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臣袖端拖下來的部分叫什麼,古代官員上朝的時候手裡拿著那根棒是什麼?

2021-03-03 22:42:57 字數 6213 閱讀 2108

1樓:櫻塵灬

一、那不是拍袖子,而是在把馬蹄袖翻下來。因為動作要快,所以會被誤認為是拍袖子。

二、翻下馬蹄袖的原因:這是清朝特有的一種程式禮節。同時也是為了表示對皇帝的尊敬,是為了在皇帝面前顯示自己清白做人。

三、馬蹄袖簡介:

清初衣袍式樣有幾大特點:無領、箭袖、左衽、四開衩、束腰,是窄袖口。

清朝服飾的「袖」。袖是滿族服飾特有的一種袖子,就是在本來就比較狹窄的袖口的前邊,再接一個半圓形的「袖頭」,因為形狀像「馬蹄」,所以人們都習慣地叫它「馬蹄袖」,滿族人則稱它為「哇哈」。

古代**上朝的時候手裡拿著那根棒是什麼?

2樓:好這一口

笏拼音:hù 古代大臣上朝拿著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製成,上面可以記事:版朝(chá權o)~。

「京兆尹鄭叔則,怫然曳~卻立」。[1]古時候文武大臣朝見君王時,雙手執笏以記錄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將要對君王上奏的話記在笏板上,以防止遺忘。《禮記》中記載「笏長2尺6寸,中寬3寸」,由於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2尺6寸要短於今天的2尺6寸。

大唐武德四年以後,五品官以上執象牙笏,六品以下**執竹木做的笏。大明規定五品以上的**執象牙笏,五品以下不執笏;從清朝開始,因為禮節和習俗的不同,笏板廢棄不用了。清朝這個馬背民族的傳統服飾裡有種馬蹄袖服飾,見到皇帝動不動就得打馬蹄袖下跪,「啪嗒」兩聲,乾脆利落地爬在地上聽候皇帝指令。

在中國道教中,朝板也是一種重要的法器。

3樓:我和**

那叫bai

朝笏。是古代上朝的時候du,那些大臣zhi要上奏事情給皇帝,dao如果事情比較多就需

內要把提容綱寫在笏板的後面,作為備忘之用。笏板最初是簡牘樣的木板,可以藏在袖子裡,後來就變成了長條的拿在手上的禮器。質地也從木竹變成象牙,白玉等名貴材料。

也是**品級的標誌,紅樓夢裡說---「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笏滿床」是個典故,說郭子儀子孫皆是朱紫滿身之輩,來給郭子儀賀壽的時候,笏板堆滿了床鋪。笏板也是文臣的攻擊性**,「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

」說的就是名臣段秀實用笏板把篡帝稱號的朱泚打得頭破血流的故事。類似現在用膝上型電腦敲別人的頭,實在是開現代議會互毆的先河。

4樓:匿名使用者

笏板笏板,又稱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時的工具。古時候文武大臣朝見君王時,雙手執笏以記錄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將要對君王上奏的話記在笏板上,以防止遺忘。

古代大臣上朝是腰間的圈圈叫什麼 50

5樓:mr蕎

——蹀躞(後來俗稱玉帶)

是指用玉裝飾的皮革制的腰帶即革帶。這種裝飾革帶用的玉製品,稱為「帶銙(kuǎ,音垮)」,俗稱玉帶板。早期的玉帶是一種蹀躞(diéxiè音碟謝)帶,即革帶上面綴玉的同時又綴有許多勾環之類,用以鉤掛小型器具或佩飾等物。

蹀躞帶最早出現在戰國時代,由胡人騎士傳入內地的。最初的裝飾部位主要在腹前正中腰帶兩端的 連線處,重點是帶鉤,既有玉質帶鉤,也有銅質帶鉤。南北朝以後演變為革鞓上只綴方型帶銙的玉帶。

隋唐時期玉帶被定製為官服專用。唐宋時期玉帶就已經盛行。唐代曾有朝廷定製,規定有"大帶制度",以帶上的裝飾品質地和數量區別官品等級。

一品官以下佩帶刀子和?石,文武三品官以上佩玉帶、

四、五品官佩金帶,

六、七品官佩銀帶。屆時的玉帶大多是雙鞓、雙扣、雙鉈尾的。通常,革鞓上面套有錦緞帶套,帶銙即玉帶板綴在帶套上。帶銙的數量多少取決於**的級別地位。

程大昌《演繁露》卷十二:「唐制五品以上,皆金帶,至三品則兼金玉帶。本朝玉帶雖出特賜,須得合門關子許服,方敢用以朝謁。

」又:「本朝親王皆服玉帶。」《宋史輿服志五》:

「太平興國七年正月,翰林學士承旨李昉等奏曰:『奉詔詳定車服制度,請從三品以上服玉帶,四品以上服金帶。』

6樓:孔雀二世

所謂玉帶,通常是指用玉裝飾的皮革制的腰帶即革帶。這種裝飾革帶用的玉製品,稱為「帶銙(kuǎ,音垮)」,俗稱玉帶板。早期的玉帶是一種蹀躞(diéxiè音碟謝)帶,即革帶上面綴玉的同時又綴有許多勾環之類,用以鉤掛小型器具或佩飾等物。

蹀躞帶只有一根鞓(tīng,音廳),一付帶扣,不用鉈(tā,音它)尾。

玉銙造型紋飾及風格演變

從當前考古資料所知,最早的玉帶出土於陝西咸陽北周若干亡墓中,玉帶上共有玉銙9塊,其中8塊方銙下附有橢圓形玉環,發現時其中有二個玉環上掛著象牙圓棒形裝飾物。最重要的是有的墓中出土的玉帶,為我們研究早期玉帶的型制提供了珍貴的資料,從而對北周及隋唐玉帶制度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同時也改變了以往玉帶始於唐的傳統說法。

唐代玉帶飾

在我國唐代,玉帶上銙的數量、質地、紋飾等規制嚴謹,以此來區別王臣貴族的品級高低,地位尊卑。唐代的玉帶及帶銙發現較多。陝西省博物館藏有一玉帶飾,是2023年在陝西西安市何家村出土的,那件玉帶飾製作精細,圖案精美,青玉質地,扁體,人物長眉大眼,勾形大鼻,肩披飄帶身著短衣,足穿尖靴,或跪或坐,神態逼真,背面平素,有與鞓結紮的穿孔。

故宮博物院藏的「白玉獻寶珠人」方形帶,玉質白潤,區域性有沁斑,淺浮雕人物捲髮深目高鼻,穿著窄袖長袍,單腿跪於地毯之上,雙手捧起寶珠盤,做進獻狀。形態逼真,披巾從肩側飄揚,做隱起處理,通身飾以密集的陰線,反映了唐代與波斯在經濟、文化上的密切聯絡。

這時期出土和傳世的玉銙中,人物在藝術處理上取凹減隱起,注意把握大面的轉折,以較粗的陰刻線飾細部,突出了人物的神韻,有著鮮明的雕塑性格,用以表達人物綢緞服飾的衣褶紋,長**條運用得非常得體。

五代玉帶飾

五代時的玉銙玉質白潤,碾琢隱起雲龍,工制極精,背面有穿孔,其帶飾板形式和雲龍造型均為晚唐五代玉器的標準作風。刀法雕琢鮮活,線條奔放流暢,不受拘束,較唐代紋澤稍弱。已經表現為漢人的形象,一改少數民族的服飾,為寬袍大袖,氈毯鋪地。

採用唐代半浮雕琢刻的技法,但僅在人物周圍取地,而框板內框均不取地斜挖。

宋代玉帶飾

宋代玉帶飾制度雖有不同,仍是以帶銙的質料及數量劃分貴賤,人物雕刻與唐代帶板接近,但人物都為方領寬袖的漢人。人物雕像全作儒者打扮,頗似古代所謂之「高士」風度。碾工處理上也有變化,依然是減地隱起,但浮雕效果較唐代有了顯著的提高,細部刻飾,不再用陰線勾勒,而是順其自然,轉折合理,不再施用那種裝飾性的線條,衣褶線條剛勁柔和,暗明摺疊隨之而現,更加趨向寫實化。

遼金玉帶飾

遼代統治者契丹族在禮制用玉上均沿襲五代晉制,五品以上可見用玉之廣。金代女真族除了保全本民族固有的信仰,主要吸收了宋遼的典章制度,女真以玉為上,金次之,從契丹那裡承襲下來的春匯秋獵活動,不僅貫徹始終而且得到健全,並加以藝術化,成為女真族喜愛和慣用的圖案,在服裝束帶上固定下來。

宋、遼、金玉器在碾琢技術和藝術風格上基本沒有大的差異,只是遼金玉器在製作工藝上略顯粗糙。

元代玉帶飾

元代玉帶飾傳世品較多,但當前考古資料中出土的器物甚少。元代玉銙碾琢技法多采用透雕、深雕,並有多層透雕出現,層層有景,處處有物,立體感很強。作品風格粗獷剽悍,善用重刀,在動物的頸部、四肢等分界部分及衣服連線處,都用一重刀雕琢,帶銙邊框較寬,中間多有打凹。

有的還採用連珠紋邊框、三角形邊框、亞字形及菱形邊框。

明代玉帶飾

明代用玉沿襲傳統,在雕琢工藝上,玉銙較元代器型略小,細部省略,邊框稍窄,連珠形邊框的圓珠縮小。主題紋飾多不高出邊框,多層透雕較為盛行。這時候人們的祈福願望上升到首位,出現了許多寓意美好的吉祥圖案。

紋飾密佈器身,精細華麗,耐人尋味。明代琢工有的奔放潑辣大刀闊斧,但也有呆板拘泥,器表不平,凹凸出現,雕琢鑽孔不加修飾者。

到了清代,統治者沿用自己本民族的習俗和服飾,玉帶不再使用了。古代人看重的玉帶及玉帶飾,與古代冠帽一樣,既有禮儀之飾,又有區別等級差異的作用,因此,這條自古賴以繫縛衣服的腰帶,經過發展和政治上的需要,最終也變成了統治階級用以表示職位高低尊卑的禮儀用具了。

古代各個**穿的衣服都是什麼顏色

7樓:小手只能讓你牽

以明朝為例:

五至七品穿青色;

**品穿綠色;

四、五品的**可以穿紅色;

三品以上穿紫色。

中國古代老百姓的服飾在主要以白衣為主,因為白衣造價很便宜,又不需要染色、最適合沒有錢的老百姓。

8樓:惜惜玖

以唐朝為例:

三品以上著紫色;

四品,深緋;

五品,淺緋;

六品,深綠;

七品,淺綠;

八品,深青;

九品,淺青。

品服的花飾:三品以上繡紋:一品,徑五寸獨科花;二品,徑二寸獨科花;三品,無枝葉散答花。四至七品繡紋,均是徑一寸的小朵花;八至九品無繡紋。

庶人只能衣白布。而白居易當時的職務是江州司馬,司馬一職在別駕、長史之下,是州刺史的佐官,當時,實際上是閒職。

其官階是最低的文散將仕郎,從九品,所以,只能穿青衫。 其實不是以深淺為高低的,而是以難易來定位的,在古代紫色和緋色的染料是最難調配的,所以很稀少就顯得穿的人高貴了。

擴充套件資料

男子服飾 官服清代的官定冠服,上自皇帝,下至文武**,以及進士、舉人等,均按品級服用。 冠有朝冠、吉服冠、常服冠、行冠、雨冠。

分冬夏兩種,冬天所戴之冠稱暖帽,夏天所戴叫涼帽。 皇帝朝冠,暖帽為圓形,帽簷反折向上,上綴紅色帽緯,頂有三層,用四條金龍相承,飾有東珠、珍珠等。涼帽則是字首金佛,字尾舍林,亦綴紅色帽緯,飾東珠,頂與暖帽相同。

皇子、親王、鎮國公等,朝冠形制與皇帝大體相似,僅帽頂層數及東珠等飾物數目遞減而已。 文武**的冠頂,上銜頂珠,其質料、顏色依**品級而不同。頂珠之下,有一支兩寸長短的翎管,用以安插翎枝。

翎有藍翎、花翎之別。

藍翎是雕羽製成,藍色,羽長而無眼。花翎為孔雀翎。尾端有如眼睛似的一圈,叫做眼,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分,翎眼多者為貴。

服飾有袞服、朝服、龍袍、常服袍、行袍、端罩、螃袍、補服、行掛等。袞服、朝服、 龍袍是皇帝的禮服。 袞服為祭祀先王、圜丘等大禮時服用。

朝服用於殿廷朝會、重大軍禮、外藩朝觀等。 龍袍,是次一等的禮服,明黃色,繡九條龍、十二章及五色雲紋飾。

龍袍下幅,斜向排列許多彎曲線條的水腳,上有波濤翻滾的水浪,水浪之上立有山石寶物等,寓「一統山河」綿延不斷、「萬世昇平」等吉祥含義。

龍袍的製作極為考究。清代龍袍,往往先由清宮第一流工師精心設計,經皇帝審定、認可後,才派專差送蘇杭等地精工督造。

常服袍,是日常處理政務時穿的服裝,前後左右開衩,顏色花紋隨意。除皇帝外,宗室成員都可以穿這種四開衩袍。

行袍,為出巡、騎馬時的服裝,形制大體如常服袍,只是袍長略短。 端罩,是皇帝的禮服掛,類似普通外掛,用紫貂、黑狐皮製作。職位較高和其它皇族近臣及侍衛等都可穿用。蟒袍是**的禮服袍

。皇子、親王等親貴以及一品至七品官俱有蟒袍,以服色及蟒的多少分別等差。 禮服袖端做成馬蹄形,俗稱「馬蹄袖」,男子及八旗婦女皆用。

以常服代禮服穿時也需另做馬蹄袖,用鈕釦連於袖口,行禮時放下,禮畢解去,袍仍為常服。這是清代禮服衣袖的特點。 凡**參加三大節、出師、告捷等大禮必須穿蟒袍。

**禮服的另一種是補服,也叫補掛,是比袍短比掛長的一種長掛,對襟,胸、背各綴一塊補子,是清代官服中主要的服裝。

掛罩在袍服外面,增減方便,是滿族風習,也是清代官服的又一特點,與頂戴同為品官級別的重要標誌,(清代補子的具體規定),補掛為品官標誌,不得混用。

一般**也有常服袍、掛,平時穿用,顏色、花紋不限。一般**的行掛比常服掛短,袖長及肘,石青色,庶官、扈從都可以穿。

清代還有一種黃馬掛,是較為榮寵的官服。巡行肩從大臣,如御前大臣、內大臣、內廷王大臣、待衛什長,都例準穿黃馬掛。有功大臣也特賜穿著。

太平天國之後,文武勳臣得賜者較多。 一般男服一般男服有袍、掛、換、衫、褲等。

馬掛,一罩在袍衫之外,長僅及腰,原為軍中服飾,因便於騎馬,故稱「馬掛」。康熙末年,富家子弟開始穿著。雍正時,穿者日多。以後傳至民間,不分貴賤,逐漸作為一種禮服。

馬掛有對襟、大襟、琵琶襟等式樣。馬甲,或叫坎肩,向例為王公貴族服用,至清後期人人可穿。 長衫、袍掛是清代男子的主要禮服,官吏人士開兩衩。

不開衩的稱「一裹圓」,為市民百姓服裝。 清代一般官吏士庶所戴之帽,最常見的是瓜皮帽,系沿襲明代六合帽式,作瓜稜形,圓頂,頂部有一紅絲線編的結子。

咸豐初,帽頂又作尖形。帽為軟胎,可折旦放於懷中。一般市販、農民所戴氈帽,亦沿襲前代。冬天人們多戴風帽,又稱「觀音兜」,因與觀音大士所戴相似而得名。

夏天則戴竺帽、涼帽等。 軍戎服清代早期的武士服裝,也用馬蹄袖。頭盔有皮革和鐵製兩種。盔周圍垂貂尾、獺尾、鵰翎等裝飾物,有垂於後面的護領。

武將所穿鎖甲,有明甲、暗甲、綿甲、鐵甲,形式是上衣下裳,有護肩、護腋及護心鏡。穿盔甲時,腰旁掛撒袋貯放弓矢。自火器發明後,這種盔甲已不大用了。

另有藤牌營、綠營兵,戴虎帽,穿黃布虎紋衣。一般士兵穿短衣窄袖的緊身襖褲,加鑲邊背心。背心胸背各有一圓圈,內書兵、勇等標明所屬的字樣。水兵短衣窄袖,襟前也有標明某船的字樣。

參考資料

古代大臣會住在皇宮嗎古代皇宮大臣們議事的地方叫什麼?

皇帝住皇宮 大臣們是天不亮就要從各自的住所趕到朝堂上朝。只有每個月值班的大臣能在朝房的偏房住宿,隨時聽候內侍傳達皇帝的旨意。皇親也不能住皇宮,都是住各自的親王府啊什麼的。皇子和公主只有幼年和少年時候能住。皇子一般是14歲,有的朝代是16歲就必須要搬出皇宮,和皇親一樣住各種稱號的王府。公主住公主府。皇...

大臣的妻子在皇帝面前自稱,在古代,大臣的妻子在皇帝面前是如何稱呼自己的

臣子的妻子在皇帝面前自稱什麼?妾。皇帝又如何稱呼臣子的妻子?卿。臣妾,我看 封神榜 裡就是這麼稱呼的.臣妾,我看那個古代篇裡就這麼說的,就那個天仙配裡,巧嘴在皇帝面前就說臣妾的 在古代,大臣的妻子在皇帝面前是如何稱呼自己的?自稱 臣妾 但這種情況極少發生。不是大臣不希望自己的妻子見皇帝,而是皇帝回見...

以前大臣做什麼事會被滿門抄斬,古代大臣滿門抄斬後他的房子會怎麼處置

歷史上封建王朝的統治者們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利和利益,都會用一些殘忍的刑罰來來懲罰被統治的人,來增強威懾力,其中有一個叫滿門抄斬,如果一個人做了不利於統治者權威的事,就會收到酷刑且不止是犯事的那個人,他的家族都得受到連帶處罰。以前的大臣在一般情況下是不會被滿門抄斬的,只有是謀反這種威脅到皇帝本身的罪行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