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在教育方面有哪些思想或主張,孟子的教育思想

2023-01-01 21:10:14 字數 5572 閱讀 4148

1樓:以霞房雀

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是孔子「有教無類」(《論語·衛靈公》)的教育思想的繼承和發揮。他們都把全民教育當作實行仁政的手段和目的。一方面,主張「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滕文公章句上)加強學校教育;另一方面,要求當政者要身體力行,率先垂範。

「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離婁章句上)以榜樣的力量,教化百姓。教化的目的,就是要百姓「明人倫」,以建立一個「人倫明於上,小民親於下」(滕文公章句上)的和諧融洽的有人倫秩序的理想社會。

孟子的教育思想

2樓:小蘋果

1、孟子的「與人為善」的思想

「與人為善」一語,今天我們常常用到,孟子認為只有「與人為善」的舜,才真正進入了人生的最高境界,成就了為人處世的典範。

孟子認為:我們的感情、時間和精力都有限,就要分清本末主次。而人與人相處需要找到穩定的模式,才能長期維持和諧的關係。

2、做事「通權達變」的思想

孟子被稱為「亞聖」,因為「至聖」是孔子。但這種稱號並不像奧運會的金牌銀牌,因為他們生活的時代隔著一百多年,在各自的時代其實都是獨一無二的。

孟子其實很不喜歡一個人一輩子就固執一個原則,因為人生的變化是非常複雜的。根本原則是心要真誠,遵守社會規範,但對方的期許有彈性,我們做出的行為要對別人真正有利才行。為人處世要懂得變通,語出《離婁篇》。

他說:「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意思是說,「有德行的人,說話不一定要句句守信,行為不一定要貫徹始終,與義同在,依義而行。

」 孟子的意思就是告誡人們做事宜通權達變,並不是不講信用,而是說,要把道義放在第一位。

孟子特別強調變通,儒家思想有原則,但也要考慮具體情況,採取權宜措施,古語叫做「守經達權」。「經」就是常,遵守基本原則,「權」就是變,能夠通達變化的意思。

3、切勿「嚴以待人,寬以律己」思想

孟子為人處世最重要的原則是勿「嚴以待人,寬以律己」,意思是決不能對他人要求嚴格,自己卻為所欲為,用兩套標準來衡量世事。

有一個「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就是來自孟子與梁惠王的對話。孟子曰:「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

嚴以待人,是對他人甚為苛刻。寬以律己,是放任自己的行為,無所顧忌。「嚴以待人,寬以律己」,這是一種人格缺陷,是一個破壞人際關係的無形殺手。因此,我們也應時常警惕。

3樓:匿名使用者

孟子的教育思想孔孟之道禮儀先笑

孟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4樓:雪域籃心

一)「性善論」教育理論的基礎

孟子在中國教育史上首倡「性善」論。他把人性歸於天性,把道德歸於人性,又把人性歸於天賦,構成了他的先驗主義的人性論。孟子認為人性不是食色,告子曰:

「食色性也」。應當是提「仁義禮智」之類的道德屬性。他說:

「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費思耳矣。」(6) 孟子認為仁義禮智這些人的「良知」、「良能」,是人所固有的,這反映了唯心主義觀點。

孟子的「性善論」成為其教育思想的基礎。其一,「性善論」說明了人性是人類所獨有的、區別於動物的本質屬性,人之需要社會倫理與政治,這是為人的內在本質所決定的,學習的可能,不在於其他,而首先在於人之為人。孟子認為,討論人性就應反映出所討論的物件人這一類的類本質,所以人性是一個類範疇:

人相對於其他的類絕不相同,而同類之中卻相似。基於此,孟子肯定人性本善,肯定「人皆可以為堯舜」,(7)並以之貫徹於其教育和政治實踐。其二,「性善論」還包含著一個人類種系發展的前提在內,換言之,「我固有之」(8)的仁義禮智根結底也是人類學習的結果。

人性本初稱不上善,所謂有善性是在漫長的社會生活中學習積澱而成。所以,人性的善是人類學習的結果,是人類緩慢進化的結果,這又合乎邏輯地要求這種結果成為進一步進化的起點與內在依據。這就是孟子為何把性善解為「端」,把教育過程視為「擴充」本性的過程的原因。

其三,「性善論」不僅揭示了人之「類」,而且還揭示了人之「故」。孟子說過,**人性不過是在**人的所以然,而**人的所以然又是為了「順性」而因勢利導;人性之「故」就是「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9) 所以,既然仁義屬於人之所有,「為仁義」就必須依據人之所以然,「行其所無事」,「以利為本」。

所以孟子的「性善論」指出了:教育與學習是人的必須,也是人的可能;教育與學習必須遵循人的內在依據,發揚人的自覺。

5樓:我是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以民為本 仁政、易子而教

6樓:愛笑的天一樣藍

become strong; also only

孟子的主要思想觀點有哪些?

7樓:匿名使用者

仁政,性善論,民貴君輕。

孟子的思想主張是什麼?

8樓:醉意撩人殤

孟子的思想主張:政治上,孟子主張法先王、行仁政;學說上,他推崇孔子,反對楊朱、墨翟。

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對儒術的理解。他主張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遊歷於齊、宋、滕、魏、魯等諸國,希望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前後歷時二十多年。

但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而沒有得到實行。最後他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序《詩》、《書》,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

9樓:喜腦弓子

政治上,孟子主張法先王、行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

10樓:sky起來吧來吧

1、民本思想:

「民為貴,社

稷次之,君為輕。」意思是說,人民放在第一位,國家其次,君在最後。孟子認為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為政者要保障人民權利。

2、仁政思想: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論,是以仁政為內容的王道,其本質是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於政治,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

3、哲學思想:

孟子明確地看到,一切事物發展和變化有其自己的一定的程序。孟子的思想是複雜的,其思想主要以唯物主義的成分居多:《孟子》書中所反映出來的關於認識論的見解,包含著許多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的。

11樓:碧魯櫻花卑佩

一、性善論

孟子的主要哲學思想,是他的人類性善論。「性善論」是孟子談人生和談政治的理論根據,在他的思想體系中是一箇中心環節。

二、道德論

「仁義」是孟子的道德論的核心思想。孟子所說的「仁義」,是有階級性的,是建築在封建等級社會的基礎之上的。但是,他反對統治者對庶民的剝削,反對國與國和家與家的戰爭。

三、政治及經濟方面

孟子著重發揮了孔子的「仁學」思想,提出了「仁政」的政治主張。

「仁」、「義」是孟子論理想的核心,又是他的政治經濟學說的出發點。孟子的政治論,是以仁政為內容的王道,其本質是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

四、在哲學思想及認識論等方面

孟子的觀點中包含了一定的唯心主義的成分。孟子的天道認為天是最高的有意志的,人世間的朝代更替、君王易位,以及興衰存亡、富貴窮達,均是由天命所定。人對於天必須百依百順,「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天意是不可抗拒的。

他站在唯物主義反映論的對立面,否認人的思想是社會存在的反映,認為人生下來就具有與生俱來的先天的善性的萌芽。

12樓:萬物凋零時遇見

「生與義不可兼得。我有孟子的思想:孟子主張「仁」;孟子主張民貴君輕;孟子主張信善論;孟子主張反對不義的戰爭;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13樓:

法先王、行仁政;學說上,他推崇孔子,反對楊朱、墨翟。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對儒術的理解。他主張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

14樓:斯君一舞百媚生

孟子主張「仁」、民貴君輕、性善論、反對不義的戰爭。

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15樓:青蛙愛上**了

孟子主張「仁」,民貴君輕,性善論,反對不義的戰爭。

16樓:聊慶赫連含煙

孟子是戰國儒學的代表,被尊稱為「亞聖」,地位僅次於孔子。孟子主張性本善,即人的善良是與生俱來的。他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反對苛政,反對殘暴的階級統治,他還主張給農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農民的勞動時間,保障農民的利益。

孟子主張什麼思想

17樓:歲月不寒

孟子的主張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政治主張,二是經濟主張,總括起來叫做「王道」或「仁政」。在他的這套主張中,處處都閃爍著以民為本的思想光輝。

一、孟子的政治主張

孟子的政治思想很豐富,其中包括保民而王、與民同樂、民貴君輕、天與民歸等內容。

(一)、保民而王

(二)與民同樂

「與民同樂」是忠恕之道的擴充套件和延伸,講的是國君與百姓之間要相互理解,相互關心,相互同情,並不是說讓一國之君和老百姓享受同樣的快樂。

(三)、民貴君輕

孟子對百姓的同情和重視是真誠的。

他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祭祀以時,然而乾旱水溢,則變置社稷。

(四)、天與民歸

「天與」即君權神授。「民歸」即百姓認可。自孔子以來,儒家即選擇了一條遠神近民的思想路線,但在他的思想中並沒有完全消除「人格天」或「主宰天」的殘餘。

孟子也是這樣,他認為天子是由天選擇的,並認為天所選擇的天子一定是最有道德的人。

二、孟子的經濟主張

和孔子一樣,孟子認為,所謂「仁政」,就必須讓百姓們得到實際的好處,能夠生活的衣食無憂、幸福安寧。為實現這個目標,他提出了以下幾點經濟主張:

(一)、正經界

孟子說:「夫仁政,必自經界始。經界不正,井地不鈞,谷祿不平,是故暴君汙吏必慢其經界。經界既正,分田制祿可坐而定也。」

(二)、制民之產

「制民之產」就是讓人們具有一定的財產,這實際上是井田制的內容之一。孟子說:

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

(三)、管理原則

孟子還講到了國家對社會經濟活動的巨集觀管理。他說: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 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四)、取民有制

這是孟子提出的稅收政策。其主要內容為:

1、「市,廛而不徵,法而不廛」。對於商人在市場上儲存的貨物不徵稅,如果出現了滯銷,**則按照政策的規定進行徵購,避免積壓。

2、「關,譏而不徵」。關卡對於來往的旅客只稽查,不徵稅。

3、「耕者,助而不稅」。實行井田制,農民只需助耕公田,不需納稅。

4、「廛,無夫裡之布」。

以上所說的政治主張和經濟主張,就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基本內容。這些主張在中國社會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真誠的人道主義精神至今仍然閃耀著耀眼的光輝。

您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困惑,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困惑有哪些?

目前對於孩子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很困惑 1 孩子每天休息兩個小時,漫畫 佔了很大部分時間,不知怎麼引導他看健康的書籍。2 英語是孩子的薄弱環節,為了完成作業,他只能抄抄答案,並沒有消化吸收。3 學習方法比較死板,死讀的那種,應該是反覆確認的那種。做題很慢很慢。嚴重影響效率。5 孩子很大了,現在有了二...

孔子,他在教育方面有哪些貢獻,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貢獻有哪些

第一 首創私學,實行 有教無類 的教育方針,擴大教育物件的範圍,促進文化學術的下移 第二 他提出教育在社會發展和個體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強調要重視教育 第三 他提倡 學而優則仕 為封建官僚的政治體制準備了條件 第四 他重視古代文化的繼承和整理,進行了教材建設,奠定了後世儒家經典教育體系的基礎 第五 他...

孔子把什麼放在教學首位,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什麼貢獻

春秋時期,孔子首創私學,把 放在教學首位。a 孝b 仁 c 禮答案 a 春秋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孔子首創私學,就把孝放在教學首位。春秋時期,孔子首創私學,把什麼放在教學首位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孔子首創私學,就把孝放在教學首位。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什麼貢獻 孔子在教育上有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