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海水晒鹽有什麼理解詳細一點好謝謝大家了

2021-03-03 23:26:09 字數 1465 閱讀 5487

1樓:先叫聲哥

目前,從海水中提取實驗的方法主要是「鹽田法」這是一種古老的而至今仍廣泛沿用地方法。使用該法。需要在氣候溫和,光照充足的地區選擇大片平坦的海邊灘塗,構建鹽田。

鹽田一般分成兩部分:蒸發池和結晶池。現將海水引入蒸發池,經日晒蒸發水分到一定程度時,再倒入結晶池,繼續日晒,海水就會成為實驗的飽和溶液,在晒就會逐漸析出食鹽來。

這是得到的晶體就是我們常見的粗鹽。剩餘的液體稱為母液,可從中提取多重化工原料。

海水→蒸發池→結晶池→

粗鹽母液海鹽,最原始的製取方法是「煎」「煮」法,用盤為煎,用鍋為煮,史稱「煮海為鹽」。經過十數世紀的實踐改進,由直接用海水煎煮,改為淋滷煎煮。用煎煮法制取海鹽不但產量低,而且質量差。

是誰最先發明、採用海水灘晒製鹽呢?正是無棣碣石山附近的鹽民。據明代學者宋應星撰著的《天工開物 .

作鹹第五》記載:「海豐有引海水直接入池晒成者,凝結之時,掃食不加人力。與解鹽同。

但成鹽時日,與不借南風則大異。」

這段記載中的「海豐」就是指明代山東省的「無棣縣」。「無棣」一名始見於《春秋左傳.嬉公四年》,明初,因避明成祖「朱棣」之諱,改名「海豐」,2023年又恢復無棣之名。

其中的「解鹽」係指山西解州之解池所產之鹽,解鹽質量居當時國內之首,屬「貢鹽」之列。無棣灘晒的海鹽質量與解州貢鹽相同,無棣製鹽水平可見一斑。

山東夙沙氏煮海為鹽,為華夏製鹽之鼻祖。周初封姜太公於齊「北

至於無棣」,據《管子》載:「暮春之初,北海之民即煮海為鹽」。《史記》載:

「太公至國……通工商之業,便魚鹽之利,而人民多歸齊,齊為大國。」由此無棣鹽業日盛,西漢時渤海郡置鹽官。魏晉時鹽民在碣石山上修建鹽神廟(亦稱「鹽神祠」),因此碣石山又俗稱之為「鹽山」。

《魏書.地形》由此「鹽山神祠」的記載。《鹽山縣誌 》p108 :「隋開皇18年(598),以縣境東南近海處有一座山名鹽山,以山名改高城縣為鹽山縣。

鹽山(今山東無棣縣境內大山),古稱碣石山,春秋時改稱無棣山。山下有月明沽產鹽,山腰有鹽神廟,魏晉時稱鹽山。」

元太宗二年至元世祖二十三年(1320—1378)在碣石山北境鬲津河沿岸建有海豐、海潤、海盈三處鹽場。明初海潤、海盈有煎有晒,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海豐場率先易煎為晒,一直沿用了兩千多年的傳統制鹽舊工藝,被無棣人發明的新工藝所代替,使製鹽業向前邁進了一大步,無棣人對鹽業生產的貢獻功不可沒。

海水晒鹽的加強蒸發方法

概述海水晒鹽的加強蒸發方法與液體蒸發技術有關。以往的海水蒸發晒鹽,均採用平面蒸發的方法,鹽水與流動著的水汽未飽和的空氣的接觸面積限於鹽田的平面面積,而該發明以鹽水在一定高度上灑下,或鹽水在一定壓力下且在一定高度上噴灑的辦法,立體式地擴大了鹽水溶液與流動著的水汽未飽和的空氣的接觸面積,加大了蒸發面積,加強蒸發,縮短蒸發週期而提高鹽水的蒸發效率。

要害點海水晒鹽的加強蒸發方法與液體蒸發技術有關,其特徵是:以鹽水在一定高度上灑下,或者鹽水在一定的壓力下且在一定高度上噴灑的辦法,立體式地擴大鹽水溶液與流動著的水汽未飽和的空氣的接觸面積,加大蒸發面積,縮短蒸發週期而提高鹽水的蒸發效率。

“我對你有一點動心,有一點痴迷”這句歌詞是什麼歌名?急

有一點動心 張信哲劉 嘉玲 等待 我和你男和女都逃不過愛情 誰願意有勇氣不顧一切付出真心 你說的不只你還包括我自己 該不該再繼續該不該有回憶讓愛一步一步靠近 我對你有一點動心 卻如此害怕看你的眼睛 有那麼一點點動心一點點遲疑 不敢相信我的情不自禁 我對你有一點動心 不知結果是悲傷還是喜 有那麼一點點...

經常吃蜂蜜對身體有什麼益處?最好詳細一點拜託了各位謝謝

蜂蜜還有清肺解毒的功能,能增強人體免疫力。在春季,如果每天能用1 2匙蜂蜜,以一杯溫開水沖服或加牛奶服用,可防止感冒。蜂蜜可助長兒童生長髮育及牙齒堅硬,增強身體抵抗力,適合體質虛弱的人。蜂蜜能促進酒精的分解 吸收,是 急性酒精中毒最理想的物質。蜂蜜有潤腸通便 潤肺止咳 益氣補中作用。對高血壓 冠心病...

什麼是越位?(詳細一點)

進攻隊的球員離防守隊球門所在的底線近於防守隊球員離防守隊球門就算越位。越位,顧名思義就是越過球的位置的意思。用足球規則的術語來說就是 隊員較球更接近於對方球門線者,即處於越位位置。換句話說,當隊員踢或頂球時,同隊接球隊員在對方半場內所站的位置是在球的前面,並且他與對方球門線之間,對方隊員不足兩名 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