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之推,竹朱熹,王守仁教育思想的相同之處有哪些

2021-03-03 22:01:42 字數 5918 閱讀 3439

1樓:不能操作的

陽明先生說:」大抵童子之情, 樂嬉遊而憚拘檢, 如草木之始萌芽, 舒暢之則條達,摧撓之則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譬之時雨春風, 沾被卉木, 莫不萌動發越, 自然日長月化。

「 陽明先生強調必須尊重兒童活潑愛玩的天性,循循善誘,把兒童形象生動地比喻為小樹苗,從開始萌動發芽生長過程中,做為監護人,應答給予充分營養,合理的干預,科學的呵護,才會茁壯成長,反之,不合理的家教,挫敗破壞了兒童的學習興趣,拔苗助長、急於灌輸知識,攪擾打亂了兒童的發展規律,勢必會導致兒童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像枝蔓花葉那樣衰落凋零,甚至會萎縮或失去部分能力。

朱熹與王守仁的教育思想有何異同

2樓:匿名使用者

朱熹注重「理」,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

求朱熹和王守仁的兒童教育思想述評 不少於1000字

3樓:匿名使用者

朱熹:南宋時期著名的客觀唯心主義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 他曾師從北宋理學家程頤、程顥的再傳**羅從彥。

朱熹天資聰穎,自幼接受儒學教育與理學啟蒙,奠定了學術和思想基礎。朱熹一生熱衷於教育事業他的理學思想直接繼承了二程(特別是程頤)的學術思想。他是客觀唯心主義者。

(一)「理」與「氣」

a、「理」:即規律,精神。

b、「氣」:即物質,是構成萬事萬物的材料,理是不能脫離氣而存在的。

c、從根本上說,「理」是第一性的;「氣」是第二性的。「理」是純美的,所以說他是唯心主義。

朱熹認為萬物的最初本源首先是理(道德、真理、道理、規律),道德規範是在人類社會之前就已經出現了。理是生存萬物的依據,也是一個生存的法則。

(二)「性即理」

朱熹認為,理表現在人身上稱為性,性與理是一個東西,即「性即理」。可見他是以性為善的。他認為「一理」就是「萬理」。

(三)「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

「天地之性」是純善的。「氣質之性」是有善有惡的,惡的表現都是氣的關係。他認為生物的本性上來講,它是純善的。理論上說人性應該是純善的,但是具體的有肉之軀的人是有善有惡的。

(四)「存天理,去人慾」

「存天理,去人慾」即「變化氣質」之情。他強調「先天性」,「必要性」,他認為要想超過禽獸必須進行道德教育,強調道德教育的自律。目前,道德教育只是宣傳,他認變道德教育應先是他律,然後再是自律。

(五)「讀書窮理」

「讀書窮理」即只重視知,不重視行。

朱熹認為讀儒家經書,不必聯絡實際,不必聯絡思想,學習具體任務,通過自我反思就行了。他認為小學學事主要是:灑掃(勞動),應對進退之節。大學窮理。

二、王守仁的教育思想:(他是主觀唯心主義的世界觀)

王守仁:明代中期思想家、軍事家、教育家。一位理學家,其理學思想繼承了南宋理學家陸九淵的「心學」主張,並加以發展,提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說,這種學說也成為他的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

他是主觀唯心主義者。

王守仁認為知理存在於人的心中,朱熹則認為存在於萬物之中。他認為「格物窮理」――即通過事物的研究來弄清理,他認為,天下本無物可格,一切的知和理均在心中,他繼承發展了陸九淵的思想,被稱為「陸王學」。

(一)「心即理」

他認為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權威,理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他並不認為萬事之中存在理,他認為「心外無事,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外無義,心外無善」。王守仁不談性,只談理;不像朱熹談理與性。

(二)「致良知」

王守仁認為良知是一直存在的,只不過像上了一層灰塵。致良知的過程就是教育的過程。

(三)「知行合一」的思想

他認為知的過程就是行的過程,知行不能脫節,知行是一個過程,他認為行的開始就是知。這與朱熹是恰恰相反的。

(四)他提出的道德修養方法

王守仁強調頓悟,他做的是減法,良知本來就存在。(1、內省:淡化了讀書的作用,產生了消極的影響,造成了理論上的空疏。

2、事上磨練。即在行動中學習。他認為一切學習都是在行動中進行的。

)朱熹與王守仁在兒童教育思想上的異同表現在:

朱熹認為:

一、重視蒙養教育

朱熹依據古代的教育經驗,把整個學校教育的過程劃分為小學與大學兩個階段,其中8~15歲為小學教育段,即蒙養教育段;15歲以後為大學教育段。他認為這是兩個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絡的階段,小學教育是大學教育的基礎,大學教育則是小學教育的擴充和深化。 為了說明蒙養教育的重要性,他還把小學階段的教育形象地比喻為「打坯模」階段。

二、要求慎擇師友

由於幼兒模仿性強,是非辨別能力弱,周圍的環境對他們的影響很大,「習與正則正,習與邪則邪。」因此朱熹也與古代許多教育家一樣,強調在幼兒教育中應注意慎擇師友。

三、強調學「眼前事」

朱熹強調學習「眼前事」,注重道德行為操作的訓練,要求兒童的學習由淺入深,自近及遠,這不僅符合兒童認識發展與道德形成的規律,易為兒童掌握,而且也有助於自幼兒培養兒童良好的道德習慣,養成踐履篤實的作風。古語說:一室不能掃,何以掃天下?

小節不拘,大德怎成?注重「眼前事」的學習,也就是要求從小事、身邊事做起,至今這仍是兒童品德教育中必須遵循的原則。

四、提倡正面教育為主

根據正面教育為主的原則,朱熹還對教師提出指導、示範和適時啟發的要求。

朱熹進一步闡發了嘗試教學思想。朱熹認為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是別人不能代替的,必須強調自學。他說:

"讀書是自家讀書,為學是自家為學,不幹別人一線事,別人助自家不得。"他主張,學生最佳的學習過程,是自己讀書,自己思考,反對別人把學習內容領會了,向自己灌輸。他又認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雖然佔重要地位,但終究不能代替學生的作用,教師只是做一個引路人。

"指引者,師之功也。"

王守仁認為:

一、順導性情,鼓舞興趣

關於兒童教育,王守仁的基本思想是:教育兒童應根據兒童生理、心理特點,從積極方面入手,順導兒童性情,促其自然發展。可見,王守仁提倡順導兒童性情,鼓舞兒童興趣的教育方法,是與傳統教育方法根本對立的,在當時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二、循序漸進,量力而施

王守仁認為,任何人的認識水平都有一個由嬰兒到**的發展過程,對兒童不能像對**一樣的要求,兒童良知發展到何等水平,教學就只能進行到什麼水平,從另一方面說,他認為教學的難度也不應過於落後兒童的認識發展水平。

三、因材施教、各成其材

王守仁認為:教育者對兒童施教,不僅要考慮兒童認識發展水平的共性特徵,而且還要注意個體發展水平的差異,針對每個人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就像良醫之治病,對症下藥。

王守仁的因材施教,各成其材的思想,承認了發展個性的必要性,對傳統教育抹煞兒童個性的存在,以一個模式培養兒童的教育方法可以說是一個有力的批判,同時也體現了他思想的進步意義。

四、全面誘導,不執一偏

王守仁認為,對兒童進行教育的內容和途徑應當是多方面的。他對教育者提出了通過習禮,歌詩和讀書對兒童進行全面誘導的要求,並對習禮、歌詩和讀書的教育意義和作用分別作了說明。

王守仁關於兒童教育的論述,是其整個教育思想的精華,它不僅當時在反對傳統教育方面具有明顯的積極意義,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兒童教育的規律,尤其是他的「自然教育論」的提出,實屬難能可貴。

指出南宋朱熹和明代王守仁思想的不同點

4樓:鶴嘯九天雲外

朱熹是客觀唯心主義者,王守仁是主觀唯心主義者,朱熹是理學思想的代表者,上承二程的學術思想,王守仁是心學思想的代表者,上承南宋理學家陸九淵的「心學」主張,並加以發展。

朱熹主張學校教育的目的在於「明人倫」,以造就封建社會的所謂「聖人」。 他的教育作用論是從他的理學思想體系出**述的。他認為教育的作用在於「變化氣質」,「明明德」,以實現「明天理,滅人慾」的根本任務。

王守仁十分重視教育對人的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學以去其昏蔽」的思想,認為教育作用是「明其心」。

朱熹把小學教育和大學教育看做是統一的教育過程中相互銜接的兩個階段。認為小學階段的任務是「教事」,大學階段的任務是「教理」,注意到了從兒童和青少年個性發展的心理規律來考慮教育階段的劃分。王守仁十分重視兒童教育,從「致良知」的要求出發,認為兒童時期「良知」儲存最多,受矇蔽最少,他認為應該順應兒童的性情,鼓舞兒童的興趣來教導其發展,因此他主張教育應從兒童時期抓起。

教育內容

朱熹認為,聖人教訓具在經書,為學之道必須窮理,窮理必須讀書。先後編寫《小學》、《四書集註》、《近思錄》等教材

王守仁則認為經書是「常道」,即永恆而普遍的道理,然其根源仍在本心,他認為凡是有助於「求其本心」者均可作為教育內容。

朱熹主張重視蒙養教育、要求慎擇師友、強調學「眼前事」、提倡正面教育為主

王守仁主張順導性情,鼓舞興趣;循序漸進,量力而施;因材施教、各成其材

;全面誘導,不執一偏。

朱熹認為理在心外,性與理是一個東西,即「性即理」。他是以性為善的,認為「一理」就是「萬理」。

王守仁認為理在心中、「心即理」。王守仁認為理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他並不認為萬事之中存在理,他認為「心外無事,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外無義,心外無善」。王守仁不談性,只談理,而朱熹則通常把理與性放在一起談論。

王守仁從"天地萬物本吾一體"出發,他反對朱熹的"先知後行"之說。王守仁認為既然知道這個道理,就要去實行這個道理。如果只是自稱為知道,而不去實行,那就不能稱之為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識是離不開實踐的。

5樓:匿名使用者

一、朱熹的教育思想:(他是客觀唯心主義的世界觀)

朱熹――南宋時期著名的客觀唯心主義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 他曾師從北宋理學家程頤、程顥的再傳**羅從彥。朱熹天資聰穎,自幼接受儒學教育與理學啟蒙,奠定了學術和思想基礎。

朱熹一生熱衷於教育事業他的理學思想直接繼承了二程(特別是程頤)的學術思想。他是客觀唯心主義者。

(一)「理」與「氣」

a、「理」:即規律,精神。

b、「氣」:即物質,是構成萬事萬物的材料,理是不能脫離氣而存在的。

c、從根本上說,「理」是第一性的;「氣」是第二性的。「理」是純美的,所以說他是唯心主義。

朱熹認為萬物的最初本源首先是理(道德、真理、道理、規律),道德規範是在人類社會之前就已經出現了。理是生存萬物的依據,也是一個生存的法則。

(二)「性即理」

朱熹認為,理表現在人身上稱為性,性與理是一個東西,即「性即理」。可見他是以性為善的。他認為「一理」就是「萬理」。

(三)「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

「天地之性」是純善的。「氣質之性」是有善有惡的,惡的表現都是氣的關係。他認為生物的本性上來講,它是純善的。理論上說人性應該是純善的,但是具體的有肉之軀的人是有善有惡的。

(四)「存天理,去人慾」

「存天理,去人慾」即「變化氣質」之情。他強調「先天性」,「必要性」,他認為要想超過禽獸必須進行道德教育,強調道德教育的自律。目前,道德教育只是宣傳,他認變道德教育應先是他律,然後再是自律。

(五)「讀書窮理」

「讀書窮理」即只重視知,不重視行。

朱熹認為讀儒家經書,不必聯絡實際,不必聯絡思想,學習具體任務,通過自我反思就行了。他認為小學學事主要是:灑掃(勞動),應對進退之節。大學窮理。

二、王守仁的教育思想:(他是主觀唯心主義的世界觀)

王守仁--明代中期思想家、軍事家、教育家。一位理學家,其理學思想繼承了南宋理學家陸九淵的「心學」主張,並加以發展,提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說,這種學說也成為他的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他是主觀唯心主義者。

王守仁認為知理存在於人的心中,朱熹則認為存在於萬物之中。他認為「格物窮理」――即通過事物的研究來弄清理,他認為,天下本無物可格,一切的知和理均在心中,他繼承發展了陸九淵的思想,被稱為「陸王學」。

(一)「心即理」――他認為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權威,理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他並不認為萬事之中存在理,他認為「心外無事,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外無義,心外無善」。王守仁不談性,只談理;不像朱熹談理與性。

(二)「致良知」――王守仁認為良知是一直存在的,只不過像上了一層灰塵。致良知的過程就是教育的過程。

(三)「知行合一」的思想――他認為知的過程就是行的過程,知行不能脫節,知行是一個過程,他認為行的開始就是知。這與朱熹是恰恰相反的。

(四)他提出的道德修養方法--王守仁強調頓悟,他做的是減法,良知本來就存在。(1、內省:淡化了讀書的作用,產生了消極的影響,造成了理論上的空疏。

2、事上磨練。即在行動中學習。他認為一切學習都是在行動中進行的。)

朱熹《讀書之要》原文是什麼,朱熹說過關於“讀書”的名言有什麼?

朱熹的 讀書之要 一篇,提出 循序漸進 熟讀精思 八個字,這是朱熹本人很看重的。原文如下 大抵觀書先需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有得爾。至於文義有疑,眾說紛錯,則亦虛心靜慮,勿遽取捨於其間。先使一說自為一說,而隨其意之所之,以驗其通塞,則其尤無義理者,不待觀...

朱熹未有天地之先,畢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無此

您好bai 王陽明是我國古代著名心血du家 其該言論表明zhi他dao是形而上學版 的唯心主義權哲學 德謨克利特是古希臘著名自然哲學家,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 但仍具有形而上學性 拉美特里具有辨證思想的唯心主義哲學家 列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即辨證唯物主義哲學的傑出代表和最偉大的繼承人 未有天地之先,畢...

我國明代後期的王夫之說「氣者,理之依也。」朱熹認為「理生

c試題分來析 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否認 自世界是神創造的,認為世界是物質的,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本質上是正確的。但是它把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如中國古代的五行說。氣者,理之依也。屬於唯物主義。客觀唯心主義的觀點是 把客觀精神 如上帝 理念 絕對精神 絕對觀念等 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認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