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本病由疫黴菌侵染所致。本菌屬鞭毛菌亞門疫黴屬真菌。
2樓:大撒多
晚疫病疾病表現乎念旁:
葉片染病:多從植株下部葉尖或葉緣開始發病,初為暗綠色水浸狀不整形病斑,擴大後轉為褐色。高溼時,葉背病健部交界處長白黴。
幼苗染病:病斑由葉向主莖蔓延,使莖變細並呈現黑褐色,致全株萎蔫或折倒,溼度大時病部表面生白黴。
莖上染病:病斑呈黑褐色腐敗狀,引致植株萎蔫。
發生原因:一是輪作倒茬困難。隨著種植面積的擴大,輪作倒茬困難,連作使土壤中病菌逐年積累,歲橡危害加重。
二是田間病株處理不當。有的種植戶把植株殘體堆積田頭地頭,沒有進行深埋或燒燬,殘葉病果地裡隨處可見。
三是氣候因素。一般連陰雨天氣氣溫偏低,田間溼度大的傳播快。
四是防病意識不強。有的種植戶未堅持「以防高衡為主,防重於治」的防治原則。發病後用藥次數不夠,噴藥後遇雨沒有補噴等,都導致防治效果不佳。
防治措施:1、加強水肥管理。進入結果期後,看天、看地、看植株長勢,適量澆水,保持地面溼潤即可,不能大水澆灌,要避免澆地後遇降雨天,降熱雷雨後,應用井水串澆;採收果後結合追施【碧卡高氮肥】,每667平方公尺麵積用草木灰50千克,或氯化鉀10千克,追施1~2次,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2、改善通風條件。可在晴天上午,適時適度整枝、打杈、摘老葉。
3、噴藥預防。在澆地前或降雨前,可噴灑甲霜靈、甲霜靈·錳鋅、三乙膦酸鋁、防毒礬等內吸性殺菌劑(使用濃度見下)。
4、摘除傳染源。及早清除初發病的病葉、病果、病株等,裝袋運到田外深埋。
番茄晚疫病防止措施
3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防治番茄晚疫病採取的主要措施有:
第一,品種選擇。
應選擇種植抗病品種,目前國內不同地區常用的番茄品種對晚疫病的抗病性有很大差異,可因地制宜地選用。第二,農業防治。
將番茄與非茄科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減少菌源。②收穫後徹底清除病殘組織,集中妥善處理。③精細整地,高畦栽培,避免田間積水鬧鏈逗。
合理密植,保護地生產要加強通風,適當控制澆水,儘可能地採用滴灌或膜下暗灌,降低溼度,避免棚內高溼。⑤施足底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力。第三,藥劑防治。
發現中心病株後,要立即全面噴藥,發病中心地塊要反覆3~4次噴藥封鎖,並將病葉、病枝、病果和重病株帶出田外燒燬。藥劑可選用50%烯醯嗎啉可溼性粉劑1500~2000倍液、69%錳鋅·烯醯水分散粒劑600~800倍液、霜黴威水劑800倍液,或40%甲霜靈·琥珀酸銅可溼性粉劑液賣700~800倍液喚銀。保護地採用煙霧法,每667公尺2施用45%百菌清煙劑,每次200~250克,預防或燻治。
或採用噴粉法,噴撒5%百菌清粉塵劑每667公尺2每次1千克,隔9天1次,煙劑和粉塵一般在傍晚使用效果好,儘量避免在有充足陽光的條件下施藥。
4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番茄晚疫病又名番茄疫病,是番茄上發生最普遍、危害最重的病害之一。幼苗、葉、果實和莖均可受害,以成株期葉片和青果受害最重。苗期感病最初葉片出現暗綠色水漬狀病斑,逐漸向主莖發展致使葉柄和主莖呈現黑褐色而腐爛,溼度大時病部產生稀疏的白色黴層,幼莖基部發病形成水漬狀縊縮,幼苗萎蔫倒伏,葉片受害多從植株下部葉片的葉尖、葉緣開始發病,初期為暗綠色水漬狀病斑,邊緣不整齊,擴大後轉為褐色,莖上病斑黑褐色腐敗狀,能引起植株萎蔫。
青果病斑初為油浸狀、暗綠色,漸變為暗褐色至棕褐色,稍凹陷,邊緣雲紋狀,果實—般不變軟,潮溼時,病斑上生長白黴,迅速腐爛。
該病由致病疫黴侵染引起,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在保護地番茄上危害並越冬,也可在馬鈴薯上越冬,成為來年初侵**,病菌借雨水和氣流傳播,從發病中心病株形成到全面發病僅有10天。溫暖溼潤有利於發病和流行,植株表面是否有水膜,空氣相對溼度是否飽和是發病的關鍵,春季保護地栽培,日夜溫差大,結露時間長,植株體表易結水膜和有水珠,地勢低窪,田間易積水,種植密度過大,偏施氮肥,雨日多,雨量大,持續時間長都有利於發病。
防治方法(1)輪作。
與非茄科作物實行3年以上的輪作。
2)清除病殘體。
發病季節及時摘除病葉病果深埋,收穫後及時清除病殘體。
3)加強田間管理。
澆水宜在晴天進行,防止大水漫灌。保護地栽培灌水後應適時放風排溼,合理密植,及時整枝,摘除植埋攔株下部老葉,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在保證溼度的前提下增加放野衝風量。
4)藥劑防治。
在田間中心病株不超過1%前,立即噴灑下列農藥:40%乙磷鋁可溼性粉劑200倍頌液殲液,50%百菌清可溼性粉劑400倍液,25%瑞毒黴可溼性粉劑800倍液,50%撲海因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64%防毒礬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普力克水劑800倍液。保護地栽培每667平方公尺可用250克的45%百菌清煙劑燻蒸,或用5%百菌清複合粉塵劑噴粉(每667平方公尺1000克)。
以上藥劑每7天噴施一次,根據病情連噴3~4次。
5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二十八星瓢蟲又名酸漿瓢蟲。成蟲蟲體均呈半球形,紅褐色,全體密生黃褐色細毛,每一鞘翅上有14個黑斑。卵炮彈形,初產淡黃色,後變黃褐色。
幼蟲老熟幼蟲淡黃色,紡錘形,背面隆起,體背各節生有整齊的枝刺,前胸及腹部第8~9節各有枝刺4根,其餘各節為6根。蛹淡黃色,橢圓謹鎮塌形,尾端包著末齡幼蟲的蛻皮,背面有淡黑色斑紋。
茄二十八星瓢蟲為害茄子、番茄,以及馬鈴薯、豆科、葫蘆科、十字花科、藜科等作物。成、幼蟲在葉背祥圓剝食葉肉,僅留表皮,形成許多不規則半透明的細凹紋,狀如籮底。也能將葉吃成孔狀或僅存葉脈,嚴重時,受害葉片乾枯、變褐,全株死亡。
茄子果實被啃食處常常破裂,組織變僵,粗糙、有苦味,不堪食用。
茄二十八星瓢蟲在長江流域年發生3~5代,以成蟲越冬。以散居為主,偶有群集現象。越冬代成蟲產卵期長,故世代重疊。
成蟲具假死性,有一定趨光性,畏強光。卵多產在葉背,也有少量產在莖、嫩梢上。幼蟲的擴散能力較弱,同一卵塊孵出的幼蟲,一般在本株及周圍相連的植株上為害。
幼蟲比成蟲更畏強光,成、幼蟲均有自相殘殺及取食卵的習性,幼蟲共4齡,多數老熟幼蟲在植株中,下部及葉背上化蛹。該蟲第。
二、三、四代為主害代,此期正值月夏季茄科蔬菜的生長盛期;8月底至9月初,茄科作物陸續收穫、翻耕、幼蟲和蛹死亡率較高,幼、成蟲向野生寄主及豆類、秋黃瓜上轉移,10月上、中旬開始,成蟲又飛向越冬場所。
防治方法:1)及時清洗田園旅歲處理殘株,降低越冬蟲源基數。
2)產卵盛期摘除葉背卵塊;利用成蟲的假死習性,拍打植株,用盆承接墜落之蟲集中加以殺滅。
3)藥劑防治。田間卵孵化率達15%~20%時,用藥劑防治,可選用80%敵敵畏乳油或90%晶體敵百蟲或50%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溴氰菊酯乳油或20%氰戊菊酯或40%菊雜乳油或40%菊馬乳油3000倍液;21%滅殺斃乳油6000倍液噴霧。
西紅柿斷頭是晚疫病麼?
6樓:農醫生
番茄晚疫病,發病原因,一是有晚疫病菌的**;二是橡返老碰到比較潮溼的氣候。晚疫病菌對空氣溼度要求高,一般要達到75%以上,所以世鎮天氣越潮溼,產生的病菌就越多;而對溫度的要求則比較低,一般在7℃至25℃之間都能發生,最適合的溫度是18℃至22℃。尤其是在陰天多雨,雨量大,溼度高,氣溫偏低的時候,發病早且病害重。
可梁公升以用霜脲 · 錳鋅,霜黴威,乙磷鋁 · 錳鋅,甲霜·錳鋅 ,烯醯嗎啉,霜黴 · 疫淨,銀法利(氟菌胺。雙黴威),普力克(霜黴威鹽酸鹽)等加葉面肥噴霧防治,間隔7天連續噴施一次。
三七晚疫病 何原因
7樓:網友
病菌以菌絲體在帶病的馬鈴薯塊莖內越冬,也可在溫室番茄上危害並越冬。在土壤中病殘體不能存活,初次侵染來自田間馬鈴薯或溫室番茄上。患病的植株在病斑上產生大量的孢子囊,借氣流、雨水、流水進行再次侵染。
病菌發生的最適溫度是18℃~22℃,病菌孢子囊大量形成,需有95%以上的相對溼度。當田間溫度在10℃~24℃、相對溼度在75%以上時,病害均可發生。陰雨天溼度大、露水重、早晨及夜晚多霧的情況下易發病。
保護蠢歷地栽培比露地栽培易發病。栽培密彎芹度過大(如:番茄中、晚熟品種每畝超過3500棵,早熟品種每畝超過4000棵),通風不良都有利於該病的發生。
帶鬧搜。
番茄晚疫病的發病條件,番茄得了晚疫病怎麼辦
晚疫病的發生 流行與氣候條件關係密切,發展速度還與番茄的栽培條件和植株本身的抗病性關係密切。 氣候條件 氣溫在 潛育期最短,僅 天,過高溫度反而不利於病害的流行。病菌對相對溼度的要求較嚴, 以上方可發生。 栽培條件 植株繁茂,地勢低窪 排水不良,田間溼度過大時,有利於病害的發生 土壤瘠薄植株衰弱,或...
番茄晚疫病如何有效治療,番茄晚疫病用什麼藥
防治方法 苗床設在地勢較高 排水良好的地方,每年換新土。早春採用溫床 電 育苗或育苗箱內育苗。播種前澆足底水,幼苗期不再澆水,地溫保持 不低於 藥劑處理,每平方公尺用 甲霜靈可溼性粉劑克和 百菌清可溼性粉劑克,與細乾土 千克充分摻勻後取 撒在畦面,餘下 播後覆土。用 甲霜靈可溼性粉劑拌種。幼苗期發現猝...
風車的轉動是什麼現象,升降國旗是什麼現象
風車的轉動是旋轉現象,升降國旗是平移現象。其他旋轉現象 地球自轉 公轉 旋轉木馬 電風扇等等。其他平移現象 電梯的運動 滑滑梯 升國旗 拉抽屜 火車移動等等。風車的轉動是旋轉現象,升降國旗是平移現象。1 平移 指在平面內,將一個圖形上的所有點都按照某個方向作相同距離的移動,這樣的圖形運動叫做圖形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