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主管茶葉與馬匹的官職

2025-07-17 17:05:09 字數 1043 閱讀 6541

1樓:可可社會說

茶馬御史。

茶馬御史,亦稱「巡視茶馬御史」,清代茶馬司官名,《清史稿·食貨志·五》:「司茶之官,初沿明制。陝西設巡視茶馬御史五:

西寧司駐西寧,洗州司駐岷州,河州司駐河州,莊浪司駐平番,甘州司駐蘭州。」五大茶馬司各就其位,充分保證清初馬源的悉鬧供需和補給。

此外,朝廷還設定了茶馬司正副史等官職,建立了茶馬司、茶倉、批驗所、轉運所,形成了完備的茶馬管理執行系統。茶馬道即茶馬古道,是進行茶馬**的道路總稱。

茶弊陸陸馬**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茶馬**起源於南北朝時期,興於唐宋,盛於明清,二次世界大戰中後期最為興盛。南北朝時租頃期,中國商人用以茶易物的方式向土耳其輸出茶葉,順便也帶去了中原的漢民文化和先進技術,這應該是最早的茶馬**雛形。

明朝以後,統治者把茶馬**當作治理邊疆的重要手段,通過茶馬**,促進了邊疆地區的城鎮化建設和經濟發展。湯顯祖在《茶馬》詩中讚美「黑茶一何美,羌馬一何殊」,「羌馬與黃茶,胡馬求金珠」,也足見當時茶馬交易市場的繁榮。

2樓:阿培談民生

茶馬司。

茶馬司簡稱「茶司」,官署名,宋以後專掌茶馬**的機構。宋代始置,初為茶場司與買馬司合稱。熙寧七年(1074)始置官管理成都收買茶貨,襪清以供秦鳳熙河路買馬之費,遂置茶場司,元豐四年合二司為一。

慶元六年以提舉茶事兼理馬政,改稱都大提舉茶馬司,嘉泰三年復分二司。凡市馬於邊區則以茶交易,置都大提舉及主管、同主管官,許其自置僚屬。

職責許可權

以茶易馬,是我國曆代統治階碧擾段長期推行的一種政策。即在西南(四川、雲南)產地和靠近邊境少數民族聚居區的交通要道上設立關卡,制訂「茶馬法」,專司以茶易馬的職能。即邊區少數民族用馬匹換取他們日常生活必需品的。

據史籍所載,北宋熙寧年間(1068-1077年),經略安撫使王韶在甘肅臨洮一帶與人木徵作戰,需要大量戰馬,朝廷即令在四川徵集,並在四川四悔好旦路設立「提興茶馬司」,負責從事收購和以茶易馬工作,並在陝、甘、川多處設定「賣場」和「買馬場」。

剪鬃與束尾 中國古代戰馬與民間馬匹最大的區別在哪

最大的區別在於剪鬃與束尾上的區別古代的戰馬是十分講究剪鬃和束尾的 樣子的。因為他們需要在作戰當中十分靈活。而民間馬匹就沒有這樣的要求,他們的剪鬃和束尾是不需要修飾的。戰馬和民間馬相比,民間馬是用來日常生活,所以對外貌要求不是特別大,戰馬是用來作戰的,所以對對戰馬,會進行一定的修繕。這樣讓戰馬看起來更...

古代將軍官職,古代將軍官職的名稱有哪些?

車騎將軍 驃騎將軍 虎威將軍等。這基本上都是一些封號吧,並不是所謂官職。當然亦有等級之分。不同朝代的等級制度不一,以下介紹最具代表性的漢朝和唐朝。漢代軍職 伍長 什長 都伯 百人將 牙門將 騎督 部曲督等 別部司馬 軍司馬 都尉 騎都尉 校尉 但五校幾乎成清貴武職,偏文 中郎將 五官 左 右 虎賁中...

古代的按察使究竟是個什麼官職?這個官職都有著什麼職責和權利

在中國古代,按察使是一個官名。是唐初仿漢設立的,它主管一個省範圍內的刑法,和現代省級公 檢 法機關一樣。主要職責是考核吏治及赴各道進行巡察。在清代,還有振揚風紀及澄清吏治之責。鄉試中充當監考官 管理全省範圍內的郵驛傳遞 考察外官等。和布政使共同負責和承擔省內的一切政務。每個朝代,按察使的職能也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