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起八代之衰是蘇軾對誰的讚譽

2025-06-21 09:35:27 字數 2043 閱讀 4779

1樓:樓山胖子

文起八代之衰」,這句話是蘇軾在《潮州韓文公廟碑》

對韓愈的讚譽,原文為「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悶手:螞困嫌此豈非參天地,關盛衰,浩然而獨存者乎?」

從韓愈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其文學成就看,並非過譽之辭。他與柳宗元。

同為唐代古文運動。

的倡導者。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乙個「衰」字表達了唐宋古文家對駢尺悄文的貶斥和不滿。

韓愈的出現給了他們一些希望,開啟了散文的道路,在我國文學史上具有深遠的影響。

哪位文人被蘇軾譽為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為百世師?

2樓:wyd1933冬瓜

被桐洞蘇軾譽段胡為文起八代之衰的作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 首,他和柳宗元等人一起發起了局燃枯古文運動,代表的作品有師說,他也被稱為韓昌黎。

3樓:幸福小豬豬

韓愈的文章被稱為文起八代納仿之衰,匹夫而為百世師,韓愈的文章洞兆纖在猜橋我國的文學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文采很好。

4樓:寄情以言

韓愈。韓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倡導併發起了古文運動,倡導古體散文。

被蘇軾讚譽為「文起八代之衰「的大文豪是誰?

5樓:匿名使用者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出自蘇軾《潮洲韓文公廟碑》。 八代」即三國、西晉、東晉、十六國、南朝、北朝、隋、唐。

文起八代之衰」當然指的是唐代文學家韓愈。

蘇軾評價韓愈為「文起八代之衰」中八代指什麼?

6樓:匿名使用者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出自蘇軾《潮洲韓文公廟碑》。

八代」指東漢以來的三國、西晉、東晉、十六國、南朝、北朝、隋、唐。

韓愈與柳宗元倡導的「古文運動」的內容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主張文道合一。道是目的,文是手段。文道合一,即是要求內容與形式的統一,文為道服務。

韓愈提出:「志乎古道」(《題歐陽生哀辭後》);柳宗元提出:「文者以明道」(《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但兩人所說的「道」,內涵並不完全一致。韓愈以儒家道統自居,強調的是正統的儒家孔孟之道,而柳宗元作為改革家,強調的是「輔時及物之道」(《答吳武陵論〈非國語書〉》)

二是主張文體革新。包含以下三個層次:1.

反對駢文,提倡先秦兩漢古文。韓愈提出「非三代秦兩漢之書不敢觀」(《答李翊書》),柳宗元提出「文之近古而尤壯麗,莫如漢之西京」(《柳宗直西漢文類序》),他們提倡復古的目的在於創新。2.

重視「文」的作用。柳宗元提出「言而不文則泥」(《答吳武陵論〈非國語書〉》,韓愈提出「唯陳言之務去」(《答李翊書》),唯古於詞必己出」(《樊紹述墓誌銘》),提倡語言獨創,文從字順,使其所提倡的古文對先秦兩漢文章既有繼承又有區別。3.

對作家創作的要求。強調要有嚴肅認真的態度、要提高自己的修養。韓愈提出氣盛言宜的觀點:

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書》)要求以氣勢駕馭言辭。又提出「養其根而俟其實,加其膏而希其光」(同上)。

柳宗元也要求作家「文以行為本,在先誠其中」(《報袁君陳秀才避師名書》)。

他的貢獻在於:不但恢復了先秦兩漢的古文傳統和歷史地位,而且大大擴大了散文的功用,使這種原來主要用於著述的文體,真正成為自由交流思想、描述事物、表達情感,具有多樣化功能的語文工具,從而開闢了散文創作的廣闊天地。同時,由於他十分重視文學特徵的表現和文學手段的運用,創作出優秀的文學散文,提高了散文的審美品格,由此奠定了他在文學史上的崇高地位。

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請問是誰?

7樓:彭若鈕靈松

是韓愈(768-824)

字退之,世稱韓昌黎,河南人,唐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古文運動的領袖,」唐宋八大家」之首,在中國散文發展史上地位崇高,蘇東坡稱讚他為」文起八代之衰」.他的文章氣勢巨集大、豪逸奔放、曲折多姿、新奇簡勁、邏輯嚴整、融會古今,無論是議論、敘事或抒情,都形成獨特的風格,達到前人不曾達到的高度。

八代雅閣跑到180脈方向盤抖是怎麼回事

車主你好,跑高速方向盤抖動,一般都是輪胎動平衡沒做好,或平衡塊核虛脫落,重新做動平衡即可解決問題。希望對你有幫助,祝您生活愉快。汽車有問題,問汽車大師。s店專業技師,分世嫌鍾解決搜氏手。你好 檢查輪胎有沒有變嫌信滲形 底盤有沒有變形的芹脊地方 如果沒有發現什麼異常 做個動坦族平衡 四輪定位就好了 汽...

我國古代的八音是指什麼,我國古代的八音各代表什麼樂器?

八音是中國古代對樂器的統稱。周禮 春官 大師 雲 皆播之以八音,金 石 土 革 絲 木 匏 竹。金,古代稱銅為金,指鉦 鍾 鎛一類打擊樂器。湖北出土的楚國曾侯乙墓編鐘,由大小65個青銅鐘組成,懸掛在曲尺形鍾架上,連鍾架在內重一萬餘斤。所謂編就是一組之意。鐘體上刻有2800多字的篆體銘文,記載了中國先...

趙括既代廉頗,悉更約束,易置軍史 秦將白起聞之,縱奇兵,佯敗

趙括既代廉頗,悉更約束,易置軍史.秦將白起聞之,縱奇兵,佯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為二.士卒離心,四十餘日,軍餓,趙括出銳卒自博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數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 之.趙前後所亡凡四十五萬.明年,秦兵遂圍邯鄲,歲餘,幾不得脫.賴楚.魏諸侯來救,乃得解邯鄲之圍.趙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