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虎歸山的主人公是誰 放虎歸山意思

2025-05-30 15:45:07 字數 1545 閱讀 9406

1樓:靜雨

秦穆公三十三年,秦國大將孟明視、白乙丙、西乞術三人被晉軍軍師先軫俘虜,準備將這三人獻於太廟以表戰功。

晉襄公的後母文羸聽說孃家的大將被俘,她找晉襄公極力勸說,最後終於把這三人放走了。先軫聽到這個訊息的時侯正在吃飯,氣憤得把剛吃埋型到嘴裡的飯都吐出來,他怒不可遏地找到晉襄公問道:「秦國的囚犯呢?

晉襄公說:「遵照母親之命把他們放走了。」先軫憤怒地吐了晉襄公一臉口水說道:

他竟然如此不懂事,我們費盡心思才把他們捉住,你卻聽信婦人之言輕而易舉局液皮的把他們放了,這叫放虎歸山,到時侯你後悔都來不及。」晉襄公這時才醒悟過來,再叫人去捉的時侯人早就不見了。孟明視等人跑回國後,並沒有受到責怪,仍然掌握著兵權,桐差三年過後孟明視等人帶兵把晉國打敗了,秦國終於成了新的霸主。

放虎歸山意思

2樓:初鹿初鹿初鹿

放虎歸山的原義是把老虎放回山裡去,比喻把壞人放回老巢,留下禍根,也作縱虎歸山。

古人認為將已捕捉到的老虎放回山林是危險的,因為老虎逃脫後會重新傷害人畜。不能放虎歸山,同樣不能放縱錯誤。人們要堅決改正錯誤,對錯誤不能有一絲姑息和縱容,否則,總有一天它會害了自己。

有例句如下:

1、有些非法出版物的製售者,即使被抓住,也因無法援引適當的法律條文而沒能定罪或定重罪,只得「放虎歸山」,這些狡猾的傢伙逍遙法外,繼續為害社會。

2、有的說「趁此機會不治他,將來是村上的大害」,有的說「能送死他自然是好事,送不死,一旦放虎歸山必然要傷人」,眾人議論紛紛,都沒有主意。

3、肖克知道一向沉得住氣的司令員今天為什麼會這麼煩躁,宜沙戰役中部隊出現了不少失誤,但那只是放虎歸山,如今可不同了,是老虎下山咬人。

放虎歸山讀音為fàng hǔ guī shān,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補語。成語出自晉司馬彪《零陵先賢傳》:「璋遣法正迎劉備,巴諫曰:

備,雄人也,入必為害,不可內也。』既入,巴復諫曰:『若使備討張魯,是放虎于山林也。

璋不聽。」

放虎歸山成語故事_成語「放虎歸山」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3樓:星恩文化

放虎歸山成語故事_成語「放虎歸山」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成語】放虎歸山。

拼音】 fànghǔguīshān

解釋】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壞人放回老巢,留下禍根。

成語故事】東漢末年,劉備被呂布擊敗,被迫投降曹操。曹操的謀士程昱看到劉備是個英雄,主張趁機殺掉劉備,以塌昌森免後患,但曹操不聽。呂布被曹操消滅後,劉備藉口截擊袁術,率幾萬人馬離開了曹操。

程昱聞訊團畝乘機勸阻曹操說:當初我讓你殺劉備,你不肯,現在又給他兵馬,讓他單獨出兵。你這是迅祥放老虎回山林啊!

果然劉備在擊敗袁術後,佔據徐州,自立門戶了。這個成語比喻放走敵人,留下後患。

4樓:匿名使用者

出 處】 晉·司馬彪《零陵先賢傳》:「璋遣法正迎劉備,巴諫曰:'備,雄人也,入必為害,不可內也。

既絕數或入,巴復諫曰:'若使備討張畢孫魯,是放虎並伍于山林也。'璋不聽。」

放虎歸山的下一句是什麼

下一句 後患無窮 1.讀音 h u hu n w qi ng 2.釋義 以後的禍害沒有個完。3.近義詞 養虎自齧 貽害無窮 放虎歸山 養癰成患 養癰貽患 洪水猛獸4.反義詞 斬草除根 後福無量 5.造句 無論幹什麼,如果基礎沒有打好,都會後患無窮啊!獨生子女不能嬌生慣養,否則將來後患無窮。放虎歸山,...

樂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誰,樂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誰的答案大全

樂不思蜀 l b s sh 蜀 三國時期的蜀漢,始於昭烈帝劉備,終於漢懷帝 劉淵追諡 劉禪。意思是很快樂,不思念蜀國。原義指蜀後主劉禪甘心為虜不思復國。後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出自 三國志 蜀書 後主傳 司馬昭宴請劉禪,故意安排蜀國的節目,在旁的人都為劉禪的亡國感到悲傷,而...

按圖所驟的主人公是誰,圖窮匕見的主人公是誰 成語圖窮匕見出處和典故

引用圖窮匕見的主人公是 荊軻。圖窮匕見 比喻事情發展到最後,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荊軻的簡介 荊軻 公元前227年 姜姓,慶氏 古時 荊 音似 慶 戰國末期衛國人,中國戰國時期著名刺客,也稱慶卿 荊卿 慶軻,是春秋時期齊國大夫慶封的後代。受燕太子丹之託入刺秦王,因為被夏無且的藥囊擊中,被秦王拔劍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