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清明節的詩詞有哪些
1樓:niu藝霖
1、清明節,雨晴天,得意正當年。——薛昭蘊《喜遷鶯·清明節》
2、算韶華,又因循過了,清明時候。——王雱《倦尋芳慢·露晞向晚》
3、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閒分白打錢。——韋莊《長安清明》
4、清明時節雨聲譁,潮擁渡頭沙。——張炎《朝中措·清明時節》
5、今日清明節,園林勝事偏。——賈島《清明日園林寄友人》
6、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歐陽修《採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7、東風惆悵欲清明,公子橋邊沉醉。——張泌《滿宮花·花正芳》
8、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程顥《郊行即事》
9、帝裡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10、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高啟《清明呈館中諸公》
11、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張繼《閭門即事》
12、清明天氣。永日愁如醉。——杜安世《鶴沖天·清明天氣》
表達清明節的詩句
2樓:網友
具體如下清晌:
1、幾多情,無處說,落花飛絮清明節。——魏承班《漁歌子·柳如眉》
2、出犯繁花露,歸穿弱柳風。孫檔溫庭筠《清明日》
3、懷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趙長卿《臨江仙暮春》
4、欣然應接已無暇,都為老來無筆力。鄭剛中《寒食》
5、濺行裙更惜,鳳鉤塵汙。吳文英《掃花遊西湖寒食》
6、酹入梅根,萬點啼痕暗樹。吳文英《掃花遊西湖寒食》
7、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高翥《清明日對酒》
8、紅深綠暗徑相交,抱暖含芳披紫袍。溫庭筠《寒食日作》
9、報掃蕩、狐嗥兔舞。吳潛《海棠春已未清明對海棠有賦答凱鋒》
10、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描寫清明節的古詩句
3樓:虔誠且溫和灬長頸鹿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重要節日之一,也是祭祖掃墓的日子。在古代,清明節是乙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因為人們認為這一天陽氣最盛,適合祭祖掃墓。下面就來介紹幾句描寫清明節的古詩句。
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
這句詩描繪了清明時節的景象:天空陰沉沉的,下著連綿不斷的細雨,路上行人很少,給人一種淒涼、芹老寂寞的感覺。
2. 清明時節到南山,和群仙去賞花頌裂。——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
這句詩則表達了在清明節這個美好的季節裡,與眾仙子一起前往野首閉南山欣賞花朵盛開之美好景象。
3.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唐代詩人杜甫的《春望》
這句詩描述了春天來臨後城市裡處處都是花香瀰漫,清明節時又有溫暖的東風吹拂柳樹,給人一種生機勃勃、萬物復甦的感覺。
以上三句詩都從不同角度描繪了清明節的景象和氛圍,讓人感受到這個傳統節日的獨特魅力。
描寫清明節的古詩句
4樓:成大文化
關於描寫清明節的古詩句。
關於描寫清明節的古詩句,你知道的有多少呢?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就要到了,清明寄託著我們對先人的'思念,還表示希望先人保佑我們,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關於描寫清明節的古詩句,歡迎閱讀。
1、清明唐)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關於清明節寒食習俗的詩句,最著名的一篇:
2、《寒食》唐)韓翃。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3、清明夜唐】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絃管暗看花。
清明日送鄧芮二子還鄉唐】戴叔倫。
鐘鼓喧離日,車徒促夜裝。
曉廚新變火,輕柳暗翻霜。
傳鏡看華髮,持杯話故鄉。
每嫌兒女淚,今日自沾裳。
1、清明後登城眺望-【唐】劉長卿風景清明後,雲山睥睨前。
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
草色無空地,江流合羨爛遠天。
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
2、清明日曲江懷友-【唐】羅隱君與田蘇即舊遊,我於交分亦綢繆。
二年隔絕黃泉下,盡日悲涼曲水桐枯頭。
鷗鳥似能齊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應寒食,遙望江陵一淚流。
3、寒食-【唐】孟雲卿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4、清明即事-【唐】孟浩然帝裡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5、清明-【唐】孫昌胤清明暮春裡,悵望北山陲。
燧火開新焰,桐花發故枝。
沈冥慚歲物,局派洞歡宴阻朋知。
不及林間鳥,遷喬並羽儀。
清明節的古詩和清明節掃墓的,清明節的古詩和清明節掃墓的資料
事在人為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寒食 唐 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清明夜 唐 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絃管暗看花。清明日送鄧芮二子還鄉 唐 戴叔倫 鐘鼓喧離日,...
清明節來歷,清明節的來歷
清明節歷史悠久,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據現代人類學 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上古干支曆法的制定為節日形成提供了前決條件,祖先信仰與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禮俗形成的重要因素。據考古發掘,廣東英德青塘遺址發現了萬年前的墓葬,是中國年代最早的可確認葬式的...
清明節的來歷,清明節的來歷
清明節,英文標準譯名 tomb sweeping day或者pure brightness.是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此節日現已列入國假.新華網北京12月8日電 辦公廳近日發出關於2010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據 關於修改 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 的決定 清明節放假三天。由於二十四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