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和赤道地區的森林資源儲存相對完整

2025-07-21 05:40:23 字數 1514 閱讀 4230

1樓:射手座旅遊達人

1氣候成因。

亞寒帶針葉林氣候的特點是冬季長而嚴寒,暖季短促,氣溫年較差大。這是因為本區為極地大陸氣團的源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地且緯度高,冬季黑夜時間長,正午太陽高度角小,又有積雪覆蓋,地面輻射冷卻劇烈,受不到海洋氣團的調節。

本區處於穗如副極地低壓帶和極地高壓帶。受到兩處氣流的干擾,極地海洋氣團和極地大陸氣團的影響,併為極地大陸氣團產生的源地。由於受地球球體形狀的影響,使得赤道與極地之間受熱不均,引起空氣在赤道地區上公升,在極地地區下沉,造成赤道與極地之間近地面和上空氣壓的差異。

在水平氣壓梯度力作用下,推動赤道與極地之間的近地面和上空的大氣作水平運動。

但實際上這種閉合的大氣環流並不存在。因為在自轉著的地球上,任何運動著的物體都應受到地轉偏向力的作用。這樣,由赤道上空向北流向極地上空的南風受地轉偏向力(因是高空氣流,故不考慮摩擦力)的影響,由南風逐漸右偏成西南風,流到30°n附近上空時偏轉成西風。

這樣,來自赤道上空的氣流就不能再繼續北流,而是變成自西向東執行了。由於赤道上空的空氣源源不斷地流過來,又不能繼續北進,便在30°n附近上空堆積,產生下沉氣流,致使近地面氣壓公升高,形成副熱帶高氣壓帶。

在近地面,從副熱帶高壓分出兩支氣流,一支向南流向赤道低壓,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右偏成東北風,稱為東北信風。東北信風與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在赤道地區輻合上公升。這樣在赤道與副熱帶地區之間便形成了低緯度環流另一支向北流,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漸右偏成西南風,稱為盛行西風,它與從極地高壓南下偏轉成的東北風相遇。

暖而輕的西風氣流爬公升到冷而重的東風氣流之上,形成副極地上公升氣流。上公升氣流到高空,又分別流向南北,向南的一支氣流在副熱帶地區下沉,於是在副熱帶地區和副極地地區之間極成了中緯度環流圈向北的一支在北極地區下沉,於是在副極地和極地之間極成了高緯度環流圈。再加上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便形信悄成了典型的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本區降水量少,集中於夏滑族渣季,蒸發弱,相對溼度高。降水量少是因為本區氣溫低,空氣中水汽含量不多,但這裡蒸發弱,所以仍屬於溼潤氣候。降水集中於夏季是因為夏季溫度較高,空氣中水汽含量較多,有氣旋雨和對流雨;冬季溫度低,水汽含量小,又受下沉的大陸反氣旋控制,所以冬季降水少。

南美洲有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嗎?為什麼說缺失了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2樓:

南美洲沒有亞寒帶針葉林氣候。這是由於非地帶因素中海陸分佈的影響。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分佈在北緯50°~65°之間的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沿海地區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分佈緯度則高於55°(大陸東岸),甚至高於60°(大陸西岸)。

與此同時,南半球相應緯度則分佈著廣闊的海洋,無法分佈陸地自然帶。南美洲最南端弗羅厄德角的緯度為南緯53°54′,而且當地陸地面積狹小,深受周圍海洋的影響,相當於北半球相應緯度的沿海地區,沒有亞寒帶針葉林氣候的分佈。

3樓:網友

亞寒帶氣候型別只分布在極圈附近,而南美洲最南端在55°s左右,因而缺失,這也是非地帶性因素中海陸分佈的體現。

4樓:jj沙漏

因為同緯度南半球應長亞寒帶針葉林的地區大部分是海洋-海陸分佈導致缺失此氣候。

南半球為什麼沒有亞寒帶針葉林帶

主要是沒有合適的地形和氣候,針葉林主要是在氣候偏乾燥寒冷地區,南半球只有南美洲最南地區是寒冷的,但是四面環海,溼氣重,所以南半球註定沒有針葉林 亞寒帶針葉林帶大體分佈在北緯50 70 的大陸內部,之所以南半球沒有,是因為南半球在南緯50 70 幾乎沒有陸地了,僅僅有南美洲南端伸入這段,但是面積很小,...

為什麼北京和紐約地理因素差不多但氣候型別卻不同

北京是溫帶季風性氣候,紐約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形成原因主要有這些 1.海陸位置 中國位於太平洋西岸,受季風影響強。紐約位於大西洋西岸,由於太平洋和大西洋洋流不同,兩地的氣候也不同。2.地形因素 北京周圍山多,紐約臨海山少。首先北京不是溫帶海洋性氣候而是溫帶季風氣候,這就涉及到季風氣候的成因了,亞洲是世...

為什麼西歐的地中海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分佈面積廣?且各自的特

溫帶海洋性氣候 形成這種氣候的主要原因是,本區位於中緯度 40 60 大陸西岸,終年盛 溫帶海洋性氣候 吹偏西風,風從西面海上吹來,沿岸又有暖流,使西風更加溫暖溼潤,登陸後受地形抬升,即能大量降水。就西歐來說,沿岸的北大西洋暖流很強大,溫度溼度較高,沿岸又特別曲折,地中海 波羅的海等深入內陸,再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