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馬克思主義與人性的關係,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與人的本質的論述

2021-03-04 02:14:55 字數 4846 閱讀 6935

1樓:山東華力機電****

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社會關係是人們在其共同活動中結成的相互關係的總稱,它包括經濟關係、(物質關係或生產關係),政治關係以及思想文化和其他社會生活中人們的相互關係.生產關 系是一切社會關係的本性說到底,是人的社會屬性,是由人在生產關係中所處的地位決定的.在階級社會裡,根本不存在超階級、超時代的抽象的人性,只有具體的帶著社會性的、階級性的人性.

不同時代、不同社會、不同階級具有不同的人性.

人的社會屬性是不能離開自然屬性而單獨存在.人性乃是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統一.

①人作為有機體首先是自然實體,人是自然界的產物.人源於動物,又超出了動物,人的自然屬性與生理需要同動物相比,也有根本的區別.

②人從自然界分化出來,每個人都以社會成員的身份參加社會活動.

③人從自然界分化出來,成為名副其實的社會動物.

④人從自然界分化出來,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也逐漸形成了各自的個性.

個性是具有一定傾向性的人的心理特性的總和,人的本質集中體現在個性上面,個性是以社會性為主的自然性和社會性的統一,其實質乃是社會性.

人的個性是由個性傾向性,性格系統、智慧系統、自我調節系統構成的.個性是人的社會程序的結果,是人的主觀能動性與社會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人的個性還有共性與個別差異性、 他律性與自律性、穩定性與可塑性等特點.

人不能離開社會而孤立地生存.人的個性只有在社會,在集體之中才能得到全面的發展.

馬克思主義「利益人」的管理人性觀

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與人的本質的論述

2樓:匿名使用者

人的本質問來題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自

人與動物的區別bai,二是人與人的區別du.馬克思從人與zhi人的關係中指出dao人的本質是人的社會本質,即人的社會性.從人與動物相區別的層次上說,人的本質在於社會勞動;從人與人相區別的層次上說,人的本質在於社會關係,也就是馬克思所說的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這一論斷的內涵有:( l )人的本質在於它的社會性.人是社會關係的承擔者,這種社會關係決定了人的社會地位.

(2 )社會關係是多方面的,其中經濟關係起支配作用,人的本質是全部社會關係的總和.(3 )社會關係處於不斷變化發展之中,因而人的本質是具體的、歷史的.

如何看待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

3樓:柒月黑瞳

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內涵之一,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結合,一方面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質所決定的,另一方面也是中國傳統文化實現現代化的內在需要。從一定意義上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就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結合的過程。因此,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意義重大。

一、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結合的必要性

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本身就內在的包含了兩方面的內涵,一方面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面是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文化形式同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前者結合構成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內容,後者結合構成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形式。兩者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程序中都至關重要。

但長期以來,由於我們在強調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相結合的時候,忽視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歷史文化實際的結合,造成我國的一些馬克思主義者對中國自己的歷史、哲學、文化缺乏應有的學習和研究,這方面的知識知之甚少。翻開今天的許多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和專著,見到的大量的是外國人怎麼說,從中難尋中國傳統哲學的蹤影,甚至在形式上引用中國古語以作點綴也很少。

而事實上,馬克思主義理論只有和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才能真正起到指導作用。筆者認為,馬克思主義必須和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首先,從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發源地來說,馬克思主義產生於歐洲,是西方文明的思想成果。

其著作從內容到形式都打上了歐洲民族的烙印。要使馬克思主義為中國人民所接受,並在中國的社會實踐中應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就必須賦予這些理論以中國傳統文化的形式,通過理論創新來獲得強大的生命力。恩格斯曾強調,「每個國家運用馬克思主義,都必須穿起本民族的服裝。

」其次,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身的特點也決定了馬克思主義要和中國的傳統文化相結合。因為,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是針對某一國的學說,而是一種世界性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理論,是對世界歷史發展規律和趨勢的科學把握。早在2023年《共產黨宣言》德文版序言中,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正如《宣言》中所說的,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

因此,馬克思主義理論要付諸實踐,只有同各個民族、各個國家或地區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才能實現其指導意義。

因此,在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上,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研究者需要充分認識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重要意義,加強對中國歷史、哲學、文化的學習與研究。只有這樣,馬克思主義才能真正在中國生根、開花和結果。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程序中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優秀典範

回顧歷史,我們會發現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程序中所產生的幾大理論成果,無一例外的都與中國的傳統文化有著巧妙的結合。事實上,***很早就意識到要注重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有機結合起來,使之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的思想。2023年10月,***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明確提出:

「馬克思主義必須和我國的具體特點相結合並通過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實現。」他強調,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就是要「使之在其每一表現中帶著必須有的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就是要有「新鮮活潑的、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

(一)***思想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典範

***的著作鮮明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結合,具有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民族語言形式。例如,***用中國古代哲學的「矛盾」概念表示「對立面的統一和鬥爭」,用「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來說明對立中有統一;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來說明新生事物是不可被戰勝的;用「愚公移山」來說明人的主觀能動性和群眾創造歷史的偉大作用;用「路遙知馬力,馬力是質,路遙是量」,來說明質和量之間的辯證關係;用「看菜吃飯,量體裁衣」來說明具體情況必須具體分析;用「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來說明群眾有偉大的創造力等。由此可見,沒有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批判和繼承,就不可能形成具有中國民族特色和風格的***思想。

(二)***理論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也非常鮮明

***理論在本質上是馬克思主義的,但它又深深紮根於中華民族的土壤中。比如,***沿用中國古代的「小康」概念,創造性地把「小康」理想運用於當代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實踐,明確提出了「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從形式到內容都具有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特色。最早對傳統小康社會給予系統闡述的是《禮記·禮運》。

《禮記·禮運》把「小康社會」與「大同世界」聯絡起來,作為未來社會的兩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奠定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小康」理想的基礎。

(三)「****」重要思想,繼承併發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民本思想」

孟子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老子認為統治者要順應民意,提出「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荀子也說:「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賈誼則提出了「無民不為本」的思想,其重視民眾巨大作用的基本精神,與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關於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等觀點有相通之處。

而「****」重要思想所闡述的,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即「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精華的整合。   (四)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和諧」文化相融合的精華

以***為總書記的新一代**領導集體,在汲取中國傳統文化的和諧思想基礎上,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諧」思想相結合,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思想。當代中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文化根源是儒家文化。其中,「和諧論」是儒家和平文化的核心,包括天人和諧、社會和諧、家庭和諧與群己和諧。

***總書記指出,「中國提出構建和諧社會,就是要建設一個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把馬克思主義的和平發展觀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諧思想推向了新階段。

綜上所述,我們會發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體系中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以人為本」、「和諧社會」等概念和思想,都是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因此,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不僅應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經驗的總結和概括,而且也應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總結和概括。

三、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有機結合

那麼,現階段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如何結合?學術界有不同的理解和做法。就哲學而言,較為普遍的理解和做法是,在闡述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時引用一些中國古代的思想資料以證明原理的普遍性、真理性;或者以現行的哲學體系為框架去整理中國哲學。

這種結合形式,對於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之間的聯絡有一定意義。但它是一種淺層次的結合,在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和中國哲學關係的理解上是片面的,實質上是把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當成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註解和證明,而不是以中國傳統哲學的精華去補充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

因此,正確處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關係,需要在實踐基礎上實現兩者的有機結合,從內容到形式上進行全面創新,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要義和實質與中國傳統文化融為一體,構建符合中國國情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應把握好三項要義:第一,實現中國傳統文化現代化。

應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不斷汲取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努力發展具有中國特色和中國作風的社會主義文化。第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是立足於實踐、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髮展的科學理論。

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就在於它始終與各國國情相結合、與時代發展同進步、與人民群眾共命運。第三,培育開放相容的世界眼光。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結合涉及中西方不同的民族性格、思維方式、價值取向、文化心理等深層次的問題。

因此,實現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機結合,需要我們樹立一種開放相容的世界眼光,既立足中國又面向世界,從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中國傳統文化現代化。

當然,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傳統文化終究是不同時代的、不同國度的文化,所以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結合中,不可能沒有矛盾,不可能是絕對一致的,因此我們需要在其相互結合的過程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係,馬克思主義哲學同具體科學的關係是

a一般與個別的關係 整體與區域性是對於同一個事物來說的.哲學和具體科學並不是同一個事物.省 是 的一部分嗎?顯然不是。所以,具體科學也不是哲學的一部分。馬克思主義哲學同具體科學的關係是 馬克思主義哲學同具體科學的關係是 共性和個性的關係。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一種社會經濟學的分析手段,擅長於用矛盾衝突的觀...

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徵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徵是什麼?集中體現哪些方面

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徵是指 馬克思主義從產生到發展,表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這種強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在於它的以實踐為基礎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徵集中體現在 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世界觀和方 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一切理論和奮鬥都應致力於實現以勞動人民為主體的最廣大人民...

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經濟根源是,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經濟根源是什麼

a參考 bai 根源一du般都是經 zhi濟dao原因 生版產力 權 正確答案c d不是經濟根源 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經濟根源是什麼 工業革命帶來的生產力的大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經濟根源 資本主義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 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經濟根源是 a 工業革命 b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c 資本主義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