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使用的元碼桐器件。第一代主要是電子管。第二代是電晶體第三代是中運擾小規模積體電路第四旁模旦代是大規模以及超大規模積體電路。
2樓:匿名使用者
以製造計算機的元件型別劃分:電子管、電晶體、積體電路、(超)大規模積體電路。
第二代電子計算機的特點是什麼?
3樓:帳號已登出
1、採用電晶體。
電晶體不僅能實現電子管的功能,又具有尺寸小、重量輕、壽命長、效率高、發熱少、功耗低等優點。
2、出現高階語言**處理單元。
第二代計算機語言仍然是「面向機器」的語言,但它已註定要成為機器語言向更高階語言進化的遊謹橋樑。
第二代電子計算機採用電晶體制造的電子計算機。國外第二代電子計算機的生存期大約是1957-1964年。其軟體開始使用程序導向的程式設計語言,如fortran、algol等。
中國第一臺電晶體計算機於1967年製成,運算速度為每秒五萬次。
一般電子計算機的發展階段的劃分是以什麼作為標準的?分為幾代
4樓:向上攀爬的
一般電子計算機的發展階段的劃分是以所用電子器件作為標準的。分為4代。
1、電子管時代。
第乙個電子管是在1904年由英國物理學家弗萊明發明的,而第一臺電子計算機是由美國人莫克利使用了18000個電子組成。當時的主儲存器使用的是陰極射線示波管經典儲存、水銀延遲線儲存器,只能進行幾千到幾萬次/秒的運算。
2、電晶體時代。
這個時代主要元器件是使用的電晶體,是由1947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的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頓組成的研究小組發明的。主要儲存器是磁芯、磁鼓。可以進行幾十萬到百萬次/秒的運算。
3、中小規模積體電路時代。
由1958年德州儀器的工程師jackkilby發明的。主要儲存器有磁芯和半導體儲存器,可以進行百萬到幾百萬次/秒的運算。磁碟變成了乙個不可缺少的輔助儲存器,並開始採用虛擬儲存技術,出現了分時作業系統,程式設計採用結構化、模組化的設計方法。
4、大規模和超大規模積體電路時代。
主要使用的元器件是大規模與超大規模積體電路,是由1971年英特爾公司發明了微處理器4004,主要儲存器是使用的半導體儲存器。可以進行幾百萬到千億次/秒的運算,其特點是計算機體系架構有了較大的發展,並行處理、多機系統、計算機網路等等進入使用階段:軟體系統工程化、理論化、程式設計實現部分自動化的能力。
5樓:網友
根據計算機的硬軟體技術將計算機的發展分為五代,而按照硬體也就是電子元件將計算機發展階段分為四代。
6樓:清_流
四個階段,如果沒記錯分別是電子管計算機、電晶體計算機、積體電路計算機、大規模積體電路計算機四個階段。
在電子計算機裡,CE是什麼鍵,計算機上的CE是什麼鍵?
ce是 clear entry 的簡寫,意思是清除條目,功能是將螢幕清零,之前的運算結果清零。此功能的設計上,一般是通過清除算數暫存器內的寄存值來清除計算值的。計算機上的 ce 是什麼鍵?ce 鍵是清除鍵,可清除顯示的數字,但對前面的運算和輸入沒有影響。一 c 鍵與 ce 鍵的區別 c鍵的英文字母是...
電子技術的發展階段,電子計算機發展的四個階段
電子計算機發展的四個階段 電子計算機發展的四個階段是電子管數字機 電晶體數字機 積體電路數字機 大規模積體電路機。 電子管數字機。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的是真空電子管,主儲存器採用了延遲線 陰極射線示波管靜電儲存器 磁鼓 磁芯 外儲存器採用的是磁帶。軟體方面採用的是機器語言 組合語言。應用領域以軍事...
電子計算機發明於哪一年
電子計算機發明於1946年,計算機輔助設計是利用計算機系統輔助設計人員進行工程或產品設計,以實現最佳設計效果的一種技術。cad技術已應用於飛機設計 船舶設計 建築設計 機械設計 大規模積體電路設計等。採用計算機輔助設計,可縮短設計時間,提高工作效率,節省人力 物力和財力。計算機輔助製造是利用計算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