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人和思想的現實意義,孟子的人和思想現實意義是什麼?

2021-03-03 21:55:52 字數 6022 閱讀 3785

1樓:

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學中的核心思想。孟子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盡心下》)提倡「王道」政治,目的是勸告統治者重視人民,君與民同憂,同樂。

在現實社會中,孟子的「民本」思想仍閃耀著智慧的光芒。 關於「民本」思想,孟子有具體闡述。他說:

「左右皆曰賢,未可也;諸大夫皆曰賢,未可也;國人皆曰賢,然後察之,見其賢,然後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聽;諸大夫皆曰不可,勿聽;國人皆曰不可,然後察之,見之可焉,然後去子。左右皆曰可殺,勿聽;諸大夫皆曰可殺,勿聽;國人皆曰可殺,然後察之,見可殺焉,然後殺之。

故曰國人殺之也。如此,然後可以為民父母。」(《梁惠王章句下》) 孟子對人民的認識,民本思想的產生,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

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問題嚴重,連年的戰爭,給生產力造成極大破壞。到了戰國後期,戰爭的規模又不斷升級。飽受戰爭之苦的是廣大平民。

孟子說:「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之戰,殺人盈城。」(《離婁章句上》)秦國攻打楚國的時候,秦將白起引水灌鄢城,淹死百姓數十萬。

孟子與梁惠王有幾句對話:「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

』吾對曰:『定於一。』『孰能一之?

』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梁惠王章句上》)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是人民的強烈願望。

統治階級為滿足侈欲,聚斂財物的手段十分殘酷,君王的苛暴和貴族的奢淫,使勞動人民難以承受,人民的反抗情緒日益增長。有的國家發生了平民暴動,人民為躲避戰亂,大量逃亡,社會一派混亂。孟子的「仁政」思想就是在這樣一種歷史背景下產生的。

他到各諸侯國遊說,強調以仁政治天下。 孟子推行仁政王道,有豐富的政治內容。孟子曰:

「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己。

乃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在位, 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

」(《梁惠王章句上》) 孟子的這段話,講述老百姓要有一定的財產,才能操守道德,如果老百姓窮困不堪,就會走險犯罪。等老百姓犯了罪,再用刑罰懲罰,這是陷害百姓。英明的君主應該保護老百姓的利益,使他們有一定的財產侍奉父母,養活妻子兒女,只有如此,老百姓才能安定下來。

從這段文字中,孟子是實實在在地維護老百姓的利益,而不是像孔子對民人小施恩即可。民有恆產,進有恆心,君主要保民而王。 孟子強調:

「省刑罰,薄稅斂。」重刑罰、暴斂稅,是歷代統治階級與人民的矛盾焦點。孟子提出省刑罰、薄稅斂,是勸說統治階級要善待民眾,不要過分地剝奪他們。

在現實社會中,法律很多,國家正走向依法治國的道路。向農民納稅,這是幾千年來一直不變的國家財稅政策。中國是個農業國家,農業是國家稅收的主要**。

隨著工業經濟的發展,農業稅收的主導地位一天天減弱。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對農業不存在索取,而是給予,有許多有利於農業發展的政策。我國仍處在索取階段,這很不利於農業的發展,也不利於農業在國際市場中競爭。

國家應該儘快採取措施,減少農民的稅賦或取消農民的稅賦。中國的農民很窮,特別是中西部不發達地區,農民還有很多的困難。國家如果不要農民那點錢,也能支撐住的情況下,可免去對農民的稅賦。

有的人說,城市人每月收入超過800元,交所得稅,而農民一個月只有一二百元的收入,還要交5%以上的稅,這是為什麼呢? 孟子用仁政來解決君民關係。「仁政」的提出是伴隨孟子「性善」學說提出來的。

他認為,人性本善,人生來就有惻隱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這幾個方面發展下去,就可以成為「仁、義、禮、智」。君王應相信人民的這種善性,「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公孫丑上》)。

性善學說,雖然是唯心主義哲學思想,但孟子強調君王善待人民,要制民之產,使民有恆產,又有恆心,安於生產生活。君王要為民父母,保民而王。這些思想還是有現實意義的。

古為今用,學習古人的經驗,是為了檢查我們今天的行為。總書記「****」的思想,就包含著深刻的愛民思想,這也是對古人 進步思想的發展。每一個當權者,什麼時候也不要忘乎所以,一定要善待百姓,百姓安,才能天下安,百姓富,才能天下興。

孟子的人和思想現實意義是什麼?

2樓:匿名使用者

教導執政者愛民。總書記「****」的思想,就包含著深刻的愛民思想,這也是對古人 進步思想的發展。每一個當權者,什麼時候也不要忘乎所以,一定要善待百姓,百姓安,才能天下安,百姓富,才能天下興。

孟子強調:「省刑罰,薄稅斂。」重刑罰、暴斂稅,是歷代統治階級與人民的矛盾焦點。孟子提出省刑罰、薄稅斂,是勸說統治階級要善待民眾,不要過分地剝奪他們。

在現實社會中,法律很多,國家正走向依法治國的道路。向農民納稅,這是幾千年來一直不變的國家財稅政策。中國是個農業國家,農業是國家稅收的主要**。

隨著工業經濟的發展,農業稅收的主導地位一天天減弱。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對農業不存在索取,而是給予,有許多有利於農業發展的政策。我國仍處在索取階段,這很不利於農業的發展,也不利於農業在國際市場中競爭。

國家應該儘快採取措施,減少農民的稅賦或取消農民的稅賦。

中國的農民很窮,特別是中西部不發達地區,農民還有很多的困難。國家如果不要農民那點錢,也能支撐住的情況下,可免去對農民的稅賦。有的人說,城市人每月收入超過800元,交所得稅,而農民一個月只有一二百元的收入,還要交5%以上的稅,這是為什麼呢?

孟子用仁政來解決君民關係。「仁政」的提出是伴隨孟子「性善」學說提出來的。他認為,人性本善,人生來就有惻隱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這幾個方面發展下去,就可以成為「仁、義、禮、智」。

君王應相信人民的這種善性,「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公孫丑上》)。性善學說,雖然是唯心主義哲學思想,但孟子強調君王善待人民,要制民之產,使民有恆產,又有恆心,安於生產生活。

君王要為民父母,保民而王。這些思想還是有現實意義的。

3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2019·恩施)工業化、城市化程序中對環境的巨大破壞,讓人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引起越來越多的人對環境汙染治理和環境保護問題的高度重視。「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也」與解決這一問題的主張相似。

概括孟子的主要思想觀點並結合現實的社會生活談談孟子思想之於現代社會有何現實意義

4樓:匿名使用者

一、性善論

孟子的主要哲學思想,是他的人類性善論。「性善論」是孟子談人生和談政治的理論根據,在他的思想體系中是一箇中心環節。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

」(《告子》上)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盡心》上)

他認為「仁、義、禮、智」是人們與生俱來東西,不是從客觀存在著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性善論」是一套唯心主義的說法,不過,孟子以「性善論」為人們修養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論根據;還具有一定程度的積極意義。

二、道德論

「仁義」是孟子的道德論的核心思想。孟子所說的「仁義」,是有階級性的,是建築在封建等級社會的基礎之上的。但是,他反對統治者對庶民的剝削,反對國與國和家與家的戰爭。

仁是一個古老的政治思想範疇。《說文》解釋仁字:「仁親也。

從人二。」隨著社會的發展,它的含義也不斷有所衍變。孔子論仁,則給予了更多的充實和發揮。

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理想:孔子在多種意義上運用仁的概念,反映了孔子學說的理論上還不夠完整而嚴謹。孟子也最重仁。

孟子對於孔子仁的思想的發展,特別表現在孟子以性善論為基礎,提出由此而生仁義禮智四德,其中心點是為仁。還進一步論述仁義禮智四者的關係,第二,在關於仁的倫理思想的基礎上,孟子提出了仁政的學說。孟子以仁作為施政的出發點,要求統治者「施仁政於民(《梁惠王》上),還具體地提出了在經濟、政治等方面的具體的仁政措施。

三、政治及經濟方面

孟子著重發揮了孔子的「仁學」思想,提出了「仁政」的政治主張。

「仁」、「義」是孟子論理想的核心,又是他的政治經濟學說的出發點。孟子的政治論,是以仁政為內容的王道,其本質是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

仁,據孟子解釋,就是「人心」。怎樣才算是仁呢?根據《孟子》一書可以概括為:第

一、親親。孟子主張統治者要「與百姓同之」,「與民同樂」。第

二、用賢良。「為天下得人者謂之仁。」(《滕文公上》)「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公孫丑》上)「賢者在位,能者在職;明其政刑。」第

三、尊人權。孟子公開宣揚「民為貴」、「君為輕」的口號,提倡在一定的範圍調和統治者和勞動人民的關係。第

四、同情心。要求統治者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恩辦法來治民。認為這樣做便能得到人民的歡迎和擁護,從而達到「無敵於天下」。第

五、殺無道之者,也是仁,而且是最大的仁。孟子要求對一切殘民以逞的暴君汙吏進行嚴正的譴責,力圖把現實的社會發展到「保民而王」的政治軌道上來。

孟子以「仁政」為根本的出發點,創立了一套以「井田」為模式的理想經濟方案。提倡「省刑罰、薄稅斂」、「不違農時」等主張。要求封建國家在徵收賦稅的同時,必須注意生產,發展生產,使人民富裕起來,這樣財政收入才有充足的**。

這種思想,是應該肯定的。作為新興地主階級的思想家,孟子還提出重農而不抑商理論,改進了傳統的「重農抑商」的思想,這種經濟觀念在當時是進步的。孟子的「井田制」理想,對後世確立限制土地兼併,緩和階級矛盾的治國理論有著深遠的影響及指導意義。

四、在哲學思想及認識論等方面

孟子的觀點中包含了一定的唯心主義的成分。孟子的天道認為天是最高的有意志的,人世間的朝代更替、君王易位,以及興衰存亡、富貴窮達,均是由天命所定。人對於天必須百依百順,「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天意是不可抗拒的。

他站在唯物主義反映論的對立面,否認人的思想是社會存在的反映,認為人生下來就具有與生俱來的先天的善性的萌芽。

孟子的思想是複雜的,其思想主要以唯物主義的成分居多:《孟子》書中所反映出來的關於認識論的見解,包含著許多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的。

在《孟子》中有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告子》下)指出有許多知能必須經歷困難,經過挫折、失敗,不斷取得教訓,受到鍛鍊,然後才能得之。客觀世界有其自己的規律,是人所不能違反的。

孟子明確地看到,一切事物發展和變化有其自己的一定的程序。他在書中講了一個故事作為比喻:寧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

「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公孫丑》)上)

認識世界是為了改造世界。最重要的一環在於掌握客觀規律。孟子拿夏禹治水,根據水勢就下、可導而不可遏的規律,來說明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都須如此。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肯定在進行教育時,必須採取因人而異的多種方法。孔子教育方法中「因材施教」。但是,對孔子的「因材施教」有了發展。

認為教育學生必須要有一定的標準,使學生有一個明確的奮鬥目標。孟子所倡導的學習方法和教育方法是我國古代教育學的結晶,對我們今天的學習和教育仍然有著一定的參考價值。

此外,孟子還非常重視修養。在心性修養方面,孟子從「性善論」這一根本思想出發,認為實行「仁政」的最重要的動力,完全仰仗於君子大發「仁心」。這種「良知」、「良能」,「操之所存,舍之所亡」,貴在一個「養」字。

孟子以子思的「思誠之道」為依據,提出了「盡心」、「知性」、「知天」等觀點,從而形成了一套含有主觀唯心主義成分的思想體系。

大師講評

孟子的思想主張,對於發展和鞏固新興的封建制度,結束戰亂割據,實現統一有著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孟子》一書,是儒家的經典著作,反映了儒家的重要思想,同時在散文寫作方面也有著不可忽視的成就。孟子的散文對後世影響很大,唐宋時的散文大師,幾乎都以孟子的文章為典範。

《孟子》一書所闡述的儒家思想,雖然在戰國時期四面碰壁,卻幾乎在後世的每個朝代都佔據了相當高的地位。漢文帝時把《論語》、《孝經》、《爾雅》和《孟子》各置博士之官,叫「傳記博士」,《孟子》被視為輔翼經書的傳記。兩漢時,《孟子》已和《論語》並列。

此後,《孟子》又被列入「經書」一類。到南宋孝宗時,理學家朱熹將《禮記》中的《大學》和《中庸》兩篇單獨提出,與《論語》、《孟子》一起,合稱為「四書」。於是孟子的地位更加提高了。

關鍵知識點

《孟子》發展了孔子「仁」的思想,提出了仁政學說與法先王的主張,確立了「天人相通」的理論,發展了儒家的教育思想,弘揚了「貴義賤利」的價值觀,是中國文化思想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對中國古代尤其是宋代以後的思想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孟子》一書語言精闢,文字流暢,如珠走玉盤,氣勢恢巨集,雄辯機巧,極富文采,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堪為佳作。

道家的現實意義,法家思想的現實意義

代表人物是老子和莊子。道家的思想是清靜無為,崇尚自然 就是道法自然 世界觀是道生萬物,萬物相對相補 萬物負陰而抱陽 迴圈不息,萬物都是平等的 人生觀是順勢而為,不讓妄念傷害已身 治國是這樣 治大國若烹小鮮 養身也是這樣 少思寡慾 不妄為。莊子我看過幾遍,可是不是很瞭解。只是覺得他更向往自然,崇尚山林...

有關孟子捨生取義現實意義的作文捨生取義的現實意義

出自孟子 魚我所欲也 讓我死吧 因為那樣可以讓很多人活下來 魚我所欲也 原文 魚,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 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 通 避 躲避...

墨子兼愛非攻思想的現實意義

兼愛和非攻 兼愛就是兼相愛,交相利。就是愛人,愛百姓而達到互愛互助,而不是互怨互損。不用說,這也是墨子根據堯舜時代設計出來的大同世界的模型。兼愛還表現在大國不侵略小國,國與國之間無戰事,和平共處。現在看去,倒有點像我國提出和倡導的和平共處平等互利的外交原則了。莫非當年 和 等人也是讀了 墨子 才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