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家族在中國所作出的貢獻有多大?

2025-07-17 18:35:10 字數 1676 閱讀 1624

1樓:匿名使用者

漢族,漢人,就是跟他的朝代來的,其他沒覺得,王朝更替,各有明君,昏君,庸君,說統一,那是秦始皇乾的事,說國家實行分封還是郡縣,那也是秦始皇李斯干的事,劉姓就是通過政策實施地方諸侯,**郡縣為後面朝代把國家實行諸侯還是郡縣作出了幫助,後代實行封建郡縣制,其次,劉姓的貢獻就是穩定了全國,把秦始皇沒做完的事做完了。

2樓:匿名使用者

建立了漢朝,並達到歷代除唐朝外的鼎盛。

劉氏家族在中國有多少人

3樓:匿名使用者

華裔劉姓在世界上有7200萬。

4樓:匿名使用者

劉姓,以邑為氏,據專家考證,世界上劉姓人口有7000多萬,稱得上是「遍地流(劉)」。劉氏建立東、西漢兩朝,統治天下,於是其子孫分佈於天水、中山、南陽、彭城、東平等十四處之多。

漢末三國之際中原的劉氏為避「董卓之亂」不斷向四方遷徙,主要是向東南投奔孫吳和向西南進入四川投奔蜀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劉氏大舉南遷,在江南影響很大。唐代和宋代,劉姓已遍佈大江南北,盛於全中國,直至今日。

從明末開始,閩、粵劉氏陸續有人移居臺灣,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謀生。

劉氏最早的祖先是誰

5樓:筱鴨電影

劉累。劉姓,最早一支劉姓源自堯的後裔劉累,故劉累為劉姓得姓始祖。劉累,堯之裔孫。早年,劉累曾向豢龍氏董父學豢龍、御龍於豢龍氏。

約西元前1879年,夏孔甲帝時,天降龍於今河南省臨穎縣豢龍城東南角龍蕩溝處。孔甲派劉累到此養龍,長達7年之久。因劉累養龍御龍有功,孔甲封他為御龍氏,代行豕韋國君。

後因一雌龍死,累把龍肉加工成美食,送給孔甲吃,孔甲享用後,感到味道鮮美,又向劉累求食。

劉累怕死龍事發,孔甲追究問罪,便於約西元前1873年,劉累便遷徙到堯山(大龍山)東麓,今天的河南省魯山縣隱居,隱匿了原來的名字,改稱「丘」,人稱「丘公」,稱隱居的地方為「邱公城」。

孔甲知道後,不再追究,丘公改為劉累,劉累族人遂改姓劉氏,中華劉姓遂劉累繁衍生息。早在明代前,後人把邱公城附近的耿集鎮(古稱竹峪寨)雅稱「豢龍故里」,又在西寨門迎門額上鑲刻「豢龍故里」門額石記之。

劉累終卒於今河南省魯山縣邱公城,葬於邱公城東北30公尺處。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修築昭平湖,劉累墓便沒於昭平湖中。

6樓:網友

東漢末年安城太守遐公。劉累是沒有記載的。我只知道這麼多。

7樓:匿名使用者

劉姓的**。

一 姓氏**。

1 出自祁姓,為炎帝堯陶唐氏之後。相傳祁姓是黃帝的後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後來祁氏被封於劉國,亦即今定州唐縣。其子孫以國為姓,相傳姓劉。史稱劉氏正宗,這就是陝西劉氏。

2 出自姬姓,為周太后的後裔。相傳周武王去世後,周成王繼位,封王季的兒子於劉邑,其後裔以邑為氏,世代相傳姓劉,這就是河南劉氏。

3 出自他姓,為他族、他姓改嫁或賜姓劉。據史書記載:一、漢高祖劉邦實行和親政策,以皇室宗女嫁於單于為妻。

依照匈奴的習俗,貴者皆從母姓,單于的子孫於是皆從劉姓。於是便生成這支劉姓。

二、據史籍記載,齊人婁敬在洛陽向劉邦獻入關中建都之策,得到劉邦的重用,劉邦稱帝后,賜姓劉氏,其後保持此姓;劉邦為了感謝項伯在鴻門宴上對他的救命之恩,賜他劉姓。三、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將鮮卑族的複姓獨孤氏改為漢字劉姓,成為當時大姓之一。其他入遷中原的少數民族也有改作劉姓的。

有沒有一首關於周劉緣的藏頭詩,用周氏家族做一首藏頭詩

周遊四海君默然,劉門漢室非一般。緣聚於此相對笑,戀意朦朧羞紅顏。可否?周氏家族出才子,劉海飄飄笑顏來。緣分使他把話說,學習使他沉默哉。用周氏家族做一首藏頭詩 周遭風雨起滄瀾,氏初作承刻永遠,家有今生人和美,族無千秋萬載傳 要一首藏頭詩 小弟名緣,讀書幾年.寫的不好,還望海涵 李樹桃花春來會 鴻羽輕飄...

劉姓在中國約有多少人口,姓劉的在中國大概有多少人

當代中國大陸地區劉姓有約6456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5.4 俗話說,張王李趙遍地劉。劉姓的確分佈很廣,但分佈比例不均衡。劉姓在今日中國分佈主要集中在北方和中原地區。具體從劉姓絕對人口數量在全國的分佈來說,又集中於四川 河南 山東 河北四省,這4省的劉姓人口占全國劉姓總人口的36 其中,河南和四川分別...

唐朝李氏皇族的後代現在聚集在中國的什麼地方

詔安 李氏族譜 稱李火德是李伯瑤的四代孫 如此每代人都是一百歲左右才生兒子 平和侯山 李氏族譜 直接廢了李伯瑤將譜系接入汀州李火德 如此李火德到第十代生於一三二四的李仁甫只用了五十餘年,平均五六歲就生兒子。泉州李氏始祖李君懷唐末隨王審知入閩,部分李氏族譜舊譜已追溯到李淵子李元祥,但與歷代天子之後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