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乙個小故事,用哪個成語說比較合適
1樓:網友
懶人吃餅。
版本比較多 但都大同小異)
話說,有乙個懶孩子,很懶很懶,什麼都不會做。
有一天,他的父母要出遠門很久,父母不能帶上他,又怕他餓著,就給他烙了個大餅,套在他脖子上,告訴他說,你餓了就啃餅吃,過幾天我們就回來了。
……我是過了幾天的時間分割線)……
過了幾天,父母回來了,發現孩子餓暈了過去。
父親說:不能啊,我們準備的餅的分量足夠他吃的呀。
仔細檢查,原來孩子把他頭低下來可以吃到的餅吃光了,懶得把脖子後面的餅轉到前面來吃,所以就餓暈了過去。。。
其他版本:小時候曾經聽說過乙個關於懶人的故事, 是乙個其懶無比的人和他老婆的故事( 居然還找到老婆了) 。老婆有天要出門, 臨行之前知道懶人不會自己弄飯吃的, 就做了乙個大餅準備著; 又想懶人可能懶到到廚房裡吃餅都不願意, 就特地做成乙個環形的餅並套在懶人的脖子上, 如此一來, 懶人只要餓了, 一伸嘴巴就可以吃到。可是老婆還是低估了懶人的本領。
一段時間回來後, 發現懶人已經餓得奄奄一息, 而餅還剩了一大塊。原來, 懶人只是吃了嘴巴下面的那塊餅, 雖然餓得不行了, 還是懶得轉一轉頭或者用手把餅轉乙個方向來吃。
如果乙個人懶到這種程度, 已經是達到最高境界了吧。毫無疑問, 懶惰者是不能成大事的, 因為懶惰的人總貪圖安逸, 遇到一點風險就嚇破了膽, 這些人還缺乏吃苦實幹的精神, 總想吃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對成大事者而言, 他們不相信伸手就能接到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相信勤奮者必有所獲, 相信勤奮是金這句話的。
深刻含義。對任何人而言, 懶惰都是一種墮落的、具有毀滅性的東西。懶惰、懈怠從來沒有在世界歷史上留下好名聲, 也永遠不會留下好名聲。懶惰是一種精神腐蝕劑, 因為懶惰, 人們不願意爬過乙個小山崗; 因為懶惰, 人們不願意去戰勝那些完全可以戰勝的困難。
因此, 那些生性懶惰的人不可能在社會生活中成為乙個成功者, 他們永遠是失敗者。成功只會光顧那些辛勤勞動的人們。
懶惰是一種惡劣而卑鄙的精神重負, 人們一旦背上了懶惰這個包袱, 就只會整天怨天尤人、精神沮喪、無所事事, 這種人是對社會無用之人。
說幾個成語故事
2樓:獲高語文組
葉公好龍,拔苗助長,掩耳盜鈐。
有什麼成語故事,成語故事有哪些,說名字
守株待兔 刻舟求劍 葉公好龍 狐假虎威 亡羊補牢 買櫝還珠 成語故事有哪些,說名字 5 葉公好龍,刻舟求劍 揠苗助長,井底之蛙 半老徐娘,鐵杵磨針 四面楚歌,指鹿為馬 紙上談兵,鄭人買履 有備無患,遠走高飛 越俎代庖,胸有成竹 一絲不苟,鑿壁偷光 自慚形穢,草船借箭 負荊請罪,掩耳盜鈴 自相矛盾,飲...
關於書海拾金成語故事,乙個成語故事和成語故事的意思(短點的)
樓主,是 書中自有 悔畢巨集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出自宋皇帝趙恆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 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數數 表示的意思是 讀書考取功名是當時人生的一條絕佳出路,考取功名後,才能得碧冊...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後來演變的成語故事一則是 成語
成語就是 學而時習之。來自歷史典故,全句是 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 在 論語 學而 中有記錄,意思是學過的內容要經常練習它,是孔子重要的學術思想之一。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在教學上有豐富的經驗,常常與學生們一道研討問題,給學生解決各種疑難問題,他鼓勵學生培養很好的品德,深入鑽研,提出 學而時習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