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為何放著江南 江北大營不打,卻要北伐西征?

2025-05-11 18:10:14 字數 4036 閱讀 2619

1樓:自己起名字

因為當時他們定都天京後,對自己的實力有著不清楚的認知,認為他們可以打下天下。

2樓:趣先生bug日記

江南、江北兩座大營堵住了太平軍向東、向北和向南推進的道路,保護富庶的蘇、松、常、嘉、湖地圓畢區不落入敵手,使大清的財源命脈得以持續向朝廷輸血。太平軍之所以不主動進攻江南、江北兩座大營,根本原因在於打不過,次要原因在於不划算。江南大營建立之初嫌腔歲僅有一萬餘人,隨後增兵至三萬餘,它以駐紮孝陵衛的主營為中心,北由長江南岸的石埠橋開始,順棲霞山、堯化門、孝陵衛、高橋門、秣陵關、溧水芹睜等地,南至東壩,由北至南形成了一道沿南京城東及城南的有力防線。

3樓:等待拯救的

戰略上。我們要知道,自1851年由洪秀全領導的太平軍從廣西金田發動起義以來,一直到1853年太平軍攻克南京,一直以來都處於清朝的圍剿中衫氏前。也就是說,太平軍自起義以來,一直都處於不停地轉戰中,根本沒有自己的地盤。

隨著太平軍實力的不斷壯大,太平軍需要擴大自己的地盤,以此或清來鞏固自己政權的基礎;在核喚太平軍攻克南京後,當時南京周邊地區仍處於清**的控制之下;如果太平軍不及時的擴大戰果,很有可能再次面臨被清軍從四面包圍的危險。

太平天國佔領南京之後,為什麼再不敢向北進攻了?

4樓:乙個吡喃環

因為太平天國有了負擔,導致不可能在像以前那樣北上了,思想的轉變其實才是太平天國失敗的原因,再加上內部的腐敗,早早的定都,早早的想選擇安逸更是乙個醜陋的選擇。

5樓:小

這個時候,他們感覺到了環境的不好,人員不足,而且他們不想居住在北方,那裡不適合居住。

太平天國為什麼不進行北伐?

6樓:聞古鑑今

洪秀全之所以不北伐,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首先,洪秀全是從在南方開始起義的,在此地有一定的群森並租眾基礎,想要北伐存在一定的困難。另外,清軍的水軍是非常強大的,而洪秀全的軍隊並沒有受過專業的訓練,想要北上並不現實。

蔽鉛

另外,洪秀全在平定了南方後,也漸漸忘記了初心,開始享受起了自己的「戰果」,太平天國內部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已經無力北伐。

太平天國運動是清朝咸豐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間,由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等組成的領導集團從廣西金田村率先發起的反對清朝封建統治和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農民起義戰爭,是19世紀中葉中國最大的一場大規模反清運動。1864年,隨著太平天國首都天京的(南京)陷落此兆,標誌著運動失敗。

太平天國為何放著眼前的江南江北大營不打,卻非要去北伐和西征呢?

7樓:日常小八卦君

並不是太平天國放著江南江北不打而是根本打不過江南江北,所以只好去北伐和西征,然後再集中兵力去拔除江南江北大營。

8樓:木子兮

主要是因為當時沒有實力去對抗江南江北。

9樓:旁龍雲海薜定諤的喵

楊秀清如果沒有死,可能北伐成功,而且形成南北割據,太平天國以南京首都南方政權!清朝北京首都北方政權!互相爭鬥!

10樓:王敏

因為江南滿族人幾乎都殺光了,江北江南兩個大營裡都是漢族人,太平軍不想民族內部自相殘殺,要敢著去北方西方殺滿族人。

11樓:星星重16克

因為當時的太平天國,很大的野心,想要統一天下。

12樓:清風不願伴九州

因為在當時,他還沒有實力去。廣達眼前的江南江北大營。所以才會去被罰和細則。

13樓:網友

北伐和西征是搶掠,都願意去!攻堅沒人願意幹!太平天國充其量只是一幫邪教神棍土匪。

14樓:田

江南江北大營都是久戰之兵,當時守將向榮等人都是和太平軍從兩廣一路打過來的,熟悉太平軍戰法,攻堅營不易,但二營攻城也難,形成僵局,而其他城池守軍承平己久,不習戰法,太平軍避實就虛,正好開疆拓土。

15樓:網友

這是因為江南江北大營,他們的軍事能力非常強悍,兵力充足,而且有很多大將在鎮守著,所以他們是打不過的,只好去打北伐。

16樓:網友

曾國藩的湘軍都是農民,原專業是刨地,因此擅長土木作業,所以湘軍並沒有什麼戰術,打哪都是在城外修一圈公事圍困,直到城內斷糧投降。城內要是忍不住衝出來,就變成了湘軍守城,太平軍攻城。那個年代沒有重炮,沒有tnt,堅固工事的威力還是很大的。

17樓:小貓不吃醋

因為他覺得之間的關係肯定沒有那麼複雜,所以才會想要去征戰,

18樓:水遁大火球

胡說八道。

水平太爛。

19樓:鍍金鑲鑽

一群毫無遠見卓識和大局意識的烏合之眾。

太平天國定都之後,為何沒有繼續派大軍北上去攻打北京?

20樓:耳東陳

不能說太平天國佔領南京之後就沒有北上繼續進攻,而只能說他們的北伐很草率,準備工作很不充分。太平天國派出的北伐軍實力太單薄,統兵主帥也不是楊秀清、韋昌輝、石達開這樣的一線人物,而是林鳳祥、李開芳這樣的二三流將領。太平天國的北伐軍只有兩萬餘人,在進軍過程中,難免有各種原因導致的減員。

清王朝為了保衛核心區,必然全力抵抗。最後,這場孤軍深入的北伐還是失敗了。

21樓:凱子體育

在定都天京之後,太平天國派遣林鳳祥等人率領大軍北伐,只不過是由於孤軍深入最終失敗了。

22樓:行秦

一時的富貴迷失了雙眼,太平天國就此走向滅亡。

為什麼太平天國留著江南不打而去北伐西征?

23樓:歷史趣談筆錄

首先,太平軍不是不想攻破清軍的江南大營,因為江南大營防守嚴密,難以攻破。其次,太平軍之所以要北伐、西征並舉就是為了牽制清軍兵力,讓其難以支援江南、江北大營,而西征只是為了開拓太平軍的腹地,如果天京被攻破,則能轉戰西部,不至於被清軍死死圍住。

一、江南大營防守緊密。太平軍自廣西桂平縣起義後,一路北上,試圖攻破廣西省城桂林,但久攻不下,於是繼續北上,進入湖南後又試圖攻破長沙,但再一次陷入同樣的境地。後來在嶽州繳獲大批船隻,於是太平軍沿江東進,連克南京、鎮江、揚州,而且太平軍在北上並東進過程中大多是擊潰了清軍,沒有對清軍造成太多實質性的損失,因此當太平軍定都南京十多天後,從廣西趕來的追兵在南京外圍的孝陵衛安營紮寨,即位江南大營。

孝陵衛依山傍水,是紮寨的絕佳之地,後清軍陸陸續續派兵增援江南大營,極力阻斷太平軍東進,因為東邊是浙江省,其賦稅是清**財政收入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浙江也被太平軍佔據,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二、北伐西征並舉牽制清軍兵力。太平軍定都南京後,清軍在南京南北方向都設下了大本營,企圖組成包圍圈,最後在一舉消滅太平軍。但太平軍內部也有不少優秀將領,他們審時度勢,作出北伐、西征並舉的決定。

北伐軍由林鳳祥 、李開芳帶領,進抵華北,企圖攻佔清朝京城。西征軍由翼王石達開率領,深入廣西、福建,江西等地,開拓地腹地。北伐軍和西征軍都牽制了清軍大量兵力,為總部攻破江南、江北大營贏得了先機,但後來太平軍內部內訌,清軍又重建了江南、江北大營,太平軍逐漸陷入危亡境地。

24樓:鬼方域

江南作為大清朝最繁華富庶的地方,佔了大清超賦稅的七成以上;太平天國之所以留著江南不打而去北伐西爭,是因為一旦江南地區經濟被破壞之後,太平天國很難通過有效手段去恢復江南地區的經濟水平。

25樓:取個名都好難

首先是江南地區有江南大營,人數不少不說,還賊能打,而且還佔據不少城池,對於這樣的硬骨頭是沒有必須要直接啃下來的,所以北伐,北伐針對當時都城北京,西政則是為了有更多的資源來保障,比較西邊乙個能打的都沒有,只有走出去了,才能掌握主動權,如果一直圍繞江南大營打,不僅沒有效果還損傷自己的實力。

26樓:職場打工人小喵

因為當時北伐和西征,乙個是重要的糧草物資,乙個是重要的財源,北伐和西征非常順利的都成功了,太平軍一下子切斷了清軍的糧草和物資,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太平天國的楊秀清,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為何謀反?

1847年冬,洪秀全 馮雲山在桂平帶領會眾搗毀廟宇,引起了地主豪紳的不滿,並以 聚眾謀反 的罪名將馮雲山扭送縣衙。洪秀全為了營救馮雲山也返回廣東。拜上帝會群龍無首,失去領導。這時,足智多謀的楊秀清挺身而出,並開始以 神靈附體 的方式,偽稱天父下凡囑託傳言,從而鞏固了拜上帝會,並使會眾激增到萬餘人。從...

如果沒有天京事變,太平天國的命運會怎麼樣

命運不會改變,一點都不會變,頂多是覆滅的晚一些,在支撐些日子罷了,沒別的出路,或者說很難有,除非那幫人有一天突然靈光開竅!但是歸根結底是因為農民階級的侷限性坑害了他們,農民階級的侷限性決定了他們根本不能領導一場有重大變革的革命,他們的思想和意識除了反抗意外,根本就沒有統治層面的東西,無論是政治上還是...

清朝為何沒有殺掉太平天國降將韋俊呢?

應該是可以更好的招攬太平軍人心 也可以借洪秀全的刀除掉他,而清 又無須為此擔負罵名。韋俊的投降對太平天國來說就像 平地一聲驚雷 其所帶來的打擊和負面影響是巨大的。清 也敏銳地意識到這一點,所以綜合多方面因素考慮,也為了讓韋俊給其他人做乙個表率,他們選擇優待韋俊,也不想隨意殺他,只有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