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庫增量同步和全量同步是什么,資料庫 增量同步和全量同步 是什麼

2023-01-20 00:05:02 字數 5977 閱讀 8020

1樓:說太多不如沉黙

增量同步和全量同步是資料庫同步的兩種方式。全量同步是一次性同步全部資料,增量同步則只同步兩個資料庫不同的部分。

資料庫簡介:

資料庫(database)是按照資料結構來組織、儲存和管理資料的倉庫,它產生於距今六十多年前,隨著資訊科技和市場的發展,特別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後,資料管理不再僅僅是儲存和管理資料,而轉變成使用者所需要的各種資料管理的方式。資料庫有很多種型別,從最簡單的儲存有各種資料的**到能夠進行海量資料儲存的大型資料庫系統都在各個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2樓:堅果雲

1.背景

資料如果保留多份,就會存在一致性問題,就需要同步,同步分為兩大類:全量和增量

2. 概述

資料如果要保留副本,要麼同時寫(就是多寫),或者進行復制:非同步寫(即從主資料拷貝到副本);

同時寫(多寫),引出一個問題,寫多少節點算成功(場景:分散式系統)?全部寫成功才算成功,還是寫大多數成功算成功,還是寫指定幾個節點算成功?

非同步寫的話,如果採用非同步複製,那麼實時性需要考量的話,就需要採用效能優先的架構。

3.同步方式

資料同步一般分為兩種方式:全量和增量。

3.1 全量

全量,這個很好理解。就是每天定時或者週期性全量把資料從一個地方拷貝到另外一個地方;

全量的話,可以採用直接全部覆蓋(使用「新」資料覆蓋「舊」資料);或者走更新邏輯(覆蓋前判斷下,如果新舊不一致,就更新);

這裡面有一個隱藏的問題:如果採用非同步寫,主資料物理刪除了,怎麼直接通過全量資料同步?這就需要藉助一些中間操作日誌檔案,或者其他手段,把這些「看不到」的資料記錄起來。

3.2 增量(類如有;堅果雲網盤增量同步功能)

增量的基礎是全量,就是你要使用某種方式先把全量資料拷貝過來,然後再採用增量方式同步更新。

增量的話,就是指抓取某個時刻(更新時間)或者檢查點(checkpoint)以後的資料來同步,不是無規律的全量同步。這裡引入一個關鍵性的前提:副本一端要記錄或者知道(通過查詢更新日誌或者訂閱更新)哪些更新了。

3樓:匿名使用者

是資料庫同步的兩種方式。全量同步是一次性同步全部資料;增量同步則只同步兩個資料庫不同的部分。

4樓:英方

常見的備份方式有全量備份、增量備份、差異備份,其中:

全量備份是指對某一時間點上的所有資料進行全量備份,包括系統和所有資料。這種備份方式每次都需要對系統和所有資料進行一次全量備份。如上,如果兩次備份之間資料沒有任何變化,那麼兩次備份的資料是一樣的。

也就是說100gb的資料即使沒有發生任何資料變化,也會多耗費100gb的儲存空間去做備份。但這種備份方式最大的好處就是在恢復丟失資料時,只需要對一個完整的備份進行操作就能夠恢復丟失資料,大大加快了系統或資料恢復的時間。

增量備份即在第一次全量備份的基礎上,分別記錄每次的變化。由於增量備份在備份前會判斷資料是否發生變化,並僅記錄每次變化情況,所以相較於其他兩種備份方式它最大的好處在於其所需儲存空間最少的(相同的變化情況下),備份速度最快的。當然在資料還原上來說,它的恢復時間是最長的,效率較低。

恢復資料時,需要在第一次完備的基礎上,整合每次的一個變化情況。

差異備份就是在第一次全量備份的基礎上,記錄最新資料較第一次全量備份的差異。簡單來說,差異備份就是一個積累變化的過程:在全量備份之後,第一天記錄第一天的變化,第二天記錄第一天和第二天的變化,以此類推......

因此,恢復系統或者資料時,只需要先恢復全量備份,然後恢復最後一次的差異備份即可完成。所以差異備份佔用的儲存空間和所需恢復時間介於全量備份和增量備份之間。

mysqldump增量備份和全量備份的區別

5樓:

完全備份、增量備份和差異備份的區別:

完全備份是備份所有資料,增量備份和差異備份只備份變更資料。

完全備份與增量備份和差異備份相比:增量備份和差異備份的時間少、效率高,佔用磁碟的空間小;

差異備份與增量備份的區別:

1)差異備份只以完全備份為基礎備份變更資料;增量備份以上一次備份為基礎備份變更資料。

2)差異備份只與完全備份有依存關係,與上一次備份沒有關係;增量備份與上一次備份有依存關係,並一直關係到完全備份。

如何全量同步mysql資料

6樓:折柳成萌

增量同步和全量同步是資料庫同步的兩種方式。全量同步是一次性同步全部資料,增量同步則只同步兩個資料庫不同的部分。

資料庫,增量同步和全量同步是什麼?

7樓:說太多不如沉黙

增量同步和全量同步是資料庫同步的兩種方式。全量同步是一次性同步全部資料,增量同步則只同步兩個資料庫不同的部分。

資料庫簡介:

資料庫(database)是按照資料結構來組織、儲存和管理資料的倉庫,它產生於距今六十多年前,隨著資訊科技和市場的發展,特別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後,資料管理不再僅僅是儲存和管理資料,而轉變成使用者所需要的各種資料管理的方式。資料庫有很多種型別,從最簡單的儲存有各種資料的**到能夠進行海量資料儲存的大型資料庫系統都在各個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8樓:英方

全量備份是指對某一時間點上的所有資料進行全量備份,包括系統和所有資料。這種備份方式每次都需要對系統和所有資料進行一次全量備份。如上,如果兩次備份之間資料沒有任何變化,那麼兩次備份的資料是一樣的。

也就是說100gb的資料即使沒有發生任何資料變化,也會多耗費100gb的儲存空間去做備份。但這種備份方式最大的好處就是在恢復丟失資料時,只需要對一個完整的備份進行操作就能夠恢復丟失資料,大大加快了系統或資料恢復的時間。

增量備份即在第一次全量備份的基礎上,分別記錄每次的變化。由於增量備份在備份前會判斷資料是否發生變化,並僅記錄每次變化情況,所以相較於其他兩種備份方式它最大的好處在於其所需儲存空間最少的(相同的變化情況下),備份速度最快的。當然在資料還原上來說,它的恢復時間是最長的,效率較低。

恢復資料時,需要在第一次完備的基礎上,整合每次的一個變化情況。

9樓:堅果雲

資料如果保留多份,就會存在一致性問題,就需要同步,同步分為兩大類:全量和增量

2. 概述

資料如果要保留副本,要麼同時寫(就是多寫),或者進行復制:非同步寫(即從主資料拷貝到副本);

同時寫(多寫),引出一個問題,寫多少節點算成功(場景:分散式系統)?全部寫成功才算成功,還是寫大多數成功算成功,還是寫指定幾個節點算成功?

非同步寫的話,如果採用非同步複製,那麼實時性需要考量的話,就需要採用效能優先的架構。

3.同步方式

資料同步一般分為兩種方式:全量和增量。

3.1 全量

全量,這個很好理解。就是每天定時或者週期性全量把資料從一個地方拷貝到另外一個地方;

全量的話,可以採用直接全部覆蓋(使用「新」資料覆蓋「舊」資料);或者走更新邏輯(覆蓋前判斷下,如果新舊不一致,就更新);

這裡面有一個隱藏的問題:如果採用非同步寫,主資料物理刪除了,怎麼直接通過全量資料同步?這就需要藉助一些中間操作日誌檔案,或者其他手段,把這些「看不到」的資料記錄起來。

3.2 增量(類如有;堅果雲網盤增量同步功能)

增量的基礎是全量,就是你要使用某種方式先把全量資料拷貝過來,然後再採用增量方式同步更新。

增量的話,就是指抓取某個時刻(更新時間)或者檢查點(checkpoint)以後的資料來同步,不是無規律的全量同步。這裡引入一個關鍵性的前提:副本一端要記錄或者知道(通過查詢更新日誌或者訂閱更新)哪些更新了。

增量備份,差異備份和完全備份的區別

10樓:酷悟集

1、含義上的區別

增量備份,是在一次全備份或上一次增量備份後,以後每次的備份只需備份與前一次相比增加或者被修改的檔案。

差異備份,是複製上次全備份以來所有變更資料的一種備份。

2、特性上的區別

增量備份沒有重複的備份資料,備份的資料量不大,備份所需的時間很短,備份速度快。同時由於增量備份在做備份前會自動判斷備份時間點及檔案是否已作改動,所以相對於完全備份其對於節省儲存空間也大有益處。

差異備份需要時間短、節省磁碟空間的優勢;備份恢復所需磁帶少、恢復時間短。系統管理員只需要兩盤磁帶,即全備份磁帶與災難發生前一天的差異備份磁帶,就可以將系統恢復。

11樓:廣州華信智原

完全備份、增量備份和差異備份的區別:

完全備份是備份所有資料,增量備份和差異備份只備份變更資料。

完全備份與增量備份和差異備份相比:增量備份和差異備份的時間少、效率高,佔用磁碟的空間小;

差異備份與增量備份的區別:

1)差異備份只以完全備份為基礎備份變更資料;增量備份以上一次備份為基礎備份變更資料。

2)差異備份只與完全備份有依存關係,與上一次備份沒有關係;增量備份與上一次備份有依存關係,並一直關係到完全備份。

12樓:匿名使用者

完全備份:備份系統中的所有資料.

差量備份:只備份上次完全備份以後有變化的資料(他針對的上次的完全備份,他備份過程中不清除存檔屬性)

增量備份:只備份上次備份以後有變化的資料.(他才不管是那種型別的備份,有變化的資料就備份,他會清除存檔屬性)

13樓:

恢復速度從慢到快:增量備份,差異備份,完全備份

14樓:英方

全量備份是指對某一時間點上的所有資料進行全量備份,包括系統和所有資料。這種備份方式每次都需要對系統和所有資料進行一次全量備份。

增量備份即在第一次全量備份的基礎上,分別記錄每次的變化。由於增量備份在備份前會判斷資料是否發生變化,並僅記錄每次變化情況。

差異備份就是在第一次全量備份的基礎上,記錄最新資料較第一次全量備份的差異。簡單來說,差異備份就是一個積累變化的過程:在全量備份之後,第一天記錄第一天的變化,第二天記錄第一天和第二天的變化,以此類推......

從備份儲存空間來看:增量備份《差異備份《完全備份從備份恢復時間來看:完全備份《差異備份《增量備份從備份需要時間來看:增量備份《差異備份《完全備份

怎麼實現資料的增量抽取,資料同步

15樓:夢贍諾欷

使用資料庫或者系統變數的當前時間

informatica中的$$sysdate是表示當前系統時間的系統變數。

通過這個變數,我們對每天抽取的資料可以使用以下表示式來實現增量抽取:

時間戳欄位》= trunc($$sysdate – 1)

這種方法的實現比較簡單,但是缺乏靈活性。不但需要另外開發一套相應的程式實現全量抽取,想要改變抽取時間範圍還需要對每一個任務程式修改**。例如需要抽取三天前的資料,我們需要對上面的表示式做如下修改:

時間戳欄位》= trunc($$sysdate – 3)

ø使用引數檔案

informatica可以從引數檔案中讀取變數值,因此我們可以使用讀取引數檔案裡的引數值的方式來實現增量抽取。引數檔案裡至少應該包括兩個引數:開始時間引數和結束時間引數。

我們需要以下表示式:

開始時間引數《時間戳欄位<=結束時間欄位

我們只要修改引數檔案的引數值就可以靈活的控制抽取增量抽取時間範圍,包括實現全量抽取。對正常的抽取過程,這個修改的動作是通過程式自動來完成的--在每次抽取開始前,以上次抽取的結束時間作為本次抽取的開始時間,當前系統時間作為抽取的結束時間,來修改引數檔案。只有對一些異常情況,如上次抽取失敗需要重新抽取,需要手動修改引數檔案。

因為引數檔案是程式外部檔案,如果檔案被人誤刪除或者錯誤修改,會導致任務失敗或者抽取資料錯誤。

ø使用參數列

參數列的使用與引數檔案的使用類似,只是我們把兩個時間引數儲存到資料庫表中。但是因為參數列需要建在資料來源系統中,可能不被允許。如果有多個不同資料來源系統,則需要對每個系統建立參數列。

ø結合使用引數檔案與參數列

這種方式是在目標資料庫中建立一張參數列儲存時間範圍引數。每次抽取開始前,先通過讀取參數列裡的資料生成引數檔案,每個抽取任務從該引數檔案中讀取引數。因為每次引數檔案都會重新生成,減少了被誤刪除或修改的概率,同時也不用修改資料來源系統,是一種常見並且運用很廣的的方式

如何讓資料庫和jsp頁面同步更新

沒理解你說的 session 跟 資料庫 跟 jsp頁面的關係,我說的,我理解的問題,資料庫的內容有變化,但是jsp頁面上的資料沒有變化 首先 jsp頁面上的資料是怎麼來的,是直接查詢資料庫,獲取想要的資料,然後渲染jsp頁面,還是通過ajax.一個頁面渲染完成之後,它是不知道 資料庫的內容有變化的...

sqlserver2019資料庫實時同步怎麼做?一臺伺服器

sql server在資料同步方面應用比較多還是複製技術,通過事務複製可以實現準實時同步,準實時同步的意思並不是真正的實時同步,總會有一定延遲的,這主要取決於兩臺伺服器間的網路狀況,即便網路狀況非常好,比如內網中的2臺機器,也是會有一定延遲的,一般在幾秒吧。另外事務複製對錶結構要求比較嚴格,需要有主...

有2個資料庫,怎麼實現資料同步

在pgsql的資料庫中將要同步的表建立一個一模一樣的同步表。然後建觸發器,將進入源表中的資料觸發到同步表中。然後做一個windows服務掃描這個同步表並且將同步表中的資料同步到mysql 或access中。如果是整個資料庫中有許多表要進行同步。則建立一個共用的同步表,結構非常簡單。欄位如下 主鍵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