這樣的風在這兒等著,濟南簡直可以說沒有春天;那麼,大明湖之春更無從說起。

一聽到「大明湖」這三個字,便聯想到春光明媚和湖光山色等等,而心中浮現出一幅美景來。事實上,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湖中現在已不是一片清水,而是用壩劃開的多少塊「地」。「地」外留著幾條溝,遊艇沿溝而行,即是逛湖。水田不需要多麼深的水,所以水黑而不清;也不要急流,所以水定而無波。

東一塊蓮,西一塊蒲,土壩擋住了水,蒲葦又遮住了蓮,一望無景,只見高高低低的「莊稼」。艇行溝內,如穿高梁地然,熱氣騰騰,碰巧了還臭氣烘烘。夏天總算還好,假若水不太臭,多少總能聞到一些荷香,而且必能看到些綠葉兒。

春天,則下有黑湯,旁有破爛的土壩;風又那麼野,綠柳新蒲東倒西歪。所以,它即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湖之不大與不明,都因為湖已不湖。假若能把「地」都收回,拆開土壩,挖深了湖身,它當然可以馬上既大且明起來:湖面原本不小,而濟南又有的是清涼的泉水呀。

這個,也許一時做不到。不過,即使做不到這一步,就現狀而言,它還應當算作名勝。北方的城市,要找有這麼一片水的,真是好不容易了。

千佛山滿可以不算數兒,配作個名勝與否簡直沒多大關係。因為山在北方不是什麼難找的東西呀。水,可大難找了。

濟南城內據說有七十二泉,城外有河,可是還非有個湖不可。泉,池,河,湖,四者俱備,這才顯出濟南的特色與可貴。它是北方唯一的「水城」,這個湖是少不得的。

桑子中先生給我畫過一張油畫,也畫的是大明湖之秋,現在還在我的屋中掛著。我寫的,他畫的,都是大明湖,而且都是大明湖之秋,這裡大概有點意思。對了,只是在秋天,大明湖才有些美呀。

濟南的四季,唯有秋天最好,晴暖無風,處處明朗。這時候,請到城牆上走走,俯視秋湖,敗柳殘荷,水平如鏡;唯其是秋色,所以連那些殘破的土壩也似乎正與一切景物配合:土壩上偶爾有一兩截斷藕,或一些黃葉的野蔓,配著三五枝蘆花,確是有些畫意。

「莊稼」已都收了,湖顯著大了許多,大了當然也就顯著明。不僅是湖寬水淨,顯著明美,抬頭向南看半黃的千佛山就在面前,開元寺那邊的「橛子」——大概是個塔吧——靜靜的立在山頭上。往北看,城外的河水很清,菜畦中還生著短短的綠葉。

往南往北,往東往西,看吧,處處空闊明朗,有山有湖,有城有河,到這時候;我們真得到個「明」字了。桑先生那張畫便是在北城牆上面的,湖邊只有幾株秋柳,湖中只有一隻遊艇,水作灰藍色,柳葉兒半黃。湖外,他畫上了千佛山;湖光山色,聯成一幅秋圖,明朗,素淨,柳梢上似乎吹著點不大能覺出來的微風。

對不起,題目是大明湖之春,我卻說了大明湖之秋,可誰教亢德先生出錯了題呢!

( 原載一九三七年三月《宇宙風》,有刪減)

1、為什麼作者說春天的大明湖,「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2、與老舍的其他許多作品一樣,本文也體現了作者文筆幽默、語言通俗流暢的風格,幽默之語在文中隨處可見,請選擇一處進行賞析。

3、文章最後說「對不起,題目是大明湖之春,我卻說了大明湖之秋,可誰教亢德先生出錯了題呢!」你認為真的是亢德先生出錯了題嗎?請解釋。

4、作者說「一聽到『大明湖』這三個字,便聯想到春光明媚和湖光山色等等,而心中浮現出一幅美景」請你聯想和想象,描繪出你心中的大明湖美景。

參***:

1、因為大明湖現在成了用壩劃開的許多塊「地」,不復是一湖清水,湖水在春天成了黑湯,再加上破爛的土壩,東倒西歪綠柳新蒲。所以,它即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2、① 北方的春本來就不長,還往往被狂風給七手八腳的颳了走。濟南的桃李丁香與海棠什麼的,差不多年年被黃風吹得一乾二淨,地暗天昏,落花與黃沙卷在一處,再睜眼時,春已過去了!

賞析:用極誇張的幽默語言,真實形象地寫出了濟南春天的短暫和乏味。

②一聽到「大明湖」這三個字,便聯想到春光明媚和湖光山色等等,而心中浮現出一幅美景來。事實上,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賞析:抓住「大明湖」這個極好聽的名字,並巧妙地把三個拆開來與它的實際狀況進行對照,給人以新奇深刻的印象。

③開元寺那邊的「橛子」——大概是個塔吧——靜靜的立在山頭上。

賞析:把塔比喻為「橛子」,用土語化的語言,形象俏皮地寫出了開元寺塔的形象,很有新意。

3、不是亢德先生出錯了題,也不是作者寫跑了題,而是作者有意為之。它是作者的又一處幽默之語,因為本文是借描寫大明湖春、秋兩季迥然不同的景緻,來抒發作者對當時(三月)的大明湖殘敗淒涼情形的感喟之情的。大明湖之秋是來襯托大明湖之春的,寫秋也即寫春。

老舍為什麼要不斷強調大明湖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這跟描寫大明湖之春有什麼聯絡

大明湖之春 以濟南大明湖的春天為創作素材,是著名朗誦藝術家張家聲朗誦 中國現代詩歌散文經典作品配樂朗誦系列 第二輯 進入意境享受聽書的感覺!春天的第一朵落花掉在你的髮梢,抬頭尋找雁過天空的蹤跡 夏日裡輕搖一把蒲扇,躺在紫藤椅中閒看雲捲雲舒 秋夜的那一輪皓月,舉杯對影,溫一壺月光下酒 冬日嚴寒,造一間...

大明湖的故事與歷史名人的由來有關

大明湖的由來和歷史是什麼?金代文學家元好問在 濟南行記 中始稱 大明湖 大明湖,在北魏酈道元 水經注 中稱 歷水陂 唐時又稱蓮子湖。北宋文學家曾鞏稱 西湖 北湖 金代文學家元好問在 濟南行記 中始稱 大明湖 介紹 大明湖地處中緯度地帶,由於受太陽輻射 大氣環流和地理環境的影響,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濟南大明湖公園門票用學生證半價嗎

濟南三大景區是不用學生證的 新大明湖是免費的 除了這兩個地方強烈建議泉水遊覽區 一個是五龍潭公園 裡面有二十多處名泉 門票5元 其次是黑虎泉 名泉十幾處 免費遊覽 再次是珍珠泉 也是免費的 而且這幾處都是在泉城廣場附近 景點相距很近 遊覽完後可在泉城路芙蓉街內吃飯 很多特色小吃及飯店 還可在閒暇之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