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人希望別人也受害叫什麼心理?

2025-07-15 15:55:09 字數 2228 閱讀 2482

1樓:星萬月灼

這種心理可以稱為"同伴心理"或「怨同理心理」。具體來說,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 羨慕心理:受害人有意無意的感到受害物件更幸運,產生憎羨的複雜情感。希望他人也同州鋒樣受難,是出於報復的衝動。

2. 助長優越感:當他人同樣受難時,受害人的經歷似乎不那麼壞。這讓受害人感覺自己不那麼「特殊」,從州逗而變相提公升自尊。

3. 減輕孤獨感:當他人加入了「受難行列」,受害人性質上不再「獨獨一人」。這減輕了自卑和無助感,令受害人感覺難堪的情形不那麼尷尬。

4. 抒發制約的情緒:受害人在承受痛苦時無法對物件發洩,這會帶來壓抑的情緒。當他人受到傷害時,就相當於受害物件受到了報應,這讓受害人的情緒得到紓解。

5. 歸咎他人:受害人將「矛盾」外在化到別人頭上,認為他人"配合"自己倒黴的遭遇。這讓受害人感到受冊跡晌害的理所當然。

所以,這種希望別人受難的心理,往往涉及複雜的自我保護機制。包括羨慕嫉妒、自尊需要、降低孤獨等。這從本質上反映了受害者在經歷一定的傷害後,難以理性地面對和解決自身問題。

2樓:班晴桖

這種心理就是常說的報復心理。

什麼是受害者心理

3樓:熱情的肖建新

所謂受害者心態,是指具有消極、歪曲的認識思維方式,來為自己謀取利益和支援的做法,他胡銀們會有抱怨、偏激的行為態度,認為所有的事情都不是自己的責任,要麼是別人的錯,要麼是社會黑暗,不公平。

擁有受害者心態的人,通常會有以下的行為特徵:

1、把生活中不順的事情全部怪罪到別人身上。不管遇到什麼事,不會中立、客觀地去看待問題,會把問題的導火索指向別人,並用自己的理論來歪曲事實,讓別人認同他的說法。

2、社會黑暗,錯的是世界。有非常極端、偏執的想法,認為世界都在和自己作對,稍有不順心的事情,就會採取過激的行為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3、把別人的好意理解成攻擊。別人想要幫助他,內心不會認同別人,會有懷疑、偏執的態度,認為對方會害自己,圖謀不軌,會以自己的認知理解去揣測旁人的行為,無中生有捏造歪曲事實。

4、從不反省自己的錯誤。表面上也許會有認錯的態度,但是內心是不會接納別人說法的,事情發生以後,依舊我行我素,做事情重蹈覆轍。原來犯過的錯誤,還會再次發生,變本加厲。

存在受害者心理的人,通常心理都不是太健康,並且人格上有一定程度的困擾。

擁有受害者心態的人普遍會將生活中的挫折放大化,與他人交往時,傾向於認為別人都對自己有不良企圖,自己的生活過得不如意時,傾向於抱怨身邊的人,覺得都是他們的出現耽誤了自己的人生。

擁有「受害者心態」的人,習慣將自己定位為情境中的「受害者」,因為這樣就可以不用承擔責任,也不用去努力改變現狀,抱怨、責備、遷怒於他人,便成了常態。

人一旦將自己定義為受害者,咐做神很容易將他人衡虧或者外界投射為「加害者」,這樣一來就把自己和外界完全對立起來了,認為自己是最可憐的人,別人不理解自己,整個世界都在和自己作對,每個人都對自己不夠好,將自己深陷於被傷害的痛苦中無法自拔。

源自於父母對自己的不接納,自我價值感太低,思維依舊停留在向外歸因上,內心缺乏力量。

在他們的心中住著乙個「無助小孩」,覺得自己難以改變目前的生活狀態,所以總是停留在抱怨當中,生活中他們喜歡相互指責,抱怨父母、領導,彷彿現狀都是因為別人才造成的。因為只有這種想法,才能讓他們的心裡好受些,證明了自己不是錯的,而是他人。

受害者心理

4樓:我的驕傲

今天暫緩《溝通的方法》筆記更新,先來看看這本新新的舊書——《拆掉思維裡的牆》。為什麼說它新?因為它裡面的內容有更新;為什麼說它舊?因為它的名字是舊的。

在這本書的推薦序部分,有乙個名詞很吸引我,「 受害者心理 」,什麼意思呢?

受害者會做些什麼呢?

1、推卸責任,保全面子。

不是我的問題,通通是別人的問題,環境使然、條件不好……總賀卜之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客觀因素導致的。

2、安心做壞事。

因為公司太爛,老闆不好,所以我也要混混日子,不努力工作。可是,你付出了時間啊!時間比什麼都寶貴,何必要隨便脊豎浪費呢?

3、比慘故事會。

聚整合群體來吐槽老闆、吐槽工作,在別人的悽慘故事裡獲得滿足感。

怎麼樣不成為這樣的人呢?

你要掌控住自己,自己對自己負責,自信自己可以把控住所有的事,對於困難也是可以想辦法克服的櫻拍大,而不是一味於事無補的抱怨。

最後,有一段話摘抄下來,送給大家:

這個世界就是這麼不公平。你做得只是好一點,別人是不認的;你必須做成乙隻鴕鳥,比雞大得多的鴕鳥,到那個時候,所有人才會說你好。

受害人遭受家庭暴力該如何取證維權

方法一,報警。當在受家庭暴力時可以立即報警,出警記錄就可以成為遭受家暴的最好證據。方法二,向當地婦聯投訴。當地婦聯被稱為廣大婦女的孃家人,婦聯對於家庭暴力一直持有強烈的反對態度,在遭受家暴式及時向婦聯投訴,屆時婦聯會維護受害者的權益,認真記錄並進行積極的協調處理,記錄也會進行儲存,以便日後作為證據。...

犯罪受害人可否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問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一般不會涉及到精神損害賠償 刑事案件受害人是否能主張精神損害賠償 當然可以主張,不過最終要看法院是否支援。可以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協議離婚後可否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協議離婚後不能再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因為離婚手續已經辦完,不能再起訴離婚問題。如果再起訴只能以一般侵權行為,要求賠償經濟損...

《不完美受害人》劇組官宣開機,這部劇講述了乙個怎樣的故事?

這部影片主要講的就是乙個律師成功受到嫌疑人的委託,而且憑藉著他自己非常優秀的職業技能,進行相關的調查。所以後來在法庭上成功的推翻了,受害者對當事人的刑事指控。可是他做的這件事情,導致法律這件事情跟個人的感情立場出現了非常嚴重的衝突。這個律師也面臨著,非常嚴重的倫理挑戰。不完美受害人 講毀稿述了乙個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