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忠義一生,為何危難之時無人相助?原因是什麼?

2025-06-09 07:06:22 字數 4543 閱讀 9802

1樓:牛奶聊情

漢末三國時期的關羽,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他是三國時期一位赫赫有名的大英雄,他武藝高強,神勇蓋世,同時又「義不負心,忠不顧死」,是忠義的化身。從關羽去世後,其形象就逐漸被後人神化,武財神,武聖,忠義關公,道教將關羽奉為「關帝聖君」。

關羽已經成為華人心目中一種信仰,為後世所祭祀崇拜。然而,熟悉三國的都清楚,一生忠義的關羽,在危難之時卻無人相助,到底怎麼回事呢?

當年,劉備入川時,留關羽鎮守荊州。關羽命糜芳和傅士仁守南郡和公安等荊州重鎮。西元219年,關羽發動了著名的襄樊之戰。

此戰,前期很順利,關羽圍曹仁、降於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後期,曹操與孫權聯合,趁關羽後方空虛,孫權派呂蒙陸遜等人,佔領了荊州。當關羽在前線失利,準備退御扒老兵奪回荊州時。

糜芳傅士仁不但不相助,而且還投降了東吳。結果使關羽無路可退,無城可守,最後兵敗被擒。

其實,在關羽最危急時,除了糜芳傅士仁,袖手旁觀的還有兩人。他們就是鎮守上庸城的劉封和孟達。這二位鎮守的上庸,距離關羽不遠。

但他們二人卻以,上庸三郡佔領不久,不敢輕易離開為由拒絕援救關羽。

看到這裡,我們不禁會想,關羽忠義一生。為何到了關鍵時刻,竟然沒有人願意幫助關羽呢?對於這個答案,其實我們的《三國志》作者陳壽早就給出了答案。

他在張飛傳中給了關羽10字評價:「善待士卒而驕於士大夫。」對於這10個字,我們可以看兩個例子。

當初,馬超投奔劉備後,關羽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脅。因此,關羽給諸葛亮寫信說,要入川來和馬超比武,分個高低。諸葛亮一看關羽的信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於是,給關羽回信說,馬超雖然勇猛,但能力基本鎮公升上跟張飛一樣,跟您比還差的遠呢。

關羽看到諸葛亮的回信,很是高興,還拿著信讓手下人都傳著看。後來,劉備當上漢中王,封五虎上將。當關此冊羽知道黃忠也是五虎上將之一時,大怒道:

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

從以上兩個例子我們可以得知,正是由於關羽「善待士卒而驕於士大夫。」的性格,使得關羽跟同僚的關係很是尷尬。所以,在關羽危機時刻,那些曾被關羽羞辱,或被關羽輕視的人寧願投敵也不願協助關羽。

這不能不說是關羽自身缺陷造成的。

2樓:小九講詩詞

關羽的忠義在某種程度上是對一方忠而對另一方不忠,在各為其主的情況下,任何人都無法替關羽逃脫罪行。

3樓:新鮮妃子笑

關羽忠義一生,在危難之時無人相助,是因為關羽太過高傲。誰都看不起,得罪了很多人,所以沒有人救他。

4樓:愛小樹苗

因為關羽太搜激拿過於公正了鉛耐,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跟著他的人完全撈不到一點油水,雖然佩服關羽的為人,但對他的觀感其實並世搭不好。

關羽之所以能成為聖人:不只是靠忠義還因為什麼

5樓:漢匠文化

中國歷史上得到官方和民間共同認可的冊封和祭祀的武聖只有三個。第一任武聖就是姜子牙太公,他輔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王朝,立下不世之功和千年基業。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第一掘銀位被授予武聖的。

在南宋以前姜子牙一直作為武聖被推崇。第二任武聖就是精忠報國的岳飛,無論從哪一方面,岳飛都是中華歷史上千年不出的英傑,以一己之力扶起大廈將頃的南宋,橫掃大金百萬雄兵。

第三任武聖就是關羽關二爺,的武聖的名號很響很大一部分是來自三國演義等民間文學的渲染,關羽作為三國時期的猛將,成名自然要比岳飛早很多,但一直沒有被拿出來作為聖人來推崇,在明末隨著三國相關作品的興起,加上對他故事情節的渲染和美化,二爺的故事就開始廣為流傳,促使關羽以做散陪武聖的形象迅速走紅。清朝統治者為了加強統治,開始塑造關羽最令人稱到的「忠義」形象,從此關二爺就正式成為第三任武聖,並延續至今。

不過,在筆者看來,關羽之所以成為武聖人,忠義自然是不可或缺的條件,也是封建王朝所推崇的品質。但是,除了忠義之外,平安也是人們推崇關羽的重要因素。

在明朝和清朝期間,上到朝廷,下到民間,很多人都在朝拜這位威震三國的武將。而不管是平民,還是士兵、商人乃至士大夫,其在祭拜關羽上,更多的是為了求得乙份平安。進一步來說,越是在古代歷史上生活不太穩定的人群,比如明清時期的商人和士兵,越需要通過供奉純蠢關羽,從而求得心靈上的庇護。

在這一點上,古代歷史上傳說的關羽顯聖的事件中,很多也是和平安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例如關羽向元城縣尉預言靖康之禍,又比如在明朝時期,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因為深受倭寇的騷擾,所以流傳著關羽在抗倭戰爭中的顯聖事件。凡此種種,旨在說明關羽作為武聖人,能夠給人帶來「安全感」。

那麼,為什麼關羽會給人帶來安全感呢?對此,還是要回到三國時期,關羽和張飛作為劉備的結義兄弟,忠義的品質無需贅言。而就關羽來說,除了後期大意失荊州這一敗仗,前期的戰鬥基本上的屢戰屢勝,成為無人能擋的萬人敵。

換而言之,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等作品的推崇下,關羽的力量得到無限強化。而絕對的力量,也即強者自然會給人一種安全感。

最後,總而言之,忠義不僅是關羽,也是姜子牙和岳飛成為武聖的必備條件。在忠義的基礎上,關羽作為聖人還能給人帶來心靈上的庇護,滿足各類人群祈求平安的心理需求,從而在民間被廣泛推崇。

關羽的忠義在當今社會中是否還有現實意義

6樓:1天_堂

關公,即關羽,是《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沈伯。

俊認為,《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具有三個特點:第一,他武藝高強,勇猛善戰,被譽為「熊虎之將」;其二,他性格剛毅自矜,以「老大」自居,時有盛氣凌人之態,為荊州失守埋下隱患;其三,他義氣深重,被譽為天下義士。面對腹背受敵,北伐失敗,他退守麥城,最終戰死。

關公是真實的歷史人物,不僅出現在《三國演義》,還出現在佛教、道教等宗教神譜中。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關公文化專業委員會主任胡小偉解釋說,關公由人而神,由神而聖,主要是因為關公有各宗教讚許的人格力量。

湖北大學文學院教授佘大平認為,關公文化中的「義」字,應理解為正義、信義、俠義。他說,從大方面講,它是對國家和民族的忠誠。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楚文化研究所所長夏日新認為,關公「忠義仁勇」,其中「義」是關公身上最感人的人格力量。在現代市場經濟環境下,關公所體現的「信義」,是建設和諧社會不可或缺的人文精神。

不僅在中國,在南韓、日本等一些國家,關羽也融入了當地百姓生活。香港大學中文系教授詹杭倫介紹,在南韓,關羽被視為勝戰之神、降雨之神、命運之神、文章之神,南韓對關公神靈的崇拜已經深入人心。

日本關西大學文學系教授二階堂善弘說,日本人喜歡三國故事,把關羽視為英雄。日本人之前沒有供奉關公廟的習慣,隨著華人越來越多,日本的關公廟也逐漸興盛。

由此可見,關公文化影響深遠。文化部中國華夏文化遺產**會文化藝術委員會主任徐紅恩說,關公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其核心滲透著「忠義仁勇信」,是構建和諧社會,提高文化實力的精神載體。其所包含的「大一統」思想,是實現國家統一的積極因素,也是維繫全世界華人的一條「精神紐帶」。

關羽足智多謀,重情重義,為什麼下場如此悽慘?

7樓:愛笑的女孩呀

在我看來關羽是乙個很有才能的人,是劉備身邊的一把手,也給劉備了很多值得借鑑的建議,做事也很穩重,不慌張,不急躁,

忠肝義膽,有勇有謀,武藝高強,剖有大將風範,在後世的威望更是無人能及,正因為他的在很多方面都遠超常人,我覺著關羽敬重的人都有乙個最基本的特質,那就是忠義!關羽就是義薄雲天四個大字的化身。

其一生之諸多精彩瞬間,無不閃耀著動人的光輝形象:溫酒斬華雄,下邳敗許褚,斬顏良誅文丑,千里走單騎,義釋曹操,戰長沙、刮骨療毒,單刀赴會,水淹七軍。。。是繼呂布之後的三國第一猛將!

在襄樊之戰,關羽失敗了,這次失敗也不全是他的錯,與東吳聯盟是劉備集團在當時的戰略選擇,可是誰又能想到作為盟友的東吳,居然會和曾經的敵人曹魏聯合起來,坑了曾經的盟友一把,不僅奪城,還要斬盡殺絕。

在此次戰爭中嗎想到劉峰和孟達竟然沒有救關羽,更嗎想到的是還有盟軍在背後捅刀子,這次才是關羽最後慘死的原因吧,因為此次戰鬥劉備肯定要有所表示,不會把關羽初四,但是活罪難逃。也給了關羽一些處罰。還有就是因為關羽這個人實在是嘴臭,要說關羽的名聲流傳到我們現代那是武聖級別的存在,可在三國演義當中,關羽就屬於有智商,但是沒有情商的那種人。

8樓:歷史歷來已久

關羽最後被殺的主要原因在於關羽當時心高氣傲。

誰都看不起,諸葛亮臨走前對關羽千叮嚀萬囑託,要結孫權然後共同抵抗曹,但關羽不聽。

9樓:夕立的冷傲提督

首先,《三國演義》是經過人改編的有個人情感新增的作品,這只是乙個經過人編造的故事。

在文章中,關羽仁義無雙,但正因為這樣,在最後悽慘死去的時候才會惹人嘆息。這只是文章寫作的一種方法。

10樓:典央客

就是覺得自己太優秀了,得罪了劉備的小舅子,結果自己遇難了,人家就是不出兵援助。

11樓:等有花

關羽就是因為覺得自己很有實力,沒幾個人可以跟他別,所以得罪了身邊的人。

12樓:村姑的小小六

重情重義,南征北戰的很難得到的一名大將,自傲,常mie視別人。正是他這點缺點,顯示了劉備的用人的能力。

13樓:王小姐聊電子

對於每乙個英雄來說,他們的生前都是很好的,但是總是會有人嫉妒自己。

為何人的一生總會坎坎坷坷,人的一生,為什麼如此坎坎坷坷?

人的一生如果沒有各種坎坎坷坷,你又怎麼感受到你還活著。如果人生只內有快樂,你又怎麼知容道那是快樂。如果每件事你都輕鬆得到,真的會有滿足感麼,你經歷了坎坷,自己付出了努力,一步步 走過那些坎坷,達到目標,這難道不是人生的意義麼?心若不動,風又奈何?你若不傷,歲月無恙。因為世界上沒有哪件人事物是完美的,...

人的一生為何總是為錢傷腦筋,傷感情,難道沒錢就沒法活嗎

樓主 人活著為什麼?應該說為什麼而活著,這也是社會學家一直 的問題。生命是父母給的,父德若山母恩似海,首先要好好的回報他們。我們一生很多責任 為父母 為愛人 為兒女都是不可推卸的責任。人活著不該為責任所累,不該讓責任成為壓力,除非是個無能的人。駕馭責任做好自己該做的,即使沒有錢,依然是成功的人生。因...

袁世凱被妻子嘲笑是庶出,他冷落妻子一生,為何還是讓妻子當皇后

袁世凱並不喜歡於氏,他封她為皇后是為了體現他尊重中國傳統社會的嫡庶之別。因為袁世凱是個觀念比較傳統的男人,他這樣做是尊重傳統。袁世凱很在意嫡庶尊卑,就算他冷落她妻子,也要給她應該有的名分,畢竟是正妻。袁世凱曾對不起很多人,為何說他最愧疚的是他的原配夫人?袁世凱這個人的確不怎麼樣,他的夫人對他期望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