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潛川如斯
沒有差別,很多人認為佛與菩薩能力不一樣,能漏茄並解決的事情納判有大有小,實際上這返跡是一種誤解,佛菩薩之間只是修行境界的高低,是來指導我們修行的,而不是用來「求」與「交換」的。
2樓:爵爺
世人拜佛,是把佛當做天上的神仙,能夠與人禍福,甚至把城隍悉燃土地之類也稱為菩薩,就這個層面而言,佛、菩薩、神仙沒有什麼區別。
在佛教裡,只有佛成就了究竟果位,具足一切功德,佛陀所開示的佛法能夠引導我們脫離痛苦,靠修行進入聖位的菩薩與阿羅漢,是我們修行上的助伴。因此佛教信眾皈依佛法僧三寶,而世間神靈下至狐仙、上至天尊,以及別教教主,都不是我們依止的物件,因為他們或不依佛法,或未入聖道,仍是凡夫。
任何人都不能用什麼神力強行讓我們解脫,我們要離苦得樂必須要旅銷依靠自己修行,修行的方法就是拆陸游佛陀所開示,聖僧所成就的佛法。三寶是殊勝福田,禮拜佛像經書菩薩像都是為了在修行中淨除業障和積累資糧,不是求保佑,從這個層面說,拜佛與拜菩薩也沒有區別。
基礎佛學**:佛和菩薩有什麼區別
3樓:懂視生活
在佛教的配飾上常常有著「男戴觀音女戴佛」的說法,佛教是乙個多神教,除了許許多多不同的佛之外還有著許多不同的菩薩。你知道佛和菩薩有什麼區別嗎?
那麼,本期佛教文化一起了解吧!
佛圓證本來自性清淨涅盤、無住處涅盤、有餘涅盤、無餘涅盤。等覺菩薩證本來自性清淨涅盤、有餘涅盤、無餘涅盤。佛徹斷煩惱障和所知障現行、隨眠,永斷分段生死和不可思議變異生死。
等覺菩薩還有最後一分煩惱障和所知障細微隨眠未斷,雖然已斷分段生死,尚有微細變異生死。
按照佛教的經典教義,佛是出家人,而菩薩是未受戒的在家修行者。菩薩和佛在佛教中是有嚴格區別的,菩薩不是出家人,一般泛指信仰佛教但沒有出家受戒的人。
把菩薩和佛混為一談的現象,主要出現在大陸民間,實際在佛教界內部,這個區別還是很嚴格的。而在臺灣寺廟中,對於菩薩的理解還是堅持佛教本來的定義,就是用來稱呼在家修行的人。臺灣寺廟的和尚,對於到廟中隨喜的香客和一般的遊客,就是是用菩薩的稱呼。
同樣,佛是菩薩,菩薩是佛,則是非男非女這種思辨形式的另一種表達。如果佛和菩薩是一回事,最好乾脆直接稱呼觀音佛。至今對觀音稱呼不能改口,就是因為佛教對佛和菩薩的定義不可逾越。
在佛教的寺廟中,佛和菩薩的塑像,從塑像所做的裝飾就可以一目瞭然。佛像的身上,沒有任何裝飾,而菩薩的塑像,身上裝飾華麗,有寶石簪纓等等飾物,是常人的裝束。這也是佛與菩薩區別的乙個證明。
觀音信仰源於佛教,因為佛教中有觀音這個人物,但民間信仰的觀音,又不同於佛教的觀音。佛教的觀音是男身,佛教寺廟中的佛像,無一例外都是男身。這是佛教的教義所規定的。
而中國民間信仰的觀音是女身,與佛教的經典教義有區別。總之,菩薩不是佛,指的是在家修行的人。觀音是中國民間信仰,也不是佛教的佛。
佛是「非男非女」,「既是佛又是菩薩」等說法就是對這種矛盾的乙個合理的解決方法。但要了解佛教的本來定義,則要清楚這些觀點產生的背景,這樣才能知道佛教原來的本意。
誰能告訴我「菩薩」算不算「佛」啊?
4樓:鈄運旺登子
不能算。
先說一下佛。佛的意思是徹底覺悟者,用佛教中的話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乙個人之所以叫他「佛」,是因為他能斷除煩惱障與所知障,從而永遠處於真如理境之中,他才是徹底覺悟者。
至於菩薩,它的意思是修行菩薩道的人,他們是佛教修行者,雖然有所覺悟,但終非大徹大悟者,用佛教中的話就是「正等正覺」。菩薩的意思就是覺悟有情,他不但要度化自己,還要普渡眾生,就是所謂的「自覺覺他」,但是他們尚缺覺行圓滿,所以不能和佛相比(佛是自覺覺他與覺行圓滿具足)。另外由於菩薩的覺悟程度的不同,菩薩又有52階位的劃分,從初信位到妙覺佛,一般而言,如果佛經中如果在菩薩二字之前不加「地前」這兩個字,一般指的是地上聖位菩薩。
5樓:賁付友郜未
佛乃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用現代的話來說,是乙個對於宇宙人生徹底明白的人,真正圓滿覺悟的人,又被稱為一切智人或正遍知覺者。
菩提是覺悟的意思,薩埵是有情的意思。又譯為大道心眾生;佛教指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地位僅次於佛的人。
菩薩不是佛,菩薩果位不及佛。
6樓:斐景明沙壬
迷時為眾生,悟時即成佛,菩薩一般修行人都可以算的上是,佛就意義比較大了。菩薩應該有些人是可以算佛的。其實金剛經的理解是:世界上本沒有佛,是名為佛,非佛也。
7樓:閩忠饒俏
有的算有的不算,象觀世音菩薩雖然名為菩薩實則已經是正法明如來,就是佛了。只是以菩薩身度化世人。還有地藏王菩薩都已經修行圓滿了,他度化的眾生有的都已經成佛了,他還在以菩薩身度化眾生。
佛教裡的菩薩佛祖有多少是確有其人的?
8樓:海印放光
佛經上記載所有佛菩薩,都真有其人。
不過,人類歷史書中有記載的佛菩薩就少一些,但也成千上萬,略舉例如下:釋迦牟尼佛,彌勒菩薩,摩訶迦葉、目犍連、富樓那、須菩提、舍利弗、羅睺羅、阿難陀、優婆離、阿尼律陀、迦旃延。 玄奘法師,鳩摩羅什,鑑真和尚,達摩,慧可,神光,三祖僧燦,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大師,六祖惠能大師,馬祖大師,永嘉大師,智者大師,蓮花生大士,宗客巴大師,密勒日巴……以上這些,都是歷史記載的人物,是佛教裡面真正的菩薩。
9樓:註冊占星師
佛菩薩不是人,人是夢幻泡影,佛菩薩也是夢幻泡影嗎?呵呵。
佛菩薩是外星人?呵呵。求求你,別搞了。。。
佛者,體也!
菩薩,體之用也!
體的表現就是慈悲、智慧、大願、大行。。。
只不過佛經把他擬人化了。
佛法無邊,故其「用」也無邊,菩薩無盡。
10樓:宇宙外的三道題
首先釋迦牟尼是確有其人的,這是經過考證的,其他的就不好說了,就是真有也不像是人,比如類似另空間維次裡的高能量體生物。
11樓:東山無人
你我都生在釋迦牟尼佛的法運 就是通常所說的佛祖 菩薩和這個世界有大因緣的是觀世音和地藏王 其它的你知道那麼多幹嘛。
12樓:累劫修行
說了你就信了?信就有,不信說了也白說。道不同不相為謀。
13樓:網友
所有的佛菩薩都是確有其人,只是有些沒有來過我們這個世界。
14樓:網友
佛祖釋迦牟尼 喬達摩悉達多。
15樓:憑君
一百零八句大悲嘰、乙個菩薩一句。
16樓:厙乃欣
地藏菩薩也是,就是南韓的那個王子,他叫金喬覺。
佛、菩薩與人的區別。主要是內心方面的區別是什麼?
17樓:周公後
佛如果無情,他就不需要到娑婆世界來示現八相成道,來用四十九年說法度生了。所以,雖然我們都是凡夫,不知道佛的境界如何,但卻知道,佛與菩薩都是以究竟圓滿的智慧福德與慈悲來教化眾生,讓希望了脫生死的眾生得到救度。
不退成佛的往生者,雖然還有一些業力習氣,但在依正莊嚴的佛國淨土,因為沒有那種緣,所以,那習氣也是轉瞬即空而不起現行的。
正如你所言,佛與眾生的區別,只中內心的迷與悟的不同。你有如此多問,我對佛境界的一無所知,都表明我們是凡夫眾生的境界。
一切都等我們往生或者成佛後再說,妄想習氣同修學佛法的障礙,如果念念彌陀,「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要心本不淨,再加妄想,這就頭上安頭,而不得佛法實益了。
南無阿彌陀佛!
18樓:佛道之子
第乙個問題:成佛後的「心」就象「一潭靜水」但不是。是常寂光,不斷發光度眾生;攝受眾生。
第二個問題:《佛說無量壽經》上說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以禪悅為食。 這些都不是我們凡夫位眾生靠思維想象的;勿以凡人之心度佛菩薩之腹。
唯有老實做善人,老實唸佛,杜絕一切妄想,分別,執著;可度生死。
19樓:兆陽珈藍
不要試圖用語言和思維來理解,,如果你不能放棄自己內心的貪婪和嗔恨等等習氣,,想一萬年也想不明白,,而如果放下了對外境的執著,,那就會漸漸的親身體驗到其中「不可說」的微妙。
好比乙個吸毒的人,,其實只要戒絕了,,自然體驗清涼自在的生活。
如果放不下那個癮,,說再多想再多,,又有什麼實際的意義呢。
20樓:青蓮荷花藕
還是放下這些分別和執著吧!我們都是凡夫,老老實實的做人,認認真真的做事,在這個基礎上再加上聽經唸佛,以求今生有把握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才是我們應該要關心的,自己到底 能不能夠了生死,出三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退成佛。
自己沒有到達那個境界,說了也是廢話,不如多聽經,多唸佛,這對自己有絕大的好處,不要再把心思花在這上面了,真的沒有意義。僅供師兄您參考。末學常慚愧恭敬合十。
覺得不好就刪除這個答案吧!
佛祖做下有那些菩薩,都有什麼佛和菩薩
佛菩薩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南無阿彌陀佛。佛菩薩名號是用來表示佛法的。在經上你可以看到,佛講每一部經都有無量無邊菩薩到道場聽經聞法,但根據經義不同,當機的菩薩眾也不同,一般我們都知道的有四大菩薩,地藏王菩薩 九華山 觀世音菩薩 普陀山 普賢菩薩 峨嵋山 文殊菩薩 五臺山 表示孝道 慈悲 行願 落實修行 ...
佛菩薩財神擺放位置,如來佛祖觀音菩薩和財神放在一起該怎麼擺放
按照現在的觀點講,財神屬於神的集團,佛菩薩是另一個集團,財神和佛菩薩不是一個集團,所以不能擺放在同一個平行位置,更不能擺放在一起。這是原則上的錯誤。你上面兩個都不對。阿彌陀佛,僅供參考。都不對吧,財神與佛弗薩怎麼擺在一起。再說財是自己掙來的,與佛菩薩沒有關係偶。觀音菩薩 左 釋迦佛 中 文財神右 左...
佛教所有佛祖 菩薩和羅漢的名稱,求所有的佛和菩薩的名字
南無寶炎佛 南無大炎積佛 南無栴檀佛 南無手上王佛 南無寶上佛 南無善住智慧王無障佛 南無火光慧滅昏暗佛 南無象增上佛 南無截金剛佛 南無天王佛 南無一切義上王佛 南無三昧喻佛 南無念王佛 南無光明觀佛 南無一切所依王佛 南無善護幢王佛 南無發趣速自在王佛 南無寶焰佛 南無積大焰佛 南無旃檀香佛 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