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在歷史教科書、歷史科普讀物、各大搜尋平臺上,1644年通常被視為明朝滅亡的年份。但是,史學界對這種看法並不是統一的,是有爭議的,有人認為是1662年——以永曆帝朱由榔被吳三桂殺死為標誌,也有人認為是1683年——以鄭氏佔據的臺灣被清朝統一為標誌。
如果接受1644年的說法,明朝則滅亡於李自成。如果接受1662年,或1683年的陸蘆說法,明朝則滅亡於清朝。史學界對明朝到底滅亡於何時的爭論,本質上反應了人們對古代封建王朝滅亡方式的分歧:
是以都城被佔領為標誌?還是以殘存勢力被徹底消滅為標誌?實際上,不僅今人,就連古人,也對以上這個問題產生過爭論。
唐朝編修的《隋書》以隋恭帝楊侑為隋朝末代皇帝,把義寧二年(618年巧悉鬧)五月作為隋朝滅亡的時間。而在當時,留守東都洛陽的隋朝**亦在同月擁立越王楊侗為皇帝,定年號為皇泰,因此,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稱楊侗為「皇泰主」。司馬光把「皇泰主」楊侗的政治舉措視為隋朝的官方意識,一直到619年王世充廢黜楊侗後,才不再記錄隋朝的政治軍事行動。
有意思的是孝罩,楊侑和楊侗都是在619年去世,李淵和王世充給的諡號也都是「恭」,即楊侑和楊侗都是隋恭帝。也就是說,唐朝官方認為隋朝滅亡於618年,王世充和司馬光認為隋朝滅亡於619年。
至於明朝。清朝編修的《明史》以崇禎帝朱由檢為明朝末代皇帝,把崇禎十七年(1644年)作為明朝滅亡的時間。而顧炎武的《明季三朝野史》和王夫之的《永曆實錄》都把永曆帝朱由榔視為明朝末代皇帝,以永曆十六年(1662年)為明朝滅亡的時間。
也就是說,清朝官方認為明朝滅亡於1644年,顧炎武和王夫之認為明朝滅亡於1662年。
2樓:網友
王莽短暫代漢圓巨集後,漢朝與西域的關係出現了「三絕三通」的異常現象。
一「絕」:公元橘粗冊十六年至公元七十三年。
二「絕」:公元七十七年至公元九十一年。
三「絕」:公元一百零七年至一百二十四年凳孫。
3樓:閒坐
絕」:公元十六年至公元七十三年。
4樓:狄胤文
絕"年從公元十六年中原與西域的聯絡宣告中段,直至公元七十三年。
5樓:陽光媚媚
1368年-1644年 [1] [2] [3] ,一說明朝於1662 [11] ,1683年,又稱大明王朝、大明或消帝國,衫轎知簡稱明,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乙個由漢族建立的封建統一王朝帆咐。
6樓:劍成秀
西元前一百三衝公升十八年碰判灶,為了實現漢武帝聯合大月氏,抗擊匈奴的戰笑扮略意圖,張騫和他的隨員們跨上戰馬,驅趕著運送行李、禮物的駱駝,開始了艱苦而偉大的「西部探險」活動。
7樓:網友
中國歷史上最後乙個封建王朝,清朝滅亡是1912年。
8樓:泰雅容
三皇五搏春帝始。
堯舜禹相傳。
夏商與巧殲西周。
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
一統秦基寬耐兩漢。
三分魏蜀吳。
兩晉前後延。
南北朝並立。
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
皇朝至此完。
9樓:椅子椅子
公園十六年至七十三年。
古代絕精國的滅亡,精絕國的前世今生,有何歷史淵源?
精絕國,最早見於 史記 西域傳 精絕國,王治精絕城,去長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戶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勝兵。五百人。精絕都尉 左右將,驛長各乙個。北至都護治所二千七百二十三里,南至戍廬國四日,行地空,西通扜彌四百六十里 這是活躍在絲綢之路南道上的乙個小王國 殷實而富庶。時過四五百年,玄奘取經東歸時看...
古代的朝歌現在指的是什麼地方,古時候“ 朝歌” 是現在的哪裡啊?
逗比逗無悔 朝歌位於今河南鶴壁市市區南部淇河邊。淇園是商朝的國家園林,還有三海子 摘星臺 鹿臺 淇水關 折脛河 三仁祠 箕子廟等歷史遺蹟。朝歌,是中國商王朝國都 3000年前的商朝武丁大帝是朝歌城市的奠基者,商王盤庚時期,將商的國都遷到了沬邑,武丁 武乙 帝乙 帝辛四個帝王以沬為都,商紂王執政時期將...
我國古代木架建築採用古典模數制是從什麼朝代開始的
這是浙江省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中外建築史試題中的內容 4.我國古代木架建築採用古典模數制是從哪個朝代開始的?b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宋代在建築方面取得的成就是什麼?1 城市結構和佈局起了根本變化 宋代打破漢 唐以來的裡坊制度 宋代是城市從封閉走向開放的起點 2 木架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