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仁義理智信的內涵

2021-03-03 21:44:18 字數 5232 閱讀 6219

1樓:要去想

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

仁 仁:愛人.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準,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仁體現在教育思想和實踐上是"有教無類",

春秋時代學在官府,孔子首開私學,**不問出身貴賤敏鈍,均可來受教.仁體現在政治上是強調"德冶",德冶的基本精神實質是泛愛眾和博施濟眾,孔子把仁引入禮中,變傳統"

禮治"為"德治",他並沒有否定"禮治",他的"德治"無疑是對"禮治"的繼承和改造.愛人既為仁的實質和基本內容,而此種愛人又是推己及人,由親親而擴大到泛眾.

義 義:原指"宜",即行為適合於"禮".孔子以"義"作為評判人們的思想、行為的道德原則.

禮 禮: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範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培養起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特別是封建社會後期,它越來越成為束縛人們思想、行為的繩索,影響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智 智:同"知",孔子的認識論和倫理學的基本範疇.指知道、瞭解、見解、知識、聰明、智慧等.

內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質、知的**、知的內容、知的效果等幾方面.關於知的性質,孔子認為,知是一個道德範疇,是一種人的行為規範知識.

信 信:指待人處事的誠實不欺,言行一致的態度.為儒家的"五常"之一.

孔子將"信"作為"仁"的重要體現,是賢者必備的品德,凡在言論和行為上做到真實無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當權者講信用,百姓也會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恕 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包含有寬恕、容人之意.

忠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認為忠乃表現於與人交往中的忠誠老實.

孝 孝:孔子認為孝悌是仁的基礎,孝不僅限於對父母的贍養,而應著重對父母和長輩的尊重,認為如缺乏孝敬之心,贍養父母也就視同於飼養犬,乃大逆不孝.孔子還認為父母可能有過失,兒女應該婉言規勸,力求其改正,並非對父母絕對服從.

這些思想正是中國古代道德文明的體現.然而孔子論孝,還講"父母在,不遠遊","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表現了其時代的侷限性.孝被後世之儒定為繁瑣儀式,《禮記》中規定父母死後"水漿不入口,三日不舉火","哭泣無數"以至"身病體羸"變成精神和肉體的自我摧殘.

宋明時代把孝道作為道德論中最重要的範疇之一,理學家朱熹提倡父權絕對化.孝觀念,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演變中,剔除宣揚封建主義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對父母的"尊"、"敬"、"養老",將孝親與忠於民族大義相結合,主張死後薄葬節用等.

悌 悌:指對兄長的敬愛之情.孔子非常重視悌的品德,其**有若根據他的思想,把悌與孝並稱,視之"為仁之本".

節 氣節和節操.1、社會指一個人在政治上、道德上的堅定性.對內,氣節表示對一定的政治制度、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的堅定信仰.

對外,氣節則指在國家和民族遭到外敵侵犯時,能挺身而出,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堅持鬥爭.乃至獻出個人生命.《荀子.

君子》:「節者,死生此者也.」2、又稱「貞節」.

為封建時代約束婦女的道德規範.即要求婦女謹守閨門,不與男子接觸,婚後要「從一而終」,夫死不得再嫁,要為丈夫終身守節,甚至殉夫.《二程遺書》卷二二下:

「然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魯迅《墳.我之節烈觀》:

「我依據以上的事實和理由,要斷定節烈這事是:極難,極苦,不願身受.然而不利自他,無益社會國家,於人生將來又毫無意義的行為,現在已經失了存在的生命和價值.

」恕 中國古代的倫理道德觀念.「恕」要求推己及人,自己不想做的事,不強加給別人.在孔子的有關倫理學說中,「忠」與「恕」是並列的.

因「恕」而得 「忠」,為「忠」以行「恕」.「忠恕」是實行「仁」的方法,是「仁」的內容.同時又是孔子思想的一貫之道.

《論語.里仁》:「子曰:

『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

『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朱熹集註:

「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而已矣者,竭盡而無餘之辭也.」又《衛靈公》: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勇 儒家的倫理範疇.指果斷、勇敢.孔子把「勇」作為施「仁」的條件之一.

「勇」必須符合「仁、義、禮、智」,而且不能「疾貧」,才能成其為勇.《論語.憲問》:

「仁者必有勇.」又《陽貨》:「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

」又《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讓 指謙讓、禮讓.對人的謙讓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孟子.

公孫丑上》:「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90心性版感悟總結,仁,義,禮,智,信的感悟心德

2樓:匿名使用者

「仁」:仁人、愛人、仁愛。自孔子倡導「仁」學以來,「仁」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德」和「恆德」。

孔子把「仁」作為個人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把「愛人」作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歸仁」作為最高的社會道德理想。講「仁」,就是講人與人的關係,講人對人的愛,由對父母之愛、兄弟姐妹之愛,進而推及對他人之愛。「仁」,不僅是最基本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標準,講「仁愛」,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理念。

中國人至今仍視為有德者為「仁人」,無德者為「不仁」。「仁愛」思想,作為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主要價值取向和道德要求,滲透在中華民族的血液中,鑄就了中華民族的特殊品質。 「義」:

大義、正義、公平、公正、公道。中華傳統文化把「義」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和價值取向。《禮記·中庸》:

「義者宜也。尊資為大。」中華傳統文化把義與仁並用,作為傳統道德的核心內容,提出了「仁義道德」、「仁至義盡」、「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思想。

「義」是合宜、應當、應該之意,是作為人應該遵循的最高道義。利他,不以損害和出賣他人尤其朋友來換取一己的生存和利益。「義」,還有情誼、恩誼之宜,包括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牽掛、互相關照、互相提攜。

親情和友情,發展到完美的程度,就有「義」的成分。有「義」,使友誼友情友善純久。有「義」在,朋友不會出賣朋友,丈夫也不會拋棄妻子兒女。

「義」,是中華民族崇高的道德表現。 「禮」:明禮、禮貌、禮讓、禮節、禮儀、禮制。

「禮」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突出精神,是社會交往之道。禮與仁互為表裡,仁心愛人是禮的內在精神,恭敬辭讓是仁的外在表現。好禮、有禮、注重禮儀是中國這個「禮儀之邦」的傳統美德。

中華傳統文化認為,「禮」是人與動物相區別的標誌。「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儀也。」(《禮記》)「禮」也是治國安邦的根本。

中國倫理文化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禮儀文化」。「明禮」,從廣義說,就是講文明。作為倫理制度和倫理秩序,謂「禮制」;作為待人接物的形式,謂「禮節」、「禮儀」;作為個體修養,謂「禮貌」;用於處理與他人的關係,謂「禮讓」。

明禮、禮貌、禮讓、禮節、禮制,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 「智」:知者、明智、智慧、機智。

「智」通「知」。中國古代思想家賦予「智」以豐富的道德和內涵。「智」在知道遵道。

學而致知,不知不覺,智而不奸。「仁、義、禮、信」是為人處事的基本原則,而要將這一切聯絡起來就需要「智」貫穿其中,否則即使有「仁、義、禮、信」加持於身,也都不可能通達無礙。新時期需要把中華民族的道德智慧同人文智慧、科學智慧聚成一體,開啟新的智慧。

「信」:誠信、信任。《說文》講:

「人言為信」。「信」是立身之道、興業之道、治世之道。誠信求和。

誠信是約定俗成的社會交往準則。孔子把「信」列為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四大科目」(文、行、忠、信)和「五大規範」(恭、寬、信、敏、惠)之一,強調要「言而有信」,「信則人任焉。」「以誠待人」、「以信取人」、「一諾千金」、「誠實守信」等傳統美德千百年來為人們所推崇並發揚光大。

「忠」:忠誠、忠良、忠恕。「忠」,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主張的一種優良品德。

一提「忠」,人們往往想到「愚忠」,其實這是誤解。在孔子看來,不只是對「君」,對普通的人、所有的人,都有一個「忠」的問題。孔子時代,「君」並不稀奇,到處是大大小小的「君」。

其實,孔子很反對愚忠,對路對心才能忠。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忠」講的是君王人民:「上思利民,忠也。

」所謂忠,就是內心求善,外求盡職盡責。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精忠報國、捨生取義的優良傳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歷代仁人志士的共同心願。忠於事業,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是中華民族崇高的最高最神聖的價值追求。

「孝」:孝心、孝敬、孝道。中華民族崇尚祖輩傳承理念。

主要是對父母、長輩之「孝」,強調長幼有序。孔子首創私學,把「孝」放在教學首位,說「孝」是道德的根本。「孝乃德之本」,「百善孝為先」。

人們往往把「孝敬父母」與「包銷祖國」起來,認為「忠孝不能兩全」,甚至貶低「孝敬父母」。這是誤區。其實「孝敬父母」與「報效祖國」二者都光榮。

二者可以統一,也應該統一。忠孝可以兩全。個別人受條件限制不能統一,也是有的,但不能因此而泛化。

我們要把二者儘量同意起來,既盡到「報效祖國」之「忠」,又盡到「孝敬父母」之「孝」。這是中華民族歷久彌新的傳統美德。 「節」:

節氣、名節、操守、節制。崇尚理想、信念、信仰。孔子在《論語·述而》中說: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孟子在《騰文公下》中提出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至理名言。講氣節、重操守、重名節、軟利慾,歷經千百年的錘鍊和發展。

熔鑄成為不圖名利、為政清廉、公正無私的高尚品質,克己為人、自強不息、奮發有為的偉大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氣節,成為中華民族自尊自強的精神支柱和一個人湧葆錚錚鐵骨的人格追求。 「勇」:勇敢、堅強、剛毅。

中華傳統文化對「勇」賦予了豐富內涵:「持節不恐謂之勇」,「持義不掩曰勇」,「投身為義曰勇」,「知不避曰勇」,「懸命為仁曰勇」,「棄命為仁曰勇」,「勝敵壯志曰勇」。「勇」就是要敢想、敢幹、敢闖,敢於創新,敢於開拓,敢於承擔責任,敢於說真話,敢於堅持原則,敢於實事求是。

一言蔽之,「勇」就是勇敢果斷、徇義不懼、剛健不屈。中國傳統文化蘊涵的這種自強不息、英勇頑強的剛健精神,是中華民飽經磨難、歷久彌新、愈挫愈勇、愈挫愈奮的不竭動力。 「和」「和睦、和氣、中和、和平、和諧。

求同存異。中華傳統文化把「和」作為最**值,作為最高的道德境界。「禮用之,和為貴。

」(《論語*學而》)提出為政應「寬以濟猛,猛以濟寬」,寬猛相濟,「和」以治國。周幽王大夫史伯針對當時周政權危機,提出了「和實生物,同則不濟」的理論。墨子提出:

「兼相愛、交相利」,「離散不能相和合。」(《墨子*間詁》卷三)「和」被認為是人道追求的最高目標。傳統文化還把「中」與「和」並提: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禮記*中庸》)「中和」作為儒家文化的重要內容,強調「和諧」、「允執其中」、「時中「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和睦夫妻、和合家族、順和鄰里、和諧社會、協和萬邦、天人合

一、和氣生財、和平天下、和衷共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目標。

採納一下吧,謝謝……

論語裡面有仁義禮智信,,這無方面各指什麼

仁義禮智信 為儒家 五常 孔子提出 仁 義 禮 孟子延伸為 仁 義 禮 智 董仲舒擴充為 仁 義 禮 智 信 後稱 五常 何謂仁?仁者,仁義也。指在與另一個人相處時,能做到融洽和諧,做到關照,即為仁。仁者,易也。凡事不能光想著自己,多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為別人考慮,做事為人為己,即為仁。儒家重仁,仁...

論語名言警句,論語中的名言警句

1 不恥下問 不以向學問比自己差的或職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為可恥。論語 公治長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2 不得其死 指人不得善終。論語 先進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3 不亦樂乎 論語 學而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現在常用以表示事態發展到極頂的程度,也表示 淋漓盡致 的意思。4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不擔任...

論語中關於克己的句子謝謝,論語中關於克己的句子 謝謝

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想在吊墜上刻字來驚醒自己應自制,自控,珍惜時間,我該刻什麼好呢?類似論語中的克己復禮那樣精煉的古文 其實,這個做法作用應該不大吧?不過既然你有這個想法的話,可以嘗試去自己去看著古詩詞啥的,別人給的,不如自己悟的,很難深刻認識的。只有自己體會到了某一句話,讓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