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
屈原列傳中屈原窮怨的原因
2樓:教育細細說
《屈原列傳》中屈原「窮怨」的原因是:「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和「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原文如下: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
譯文如下:屈原行為正直,竭盡自己的忠誠和智慧來輔助君主,讒邪的小人來離間他,可以說是到了困境了。誠信卻被懷疑,忠實卻被誹謗,能夠沒有怨恨嗎?
屈原之所以寫《離騷》,其原因大概是從怨憤引起的。
司馬遷對屈原「窮怨」的評價
屈原忠心為君反遭放逐,「憂愁幽思而作《離騷》」,因此,司馬遷將屈原的創作動機歸結為乙個「怨」字。這裡的「離騷」可以理解為包括《離騷》這篇文章在內的屈原的眾多作品,因為此傳本文中還提及《懷沙》一文。
司馬遷讀這幾篇後共同的感想是「悲其志」,可見他認可這些文章能表達出共同的思想內容,而《離騷》無疑乃屈原最重要也最精彩的作品,故舉《離騷》來做代表。
司馬遷認為屈原寫《離騷》是因「信而見疑,忠而被謗」的不公境遇產生了不平之怨;目的則是希望君王悔悟以興國:「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基於此,他評斷《離騷》的價值在於明道治亂。
在司馬遷看來《離騷》中屈原在自悼身世、表露志向的同時不忘戀君憂國、譏刺世事,可謂兼具《國風》《小雅》的特質。此外,《離騷》所表現的「文約」而「辭微」藝術手法又可與「微言大義」的《春秋》相類比,那麼可以認為,在司馬遷的批評觀中,《離騷》無論內容思想還是藝術特徵都是能與諸經並比的傑作。
屈原列傳是誰寫的
3樓:網友
本文是《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有關屈原的部分,其中又刪去了屈原《懷沙》賦全文。這是現存關於屈原最早的完整的史料,是研究屈原生平的重要依據。
屈原列傳圖。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生活在戰國中後期,當時七國爭雄,其中最強盛的是秦、楚二國。屈原曾在楚國內政、外交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以後,雖然遭讒去職,流放江湖,但仍然關心朝政,熱愛祖國。
最後,毅然自沉汨羅,以殉自己的理想。本文以強烈的感情歌頌了屈原卓越超群的才華和他對理想執著追求的精神。雖然事蹟簡略,但文筆沉鬱頓挫,詠歎反覆,夾敘夾議,是一篇有特色的評傳式散文。
屈原列傳》節選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是一篇風格獨特的人物傳記。《史記》是中國第一部記傳體的通史,記載了上起傳說中的黃帝,下迄漢帝太初四年共約3000年的歷史,分本紀、世家、列傳、書、表五種體裁。列傳用以記帝王以外的人的事蹟。
司馬遷大約因為屈原、賈誼都是文學家,又都懷才不遇,遭受貶謫,賈誼寫的《吊屈原賦》又引起他的感慨,因而將屈原、賈誼合寫一傳。秦朝以前的古書都沒有記載屈原的生平事蹟,《史記》這篇傳記,是記載屈原生平事蹟最早、最完整的文獻。王甚任之:
為左徒」,「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左徒:楚官名。
相當於上大夫而次於令尹。在國王左右參預政事,起草詔令,是相當重要的職位)。
記敘屈原的生平事蹟特別是政治上的悲慘遭遇,表現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國的興衰存亡攸攸相關,讚頌了他的愛國精神和正直的品德。作者為屈原立傳,按時間順序,以「任、疏、絀、遷、沉」為線索,處處圍繞屈原的「志」寫:第一部分以評介《離騷》「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國家危難突出屈原「眷顧楚國,繫心懷王」,「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改志篇」,第三部分以漁父讓屈原抒發矢志不渝的信念。
急求史記屈原列傳的內容概括,史記 屈原列傳 主要內容。
原文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回令。入則與王圖 答議國事,以出號令 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 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
文言文《屈原列傳》練習題答案,《屈原列傳》文言知識
屈原列傳 節選 習題 i don t know 屈原列傳 文言知識 1 通假字 反 返 離 罹 見 現 指 旨 濯 濁 絀 黜 內 納 從 縱 質 贄 反 返 被 披 常 長 泥 涅 志 記 2 重點文言實詞釋義 屬 屈平屬草稿未定 動詞,zh 連綴,引申為寫作。亡國破家相隨屬 動詞,zh 連線。屬...
屈原姓「羋」發音是,屈原姓什麼?屈原姓「羋」還是「熊」?
一 讀音 m 二 筆畫 羋 字共有 7 畫,筆畫順序為 豎 橫 豎 橫 橫 橫 豎 m 的聲母 m 韻母 i 聲調 第三聲。三 解釋 羋姓是中國非常古老的姓氏,祝融八姓。祖源地丹陽在湖北荊山一帶,羋姓,是周朝時楚國貴族的祖姓,其已經分衍為諸多其他姓氏。讀音為 m 擴充套件資料 屈原,羋姓屈氏,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