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孔融讓梨的故事有哪些感想作文

2025-04-29 02:10:06 字數 1825 閱讀 5362

孔融讓梨的故事的感悟是什麼?

1樓:快捷生活空間站

孔融讓梨故事的道理:人們從小就要向孔融學習,養成尊老愛幼的習慣,也告訴人們,要互相忍讓,不要只想自己,不想別人。

孔融讓梨是中國千百年來流傳的乙個道德教育故事,這個故事表明凡事應該遵守公序良俗,這些都是年幼時就應該知道的道德常識。古人對道德常識非常重視。道德常識是啟蒙教育的基本內容,融於日常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

《孔融讓梨》的故事:

孔融小時候家裡有五個哥哥,乙個弟弟。有一天,家裡吃梨。一盤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讓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乙個什麼樣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乙個最小的。

爸爸看見了,心裡很高興:別看這孩子才四歲,還真懂事哩。就故意問孔融:「這麼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乙個最小的呢?」

孔融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吃。」父親又問他:

你還有個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弟弟吃。

你看,孔融講得多好啊。他父親聽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乙個好孩子。」孔融四歲,知道讓梨。上讓哥哥,下讓弟弟。大家都很稱讚他。

孔融讓梨的故事概括

2樓:貝貝愛教育

孔融四歲的時候,和哥哥們一起吃梨,孔融總是拿小的吃。有大人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說:

我年齡小,食量小,按道理應該拿小的。「由於孔融這麼聰明早慧,很小就懂得這樣的道理,宗族親戚們認為他是個奇才。

孔融讓梨原文:

續漢書曰:「孔融,字文舉,魯國人,孔子二十世孫也。高祖父尚,鉅鹿太守。

父宙,泰山都尉。」融別傳曰:融四歲,與兄食梨,輒引小者。

人問其故。答曰:「小兒,法當取小者。

後漢書·孔融傳》李賢注「《融家傳》曰:『年四歲時,與諸兄共食梨,融輒引小者。』大人問其故,答曰:『我小兒,法當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孔融讓梨白話譯文:

孔融,字文舉,東漢時期山東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孫,高祖父孔尚當過鉅鹿太守,父親是泰山都尉孔宙 。孔融別傳記載:孔融四歲的時候,和哥哥吃梨,總是拿小的吃。

有人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說:"小孩子食量小,按道理應該拿小的。

李賢註解的《後漢書·孔融傳》中的《融家傳》記載:」孔融四歲的時候,和哥哥們一起吃梨,孔融總是拿小的吃。有大人問他為什麼這麼做。

他說:"我年齡小,食量小,按道理應該拿小的。「由於孔融這麼聰明早慧,很小就懂得這樣的道理,宗族親戚們認為他是個奇才。

此文出自南朝宋時期·范曄所著的《後漢書》

經典故事《孔融讓梨》

3樓:鮮活且善良丶桃花

東漢魯國,有個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聰明,也非常懂事。孔融還有五個哥哥,乙個小弟弟,兄弟七人相處得十分融洽。

有一天,孔融的媽媽買來許多梨,一盤梨子放在桌子並雹上,哥哥們讓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盤子中的梨,發現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乙隻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爸爸看見卜褲孔融的行為,心裡很高興,心想:

別看這型蔽簡孩子剛剛四歲,卻懂得應該把好的東西留給別人的道理呢。於是他故意問孔融:「盤子裡這麼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乙個最小的呢?

孔融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應該留給哥哥吃。」

爸爸接著問道:「你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照你這麼說,他應該拿最小的乙個才對呀?」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小弟弟吃。」

爸爸聽他這麼說,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乙個好孩子,以後一定會很有出息。」

孔融讓梨相近的成語,與孔融讓梨相近意思的成語有哪些?

孔融讓梨 分享和謙讓歷來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是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表現管寧割席 表現了高潔和淡泊名利和不與志同道合者為友的品質。趙廣拒畫 表現了不畏 勇於犧牲的人,有強烈的民族精神。與 孔融讓梨 相近意思的成語有哪些?義不容辭 捨我其誰 讓棗推梨 認再認 三 竭誠相待 1 義不容辭 y b r ng ...

誰能給我說下孔融讓梨的意義?

孔融為什麼要讓梨?孔融歲時,家裡買了一些梨,他將大梨讓給別人,自己卻挑小梨吃,他為什麼要讓梨呢?讓我們來做一些假設吧!.不用置疑,大梨都是爛的,只有小梨還好一些。.大梨上有許多蟲眼,有的還有蟲子在蟲眼處探行胡頭探腦。.孔融清楚的知道,家裡的人都對他非常溺愛,他若將大梨給他們,它們肯定不吃,最後還不是...

三國中被曹操斬的孔融是不是史「孔融讓梨」的孔融

這兩個孔融的關係就是春哥和李宇春的關係,這兩的就是一個人,孔融 153 208 東漢文學家。字文舉。魯國 今山東曲阜 人。靈帝時,闢司徒楊賜 孔融讓梨府。中平初 185 舉高第,為侍御史。后辟司空府為僚屬,拜中軍候,遷虎賁中郎將。後因忤董卓,轉為議郎,出至黃巾軍最盛的青州北海郡為相。興平二年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