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社會生活家
鎮守北大門的是魏延,劉備死後他被派往了漢中,防止曹魏偷襲。
2樓:bat誰主沉浮
蜀國的兩大都督中,鎮守北大門的是馬超,當時馬超被劉備授予五虎上將和平西將軍。守衛著蜀國的北大門。
三國時,蜀漢四大都督分別是哪四個?最重要的是哪個?
3樓:噔噔棒子新人
都督這一稱呼,在漢末三國時期開始大量出現﹐其中有的是偏裨將校﹐有的則是鎮守一方的主將。前者被稱為帳下都督或部曲督﹐後者被稱為持節都督。在漢末三國時期,魏蜀吳都設立了多個都督,以此來鎮守邊境。
比如曹魏有荊州都督區、揚州都督區等,東吳有信陵督、西陵督、、江陵督、巴丘督、蒲圻督、夏口督、沔中督等多個都督區。與此相對應的是,蜀漢有漢中、江州、永安、關中、庲降等都督,其中,因為蜀漢沒有佔據關中地區,所以關中都督乃遙置虛設外,其餘都督都有明確的防守職責。
在此基礎上,蜀漢形成了永安都督,庲降都督、漢中都督、江州都督四大都督並立的格局。那麼,問題來了,對於蜀漢四大都督來說,哪乙個都督最重要呢?
一。首先,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在贏得漢中之戰的勝利後,正式設立漢中都督區,首任漢中都督就是魏延。建興五年丞相諸葛亮進駐漢中,以魏延改任督前部,領丞相司馬。
等到劉備建立蜀漢後,設立庲降都督區,主要負責鎮守蜀漢的南中地區,庲降都督治南昌縣(今雲南鎮雄),之後移治平夷縣(今貴州畢節)、味縣(今雲南曲靖)。
夷陵之戰後,劉備退至永安白帝城,設永安(巴東郡治所,即白帝城)都督,又稱巴東都督,首任永安都督為李嚴。除了這三個都督區之外,蜀漢還設江州(巴郡治所)都督,是後方重鎮,首任江州都督為費觀;建興元年,繼任者為李嚴、李豐、李福、鄧芝等,在此主持北伐的後方事物。
<>最後,除此之外,對於蜀漢的另外三個都督區,或多或少都是在支援漢中都督區。比如蜀漢的庲降都督,不僅負有鎮守南中地區的重任,也需要將蜀漢南中地區的資源輸送給漢中一帶,比如兵力、物資等。至於蜀漢的江州都督,作為蜀漢後方的乙個都督,也是致力於為漢中提供糧餉支援的。
在蜀漢丞相諸葛亮北伐中原地區,李嚴曾由永安都督轉為江州都督,以此為蜀漢北伐中原籌措糧草。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就永安都督來說,實際上在兩個時間段的地位,是可以和漢中都督相比較的,一是劉備兵敗夷陵之後,東吳大軍對永安虎視眈眈,二是蜀漢滅亡之際,永安都督羅憲擊敗了想要趁火打劫的東吳大軍。當然,在其他時間,因為蜀吳聯盟的建立和恢復,所以永安都督是遠沒有漢中都督重要的。
三代大都督皆死在任上,孫吳的大都督到底有多難做
隨著 三國演義 的普及,三國裡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小時候我們喜歡忠義的劉皇叔,長大了我們喜歡一代奸雄曹操。無論是小時候還是現在,我們都經常不把孫吳政權放在心中,孫吳政權是三國演義裡中存在感比較弱的。但是孫吳也有很多的人才。曹操有郭嘉與荀彧和五子上將,劉備有五虎上將和諸葛亮,而孫吳最拿的出手的就是孫吳...
立過大功的大都督魯肅,地位為啥會突然下降?
這是 三國演義 的描寫核首皮,在正史裡,魯肅無論軍事才改差能 謀略還是口才,都首屈一指的,立功無數。他地芹啟位的下降是因為身體常年病痛的原因,無法繼續效力。因為魯肅主張聯合劉備共同對付曹操,可是赤壁之戰後,劉備向東吳借了荊州,是由魯肅經手猜清談妥的,後經多方催討一直穗旁前不肯還,魯肅此時也較尷尬,所...
地跨兩大洲的國家有哪些?地跨兩大洲的國家是誰?
世界上地跨兩大洲的國家總共接近20個,你還能記得幾個?地跨兩大洲的國家是誰?俄羅斯,哈薩克,土耳其,喬治亞,亞塞拜然,埃及,印度尼西亞。其他是有部分屬地或島嶼在外洲。如美國 夏威夷及太平洋島嶼 西班牙 在非洲有屬地和島嶼 英國 北美洲,大洋洲及印度洋屬島 法國 南美洲法屬蓋亞那,北美洲,大洋洲,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