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梭的自然教育理論是什麼,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理論的內涵可以從哪些方面來理解

2021-03-03 20:45:33 字數 5111 閱讀 6156

1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盧梭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強調對兒童進行教育,必須遵循自然的要求,順應人的自然本性。這裡盧梭所說的自然本性是指兒童自身的發展規律、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盧梭從人性善的原理出發,認為人們的心中沒有原始罪惡,一切錯誤和罪惡都是由不良的社會環境所造成的。

他在《愛彌爾》一書中寫道:「出自造物主手中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裡,就變壞了」。所以,他強調教育應脫離「文明」社會的樊籠而順應人的自然天性,使之在自然中率性發展。

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理論的內涵可以從哪些方面來理解

2樓:匿名使用者

自然教育主義教育理論是盧梭教育思想的主體,其核心是「歸於自然」.他認為教育應順從於大自然的法則,發展人的天性.在教育中更側重只人性中的原始傾向和天性的能力,他與人類的「自然狀態」又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

善良的人性存在於純潔的自然狀態之中.只因為社會的文明特別是城市的文明才是人性扭曲、罪惡叢生,因此,只有「歸於自然「的教育遠離喧囂城市社會的教育才有利於保持人的天性.所以他從兒童所受的多方面的影響來論證教育必須「歸於自然」.

盧梭表示,必須使人的教育與物的教育配合自然的教育,以自然教育為主軸,使人的教育和物的教育,圍繞它而秩序,以兒童的內在自然為依據,通過恰當的教育,使兒童的身心得以順利的發展.可見,盧梭的自然教育集中表現在對人的自然本性的充分肯定和培養自然人性、理想人格方面,主張以自然為教育的理想準則,接近自然,取法自然,返回自然,歸順自然.同時,自然的教育又是主要針對富人的.

盧梭認為,針對富人子弟的自然教育至少可以挽救和培養一些人成為人.

綜上所述,盧梭的自然教育,是針對**制度下的社會及殘害人性的教育所發出的挑戰.

盧梭的教育思想是什麼?

3樓:龍凌風

盧梭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自然教育理論,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養自然天性充分得到發展的「自然人」,這種人實際上就是自食其力的小資產階級上層人物。這種思想強調教育必須順應兒童天性發展的自然歷程,即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同時還要尊重兒童的個性特點。

盧梭對此進行了論證,他將教育理解為「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後二者在遵循前者的基礎上實現三者的協調一致。

盧梭的自然教育理論存在著天性至上,把教育視為自然生長等偏激的觀點,但在當時這種思想有著巨大的反封建教育的進步意義,這種強調兒童是教育主體的思想,開闢了現代教育理論的先河,他的論證初步觸及遺傳、環境、教育對人發展的作用問題。

4樓:柒月黑瞳

盧梭的教育思想:自然教育理論

盧梭教育思想得核心是什麼?

5樓:三千飛流

盧梭崇尚自然,主張 「迴歸自然」,他提 出了自然教育理論。 自然教育思想是盧梭教育理論的根本思想,其影響深遠。

一、 盧梭的自然教育理論概論

《愛彌兒》全書共五卷,盧梭根據兒童的年齡提出了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進行教育的原則、內容和方法。

在第一卷中,著重論述對兩歲以前的嬰兒如何進行體育教育,使兒童自然發展。盧梭主張從出生到 2歲的嬰兒應由父母養育。他認為兒童的第一個保育員是母親,第一個教師是父親。

父母不應以任何藉口推脫撫育子女的責任。他還指出,幼兒不僅需要細心養護,而且更重要的是鍛鍊,因為鍛鍊可以幫助抵禦災患。盧梭反對溺愛兒童,反對嬌生摜養。

在第二卷中,他認為兩歲至十二歲的兒童在智力方面還處於睡眠時期,缺乏思維能力,因此主張對這一時期的兒童進行感官教育。在各種感官教育的具體論述中,有些意見也過於偏頗,不夠全面。這些都是其思想中不足之處。

但是作為偉大思想家的盧梭,在教育史上他第一個詳細地研究了外感官教育的意義、內容和具體方法,其中有很多可資借鑑的東西。

在第三卷 中,他認為十二至十五歲的少年由於通過感官的感受,已經具有一些經驗,所以主要論述對他們的智育教育。

盧梭要求教學必須符合兒童的心理髮展水平。他說 ,兒童時期有兒童自己的觀察、思考和感覺的方法,企圖以**的方法代替兒童的方法那是最愚笨的。他強調按兒童年齡的不同採取不同的方法。

盧梭還提出,教學必須啟發學生思考,引導他們自覺地去獲取知識。他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去觀察、分析、比較和概括。教師要少講,學生要多問。

在第四卷中,他認為十五歲的青年開始進入社會,所以主要論述對他們的德育教育。

在第五卷中,他認為男女青年由於 自然發展的需要,所以主要論述對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愛情教育。

當然,他的這種分期以及把體育、智育和德育截然分開施教的方法,是不科學的。但是盧梭提出的按年齡特徵分段,每階段進行各有側重的教育,並進行了詳細的論述,而且揭示了幼兒、少年和青少年身心發展變化的某些規律及其對教育的深刻意義。這在教育史上是個重大的進步,它對教育學的發展,特別是對教育理學的發展,提供了極其可貴的啟示。

二、盧梭教育思想的內容

1.注重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盧梭認為,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善良的感情、善良的判斷和善良的意志,而其核心是博愛。人生的目的無非是愛人類,使一切人達到幸福的境地。他說,「要教育你的學生愛一切的人,甚至愛那些輕視人民的 』,「在自然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他們共同的天職是取得人品;不管是誰,只要在這方面受了很好的教育,就不至於欠缺同他相稱的品格……從我門下出去,我承認,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侶他首先是人:

一個人應該怎樣做人,他就知道怎樣做人,他在緊急關頭,而且不論對誰都能盡到做人的本分;命運無法使他改變地位,他始終將處在他的地位上。」試想,在物質文明豐富的今天,我們的精神文明是否同步進步呢?每個公民是否盡到做人的本分呢?

盧梭認為培養善良的愛人的感情和思想不能靠說教,而要通過觀察瞭解社會,r解人類的貧困和苦難。因為經過苦難生活的人,自然產生同情、愛憐不幸者的思想感情。善良判斷的培養主要是通過學)j歷史、偉人傳記,從中學習區分善惡,而善良的意志則是通過行為的練習來培養。

其思想無時不閃爍著高尚道德的光芒。

孔子說 「**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則以學文。」( 學而》)可見,孔子認為先有品德、道德的培養,才有專門學問的教育。孟子主性善說,認為教育的目的在收回善性,擴充善端:

「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 )「存其心,養其性。」(《盡心上》)苟子主性惡說教育的目的在去惡植善,使人的本性 「長遷而不返其初,則化矣。

(《不苟》)以後諸家如董仲舒、韓愈、朱熹、王陽明等都闡述過他們的教育主張,其意旨大抵不出先教人向善、做人,而後再教學問,中國諸聖賢之學問,首在向善和做人。在中國現代教育建立過程中佔有重要地位的蔡元培,在闡述他的教育主張時指出:「教育者,養**格之事業也。

使僅僅為灌輸知識、練習技能之作用,而不慣之以理想,則是機械之教育,非所以施於人類也。」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秦文君說 :「我們的中小學教育基礎的東西確實非常紮實,但就是缺少一些精神層面上的東西。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我認為最終是要讓孩子們懂得愛,懂得自由懂得創造,真心熱愛自己的祖國,理解和樂於去創造美好的世界,同時學會鑑賞生活,鑑賞人,鑑賞藝術,而且這種鑑賞的眼光不是強制出來的;還要學會與人相處,學會生存。這些都會使人的氣質境界產生變化。總之,我認為最好的教育應該是把孩子們對善的嚮往提升起來,他們在學習獨立生活的本事時,還要建立起獨立的精神、獨立的人格。

」曾經發生的馬加爵事件,至今想起來還是令人觸目驚心。從某種程度上講,馬加爵實際上是未受過真正的教育,因為真正受過教育的人,他首先要有善的理念,有 了善 的理念的人,他能夠辨是非、識善惡、鑑美醜。人的教育首先是善的理念的教育、人品的教育,這樣的教育必須在兒童時期就抓住機會,一旦鬆懈,日後再補,就會難上加難。

同時它不僅僅是幾節思想品德課就能實現的,應該是學校、家庭、社會合力努力的結果,更不是空洞的說教就能讓人向善,從而成為一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它必須是在良好的氛圍中長期薰陶、潛移默化,才能形成優良的品質,成為有益社會的人。這無疑對我們目前的德育敲響了警鐘。

2.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

盧梭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自然教育理論,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養自然天性充分得到發展的 「自然 』。這種思想強調教育必須順應兒童天勝發展的自然歷程,即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同時還要尊重兒童的個性特點。盧梭對此進行了論證,他將教育理解為 「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 「事物的教育」,後二者在遵循前者的基礎上實現三者的協調一『致。

盧梭的自然教育理論存在著天性至上,把教育視為自然生長等偏激的觀點,在當時這種思想有著巨大的反封建教育的進步意義,他要求尊重兒童的自由和興趣,鼓舞學生通過自己的實地觀察,結合實際生活主動地、自覺地掌握有用的知識。他提出必須把兒童作為教育的主體,教師的作用在於啟發、引導、鼓勵他們主動學習所有這些都表明盧梭反對傳統教學的徹底性,這種強調兒童是教育主體的思想,開闢了現代教育理論的先河。

盧梭說 :「大自然希望兒童在**以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丁這個次序,我們就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它們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我們將造成一些年紀輕輕的博士和老態龍鍾的兒童。」…(91~92)他反覆強調 「要按照你的學生的年齡去對待他」…(91~92)。

適應兒童身心發展的教育還必須尊重兒童的個性。盧梭認為,每個兒童的心理有他自己的形式,必須按照個別的形式進行教育,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成就。盧梭要求教育必須從兒童的實際出發,激發兒童的興趣和需要,發揮其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其身心得到順利發展。

盧梭作為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思想啟蒙家,他最恨社會的不平等,他大力倡導人人平等,他在二百多年前就提出教育過程中的參與主體——老師和學生——的平等。他要求年輕的教師應該把學生當做一個完全的 「自然來看待,在他看來尊重孩子比時時處處牽引著孩子還要有效果。他的這一一思想正好是我們國家教育改革中首要提倡的,那就是教師應該把學生當做人來看,教師要 「目中有 』,教師不能將學生看作自己的私有物品,要尊重孩子完全的人格。

我國的教育長期以來不注意學生的個體尊嚴,認為學生就應該聽從教師,學生就應該將老師說的話尊若聖旨。就這樣,最後終於培養出了聽話的孩子,卻剝奪了他們說話的權利。尊重每一位學生、「以人為本」,是對每一位教師的基本要求。

這就要求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轉變觀念,從聖壇上走下來,放下架子,以學生為主體,尊重他們,走進了解他們,才能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如今我們正在大力提倡主體性教育,與先哲盧梭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可以說是一脈相承的,而教育作為受教育者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為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其基本功能就是把人類積累的生產鬥爭經驗和社會生活經驗轉化為受教育者的智慧、才能與品質,使他們的身心都能得到發展,成為社會歷史活動的主體或主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主動、積極地參與社會生活,併為社會進步做出貢獻。從這個意義上講,教育在本質上是對個體主體性的培養過程,是一種主體性教育。

主體性教育是一種全新教育模式的教育觀和方**,是素質教育的精髓,促進受教育者主體性素質的充分發展是我們當代教育的理想和追求。

盧梭自然主義的教育理論求簡述

自然教育主義教育理論是盧梭教育思想的主體,其核心是 歸於自然 他認為教育應順從於大自然的法則,發展人的天性。在教育中更側重只人性中的原始傾向和天性的能力,他與人類的 自然狀態 又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 善良的人性存在於純潔的自然狀態之中。只因為社會的文明特別是城市的文明才是人性扭曲 罪惡叢生,因此,只有...

簡述盧梭的自然教育理論及其影響。簡述19世紀歐美教育

盧梭崇尚 歸於自然抄 的思bai想,其理論依據源於du他的天性哲學 自然哲學觀 zhi,他認為 人的天性dao是善良的,教育應順應人的天性發展。它的主要理論有 1 歸於自然 的教育。自然是最好的教師。盧梭認為,自然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必須遵循自然,順應人的自然本性。2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 自然人 即完全自...

簡述盧梭論適應自然的兒童教育

盧梭自然教育論的理論依據是其天性論哲學中的性善論思想。他在 愛彌兒 中系統闡述了性善的問題,認為教育應順應天性的發展,而且就教育效果來看,唯有順應天性發展才是上乘。因為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旦到了人的手裡,就全變壞了,他要強使一種土地滋生另一種土地上的東西,強使一種樹木結出另一種樹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