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擊側閃有哪些技術要點嗎?

2025-06-22 11:50:31 字數 1619 閱讀 8674

1樓:求註冊

下潛可以躲避所有針對你頭部的攻擊;適用範圍方面,不受靠繩影響強於後閃但不能像後閃一樣有效躲避身體攻擊,所以整體來說和後閃不相上下彎蔽,強於側閃;快速的下潛可以創造視對手視覺盲點,而且可以創造很好的攻擊角度,因此躲閃後反擊潛力粗鬧族最大;動作難度方面,因為下潛和後續動作的銜接難度很大,所以下潛是最難的;體能消耗明顯高於側閃和後閃。

下潛的啟動方式相對簡單,放腿力,自由下落身體,腿支撐。我的啟蒙教練這是這樣教我的,讓你的身體自然下落,到能感覺到蛋蛋發涼的速度就對了(我的理解是和坐過山車的時候在下落失重時蛋蛋的那種一陣涼的感覺一樣),但是說句實話,練了這麼多年,即使下潛後反擊已經是我個人的乙個技術特點,我是真的沒怎麼感受過,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小的時候蛋蛋受過幾次「委屈」不敏感了。

下潛的基本動作訓練:躲避球、下潛過繩。

下潛進階訓練:第一階,陪練原地喂拳,攻擊頭部(下潛的原地喂拳應分為兩種起始姿態,除了起始站立姿態的訓練外,也要加入起始下潛姿態的訓練,目的是為下潛後技能銜接打好基礎)。第二階,第一階加直線移動;平衡球上第一階訓練(很重要)。

第三階,第一階段加隨機移動,陪練主導位置,拳手要跟陪練走。

後閃是乙個可以用來躲避所有攻擊的閃避,其他躲避的原理是變向它是變距離;也正是因為距離的改變,後閃之後反擊往往要加上拉近距離,更容易讓對手反應過來,因此是閃避後反擊潛力最低的。但也人說後閃在靠繩時藉助繩力加快拉近速度時間反擊,反正。這個我不會~估巖弊計這招是小時候愛打彈弓的人想出來的。

覺得沒有多大的實用價值~

後閃的啟動方式有兩種,一是腳步帶身體,二是腰帶肩。和腳步有關的都不簡單,需要腳步基礎紮實。除此以外個人感覺後閃是最好練的,估計是因為被攻擊後往後躲是人的本能反應。

1.別跑太遠了,你不是梅威瑟。

2.腳步帶後閃,要注意重心控制,錯誤的中心後傾很容易讓你被擊打後失去平衡倒地。

3.注意自己和圍繩的距離。<>

拳擊側閃有哪些技術要點

2樓:傲骨無痕

拳擊躲閃動作分為側閃、下潛、後閃。

首先來說題主問的側閃:

側閃是主要用於躲避對手針對頭部攻擊的直拳;適用範圍低於下潛和後閃;躲閃後反擊潛力接近下潛高於後閃;動作難度方面腳步帶側閃和下潛並列最高腰帶側閃和腰帶後閃並列最低;體能消耗低於下潛與後閃基本相當。

側閃啟動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側步帶腰肩移動,以腳步啟動躲閃。二是腰帶肩,以腰部啟動躲閃。側步帶對腳步的要求很高,但是更容易創造出刁鑽的反擊角度,配合步法技巧(後詳)可以打出更高效率的反擊。

腰帶的方式易學,上限不高。

側閃的要點:

1.側閃最忌諱的就是用頭帶側閃,甩腦袋的後果不僅僅是頭部平衡不好把握,而且在側閃過程中會造成頭部抗擊打能力脆弱。

2.側閃的方向應是對手出拳臂外側,對手出直拳後手臂外下側會形成視覺遮蓋,影響反應。

3.側閃應該是標準的左右移動,上半身不要前後傾。首先,直線左右是最短的距離,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完成躲閃。其次會影響反擊。

4.側閃過程中眼睛要盯著對方,一是判斷對手下一步動作,以繼續躲閃、格擋或反擊。二是準確感覺自己躲閃的幅度。三是不會暈。

5.抱架不能掉,看過幾個教學,有些喜歡教人的人,左右側閃都是下移反側抱架的(如左側閃掉右手或者甩右手),從發力上來說這樣確實會獲得更快的側閃速度。但是能這樣側閃的人,我只能說是被打的不夠多。

再生稻的田間管理技術要點有哪些

一般就是嚴格控制他們之間的間隙,還有就是適當的水量 要點就是要有足夠的水澆灌然後要施肥什麼的 我覺得首先還是操作的正確性,其次就是要準確的培養。再生稻的田間管理技術要點 一是加強水分管理 水稻各生育期臨界溫度 1 田間必須在抽穗揚花期灌溉。如果是連續的極端高溫天氣 連續3天平均溫度超過35 更要灌深...

山楂盆景的特點有哪些,盆栽山楂技術要點有哪些?

盆栽山楂抄因其葉片大,極不耐旱。缺水錶bai現為果實du暗淡 果皮皺縮 果柄變色 脫zhi落dao 葉片受害輕,表現為葉色濃綠,萎嫣,供水後恢復正常。一般成型盆栽在夏季要求每天早晚各澆一次透水。盆栽山楂盆內不可積水,要求培養土疏鬆透氣。冬季休眠期10 15天澆一次水。盆栽山楂技術要點有哪些?1 整形...

秋冬發高產的技術要點有哪些,蘿蔔種植高產技術要點有哪些?

油菜秋冬發的技術實質是主攻冬前苗勢長相,宜早播 早栽 早追肥,關鍵技術是採用大壯苗移栽。根據產量要求和水田三熟制油菜移栽季節偏遲的特點,大壯苗的形態標準概括為 三個七 即移栽苗應有6 7片綠葉,20 23.3釐米高,根頸粗0.6 0.7釐米。苗子長相如飯碗一樣 稱為 碗式勒 苗齡40 45天。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