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明月的經典古詞,關於明月古詩詞

2025-05-11 13:50:09 字數 3848 閱讀 8368

1樓:小紙愛潯子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 蘇軾 (宋) -水調歌頭》

月色醉遠客,山花開欲然 - 李白 (唐) -寄韋南陵冰,餘江上乘興訪之,遇尋顏尚書,笑有此贈》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 蘇軾 (宋) -虧纖帆水調歌頭》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 白居易 (唐) -春題湖上》

片雲天共遠,豎培永夜月同孤 - 杜甫 (唐) -江漢》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 王維 (唐) -鳥鳴澗》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聽杯一問之 - 李白 (唐) -把酒問月》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 李煜 (唐) -相見歡》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 盧綸 (唐) -塞下曲》

關於明月古詩詞

2樓:內蒙古恆學教育

《望月懷遠》、唐·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大海吞吐出明月,明月靜靜公升起,萬里之隔的人們都共享著這一輪明月。望月起相思,讓人不能入眠。詩人於是滅燭,披衣步出門庭。相思之夜,沒有什麼可以相贈的,只有滿手月光。

可相隔千里,怎樣相送呢?還是去睡吧,也許在夢中,可以與你相聚。

年年月圓時,仰望古今同一輪明月,不知誰思念著你,你心裡又思念著誰?

3樓:網友

關於明月的古詩詞有很多,最有名的大致有以下幾首: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釋義:《靜夜思》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詩。

此詩描寫了秋日夜晚,詩人於屋內抬頭望月的所感。詩中運用比喻、襯托等手法,表達客居思鄉之情,語言清新樸素而韻味含蓄無窮,歷來廣為傳誦。

譯文:明亮的月光灑在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創作背景:李白的《靜夜思》創作於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揚州旅舍,時李白26歲。同時同地所作的還有一首《秋夕旅懷》。

在乙個月明星稀的夜晚,詩人抬望天空一輪皓月,思鄉之情油然而生,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詩《靜夜思》。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qǐ]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釋義: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西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在密州(今山東省諸城市)時所作。這首詞以月起興,與其弟蘇轍七年未見之情為基礎,圍繞中秋明月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之情納入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尋之中,反映了作者複雜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現出作者熱愛生活與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

詞作上片問天反映執著人生,下片問月表現善處人生。落筆瀟灑,舒捲自如,情與景融,境與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滿哲理,是蘇軾詞的典範之作。

4樓:網友

1.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李白《子夜吳歌·秋歌》

2.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3.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裡館》

4.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蘇軾《陽關曲 / 中秋月》

5.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5樓:網友

關於明月的古詩詞很多,比如: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關於明月的古詩詞有哪些??

6樓:網友

1、唐·李白《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唐·劉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3、唐·王維《竹裡館》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4、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5、唐·李商隱《霜月》

初聞徵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

6、唐·李白《子夜吳歌·秋歌》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譯文:長安城內一片月光,千戶萬戶都在搗衣。秋風吹送搗衣聲聲,家家懷念戍邊之人。何時才能平息邊境戰爭,讓我丈夫結束遠征。

7、宋·蘇軾《陽關曲·中秋月》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陽關曲。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8、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9、唐·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10、唐·張泌《寄人》

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明月的詩詞名句

7樓:網友

1、寂歷秋江漁⽕稀,起看殘⽉映林微。——湯顯祖《江宿》

2、江流宛轉繞芳甸,⽉照花林皆似霞。——張若虛《春江花⽉夜》

3、⼈⼈盡道⼗分圓,我道依前缺⼀半。——釋師範《偈頌七⼗六⾸·⼀年⼗⼆⽉

4、落⽉滿屋樑,猶疑照顏⾊。—杜甫《夢李⽩⼆⾸

5、誰見螳螂能拒轍,螢蟲七夕吞明⽉。—釋印肅《頌證道歌·證道歌·誰見螳螂能拒轍》

6、⼭寺⽉中尋桂⼦,郡亭枕上看潮頭。——居易《憶江南·江南憶》

7、⽉下飛天鏡,雲⽣結海樓。——李⽩《渡荊門送別》

8、回頭滿眼淒涼事,秋⽉春風豈得知。——晏⼏道《鷓鴣天·⽃鴨池南夜不歸》

9、珠樓緲緲,⼈⽉兩嬋娟,尊前⽉,⽉中⼈,相見年年好。——滂《驀⼭溪·元⼣詞》

10、叩栧新秋⽉,臨流別友⽣。—陶淵明《⾟醜歲七⽉赴假還江陵夜⾏塗⼝》

11、春草似青袍,秋⽉如團扇。——何遜《與蘇九德別》

12、明⽉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13、⽟斝滿斟長壽酒,冰輪探借中秋⽉。—劉克莊《滿江紅·江左惟公》

14、⽟顆珊珊下⽉輪,殿前拾得露華新。——休《天竺寺⼋⽉⼗五⽇夜桂⼦》

15、寂寞起來褰繡幌,⽉明正在梨花上。——歐陽修《蝶戀花·⾯旋落花風盪漾》

16、長安⼀⽚⽉萬戶搗⾐聲。——李⽩《⼦夜吳歌·秋歌》

17、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李⽩《把酒問⽉》

18、天下三分明⽉夜,⼆分⽆賴是揚州。——徐凝《憶揚州》

19、明⽉⼏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調歌頭·明⽉⼏時有》

20、青⼭⼀道同雲⾬,明⽉何曾是兩鄉。——王昌齡《送柴侍御》

21、天上若⽆修⽉戶,桂枝撐損向西輪。——芾《中秋登樓望⽉》

22、古桂吹⾹秋⽉明,當年曾聽讀書聲。——吳錫疇《棣華堂先⼤⽗國錄叔⼤⽗安撫教授 之地堂前古》

23、清風明⽉遙相思。遙相思,草徒綠,為聽雙飛鳳凰曲。——王勃《江南弄》

24、風池明⽉⽔,衰蓮⽩露房。——居易《新秋》

25、鳳回仙馭雲開扇。更闌⽉墜星河轉。——蘇軾《菩薩蠻·七夕》

26、此夜江中⽉,流光花上春。——張⼦容《相和歌辭·春江花⽉夜⼆⾸》

27、纖纖新⽉掛黃昏,⼈在幽閨欲斷魂。——朱淑真《秋夜牽情》

28、斜⽉沉沉藏海霧,碣⽯瀟湘⽆限路。——張若虛《春江花⽉夜》

29、⼀夕瘴煙風捲盡,⽉明初上浪西樓。——賈島《寄韓潮州愈》

30、⽉明⽩露澄清光,層城綺閣遙相望。——王勃《秋夜長》

關於個明月的古詩詞,關於狼的古詩詞

1 正月十五夜 唐代 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譯文明燈錯落,園林深處對映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嬌豔的花朵一般 由於四處都可通行,所以城門的鐵鎖也開啟了。人潮洶湧,馬蹄下塵土飛揚 月光灑遍每個角落,人們在何處都能看到明月當頭。...

關於中秋和明月的,關於中秋和明月的資料

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淵源。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 幸福,成為豐富多彩 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嫦娥奔月 的神話源自古人對星辰的崇拜,據現存文字記載最早出現於...

有關明月的詩,關於明月的詩句有那些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城人未還。關於明月的詩句有那些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宋代 蘇軾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 釋義 明月從什麼時候才開始出現的?我端起酒杯遙問蒼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宮殿,何年何月。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兩漢 佚名 明月何皎皎 釋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