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大學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2025-07-19 18:55:15 字數 2847 閱讀 4682

1樓:網友

作為一名大學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

1、大學生必須要有自我獨立意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從生下來一直到高中畢業,我們都是處於父母無微不至的保護之中,直到成為了大學生,遠離家鄉與父母。這時候,從小養成的依賴心理會讓大學生有一種茫然無措,做什麼事都無從下手的感覺。

如果不強迫自己形成獨立意識,勇於決斷自己拿不定的主意,不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就容易陷入自閉、自卑的怪圈中,發展成為心理疾病。

2、大學生應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

社會適應能力是個體為滿足生存需要而與環境發生調節作用的能力。在計劃經濟時代,人的一生都是由「組織」決定的,社會適應能力的大小一般不會對人的進退產生多大影響。

為了培養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學校應開展各種行之有效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走出校門,進入社會,瞭解社會,並逐漸適應社會。

3、大學生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在社會生活中,良好的人際關備帶系可以消除孤獨感,獲得安全感。在調查中瞭解到的學生抑鬱和焦慮心理產生的原因,有相當大的比例是因為沒有處理好與同學的關係。

因此,大學生要善意地和他人相處,多一些真誠的讚美和鼓勵,不要輕易懷疑他人,甚至輕譽神視、厭惡他人;要尊重他人、信任他人,注意傾聽對方的談話,不把自己的意志和見解強加於人,既樂於助人,也坦然接受別人的情感和幫助。實踐證明,有好的人際關係就會有好的心情。仿虛蘆。

4、大學生應該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

經常參加學校舉辦的各種文藝和體育活動,能夠加強自己與他人的溝通能力,激發自己熱愛生活、自強、自信的熱情,同時也可以更好的為自己減小學習生活中的壓力。

5、大學生要有自己的合理的理想和目標。

有乙個明確的理想和切實可行的奮鬥目標,是保持良好心態的重要前提。有抑鬱或焦慮心理的大學生,往往是缺乏理想和目標,看不到生活的前景;或是理想和目標過高,難以達到自己的期望值,從而產生不良心理。

大學生可以結合個人的興趣愛好,制定出明確的、分階段的、可操作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奮鬥目標,使自己在做出努力後,經常有達到目標後的成就感和欣慰感,從而感受到生活的樂趣,培養起良好的心態。

2樓:美墨瑞教育

1.規律作息。

規律作息除了保證身體健康外,對心理和大腦健康也十分重要。建議早睡早起,每日保證7~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2.遠離菸酒。

長時間吸菸或飲酒對情緒有破壞作用,嚴重時會形成煙癮或酒癮,正常的腦功能也會受到破壞野閉。

可能有些人會問,偶爾吸菸飲酒是不是沒關係?比如「以酒助眠」「小酌怡情」?這些理解是錯誤的。

目前研究發現,吸菸飲酒是不良的減壓方法,對身心健康毫無益處,飲酒帶來的睡眠也不是正常健康的睡眠。

3.培養興趣愛好。

興趣愛好可以拓寬生活的寬度,也可以發掘自己的潛能,幫助表達自我。研究發現,擁有個人興趣愛好的人更容易保持心理健康。

4.學習調節情緒的方法。

調節情緒的第一步是學著察覺自啟配己的感受,明白情緒沒有對錯,逐漸瞭解感受背後的想法、需求與期待。

學著探索適合自己的良性減壓方法,幫助我們緩衝日常學習和生活的壓力,提高自己的心理彈性力。推薦的減壓方法有不同種類的運動,例如,接觸大自然,藝術活動(如繪畫、唱歌等)、閱讀、寫作、冥想等。

5.培悄脊指養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

研究發現,和諧的人際關係可以提高人們的幸福感,對身心健康非常重要。大學時期,我們經常要面臨很多相處的問題。比如,如何和不在身邊的父母相處?

如何和親密的愛人相處?如何和朋友相處?如何和自己相處?

有意識地學習相關的方法,可以促進我們的人際交往,促進自身健康。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

李雪 王慧。

大學生該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3樓:情感解說家

大學是乙個縮小版的「社會」,大學生在大學裡可以提前接觸到社會中的部分內容。大學是乙個重要的轉型期,是由「學生」轉向「社會人員」的過渡階段。以下是我整理的大學生該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首先,正視自己,保持自信,不自欺。對自己的各方面優缺點都能做出恰當的、客觀的評價;對自己不提苛刻的非分的期望和要求,但要上進;對自己的生活和理想能有規劃,明白自己想要什麼;同時,也會努力發展自身的潛能。還有,每個人都有乙個缺陷不論什麼,都不要因此覺得自卑。

接受別人,敢於交往。能與他人相互溝通和換位思考,又能獲得別人的理解和接受,能融於集體,不論是在班級還是宿舍或者社團,都能夠交往順暢。最後是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當今有太多的學生不懂得控制自己,造成了嚴重的後果,所以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並能夠調節情緒。

尋求專業心理諮詢。不少大學生在產生心理問題後,習慣於自我的'調節,也就是說,想著讓自己的心理問題自然好。這是好的,但是當心裡壓力很大,內心的衝突激烈時,自我調適,有可能難以奏效。

此時就應該積極去獲得家庭學校和社會的支援,爭取親朋好友的幫助,尤旁李其是應及時主動尋求心理諮詢機構的幫助。

研究表明,負面情緒可嚴重干擾人體免疫功能,引起許多「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風溼性關節炎等。長期情緒低迷,會引發厭食消化不良等症狀;長期緊張則可導致去甲腎上腺素大量分泌,繼而血壓公升高,心率加快,存在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的突發風險。

運慎遲科學家調查發現,長壽老人中絕大多數充滿對生活的熱愛,有著樂觀的生活態度。其實樂觀的情緒可以通過大腦影響心理活動繼而影響全身生理活動。樂觀心態可使可調節人體處於最佳狀態,促進身心健康,更有效地適應環境。

做乙個心理健康的人,以樂觀豁達的態度對待人生,常聽孝譽令人愉快之事,多交性格開朗的朋友,以使自己從中受到感染。多結善人,樂聞善事,以樂忘憂,可及時消除不良情緒。

遇事多思其有利的一面,對人多思其友善的一面,不僅有利於人際交往,更能使人心情愉快。要有堅定的信念,關心集體,團吉他人,保持心情愉悅。要有健康的精神態度,發展業餘愛好(運動、**、文學等),積極參加活動,以陶冶自我的情操。

大學生如何開展心理健康活動?請高人指點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活動,內容和形式可以是多樣化的,可以講座,可以戶外心理拓展運動,心理遊戲等等。你可以到書店買本書看看,團體諮詢與 或 心理遊戲 等操作性強的書,書上會給你具體的操作步驟。談談如何做一名心理健康的大學生 智力正常,意志品質健全,情緒反應適度,自我評價正確,人格完整統一,人際關係和諧,適...

如何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如何維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即人與人之間的心理適應 不僅能接受自我。心理健康的大學生樂於與人交往,有正確的人際交往態度和有效的人際溝通技能 友愛 寬容,能用尊重 信任 理解的態度與人相處,也能接受他人,約拿他人。心理健康的大學生既能瞭解自己,又能借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對自己的能力 性格和優點都能做出比較恰當的,且有比較強的...

大學心理健康見面課觀後感,大學生心理健康見面課測試題答案

大學心理健康見面課。之後我深深地感到了原來人生還有不一樣的看法。不能急於自己的小內心要快擴一些。要保持好心態,不能自暴自棄,有什麼事都要說出來,不能自己憋著,可以跟周圍朋友家人商量 心理健康課程可以讓我們更好的去了解自己,分清楚自己做一件事情的目的意義,也是幫助我們更好成長的一個課程 大學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