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工商牙牙老師
消費者負擔稅額/生產者負擔稅額=供給彈性/需求彈性。
對消費者徵稅後,需求函式變為qd*=220-p,令qd*=qs,即220-p=p-10得到均衡**p=115,此時均衡數量為105,消費者和生產者稅收負擔。
都為15(130-115=15)。
因為消費者和生產者彈性相同(即p的係數絕對值。
均為1),按照稅收歸宿理論,應該承擔相同的稅收,即30/2=15.
徵稅後,**分為生產者**和消費者**,二者之差為稅額,相當於在本來相等的二者中打入了乙個稅收楔子。設非稅條件下均衡**為p,產量為q則稅下有ps+t=pd,也就是在供給**ps和需求**pd之間打入稅收楔子t。此時均衡條件仍有qd'=qs',根據需求與供給方程聯立解之(別說你不會解)。
解出後的ps應該小於非稅均衡p,pd則大於p,那麼p-ps這一**差乘以此時的均衡產量q'就是生產者稅負。
pd-p這一**差乘以均衡產量q』為消費者稅負。
如果從損益的角度說,與該稅金是價外稅還是價內稅。
有關。價內稅,是廠商承擔的,要記入利潤表。
的「營業稅金及附加。
等科目的;價外稅,不計入利潤表成本費用科目,可以視作不是廠商承擔。
如果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與供給曲線。
和需求曲線的斜率,也即相應**彈性。
有關。一開始,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相交於乙個均衡點,有乙個初始均衡產量p0,q0。
徵稅導致供給曲線向左移動,即向上移動與稅金對應的金額,從而形成乙個新的均衡產量和均衡**。該均衡**p1高於原均衡**p0,均衡產量q1小於原均衡產量q0。
p1-p0)*q1為消費者承擔的稅收金額,單位稅收*總產量q1-消費者承擔稅收金額=生產者承擔稅收金額。
也就是說,生產者和消費者各承擔多少,受供求曲線交點變化而定。而新的均衡點與原均衡點的均衡**和產量差異由**曲線和消費曲線的斜率,也即兩者的**彈性決定。
西方經濟學消費支出怎麼算
2樓:帳號已登出
西方經濟學消費支出計算:用支出法計算的gdp,支出法。
gdp=總消費+總投資+**乎埋磨購買+淨出口,其中**購買少了100億,所以gdp少了100億。設非稅條件下均衡**。
為p,產量為q則稅下有ps+t=pd,也就是在供給**ps和需求**pd之間打入稅收楔子t。此時液高均衡條件仍有qd'=qs',根據需求與供給方程聯立解。
定義
凡是購買的商品和勞務是由集體共同享受的,屬於公共消費,如機關辦公用品、城市公共設施;凡是購買的商品和勞務是由個人單獨享受的,屬於個人消費,如行政事業單位。
人員個人的日常生活消費。一般來說,由財政支付工資的行政事業單位人員,他們的收入是財政的支出,他們的購買實質上是一種**購買,是**的消費歲鬥性支出。
微觀經濟學習題 求消費者和生產者各承擔了多少稅收份額
3樓:
微觀經濟學習題 求消費者和生產者各承擔了多少稅收份額。
對消費者徵稅後,需求函式變為qd*=220-p,令qd*=qs,即220-p=p-10得到均衡**p=115,此時均衡數量為105,消費者和生產者稅收負擔都為15(130-115=15)。因為消費者和生產者彈性相同(即p的係數絕對值均為1),按照稅收歸宿理論,應該承擔相同的稅收,即30/2=15
微觀經濟學習題 求消費者和生產者各承擔了多少稅收份額
4樓:慧聚財經
對消費者徵稅後,需求函式變為qd*=220-p,令qd*=qs,即220-p=p-10得到均衡**p=115,此時均衡數量為105,消費者和生產者稅收負擔都為15(130-115=15)。
因為消費者和生產者彈性相同(即p的係數絕對值均為1),按照稅收歸宿理論,應該承擔相同的稅收,即30/2=15.
西方經濟學計算題設有如下簡單經濟模型,試求收入,消費,投資,稅收的均衡值
5樓:匿名使用者
1967年,鄭復周永建立現代汽。
制用斜體字「h」,「h」是現bai代汽車公司英du
文名「zhihyundai」的第乙個大寫字母。dao車公司,經40多年的發展,它已成為南韓最大的汽車生產廠家,並進入世界著名汽車大公司行列。其商標是在橢圓中採。
另外,團idc網上有許多產品**,便宜有口碑。
6樓:
解:y=c +i + g =80 + 20 – 50 + 200 = + 345
所以y = 1150從而i = 50 + = 50 + 115= 165
t = – 20 + = – 20 + 230 = 210
yd = y– t = 1150 – 210 = 940
c = 80 + = 80 + 705 = 785
y=c +i + g =80 + 20 – 50 + 200
y=(80+15+50+200)/( –80+15+50+200)/(
i+△專i=50+△i+
y+△y=(80+15+50+△i +200)/( –80+15+50+△i +200)/(
由②屬-①得 △y=△i/(投資乘數k = △y/△i =1/(1 –
判斷題,巨集觀經濟學。如果邊際消費傾向為0.75,稅收為定量稅,**支出乘數為4。為什麼是錯的
7樓:龍泉
投資乘數是針對兩部門經濟而言的,而題目中說當稅收由定量稅改為比例稅時,**購買乘數的計算方式就不一樣了。
當稅收是定量稅的時候,k=1/(1-β)而當稅收變為比例稅的時候,**購買乘數就等於1/【β(1-t)】,顯而易見的是,當稅收變為比例稅收的時候,**的購買乘數更小。
**的購買乘數應該要考慮稅收的問題,所以你不能籠統的說**購買乘數和投資乘數相等。
**購買支出乘數,是指國民收入變化量與引起這種變化量的最初**購買支出變化量的倍數關係,或者說是國民收入變化量與促成這種變化量的最初**購買支出變化量的比例。
收入函式:y=c+i+g
消費函式:c=a+b*yd
可支配收入定義:yd=y-t0-ty+tr 式中t為稅率,t0為定量稅,ty即比例稅,tr為轉移支付。
到了這一步,可以直接看出:**支出乘數:k(g)=1/[1-b(1-t)]
轉移支付乘數:k(tr)=b(1-t)/[1-b(1-t)]
稅收乘數:k(tr)=-b(1-t)/[1-b(1-t)]
西方經濟學中對消費者來說哪種稅好是看什麼?
8樓:資料不詳
西方經濟學中對消費者來說哪種稅好是看(稅收公平理論和效率與公平的權衡)。
擴充套件:稅收公平理論:
在社會活動中,每一行為主體在行使自己的合法權利時,必須顧及對方的權利,當「權利」與「義務」實現等量交換時,就實現了社會公平,這是倫理學所揭示的公平本質。倫理學又對基本權利和非基本權利進行了界定:基本權利是指人所應該得到的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權利,即人權;人的其他權利如財產權利等則共同構成了非基本權利。
據此實現社會公平的途徑是:在堅持「基本權利完全平等,非基本權利比例平等」的原則下實現政治、經濟、機會三者的共同公平。稅收作為一種特定的社會活動不可能實現完整意義上的公平,它只能是以社會公平原則為指導在效力所及的範圍內去實現特定的公平目標。
納稅人的權利與義務是**實現稅收公平的基礎,如何對之進行科學界定無疑也是乙個需要解決的基礎理論問題。例如有人認為,量能課稅是乙個被普遍接受的命題,然而有能力並不意味著有義務,因此從「權利義務相匹配」的公平原則來看,這個看似合理的命題恰恰是不公平的。
效率與公平的權衡:
終極意義上,效率與公平是統一的,公平必然導致效率,效率也必然要求公平。但這裡所說的效率與公平是就總體而言的,並不意味社會活動的任何層面都必須同時體現效率與公平的要求。在某些層面可能會存在單一目標優先的情況,在另一層面則可能需要二者並重。
例如,經濟生活領域應遵循「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而在法律活動中則應體現「公平優先,兼顧效率」的原則。兩類社會活動的目標雖然不完全~致,但是卻在社會生活中同時發生作用,共同促進了效率與公平。與上述兩個學科各自具有清晰的價值取向不同,稅收活動兼具經濟屬性與法律屬性兩個特徵,效率與公平的權衡對於稅收來說卻仍然是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
供參考。
西方經濟學(巨集觀),西方經濟學(巨集觀部分)
曾經學過,都還給老師了 西方經濟學 巨集觀部分 1.因為長期來看 一個競爭性行業中的企業處於均衡狀態 叫什麼狀態來著 忘了 總之就是收支平衡 所以利潤可以歸結為企業的機會成本 好像也可以叫經濟租 比如說你獲得了利潤 可以歸結為你擁有技術或者是擁有市場的機會成本 你把技術或市場單純 一樣可以獲得相同的...
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重點,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試題及答案
這是我的微觀老師總結的資料 重點肯定是那4種市場競爭了,這個不用懷疑,這些完全掌握後,保過是沒問題的,前面的重點就是概念,說實話那些彈性計算真不是重點,還有一點就是公共產品的知識點也是重點.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試題及答案 西方經濟學 試卷a 姓名 一 名詞解釋 15 1.需求 2.廠商利潤最大化原則 ...
西方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的主要概念是什麼?
西方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的話是很好的一門科目,你可以去學一下,然後綜合一下中國的經濟學會更好的運用 西方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現在也都發展了。讓經濟學當然西方必須要緊急學了呀,因為這個學問西方的學問很高的,嗯,是東方比不了的,東方的學問有點差,西方的學問很高很高很高很高的。嗯,東方也有一點差吧,但是和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