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絕句一三押韻的有沒有,七言絕句的押韻問題

2021-03-03 23:26:09 字數 5816 閱讀 4821

1樓:文以立仁

沒有。詩只有「句」押韻。詩句以兩個短句為一個詩句,如「七言絕句」就是兩個詩句。詩句句句押韻,但單句押韻只可能出現在第一個短句(首句入韻的格律),第三個短句不僅不能押韻,平仄還必須相反。

七言絕句總共為四種格式,分為平起、仄起兩種,每一種又分為入韻與不入韻兩種。

2樓:匿名使用者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七言絕句的押韻問題

3樓:匿名使用者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

遙望洞庭山水翠,**盤裡一青

這首是第二句和第四句押韻。都是o 的韻母

七絕一般都是採用平聲韻,有首句入韻【一二四句押韻】和首句不入韻【二四句押韻】兩種

4樓:一切為了她倆

七絕一般都是採用平聲韻,有首句入韻【一二四句押韻】和首句不入韻【二四句押韻】兩種。第三句不必也不能押韻,否則就失去了絕句的韻味,成了順口溜或打油詩了。

5樓:南柯溪墨軒

首句入韻的:平平仄仄

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首句不入韻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七言絕句就是這四種押韻方式,這是平仄安排的定式是可以有變化的。口訣是一三**問,二四六分明。

即每句的第1,3,5字可以隨意平仄,第2,4,6字必須按規定平仄不得隨意改變。

望洞庭【作者】劉禹錫 【朝代】唐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和,磨,螺」 押韻)遙望洞庭山水翠, **盤裡一青螺。

6樓:田虹

回覆:以下供參考:

—,〃—三**論、二四六分明〃。

二,常見的格式:

平平平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7樓:匿名使用者

七絕格律分兩大類,

合四種句式:

平起式兩種:1、平起平收,首句押韻,2、平起仄收,首句不押韻,

仄起式兩種:1、仄起平收,首句押韻,2、仄起仄收,首句不押韻。

一般而言,第一二四句平聲同韻;第三句仄聲不同韻。第二四句倒數第三字通常為仄音;整首詩的意境高,文辭雅,寓意深。

例: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首句平起入韻式(平起平收)(-- --)

(平) 平 (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白帝城》 (十五刪韻)

例: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十五刪韻)

首句平起不入韻式(平起仄收)(-- | )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曾栽楊柳江南岸, 一別江南兩度春。 遙憶青青江岸上, 不知攀折是何人。白居易《憶江柳》(十一真韻)

例;江南海北長相憶,淺水深山獨掩扉。重見太平身已老,桃源久住不能歸。劉長卿《會赦後酬主簿所問》(五微韻)

首句仄起入韻式(仄起平收)(| -- )

(仄)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例: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 (四支韻)

例: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杜牧《山行》(六麻韻)

首句仄起不入韻式(仄起仄收)(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例:荷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 最是橙黃橘綠時。蘇軾《贈劉景文》 (四支韻)

例: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十一真韻)

(說明:加括號表示可平可仄;◎為韻腳,必須用平聲 ;(-- --)表示首句平起平收或平起入韻,(-- |)表示首句平起仄收或平起不入韻,(| --)表示首句仄起平收或仄起入韻,(| |)表示首句仄起仄收或仄起不入韻(以上文字根據《唐詩鑑賞辭典》編輯)

劉禹錫【望洞庭】一詩是屬於首句不入韻的型別.其中第一第三句都該用仄聲字收尾,完全符合格律要求,只不過這首詩作者用了同一聲韻的仄聲字在這兩個位置,並非有這種定律.如果是仄韻絕句【很少見】第三句也不必考慮押韻問題,只要是平聲字收尾即可.

8樓:匿名使用者

朋友,你可能對七言絕句的押韻問題有些概念不清。請記住:七絕一般都是採用平聲韻,有首句入韻【一二四句押韻】和首句不入韻【二四句押韻】兩種。

第三句不必也不能押韻,否則就失去了絕句的韻味,成了順口溜或打油詩了。至於你所舉劉禹錫【望洞庭】一詩是屬於首句不入韻的型別。其中第一第三句都該用仄聲字收尾,完全符合格律要求,只不過這首詩作者用了同一聲韻的仄聲字在這兩個位置,並非有這種定律。

如果是仄韻絕句【很少見】第三句也不必考慮押韻問題,只要是平聲字收尾即可。希望我的解釋能對您有所幫助。不過您研究問題的認真精神是值得學習和稱道的。

9樓:匿名使用者

《望洞庭》是屬於第一,第二,第四句押韻。一般的七言絕句都是

一、二、四句押韻。第三句可不押韻。

10樓:武全

一、只有

一、二、四句押韻,或

二、四句押韻。

二、《望洞庭》是七言絕句。

一、二、四句押韻。

11樓:匿名使用者

of our life that when we found out

12樓:律妙音萇森

一二聲為平,三四聲為仄。七絕第二四兩句必須押韻,第一句一般也押韻。可以彷一些已成絕句的平仄去寫。

七言絕句怎麼壓韻?

13樓:不是苦瓜是什麼

七言絕句就是每句七個字。最基本的押韻要求是第

二、第四句最後一字的韻母相同(平仄也相同)。第一句最後一字可以入韻,也可以不入韻。

絕句對平仄的要求比較寬。學習的時候可以先搞懂「押韻」和學會分辯字聲的「平」「仄」後,再慢慢對照「律絕」四種平仄格式,逐一套用。

現代七言絕句和古代的押韻方式是一樣的,通俗的來說,一二四句每句最後一個字使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誦或詠唱時,產生鏗鏘和諧感。第三句不必也不能押韻,否則就失去了絕句的韻味,成了順口溜或打油詩了。

七言絕句是中國傳統詩歌的一種體裁,屬於近體詩範疇。七言絕句全詩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韻、粘對等方面有嚴格的格律要求。詩體起源於南朝樂府歌行或北朝樂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晉的民謠,定型、成熟於唐代。

代表作品有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二首》、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等。

韻是詩詞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詩人在詩詞中用韻,叫做押韻。從《詩經》到後代的詩詞,差不多沒有不押韻的。民歌也沒有不押韻的。在北方戲曲中,韻又叫轍,押韻叫合轍。

七言絕句其中第一第三句都該用仄聲字收尾,完全符合格律要求,只不過這首詩作者用了同一聲韻的仄聲字在這兩個位置,並非有這種定律。如果是仄韻絕句【很少見】第三句也不必考慮押韻問題,只要是平聲字收尾即可。

14樓:demon陌

七絕1、平起首句入韻

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平中仄仄平平。

2、平起首句不入韻,首句換成「平平仄仄平平仄」,其餘不變。

中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平中仄仄平平。

3、仄起首句入韻

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平平仄仄平。

4、仄起首句不入韻,首句換成「仄仄平平平仄仄」,其餘不變。

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平平仄仄平。

絕句都是平韻,首入的是 1 2 4句3平韻 首不入韻的,就2 4 句2平韻

拓展資料:

七言絕句是中國傳統詩歌的一種體裁,屬於近體詩範疇。七言絕句全詩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韻、粘對等方面有嚴格的格律要求。詩體起源於南朝樂府歌行或北朝樂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晉的民謠,定型、成熟於唐代。

代表作品有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二首》、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等。

七言絕句,簡稱七絕,其起源已不甚清楚。明清人認為七絕起自蕭綱、虞世南或是四傑的說法,都是指七言律絕。雖然七絕在其發展過程中,的確以律絕為主,但與五絕一樣,古絕之形成還是先於律絕。

現代國內外學者一般傾向於以北朝樂府民歌為七言古絕之源。

也有學者認為七言古絕的源頭應追溯到西晉的民謠。雖然漢魏時已有曹丕《燕歌行》這樣成熟的七言歌行,但最早的完整的七言四句體的出現,是在西晉的歌謠中。這就是《豫州耆老為祖逖歌》:

「幸哉遺黎免俘虜,三辰既朗遇慈父。玄酒忘勞甘瓠脯,何以詠思歌且舞。」逐句押仄聲韻。

初唐時,七言絕句不僅數量較少,題材狹窄,而且在詩壇上的影響也很小,藝術上也不夠成熟,不僅未能充分協律,而且作風比較板滯(如常用對仗作結,有類律詩的前半截),缺乏悠遠的韻度。初唐比較知名的詩人如沈佺期、宋之問,律詩寫得很好,七絕卻一般。

進入盛唐,大量的七絕詩人湧現,在藝術上有了長足的進步,完全可以與五絕並駕齊驅。李白、王昌齡、王之渙、王維、賈至、高適、岑參、常建等確是當時詩壇上的一批七絕高手。代表其最高成就的是李白和王昌齡二人。

王昌齡率先並大力創作七絕,在他的筆下七絕的題材也得到了大大拓展,舉凡從軍、出塞、懷古、贈別、狩獵、宴飲以及奉佛、崇道、閨思、宮怨等等,無不可用七絕來表現,擴大了七絕在詩壇的影響。李白的七言絕句則更能體現盛唐絕句的典型風貌。

七言絕句,由於可以不拘對偶,故構寫自由;由於篇幅短小,故語句精煉含蓄,多言外之音;由於講究聲律,故抑揚頓挫,朗朗上口,宜於低吟高誦。自唐代以來,名篇佳句甚多,詠史、懷古、議政事、抒抱負、訴幽怨、說友情,題材多樣,精彩紛呈,在詩歌各種體式中是最受歡迎的樣式之一。

七言絕句有哪些,七言絕句都有哪些?

很多啊例 回鄉偶書 賀知章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催。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秋夕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烏衣巷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

哪些是七言絕句,七言絕句的代表有哪些?

除了第二首,其他都是 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這樣的格式就是七絕 倒數第二首不是七言絕句,第二首是七言的,可不是絕句 其他 都是 七夕 唐 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七言律詩和七言絕句如何區分,七言律詩和七言絕句有什麼區別

律詩每首有四聯 即八句 每句五個字的是五言律詩,簡稱 五律 每句七個字的是七言律詩,簡稱 七律 律詩的第 一 二句稱為 首聯 三 四句稱為 頷聯 五 六句為 頸聯 七 八句為 尾聯 頷聯 和 頸聯 必須對偶 第 二 四 六 八句最後的一個字必須同韻。近體詩又名今體詩,為唐代新興的詩體,因與古體有別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