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彼岸的暗夜
負的外部性,分為生產的負外部性和消費的負外部性。
先說生產的(苦於不會在畫圖,哭),比如汙染。假設是完全競爭吧,簡單點。邊際收益=mr=需宴大喚求曲線d.
一條平行於x軸的直線。x軸是q,y軸是p.生產者的邊際成本=mc,由於給社會帶來了不經濟,社會的邊際成本=mc』,在mc曲線上方。
邊際成本的形狀就像對號,你畫上就行了。mc與mr的交點的均衡量是q1,mc'與mr的交點的均衡量是q2,可以看到q1大於q2.也就是社會不需要這麼多,生產者多生產了。
如果有稅收,相當於增加了生產者的個人的邊際成本,當稅收t的數量剛好滿足mc+t=mc'的時候,新的mc將會和mc'重合,個人邊際成本和社會邊際成本一致,q1與q2重合。消除了外部性的影響。
當然,如果稅收晌凱不足,可以消除一部分外部性,即減少q1與q2的差。
如果仿公升稅收太大,打擊了生產的積極性,q1將小於q2,又不處於均衡狀態了。
消費負外部性,比如抽菸。對個人來說,邊際效用mu為0的時候,總效用tu最大。(mu是一條從y軸上一點,向右下的曲線,穿過x軸).
但是對社會來說,由於別人抽菸產生負的效用,社會邊際效用小於個人的邊際效用,mu'在mu的左邊。即mu』先達到0.這樣的話,對社會來說,mu'=0的時候,tu最大,但對個人來說,mu=0的時候,tu最大,這時候社會的tu已經開始往下走了(總效用達到最大後遞減).
利用稅收,降低個人的邊際效用,使個人的 邊際效用與社會的邊際效用曲線重合。這樣個人和社會的邊際效用,同時達到0,同時達到總效用最大化。
在巨集觀調控過程中,如何正確運用財政,稅收,金融等經濟手段?
2樓:逍駟
投資過熱,通貨膨脹時,應減少固定資產投資財政支出,提高稅率,提高存貸利率,以限制投資,壓縮生產規模,回籠資金。總目標,限制社會總**。
投資過冷,通貨緊縮時,應擴大固定資產財政支出,降低存貸利率和稅率,以鼓勵投資,有利擴大再生產,保證貨幣需求量。總目標,擴大社會總**。
**如何採取經濟措施糾正外部效應
3樓:無言真君
1、調整匯率。
2、調整貨幣政策。
3、調整財政政策。
4樓:網友
發揮**巨集觀調控手段和方式,以貨幣政策,財政手段及匯率變動的應對手段,以中國人民銀行為調整經濟的主題。
為什麼說財政支出是一種經濟調節手段?如何在國際**中運用財政補貼?
5樓:網友
財政支出是**運用稅收,國債等增加投資,可以拉動內需,提供就業崗位,是一種巨集觀經濟調控手段,尤其應用於經濟蕭條時期。
國家下達指令調節稅收是經濟手段還是行政手段
稅收屬於財政政策,是經濟手段,別聽樓裡說行政的白痴瞎說 行政手段是憑國家政權力量的一種命令,指令,規定,查封等手段,所以是行政手段。當然是經濟手段啦,那個最佳怎麼回事 稅收是經濟手段還是行政手段?經濟手段的含義,行政手段的含義分別是什麼?稅收是經濟手段。經濟手段指 在自覺依據和運用價值規律的基礎上藉...
如何理解財政收支與經濟增長之間的良性迴圈關係
國民收入與財政收入的關係 1 區別 1 含義不同 2 不同 國民收入是勞動者新創造的社會財富。財政收入主要 於稅收 國有企業上交的利潤 債務和其他收入,其中最主要的是稅收收入。3 在分配中處理的關係不同 在國民收入的分配中,必須正確處理積累與消費的關係,過高的積累與過高的消費都不利於國民經濟的發展。...
如何做好經濟新常態財政工作與廉政工作
國家關於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戰略判斷,是把經濟發展一般規律與中國經濟新特徵相結合作出的重大理論創新。經濟決定財政,財政反哺經濟,財政與經濟關係密不可分。經濟新常態,也必然帶動財政步入新常態。做好新常態下財政工作,必須 一是各級財政部門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 的判斷上來,準確把握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