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為什麼遭那麼多人反感

2021-03-04 04:50:33 字數 5770 閱讀 9998

1樓:彼岸的暗夜

論點不正確

資本論只是有些過時

需要更新新觀點而已

《資本論》為什麼遭那麼多人反感

2樓:天風海雨樓主

大體說來,人們對於《資

本論》的反感或不接受大抵有這樣幾種情況:

第一種,從理論上根本不認為《資本論》的理論是科學的理論。持這種觀點和態度的人,多半是一些經濟學的專業人士,而在這些專業人士裡情況也有所不同,大體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完全接受了西方主流經濟學理論的人。這類人因為在世界觀和方**上完全持西方主流經濟學的價值觀,而西方經濟學的價值觀是什麼?那就是崇尚資本主義。

微觀經濟學和巨集觀經濟學都是以資本主義為前提的,雖然有市場失靈和**失靈之說,但是,西方主流經濟學從來不懷疑資本主義是惟一理想的社會經濟制度。如果研究西方主流經濟學的人放棄了這一基本信仰和觀念,那麼,他也就走到了西方經濟學的反面了,他也就不成其為一個西方主流經濟學家了。由於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結論是否定資本主義的,所以,崇尚西方主流經濟學的人當然也就必然否定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了。

另一類是研究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人。這些人曾經是抱著滿腔的熱情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資本論》。但是,正是在這種研究中發生了迷惑。

他們從《資本論》讀到的只是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結論,可是,現實中資本主義不僅沒有滅亡,反而生機勃勃。於是,開始迷惑,再到失望,最後是絕望,對馬克思主義的絕望。他們發現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與現實的不一致,當然也就開始懷疑甚至否定自己「曾經奉之為信仰」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了。

於是,這些人轉而從事其他各方面的研究或工作,不再執著於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有的人甚至乾脆下海做生意去了。

第二種,普通的學生或大眾。這些人們,多半隻學習了一些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知識,知道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基本結論,那就是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對於這些人們來說,蘇聯的解體和中國現在搞市場經濟,雖然號稱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質上都表明了社會主義的失敗和資本主義的勝利。

而馬克思主義與這一基本事實相矛盾,那當然是要去懷疑和否定馬克思主義理論了。對於這些人們來說,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真諦究竟是什麼?蘇聯的解體究竟是馬克思主義的失敗還是斯大林主義的失敗?

馬克思主義與斯大林主義究竟是不是一回事?即使是現實社會主義不成功,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究竟是什麼關係?現實社會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的那個社會主義是一回事嗎?

等等,等等,對於這些問題,他們既沒有耐心,也沒有能力去加以思考,甚至在他們看來,這些問題根本就是不存在的,也根本不用去考慮的。反正我不相信馬克思主義了,也不相信社會主義了,這些問題是你們理論家的事,與我何干?甚至在他們看來,再講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完全就是騙人的。

因為這些人中,有些人曾經信仰過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而中國的改革開放中,他們也許並不是真正的受益者。於是,他們認為,他們曾經被欺騙了。眼看著中國現在兩極分化如此嚴重,眼看著中國現在的社會道德狀況如此不濟,在這些人看來,還去信仰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有什麼用啊?

讓我去信仰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不就是希望我做個大公無私的良民嘛?現在什麼年頭啦?還讓我信這個?

在這些人看來,西方主流經濟學講的那個「經濟人」更管用,更符合現實,也更符合每個人的個人需要,因為我們現在也是市場經濟了嘛,在市場經濟中,我不做個「經濟人」,我不處處為自己著想,誰替我著想啊?在這些人心目中,似乎只要信仰了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好像就不能處處為自己著想了。

除了上述兩種之外,當然還有一些人,對於這些人來說,什麼馬克思主義不馬克思主義,壓根就不是他們所關心的問題,他們關心的,除了自己的衣食住行,也許再無其它。

三、一些人反感《資本論》的原因

總結一下人們對《資本論》的冷淡或反感的原因,大體有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最根本的客觀原因,那就是《資本論》的理論(不僅是結論方面,也包括描述和分析的方面)與現實發展存在的某些不一致。我們應該承認,一百多年來,世界經濟,特別是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很多方面與我們在《資本論》中所看到的,馬克思對於資本主義經濟關係和經濟現象的描述及其理論概括,發生了很大的偏離。主要表現在:

1.馬克思分析的是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而當代資本主義經濟中存在的更多的是壟斷競爭;

2.馬克思分析的是私人資本主義,而當代資本主義則更多的是社會資本主義(即股份制形式的資本主義);

3.馬克思所分析的主要是工業時代的資本主義,而當代發達資本主義已經是後工業資本主義;

4.馬克思所分析的資本主義的主要階級結構是工人階級、資本家階級、土地所有者之間的關係,而當代資本主義的階級結構則存在多元化的特徵,階級結構呈現出階層化的趨勢,在資本家與工人之間,一方面存在一個巨大的經理階層,另一方面工人階級結構本身也存在多層次化的特點,例如,大量的科學技術工作者、智力勞動者、專業技能者(例如會計師、律師、教師、球星、歌星、影星等),此外,在資本家和工人之外,還存在著大量的個體經營者,例如家庭農場主、小型或微型工商企業主等等;

5.馬克思雖然在《資本論》並不是完全沒有描述資本主義國家的作用,但是,當代資本主義國家在社會經濟方面的巨大調節功能與作用,顯然是十九世紀所無法比擬的;

6.雖然馬克思認識到科學技術在資本主義經濟中的巨大作用,但是畢竟《資本論》分析的仍然是以勞動為主體的生產方式,而當代資本主義特別是發達資本主義經濟的主要特點之一就是科學技術成為推動的主要因素,勞動在生產中以及在社會中的地位下降了,勞動者的地位被邊緣化了;

7.馬克思時代的資本主義,由於經濟發展水平有限和資本主義自身的不完善,存在著工人階級的普遍貧困化,而當代資本主義由於實行了廣泛的社會保障和保險制度,工人階級的普遍貧困化,特別是絕對貧困現象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

8.與上一點相聯絡,馬克思寫《資本論》的時代是一個資本主義社會矛盾異常尖銳的時期,工人運動空前發達,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趨勢比較明顯,而當代資本主義由於以上幾個方面的變化,工人運動一直處於低潮,即使有金融危機這麼大的衝擊,也幾乎看不到有工人革命的跡象,社會主義完全取代資本主義的趨勢和可能性似乎已變得更加模糊了。

9.馬克思寫《資本論》的十九世紀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在實踐上搞社會主義,因此,人們對馬克思主義在理論上描述的社會主義可以充滿期待,甚至將之奉為理想,然而,20世紀出現了社會主義在一些國家建立,最終又在蘇聯和東歐國家發生了劇變這樣一個轉折,於是,人們開始懷疑社會主義及其相關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甚至在一些人心目中,社會主義已經被實踐證明不可行。(中國的改革在一些人看來,也是走上了一條非社會主義的道路,而像朝鮮這樣的國家,則更明顯地破壞了社會主義的聲譽)

10.基於科學技術發展的水平,19世紀的資本主義在軍事裝備上還處在常規**的階段,工人階級有可能進行巷戰並取得勝利,而當代資本主義則處於核**的階段,工人階級幾乎已經沒有任何可以通過武力消滅資本主義的可能性,工人階級只能進行合法鬥爭。

11. 十九世紀,以英國為代表的資本主義國家擁有廣泛的殖民地,而二戰之後,大量的發展中國家經歷了一個非殖民地化的過程,成為民族獨立國家,因而,當代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關係也完全不同於十九世紀,當代發達國家不再主要依靠武力去征服和掠奪發展中國家,而是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發達的網路搞經濟殖民主義,只是在必要的時候才採取武力相威脅和以武力來征服(例如美國對伊拉克)。

正是由於當代資本主義與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講的那個資本主義不一樣了,所以,不光是普通人會不相信《資本論》,甚至連許多研究了《資本論》的人,以及曾經是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者,也開始懷疑甚至否定馬克思主義和《資本論》了。這些人在理論上的出路無非有二,一是轉向西方主流經濟學,一是轉向民主社會主義(即第二國際,也就是當代的所謂「第三條道路」,)。

第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和宣傳上的誤導作用。在我國,馬克思主義不僅是一種理論,而且是一種意識形態,這既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幸運,同時也是馬克思主義的不幸。長期以來,在我國的大學乃至中學的課堂上,在我國的報紙雜誌和各種**中,以各種形式介紹和宣傳著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包括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一些理論常識。

這一方面提高了馬克思主義的普及水平,但是,另一方面又使馬克思主義教條化,以至庸俗化。即使是科學的理論,有時也只有教條化和通俗化才能被大眾接受。甚至自然科學也是如此,當年愛因斯坦為了讓人們理解時間的相對性,不是也說跟一個美女相伴就會覺得時間短促嗎?

其實,這根本不是他在科學上所論證的時間相對性的真正含義。那個真正含義是普通的人根本不可能理解的。可是,為了讓普通人多少理解時間相對性的存在,愛因斯坦也只能搜腸刮肚舉出這麼一個生活中的例子。

如此一來,如果科學家們也照這個例子去理解他在理論上的時間相對性這個概念的真實含義,那麼愛因斯坦在科學上的貢獻也就應該被取消了。因為生活中人們對時間的不同感受,難道還要你愛因斯坦來論證麼?同樣的道理也存在於我國的馬克思主義宣傳和普及中。

為了讓馬克思主義被人民大眾所「掌握」(馬克思說的是理論一經掌握群眾就會變成物質力量,而我們的宣傳中說的是人民群眾掌握理論,完全是反著的。),當然就要教條化、通俗化,,因為不這樣,普通群眾就理解不了。然而,正像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一樣,群眾所理解的那個馬克思主義根本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那個馬克思主義。

任何科學的東西,一旦通俗化,也就離庸俗化不遠了。這裡,我們更不必去評說我們的很多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者和教師本身的理論水平了,在其中,以己之昏,使人昭昭者恐怕不是個別現象。

第三、立場和價值觀的作用。這一點在當代中國的理論界和學術界越來越明顯。由於經濟學是一門具有強烈價值取向的社會科學,因而,具有不同立場和價值觀的人,在理論的取向上自然有所不同。

例如,在我國,由於需要改革,由於需要發展私人資本主義和市場經濟,自然就會有反映這種需要的經濟學理論,這是西方主流經濟學之所以能夠在中國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同時,在我國還需要保持社會主義性質,而且面對為富不仁、貧富分化的問題,自然就需要有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對抗主流經濟學的片面的真理性。不是已經有所謂「富人的經濟學家」和「窮人的經濟學家」(最近又聽說有什麼「親民經濟學家」)之分嗎?

其實在我看來,重要的不在於經濟學家站在哪個階級立場說話,關鍵是看他說得是不是有道理。在我國還需要發展資本主義成份的時期,難道為窮人說話的經濟學家就一定比為富人說話的人更高尚嗎?更正確嗎?

我看不見得。說到底,經濟學家也是人,多半經濟學家並不比普通人具有道德上的優越性,更具有犧牲精神,有些經濟學家甚至比普通老百姓還更加無德。這裡我就不必指名道姓了,相信天天上網看新聞的人一定知道這方面的資訊。

經濟學理論對於大多數所謂經濟學家而言,正像土地對於農民一樣,首先是一個飯碗的問題。用立場或道德來判斷經濟學家,顯然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方法,也不是科學的方法。

當然,我們還要看到,即使是否定馬克思主義和《資本論》的經濟學家,也要分別不同的型別和性質。有些是出於立場和價值觀,有些則是出於理論認識上的原由。不能將二者混為一談。

不能認為凡是反對馬克思主義和《資本論》的人都是一樣的。

第四,理論形式上的原因。西方主流經濟學之所以在大學如此流行,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西方主流經濟學的數學化。相反,馬克思的《資本論》則沒有數學化,並且具有濃厚的哲學色彩。

這種理論形式上的差別是導致許多青年學生在開始的時候更願意學習西方經濟學而不願意學習《資本論》的重要原因。我們都知道,數學是形式化的科學,具有自己嚴密的邏輯和推理程式。馬克思也說過,任何一門科學,只有用數學表達的時候才是最完美的。

在我國,多多少少還存在一種科學崇拜的現象。任何東西,只要貼上了科學的標籤,就很容易引起人們的尊敬甚至崇拜。甚至在一些人看來,凡是不能數學化的東西,根本就不配叫做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這樣的概念本來就是不成立的。

雖然持這樣極端的觀點的人只是少數,但是,崇拜科學形式的心理卻是普遍的。另一方面,從學生學習和考試的角度來說,只有數學化了的東西才有「標準答案」,才好背,才好應對考試。當然,理論形式只是一個次要的原因。

我想,即使把《資本論》數學化,也未見得能夠從根本上改變一些人對《資本論》的態度。把數學引入《資本論》的理論闡釋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追求數學化本身為目標,弄不好,反而把《資本論》本身所具有的深刻性和辯證性給歪曲了。現在國內有些人正在做這個事兒,雖然我不反這樣做,但我不認為這是中國《資本論》研究發展的根本方向。

這裡提供一個有趣的現象,正是我們人大經濟學院的經濟學實驗班(即數學和經濟學雙學位班),在去年碩博連讀報名的時候,居然沒有一個學生願意繼續讀經濟學博士了。這個現象是值得令人深思的。

為什麼現在那麼多人喜歡日本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養哈士奇?

現在這個時候,喊喊口號,扣扣大帽子讓所有人都抵制日貨,其實很難操作,老百姓辛辛苦苦掙的錢,買點兒 不太貴的東西這是再正常不過的要求,買了日本的東西就不愛國了?每年 7 800 萬人去日本旅遊都有問題?要知道,一個所謂的抵制日貨的人,ta 用的任何牌子的手機,相機,空調,汽車 電腦等等,都有大量的日本...

為什麼那麼多人捧普京為什麼那麼多人吹小米

普京經常被我國尊稱為 普京大帝 這和美國的 美帝 之稱遙相對應。就單單讓俄羅斯從歐洲多國的經濟封鎖中,還能使得俄羅斯的經濟逐漸升高這一點上來看,普京就是一位可以媲美羅斯福 的俄羅斯 也是他的果敢強硬,在中國人心中是比較尊崇這種硬漢形象的。俄羅斯作為自古以來的大國,即使是在近代和歐洲打仗的過程中有所敗...

為什麼那麼多人考CPA,為什麼現在那麼多人都要考註冊會計師

很多大學生都會在學校選擇考證來提升自己,在財經領域當然是acca和cpa作為學生的首選,所以說大學生應該考acca還是考cpa呢?高頓acca建議大家,就兩者的報考條件來講,建議大家考acca。因為acca證書是在大學期間就能報考的高含金量證書,cpa對於剛步入大學的學生來講是不具備報考條件的。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