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麼的思想感情

2021-03-04 05:00:01 字數 6500 閱讀 5829

1樓:匿名使用者

《樹》艾青

一棵樹,一棵樹

彼此孤離地兀立著

風與空氣

告訴著它們的距離

但是在泥土的覆蓋下

它們的根生長著

在看不見的深處

它們把根鬚糾纏在一起

作品鑑賞

樹,只是自然界的一種具體事物,詩人託物於樹,歌頌與表達了一種獨立向上,又根鬚相連的團結戰鬥的精神。形象與思維的高度融合,正是一切成功的文學作品的共同特徵。

「詩要用形象思維」,詩人藉助樹這一自然物形象進行了藝術構思。並通過這一感性形象,對現實進行理性的認識,便成了詩中的思想。「一棵樹,一棵樹/彼此孤離地兀立著/風與空氣/告訴著它們的距離」。

這是各自獨立的樹。接著詩人又借「根」的形象入筆:「在看不見的深處/它們把根鬚糾纏在一起」。

這些相互在地下根鬚相連的樹,便給讀者形成了思想認識:樹既是獨立的個體,又是一個團結的整體。以形寫神,這個神,就是事物物件的本質特徵與精神性格所在。

當然,詩中的情思,不是抽象的,而是溶解在詩的形象裡的情思。

要理解這首詩歌,還需要知道一個歷史事實,就是過去曾經有外國人侮辱中華民族是「東亞病夫」和「一盤散沙」。這雖然不一定全部是事實,但也的確反映了在列強侵略下民族遭受**的精神受到扭曲的一些現象。

艾青正是以詩人敏感的心靈感受和銳利的政治目光深切地體察到了時代和社會脈搏的動向,意識到了民族的覺醒已經到來,才從原野上一棵棵「彼此孤離地兀立著」的樹的意象獲得靈感,產生了「在看不見的深處/它們把根鬚糾纏在一起」的聯想。艾青賦予那些生長在大地上的一棵棵樹以活生生的性格,以獨具的眼光看到了「在泥土的覆蓋下/它們的根伸長著」的潛在的事實,把它們作為一個偉大民族正在團結並凝聚成堅強力量的象徵。他的這種藝術的表現,使人們在對生活現象的觀察和融入中,獲得了一種詩意的快感並進而產生哲理的領悟。

全詩含蓄而深沉,熔鑄著哲理式的沉思,這是它的成功之處。

社日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麼的思想感情

2樓:9點說史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鄉村農民的讚賞與熱愛之情。

《社日》

唐代:王駕

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譯文:鵝湖山下稻樑肥碩,豐收在望。牲畜圈裡豬肥雞壯,門扇半開。夕陽西沉,桑柘樹林映照出長長的陰影。春社結束,家家攙扶著醉倒之人歸來。

創作背景:王駕進士及第之後,官至禮部員外郎,後棄官歸隱。此詩作於其歸隱之後。

擴充套件資料

古時的春秋季節有兩次例行的祭祀土神的日子,分別叫作春社和秋社。王駕這首《社日》雖沒有一字正面描寫作社的情景,卻描繪出了這個節日的歡樂。

此詩不寫正面寫側面,通過富有典型意義和形象暗示作用的生活細節寫社日景象,筆墨極省,反映的內容卻極為豐富。

這種含蓄的表現手法,與絕句短小體裁極為適應,使人讀後不覺其短,回味深長。當然,在封建社會,農民的生活一般不可能像此詩所寫的那樣好,詩人把田家生活作了「桃花源」式的美化。

但也應看到,在自然災害減少、農業豐收的情況下,農民過節時顯得快活,也是很自然的。

3樓:匿名使用者

表達了詩人對鄉村農民的讚賞的感情

4樓:

社日 王駕

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詩人通過一些極富有農村生活情調的畫面勾勒,諸如「稻粱肥」、「醉人歸」和「豚柵」、「雞棲」,烘托出山村節日的歡樂,反映的是農人辛勤勞動帶來的富裕生活。

5樓:匿名使用者

全詩樸實、真切,無一絲刻意雕琢之痕跡,猶如一幅淳樸而又情趣盎然的鄉村風俗畫。它不同於近乎幻想的桃花源,而是更具有現實意義的田園生活。可以說,它是晚唐詩中的別具一格之作。

課文樹艾青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是什麼?

6樓:沒豆腐飯和

表達了詩人對柳樹的讚揚之情,以及對已故的親人思念

7樓:匿名使用者

表達了對樹的讚揚之情,以及已故的親人思念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8樓:買靈卉藍寒

你好,這首詩表達了作者白居易喜愛早春風光、恬靜閒適自得的感情。

具體表現為:

第二聯用「早」來形容黃鶯,體現了白居易對這些充滿生機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愛。一個「爭」字,讓人感到春光的難得與寶貴。一個「啄」字,描寫燕子那忙碌而興奮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寫活了。

這兩句著意描繪出鶯鶯燕燕的動態,從而使得全詩洋溢著春的活力與生機。

第三聯寫花草,著重表現詩人的感受。馬在淺草地上走得很輕快,看花的時間長了,眼前一片奼紫嫣紅,使人目不暇接,產生迷亂的感覺。這一聯是描寫春光特別是描寫西湖春光的點睛之筆。

對景物的描寫更是極富情感色彩與生命活力,

尾聯寫白沙堤之景,直抒胸臆,表達詩人喜悅的心情。「行不足」,是因為看不足,說明詩**連忘返。

9樓:匿名使用者

是寫千里馬若沒有伯樂,一樣也不是千里馬,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渴望得到重用,發揮自己才華

10樓:舒幻絲剛祿

表達了對友人的依依不捨。但這首詩是淡寫離情別緒,重寫的還是自己的豪情壯志啊

11樓:才

李白瞭解他的朋友是懷著追求功名富貴的目的入蜀,因而臨別贈言,便意味深長地告誡:個人的官爵地位,進退升沉都早有定局,何必再去詢問善卜的君平呢!西漢嚴遵,字君平,隱居不仕,曾在成都賣卜為生.

李白借用君平的典故,婉轉地啟發他的朋友不要沉迷於功名利祿之中,可謂諄諄善誘,凝聚著深摯的情誼,而其中又不乏自身的身世感慨.尾聯寫得含蓄蘊藉,語短情長.

「見說蠶叢路,崎嶇不易行.」

臨別之際,李白親切地叮囑友人:聽說蜀道崎嶇險阻,路上處處是層巒疊嶂,不易通行.語調平緩自然,恍若兩個好友在娓娓而談,感情顯得誠摯而懇切.

首聯入題,提出送別意.頷聯就「崎嶇不易行」的蜀道作進一步的具體描畫:「山從人面起,雲傍馬頭生.

」蜀道在崇山峻嶺上迂迴盤繞,人在棧道上走,山崖峭壁宛如迎面而來,從人的臉側重迭而起,雲氣依傍著馬頭而升起翻騰,像是騰雲駕霧一般.「起」、「生」兩個動詞用得極好,生動地表現了棧道的狹窄、險峻、高危,想象詭異,境界奇美,寫得氣韻飛動.

蜀道一方面顯得崢嶸險阻,另一方面也有優美動人的地方,瑰麗的風光就在秦棧上:「芳樹籠秦棧,春流繞蜀城.」 此聯中的「籠」字是評家所稱道的「詩眼」,寫得生動、傳神,含意豐滿,表現了多方面的內容.

它包含的第一層意思是:山岩峭壁上突出的林木,枝葉婆娑,籠罩著棧道.這正是從遠處**到的景色.

秦棧便是由秦(今陝西省)入蜀的棧道,在山岩間鑿石架木建成,路面狹隘,道旁不會長滿樹木.「籠」字準確地描畫了棧道林蔭是由山上樹木朝下覆蓋而成的特色.第二層的意思是:

與前面的「芳樹」相呼應,形象地表達了春林長得繁盛芳茂的景象.最後,「籠秦棧」與對句的「繞蜀城」,字凝語煉,恰好構成嚴密工整的對偶句.前者寫山上蜀道景緻,後者寫山下春江環繞成都而奔流的美景.

遠景與近景上下配合,相互映襯,風光旖旎,有如一幅瑰瑋的蜀道山水畫.詩人以濃彩描繪蜀道勝景,這對入蜀的友人來說,無疑是一種撫慰與鼓舞.尾聯忽又翻出題旨:

「升沉應已定,不必問君平.」

12樓:匿名使用者

通過詠馬、贊馬或慨嘆馬的命運,來表現志士的奇才異質、遠大抱負及不遇於時的感慨與憤懣

詠柳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13樓:匿名使用者

通過讚美柳樹,

進而讚美春天,

謳歌春的無限創造力,

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無限熱愛.

14樓:子虞

詩中把柳樹人格化的寫法,寫出了詩人對柳樹的明顯的貶抑與嘲諷,暗示了對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勢利小人的藐視之情。

詠柳宋代:曾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譯文雜亂的柳枝條還沒有變黃,在東風的吹動下狂扭亂舞。

把它的飛絮想矇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間還有秋霜。

註釋倚--仗恃,依靠。狂--猖狂。這兩句形容柳樹在春天綠得很快:柳條似乎還沒有發黃,但趁著東風吹暖,一下子便飛快地變綠了。

解把--解得,懂得。飛花--柳絮。

15樓:潺潺溺水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通過讚美柳樹,進而讚美春天,謳歌春的無限創造力,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無限熱愛.

16樓:寶格格

《詠柳》是盛唐詩人賀知章寫的七言絕句。

這首詠物詩寫的是早春二月的楊柳。詩中借柳樹歌詠春風,把春風比作剪刀,說它是美的創造者,讚美她裁出了春天。 詩人描繪出剛剛發出新芽的柳樹美麗的姿態,並對大自然的神奇發出了由衷的讚頌,表達出詩人對春天的熱愛。

詠柳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17樓:你妹不想起名字

這是一首詠物詩,通過讚美柳樹,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無限熱愛。

詩的前三句都是描寫柳樹的。首句「碧玉妝成一樹高」是寫整體,說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用「碧玉」形容柳樹的翠綠晶瑩,突出它的顏色美。

第二句「萬條垂下綠絲絛」是寫柳枝,說下垂披拂的柳枝猶如絲帶萬千條,突出它的輕柔美。第三句「不知細葉誰裁出」是寫柳葉,突出柳葉精巧細緻的形態美。三句詩分寫柳樹的各部位,句句有特點。

而第三句又與第四句構成一個設問句。「不知細葉誰裁出?」——自問;「二月春風似剪刀。

」——自答。這樣一問一答,就由柳樹巧妙地過渡到春風。說裁出這些細巧的柳葉,當然也能裁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

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徵,是春的創造力的象徵。這首詩就是通過讚美柳樹,進而讚美春天,謳歌春的無限創造力。望採納~

18樓:匿名使用者

力張的思密達警察局,思想事但是不能,比喻和似人

19樓:匿名使用者

您寫得太好了我能寫嗎?

20樓:萍國姐姐

甘孜州。知足者。在。

21樓:匿名使用者

對春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22樓:陳瑾

頭髮呵呵過一會功夫跟風狗

《梅花》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3樓:匿名使用者

王安石《梅花》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梅花,香色俱佳,獨步早春,具有不畏嚴寒的堅強性格和不甘落後的進取精神,因而歷來為詩人們所吟詠,所歌頌。在我國古代為數眾多的詠梅詩中,王安石的《梅花》堪稱一首饒有特色、膾炙人口的佳作。

這首詠梅詩吟詠的是早春之梅。全詩雖僅4句20字,卻較為形象地刻畫了早春梅花的神韻和香色。前兩句「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寫頗有寒意的早春時節,萬物皆未萌芽,唯獨牆角數枝梅花迎寒綻開。

這兩句寫梅花,不繪其形,而傳其神。「牆角」二字點明地點;「獨自開」與「數枝梅」相照應,傳遞了梅先天下春的資訊;「凌寒」二字交代時間,突出了春梅於嚴寒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徵。不過,這兩句詩寫梅花不畏嚴寒傲然怒放,並非首創。

在此之前,已有別的詩加以描繪了。如南朝陳詩人謝燮的《早梅》詩:「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

畏落眾花後,無人別意看」,緊扣一個「早」字,用表現人的心理狀態的「疑」與「畏」字寫梅花,使之人格化,從而惟妙惟肖地反映了其傲霜鬥雪迎春的高尚品格。

較之前兩句,後兩句「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寫梅花的香色,則寫得較為新穎別緻。「遙知不是雪」,著眼於人們的視覺形象,含蓄地寫梅花的純淨潔白。儘管這句詩否定了詩人於遠處所看到的牆角凌寒獨自綻開的數枝梅花是雪,但它實際上曲折地反映了梅白似雪的色彩。

試想,假如這梅花不是白的,而是紅的或是其他顏色,詩人會由此而聯想到雪嗎?正因為梅花似雪,唐代詩人張謂的《早梅》詩句「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以錯把梅枝當作雪枝來反映白梅早發、皎潔似雪的特點,才給人以「錯」而無誤,「錯」中見奇之感。

「遙知不是雪」這句詩,不僅含蓄地寫梅花的純淨潔白,也間接地交代前兩句中所寫的迎寒怒放的「牆角數枝梅」實為詩人從遠處隱隱約約中所見,且與訴諸人們嗅覺的下句「為有暗香來」一道寫梅花的香色,詩句之間具有內在聯絡,顯示出全詩結構的嚴謹。

詩人寫梅香,沒有藉助任何形容詞,亦未潑墨如雲,大肆渲染,而是以「看似尋常最奇崛」(王安石語)的「遙知」這兩句詩巧妙自然地出之。這兩句詩之間具有因果關係。正因為有梅花的香氣從遠處襲來,才使詩人「遙知不是雪」。

倘若梅花無香氣,則詩人從遠處隱隱約約看到的「牆角數枝梅」,是難免把它錯當作雪枝的。以互為因果的兩句詩寫梅花,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藝術效果,與張謂的《早梅》詩句有異曲同工之妙。

當然,「遙知」兩句詩也未必是實寫詩人於遠處聞到梅花的香色,從而得出是梅非雪的結論,而只是虛寫,極言梅花的香氣之濃。

如果說,這首《梅花》詩所吟詠的梅花,不僅讓人領略到其凌寒怒放的神韻,而且給人留下它香色俱佳、別具一格的鮮明印象,那麼,這首詩本身也就如同它所吟詠的梅花,令人賞心悅目,獲得藝術美的享受。

夜書所見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麼的思想感情

1 作者抒發了一種思鄉念親 懷想故園的感情。2 詩歌抒發了作者客居他鄉 歸無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3 詩歌抒發了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留戀的思想感情。寫作手法 1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全詩四句均是寫景。一二兩句寫自然環境,三四兩句寫生活場子景。落木蕭蕭,寒聲陣陣,秋風秋江,傳達漂泊不定 悽愴落寞之感 秉...

用自己的話說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詩,抒發了詩人眺望江南 思念家園的深切感情。詩以 泊船瓜洲 為題,點明詩人的立足點。首句 京口瓜洲一水間 寫了望中之景,詩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邊岸上的 京口 與 瓜洲 這麼近,中間隔一條江水。由此詩人聯想到家園所在的鐘山也只隔幾層山了,也不遠了。次句 鐘山只隔數層山...

浪之歌這首散文詩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浪之歌 透過浪花 海岸這些形象,我們不禁想起了詩人自己,想起他對祖國熾熱而苦苦的戀情。熟悉詩人的人都知道,他的祖國 處於封建主義 殖民主義統治下的黎巴嫩 給予他的並不是很多。遠在他少年時代,為了生存,他同家人不得不背井離鄉,不遠萬里來到美國求生。後來,立志報國的詩人,又被 莫須有 地遭到放逐。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