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認識法律原則在法律體系中的重要性

2021-03-03 20:35:22 字數 4074 閱讀 1148

1樓:匿名使用者

法律原則是指在一定法律體系中作為法律規則的指導思想、基礎或本源的綜合的、穩定的法律準則。因為生活中的案件紛繁複雜,法律規則的規定並不能解決所有個案,而當法律規則沒有規定的時候,我們有時候就需要用根據法律原則,根據公平正義的價值理念來定案。法律原則源自於德沃金的理論,其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著法官的自由裁量權。

如何認識法律原則在法的創制和實施過程中的作用? 急啊!

2樓:匿名使用者

從法律制定的角度看,法律原則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重要作用。

1.法律原則直接決定了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質、內容和價值取向。法律原則是法律精神最集中的體現,因而構成了整個法律制度的理論基礎。

2.法律原則是法律制度內部和諧統一的重要保障。

3.法律原則對法制改革具有導向作用。

從法律實施上看,法律原則也具有重要作用。這種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指導著法律解釋和法律推理。

2.補充法律漏洞,強化法律的調控能力。

3.法律原則是確定行使自由裁量權合理範圍的依據。可以防止由於適用不合理的規則而帶來的不良後果。

研究法律體系的意義

3樓:中原神鷹之神眼

學習和研究法律體系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首先,學習和研究法律體系,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和理解法的本質。

其次,學習和研究法律體系可以有助於國家的立法活動。

第三,學習和研究法律體系,可以有助於法學研究,有助於法學教育和法制宣傳。

第四,學習和研究法律體系,有助於學習和借鑑外國的法律和法學的經驗。

4樓:羽毛和翅膀

一、法律體系

(一)概念:法律體系有一國現行的全部法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門組合而形成的一個成體系化的有機聯絡的統一整體

特徵:法律體系是一國的全部現行法律構成的整體;法律體系是一個由法律部門分類組合而形成的成體系化的有機聯絡的統一整體;法律體系的理想化要求:門類齊全、結構嚴謹、內在協調;法律體系是客觀的法則和主管屬性的有機統一

(二)法律體系與有關概念辨析

1、法制體系(法制系統):是指法制執行機制和執行環節的全系統,包括立法體系、執法體系、司法體系、守法體系、法律監督體系

法律體系為靜態、法律規範體系

法制體系強調動態,為動態法律執行和操作的體系,法制體系包括法律體系

2、法律體系與法學體系

法學體系:指一個國家全部法律學科構成的體系,屬於社會科學範疇

兩者之間存在對應關係,並不完全一一對應

3、法系:是指發源於某個地區,具有親緣關係的眾多國家和地區的法律的總稱(比較法裡的核心概念)

二、法律部門的劃分

(一)含義:指調整某一型別的社會關係的眾多規範性法律檔案構成的整體

特點:法律部門調整某一型別的社會關係;法律部門由眾多的規範性法律檔案構成

(二)劃分

標準:法律所調整的社會關係(主標準);法律的調整方法(次標準)

原則:整體性原則、均衡原則、兼顧未來原則

(三)意義

法律部門劃分是人類法律文明發達的標誌

法律部門劃分有助於人們把握法律體系的基本結構

法律部門劃分有助於正確制定、理解和解釋法律

(四)當代中國法律部門劃分

第十講 法律行為

一、法律行為釋義

(一)含義:指人們所實施的,具有法律意義、產生法律效果的行為

(二)開展法律行為研究的意義:

有助於更新法律觀念

有助於改善法律實施的狀況

有助於建立法律行為的一半理念

(三)法律行為的特徵

社會性:法律行為是一種具有社會意義的行為

法律性:法律行為是由法律規定或調整,產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為

可控性:法律行為是能夠為人們的意志所控制的行為

(四)法律行為與非法律行為

法律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把人的一切行為都納入到法律調整的範圍之內

非法律行為:不受法律調整,不產生法律效果的行為

二、法律行為的結果

(一)法律行為構成的客觀要件,是指法律外在表現的一切方面

包括:外在行動(行為):即人們通過身體或語言來表現於外部的舉動,包括身體行為和語言行為

行為方式(手段):即行為人為達到某種目的而採取的具體的方式和方法,即包括行動計劃、措施、程式技術,又包括行動所使用的工具、物品、器械等

結果:即行為的完成(或結束)狀態,任何一個著手實施或完成的行為都必然對身外世界產生一定的物質性或精神性影響,使客體(活動物件)人為的保持不變或發生某種變化

(二)法律行為的主觀要件

行為的意思(意志):是指人們基於需要,受動機支配、為達到目的而實施行為的心理狀態,包括需要、動機目的

行為認知:即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的法律意義和後果的認識

三、法律行為的基本分類

(一)根據行為主體的性質和特點所作的分類

根據主體的特性不同分為:個人、集體、國家行為

根據意思表示的形式分為:單方、多方行為

根據主體實際參與行為的狀態分為自主、**行為

(二)根據行為的法律性質所作的分類

根據行為是否符合法律的內容要求分為合法、違法行為

根據行為的公法性質或私法性質分為公法、私法行為

(三)根據行為的表現形式與相互關係所作的分類

根據行為的表現形式不同分為積極行為和消極行為

根據行為之主從關係分為主、從行為

(四)根據行為構成要件所作的分類

根據行為是否通過意思表示分為表示、非表示行為

根據行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實質要件分為要式、非要式行為

根據行為之有效程度分為完全行為與不完全行為

◇抽象行為與具體行為(依據行為的生效物件和效力範圍)

抽象行為:針對不特定物件而做出的具有普遍的法律效力的行為

具體行為:針對特定物件而做出的,僅有一定性法律效力的行為

思修考試簡答題:如何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構成?

5樓:匿名使用者

一、以憲法為統帥。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居於統帥地位,是國家長治久安、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根本保障。現行憲法是一部具有中國特色、符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現行憲法充分體現了中國改革開放的突出成果,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偉大成就,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不斷髮展,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根本保障。中國憲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制定都必須以憲法為依據,遵循憲法的基本原則,不得與憲法相牴觸。

二、以法律為主幹。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主幹,解決的是國家發展中帶有根本性、全域性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的問題,是國家法制的基礎,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不得與法律相牴觸。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確立了國家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各個方面重要的基本的法律制度,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主幹,也為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據。

三、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這是***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的重要形式。行政法規可以就執行法律的規定和履行***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作出規定,同時對應當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可以根據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授權決定先制定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將法律規定的相關制度具體化,是對法律的細化和補充。

根據憲法和法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這是人民依法參與國家事務管理、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和形式。地方性法規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同樣具有重要地位,是對法律、行政法規的細化和補充,是國家立法的延伸和完善,為國家立法積累了有益經驗。

另外,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可以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但不得違背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不得對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專門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大常委會批准後生效。

美國的法律屬於什麼法律體系,美國法律是什麼法律?

美國屬於英美法系,又叫普通法系 判例法系。是指以英國普通法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法律的總稱。它首先產生於英國,後擴大到曾經是英國殖民地 附屬國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包括美國 加拿大 印度 巴基斯坦 孟加拉 馬來西亞 新加坡 澳大利亞 紐西蘭以及非洲的個別國家和地區。18世紀至19世紀時,隨著英國殖民地的擴張,...

我國的法律體系部門法體系主要包括哪些

法律體系 部門法體系 主要包括憲法及憲法相關法 民法商法 行政法 經濟法 社會法 刑法 訴訟與非訴訟程式法七個法律部門組成。法律體系,法學中有時也稱為 法的體系 是指由一國現行的全部法律規範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門分類組合而形成的一個呈體系化的有機聯絡的統一整體。法律體系 legal system 通常是...

如何認識誠實信用原則在合同法中的地位

合同法第6條 當事人行使權利 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這個就是法條確定的誠實信用原則。在民法中的表現 1 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要誠實,不弄虛作假,不欺詐,進行正當競爭 2 民事主體應善意行使權利,不以損害他人和社會利益的方式來獲取私利 3 民事主體應信守諾言,不擅自毀約,嚴格按法律規定和當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