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的七律詩,立秋七言絕句有哪些

2025-07-28 07:11:58 字數 4916 閱讀 2470

1樓:卑微打工人

立秋的七律詩如下:

暑辭涼風便立秋,七日秋季數開頭。南方酷暑正氣候,作物孕子結果奏。初秋午後賽虎喉,深夜星空憶昔愁。金星閃爍獨自走,光陰似箭白了頭。

2樓:飄逸丸子

以下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七律之一,其中包括與立秋有關的內容: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這首詩雖然沒有直接提到立秋坦扒,但通過描寫自然景色和江山河流的壯麗,表現了秋天大悄帆自然的壯美和廣袤。這也讓運昌與立秋的時節和景象相符。

立秋七言絕句有哪些?

3樓:星座塔羅

一,立秋一枝盡落悄且輕,萬木崢嶸尚夢中。收夏雲天今又是,捂桐夜半報秋聲。二,徵候涼來暑去漸清風。

雨後山川霧氣生。柳上池邊秋月白,寒蟬力弱似哀鳴。

三,稼穡。節至初秋年過半,晚苗尚在潤頭間。

稻香飄溢三場雨,又得金黃九畹田。

四,迎秋。圍場狩獵挽弓雕,覲廟聲喧樂舞簫。

少昊宗祠香火旺,迎秋列陣到西郊。

五,習俗。石楠紫片剪花豔,靚女雲簪兩鬢邊。

楸葉千姿人競戴,勘肥驗瘦秤高懸。

六,曬秋。秋來曬物稱篁嶺,蔬果簷田麗景生。

一卷丹青遊人醉,半軸俏色解風情。

七,歸寧。秋社歸寧千里遠,紅燭待曉畫脂胭。

眉腮淡釅憑夫婿,耐待春回紫燕還。

八,啃秋。立秋遍地漸金黃,籽粒沉沉待儲倉。

弱冠堆薪燒野火,東田霧繞北田香。

立秋七律古詩詞

4樓:剛陽文化

紅葉 吳融

露染霜乾片片輕,斜陽照處轉烘明。

和煙飄落九秋色,隨浪泛將千里情。

幾夜月中藏鳥影,誰家庭際伴蛩聲。

一時衰颯無多恨,看著清風彩剪成。

《立秋》宋朝·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立秋後一日與朱舍人同直》唐朝·徐鉉

一宿秋風未覺涼,數聲宮漏日猶長。

林泉無計消殘暑,虛向華池費稻粱。

《立秋二首·對酒聊同楚人醉》宋朝·張耒

對酒聊同楚人醉,哦詩惟聽越吟聲。

洞庭北岸孤城下,落月西風聽曉鶯。

《立秋後》宋朝·蘇轍

伏中苦熱焦皮骨,秋後清風渥肺肝。

天地不仁誰念爾,身心無著偶能安。

詩書久為消磨日,毛褐還須準擬寒。

謾許百年知到否,相從一日且盤桓。

《立秋後一日池上雜興·小娃猶記喜歸時》宋朝·張鎡

小娃猶記喜歸時,故唱前年自賦詞。

但得池邊鷗鷺聽,更須門外野人知。

《閏六月,立秋後暮熱,追涼郡圃二首·上得城來眼頓明》宋朝·楊萬里

上得城來眼頓明,暮山爭獻數炎青。

垂楊舞罷西風葉,一葉多時獨未停。

《伏中苦熱聞立秋將至成絕句催之》明朝·黃淮

聞說新秋次第來,先期特地遣詩催。

要憑嚴令驅殘暑,散作清涼遍九垓。

寫立秋的七律詩

5樓:內蒙古恆學教育

《七律·立秋》平水韻·仄起·首句押韻·八庚當代·寫手也瘋狂---孫世元

凌波瀲灩曉煙輕,松嶺崔嵬野菊萌。

驛路牽懷傷逆旅,山莊聚首嘆浮生。

獨憐老馬千斤負,謾道孤鴻萬里行。

把酒迎秋尋樂地,題詩送暑啟歸程。

立秋---二十四節氣中第13個節氣,秋季第乙個節氣,於每年公曆8月7-9日交節。立秋是一年中的轉折點,進入秋季後,由夏季的多雨溼熱過渡向秋季少雨乾燥氣候。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漸收、陰氣漸長,萬物隨陽氣下沉而逐漸蕭落。

秋季最明顯的變化草木的葉子從繁茂的綠色到發黃,並開始落葉,莊稼則開始成熟。立秋是古時「四時八節」之一,民間有祭祀土地神,慶祝豐收的習俗。還有「貼秋膘」「咬秋」等習俗。

立秋七言詩句

6樓:成大文化

立秋七言詩句,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季第乙個節氣,相信大家從小到大都聽過很多有關於立秋的詩句,更是有很多描寫立秋的小故事,下面分享立秋七言詩句相關內容,一起跟隨我來看看吧。

立秋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七律》·立秋

文/姚守航。

時復立秋炎未涼,殘籠仍在熱依狂。

伏波持續高溫度,暑氣蒸騰烈日光。

遙望楓林霜染色,近看莊稼露斑黃。

拂風送爽菊開放,月撒銀輝桂又香。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干支歷未月的結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時間在農曆每年七月初一前後(公曆8月7-9日之間)。"秋"就是指暑去涼來,意味著秋天的。開始。

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從文字角度來看,"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穀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立秋是秋季的第乙個節氣。

宋時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裡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

1、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王維《山居秋暝》

釋義:空曠的群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2、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李商隱《夜雨寄北》

釋義:您問歸期,歸期實難說準。巴山連夜暴雨,漲滿秋池。

3、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黃巢《不第後賦菊》

釋義:等到秋天九月重陽節來臨的時候,菊花盛開以後別的花就凋零了。

4、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皎然《尋陸鴻漸不遇》

釋義:近處籬笆邊都種上了菊花,秋天到了卻尚未見它開放。

5、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李嶠《風》

釋義:能吹落秋天金黃的樹葉,能吹開春天美麗的鮮花。

立秋古詩詞七絕

7樓:漢匠文化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古詩吧,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那麼什麼樣的`古詩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立秋古詩詞七絕(精選10首),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立秋

描寫立秋節氣七律古詩

8樓:鮮活且善良丶桃花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有固定的詩行,也會有固定的體式。那麼問題來了,到底什麼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描寫立秋節氣七律古詩,歡迎閱讀與收藏。

紅葉 吳融露染霜乾片片輕,斜陽照處轉烘明。

和煙飄落九秋色,隨浪泛將千里情。

幾夜月中藏鳥影,誰家庭際伴蛩聲。

一時衰颯無多恨,看著清風彩剪成。

《立秋》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立秋日與陸華原於縣界南館送鄒十八》

唐)武元衡。

風入昭陽池館秋,片雲孤鶴兩難留。

明朝獨向青山郭,唯有蟬聲催白頭。

《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宋·陸游。

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裡,難望王師又一年。

《望洞庭》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盤裡一青螺。

《秋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紅葉

吳融露染霜乾片片輕,斜陽照處轉烘明。

和煙飄落九秋色,隨浪泛將千里情。

幾夜月中藏鳥影,誰家庭際伴蛩聲。

一時衰颯無多恨,看著清風彩剪成。

《秋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望洞庭》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盤裡一青螺。

《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宋·陸游。

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裡,難望王師又一年。

《立秋》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立秋後自京歸家》(唐)李郢。

籬落秋歸見豆花,竹門當水岸橫槎。

松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燈對絳紗。

盡日抱愁跧似鼠,移時不動懶於蛇。

西江近有鱸魚否,張翰扁舟始到家。

《立秋日登樂遊園》(唐)白居易。

獨行獨語曲江頭,回馬遲遲上樂遊。

蕭颯涼風與衰鬢,誰教計會一時秋。

七言絕句有哪些,七言絕句都有哪些?

很多啊例 回鄉偶書 賀知章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催。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秋夕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烏衣巷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

七言律詩和七言絕句如何區分,七言律詩和七言絕句有什麼區別

律詩每首有四聯 即八句 每句五個字的是五言律詩,簡稱 五律 每句七個字的是七言律詩,簡稱 七律 律詩的第 一 二句稱為 首聯 三 四句稱為 頷聯 五 六句為 頸聯 七 八句為 尾聯 頷聯 和 頸聯 必須對偶 第 二 四 六 八句最後的一個字必須同韻。近體詩又名今體詩,為唐代新興的詩體,因與古體有別而...

哪些是七言絕句,七言絕句的代表有哪些?

除了第二首,其他都是 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這樣的格式就是七絕 倒數第二首不是七言絕句,第二首是七言的,可不是絕句 其他 都是 七夕 唐 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