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絨藏族的介紹,嘉絨藏族的民族歷史

2021-03-04 01:07:13 字數 5121 閱讀 9295

1樓:呦儕

嘉絨在甘孜州丹巴縣、康定縣部分地區,阿壩州金川、小金、馬爾康、理縣、黑水、紅原和汶川部分地區,以及雅安市、涼山州等地,居住著講嘉絨語,並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嘉絨藏族,藏區稱這地區的藏民為「絨巴」(農區人)。嘉絨藏族是吐蕃人東侵時期吐蕃駐軍及移民和下象雄土著長期融合形成的一個民族。在**的藏族人眼裡他們是藏族原始四大姓氏扎氏的後代。

嘉絨人一直到2023年都被認為是一個獨立民族,從**初年直到2023年前的文獻都將嘉絨地區的民族稱為「嘉絨族」。2023年代初期,**民族學院還設有「嘉絨族研究班」,創制了嘉絨拼音文字,記錄當地的民間故事。新中國建國後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前對全國各民族進行識別中,從地域、文化、歷史淵源、血統、語言和宗教諸多方面考證調查,識別原「嘉絨族」其實是古老藏族的一支系。

2023年在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宣佈將「嘉絨族」識別為藏族,從此,為方便稱呼便叫稱「嘉絨藏族」,正如世居康巴地區的叫「康巴藏族」,世居安多地區的就叫「安多藏族」。

嘉絨藏族的民族歷史

2樓:海星1219是柭

據漢文史料記載,古代生息、活動於今州境地區東南部河谷一帶, 稱之為「嘉良夷(嘉樑)」、「白狗羌」、「哥鄰人」、「戈基人」等民族,為這一地區的土著先民。唐時與吐蕃人移民及駐軍融合後,成為藏族。嘉絨地區解放前的地方土官常說自己的祖先來自**,汶川縣境內的瓦寺土司、金川縣境的綽斯甲土司、雅安地區寶興縣境的穆坪土司等都有淵源於**的族譜記載。

雜谷土司、梭摩土司祖先是唐代吐蕃大將悉坦謀。

《安多政教史》載:「多麥南北的人種大部分是吐蕃法王(按:指松贊干布)安置在唐蕃邊境駐軍的傳人,……」。

在公元5—6世紀時,嘉絨地區人戶很少,為措巴首領割據稱雄時期。7世紀初葉,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統一了吐蕃,嘉絨地區也統一於吐蕃之中,由贊普的將領充任嘉絨各地首領.嘉絨地區在《安多政教史》一書和講藏語安多方言的藏族中稱『查柯」。其因是:

「歷史上吐蕃贊普曾派遣大臣柯潘前來嘉練地區擔任首領和武將,他的官邸在鬆崗以北,吐蕃王室在聖諭和公文中稱他為『嘉木查瓦絨柯潘』或『查瓦絨柯潘』,簡稱『查柯」』。柯潘是從**四大家族之一的扎族中招募來大批士兵的指揮官,主管唐時吐蕃的「西山八國」。 婚禮是以新娘的舅父為中心進行的,顯示出這種婚禮折射著東女文化,體現了嘉絨藏族古代以婦女為中心的痕跡。

雖然嘉絨地區早已走過母系氏族的歷史發展階段,但是人類原始社會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兄長作為家族兄妹一代的保護者的地位,卻沿襲至今。

嘉絨藏族的婚禮是隆重的,也是神聖的,婚禮自始至終,村寨裡載歌載舞整日徹夜。但是最奇特的是在婚禮的這天,新娘不能和新郎同居,只能由伴娘陪伴著,連說一句話甚至碰根指頭的機會都沒有。第二天還要回孃家去,在孃家過上一段日子以後再到婆家,這樣,夫妻生活才真正開始。

第二天,新娘舅舅帶著自己的甥女要離開新郎寨子的時候,新郎寨子的鄉鄰們,特別是青年男女,夾道恭送。道路兩旁,兩位青年牽著一根紅綢,橫攔著回去的道路,這叫「攔紅」,同時有人上前給離去的新娘的家人額頭上抹上白麵粉,每一個經過的人都要回答問題,或者喝上三杯美酒,新娘也不例外。剛過攔紅關,一大群新郎家的男男**會將一些人拋向空中。

讓他們鑽過紅綢。嘉絨藏族十分崇尚白色,互相塗抹白麵粉是對親人、鄉鄰和生活的祝福。

嘉絨藏族的名詞由來

3樓:只死你

「嘉絨」一名因嘉莫墨爾多神山而得名,意指墨爾多神山四周地區。

「嘉絨」意為女王的山河。

藏族是不是分為好幾類?嘉絨藏族是什麼意思?

4樓:匿名使用者

藏語分為衛藏、康、安多三個方言。我們常說的康巴藏族、安多藏族、衛藏一帶的藏族,就是根據三大方言的範圍來劃分的

嘉絨在州內金川、小金、馬爾康、理縣、黑水和汶川部分地區,以及甘孜州、雅安地區、涼山州等地,居住著講藏語方言嘉絨話,並以農業生產為主的藏族,為嘉絨藏族,藏區稱這地區的藏民為「絨巴」(農區人)。「嘉絨」一名因嘉莫墨爾多神山而得名,意指墨爾多神山四周地區。

據漢文史料記載,古代生息、活動於今州境地區東南部河谷一帶, 稱之為「嘉良夷(嘉樑)」、「白狗羌」、「哥鄰人」、「戈基人」等部落,為這一地區的土著先民。唐時與吐蕃移民及駐軍融合後,成為藏族。嘉絨地區解放前的地方土官常說自己的祖先來自**,汶川縣境內的瓦寺土司、金川縣境的綽斯甲土司、雅安地區寶興縣境的穆坪土司等都有淵源於**的族譜記載。

雜谷土司、梭摩土司祖先是唐代吐蕃大將悉坦謀。

《安多政教史》載:「多麥南北的人種大部分是吐蕃法王(按:指松贊干布)安置在唐蕃邊境駐軍的傳人,……」。

在公元5—6世紀時,嘉絨地區人戶很少,為措巴首領割據稱雄時期。7世紀初葉,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統一了吐蕃,嘉絨地區也統一於吐蕃之中,由贊普的將領充任嘉絨各地首領.嘉絨地區在《安多政教史》一書和講藏語安多方言的藏民中稱『查柯」。其因是:

「歷史上吐蕃贊普曾派遣大臣柯潘前來嘉練地區擔任首領和武將,他的官邸在鬆崗以北,吐蕃王室在聖諭和公文中稱他為『嘉木查瓦絨柯潘』或『查瓦絨柯潘』,簡稱『查柯」』。柯潘是從**四大家族之一的扎族中招募來大批士兵的指揮官,主管唐時吐蕃的「西山八國」。

古代稱之為「嘉良夷」、「白狗羌」、「哥鄰人」、「戈基人」等的「羌、氏、夷」部落,實為「皆散居山川」的土著居民。在吐蕃第九代贊普佈德貢甲時期,即大約東漢順帝時期(126年),吐蕃地區的原始宗教——本波教,就由吐蕃傳入了州境,並逐漸興巨集起來,吐蕃文化的傳入和對嘉絨藏族古代先民的影響始自東漢,佛教則晚於8世紀吐蕃王朝赤松德贊時期才在州內發展起來、由於宗教文化為中心的吐蕃文化的長期影響,佛教(早期是本波教)逐漸成為上述部落全民的信仰,加上吐蕃大量移民和軍事佔領與統治,經過一千多年的融合、同化,與吐蕃長期的相互交往,從而形成今日統一的嘉絨藏族。

5樓:洛鬆達瓦的老巢

真正的藏族是康巴藏族,安多藏族,衛藏藏族

6樓:花心非我錯

藏族分為三大分支,康巴 衛藏 安多

嘉絨藏族是四川的藏族 屬於安多,

嘉絨藏族

嘉絨在州內金川、小金、馬爾康、理縣、黑水和汶川部分地區,以及甘孜州、雅安地區、涼山州等地,居住著講藏語方言嘉絨話,並以農業生產為主的藏族,為嘉絨藏族,藏區稱這地區的藏民為「絨巴」(農區人)。「嘉絨」一名因嘉莫墨爾多神山而得名,意指墨爾多神山四周地區。

據漢文史料記載,古代生息、活動於今州境地區東南部河谷一帶, 稱之為「嘉良夷(嘉樑)」、「白狗羌」、「哥鄰人」、「戈基人」等部落,為這一地區的土著先民。唐時與吐蕃移民及駐軍融合後,成為藏族。嘉絨地區解放前的地方土官常說自己的祖先來自**,汶川縣境內的瓦寺土司、金川縣境的綽斯甲土司、雅安地區寶興縣境的穆坪土司等都有淵源於**的族譜記載。

雜谷土司、梭摩土司祖先是唐代吐蕃大將悉坦謀。

《安多政教史》載:「多麥南北的人種大部分是吐蕃法王(按:指松贊干布)安置在唐蕃邊境駐軍的傳人,……」。

在公元5—6世紀時,嘉絨地區人戶很少,為措巴首領割據稱雄時期。7世紀初葉,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統一了吐蕃,嘉絨地區也統一於吐蕃之中,由贊普的將領充任嘉絨各地首領.嘉絨地區在《安多政教史》一書和講藏語安多方言的藏民中稱『查柯」。其因是:

「歷史上吐蕃贊普曾派遣大臣柯潘前來嘉練地區擔任首領和武將,他的官邸在鬆崗以北,吐蕃王室在聖諭和公文中稱他為『嘉木查瓦絨柯潘』或『查瓦絨柯潘』,簡稱『查柯」』。柯潘是從**四大家族之一的扎族中招募來大批士兵的指揮官,主管唐時吐蕃的「西山八國」。

古代稱之為「嘉良夷」、「白狗羌」、「哥鄰人」、「戈基人」等的「羌、氏、夷」部落,實為「皆散居山川」的土著居民。在吐蕃第九代贊普佈德貢甲時期,即大約東漢順帝時期(126年),吐蕃地區的原始宗教——本波教,就由吐蕃傳入了州境,並逐漸興巨集起來,吐蕃文化的傳入和對嘉絨藏族古代先民的影響始自東漢,佛教則晚於8世紀吐蕃王朝赤松德贊時期才在州內發展起來、由於宗教文化為中心的吐蕃文化的長期影響,佛教(早期是本波教)逐漸成為上述部落全民的信仰,加上吐蕃大量移民和軍事佔領與統治,經過一千多年的融合、同化,與吐蕃長期的相互交往,從而形成今日統一的嘉絨藏族。

7樓:宋仕煊

na那是一個部落...

嘉絨藏族是什麼意思

8樓:琥珀雪蓮

樓樓您好,嘉絨藏族是藏族的一個分支,說藏族方言嘉絨話,分佈在四川西部。

嘉絨藏族漢化嚴重嗎

9樓:逗比拂過臉頰

沒什麼嚴不嚴重的 嘉絨藏族屬於古老藏族的分支 同樣屬於藏族 也有自己的語言 現在更應該 民族的不分高等低等

10樓:三衢書庫

現在沒什麼純粹的漢化了,連漢族本身都嚴重西方化

11樓:洛鬆達瓦的老巢

藏族裡面漢化最嚴重的,大部分都說四川話,不會說藏語,說了也一句聽不懂。我是康巴藏族,我說康巴藏語的話,不管你是安多藏族還是衛藏藏族,都能聽得懂。

12樓:匿名使用者

他們本地方言就有四種,相互不能溝通,通常都是不同方言區人用漢話溝通。他們的四種方言還和康巴地區草原上的藏話不能相互溝通,也就是說**衛視康巴衛視講的藏語他們是聽不懂的,他們學習藏語和外地漢族學習藏語難度差不多,當地學生有的從**土話,然後小學了學說漢話,大點還要學英語,藏文,也挺惱火的

13樓:匿名使用者

實際上根本不是藏族,新中國成立初期,胡亂一分,劃分到了藏族一起了!

14樓:人們英雄民

漢化不嚴重,藏化倒是很嚴重。嘉絨、白馬等民族,現在都被大藏沙文主義同化了!心痛。

15樓:匿名使用者

我真的很想聽聽嘉絨語,最接近漢藏語系的祖語

嘉絨人,未識別民族之一,嘉絨藏族,2023年被識別為藏族,漢藏語系的嘉絨語應該是最接近古羌人的原始漢藏語

16樓:雪山之南

嘉絨藏族本來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非常豐富的

名族,與三區藏族一脈相承 。 本民族地域分佈廣,歷史上有源自吐蕃十八土司割據統治,因此嘉絨各區既有作為一個民族的統一性,又有顯著地差異。體現在各個地區語音,和鍋莊的音韻和形式上。

嘉絨有傳統語言嘉絨語(藏語方言)是一種發音複雜的方言,它的保留與傳承應是整個嘉絨人的驕傲。

然而,自乾隆時期起,清廷付出巨大代價平定大小金川后,便廢除二土司令大量漢族遷入嘉絨地區。一方面豐富了地區的文化,一方面卻使原生的文化淡化。經過兩三百年,曾經通行與嘉絨地區的藏文已經鮮有人能書寫。

甚至有人自出生就沒使用過本地語言,嘉絨藏族的民族特徵一直在減弱近幾十年卻在急速加劇。 作為一名嘉絨藏族的筆者覺得這實在一大不幸。目前許多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都急需保護與傳承。

嘉絨藏族在歷史上的藏兵是怎樣的,嘉絨藏族的歷史由來

一直很羨慕那些會自己民族文字的同袍,我是一個不會藏文的藏族。我們的學校是沒有開設藏文的,所以和其他同袍不一樣我和我的小夥伴都沒辦法看懂吧主的那些文字帖。但是這一邊也不妨礙我們對於藏文的喜愛。我的家鄉是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縣,也就是人們俗稱的美人谷和東女國。我們和同在甘孜州的康巴藏族不一樣,我們是屬於藏...

白馬藏族的介紹,白馬藏族的來歷

白馬藏族現今大部居在甘肅省文縣鐵樓白馬藏鄉白馬峪河流域和四川省平武縣 松潘縣 九寨溝縣境內,人口約一萬八千人 2011年統計 白馬藏語意思為 藏兵 的意思 史料的 白馬 是古地名 今甘肅省文縣白馬峪河上游 吐蕃王朝時期的藏兵居住的地方。白馬藏族 的來歷 10 白馬藏族屬於藏族的分支,居住在九寨溝的高...

藏族的傳統服飾,藏族服飾的特點外貌和介紹

肥腰 長抄袖 大襟是藏裝的襲典型結構。牧區的皮袍 夾袍,官吏 貴族的錦袍及僧侶在宗教節日活動中的服裝具有這種特點。拉薩 日喀則 山南等地區的 對通 短衣 也有此特點。至於工布地區的 古秀 其基本結構也是和肥腰 大襟的袍式服裝相近的。只不過它的結構比袍類更簡化了,這種服裝不但省去了袖子,而且把衣襟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