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到勿憚改的釋義

2023-01-18 04:35:27 字數 5297 閱讀 9504

1樓:從許昌

《論語譯註》中譯為孔子說:「君子,如果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即使讀書,所學的也不會鞏固。」行事當以忠信為主;沒有哪個朋友不如自己的;犯了錯誤不要怕改正。

2樓:擁有我到未來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1.「君子不重則不威」的「重」是自重,現在來講是自尊心,也就是說每個人要自重。

2.……人都天生有傲慢,但有時候,對事情的處理,一點自信都沒有,這是心理的問題,也是大眾的心理。比如交代一個任務給諸位中間任何一人,所謂「見危授命」,你有時候會喪失了這個信念,心理非常空虛,在這地方,就須要真正的學問,這個學問不是在書本上,這就是自重。

所以一個人沒有自信也不自己重視自己,不自尊,「學則不固」,這個學問是不穩固的,這個知識對你沒有用,因此我們必須建立起自己的人格,自己的信心來。

3.那麼「無友不如己者」,是講什麼?是說不要看不起任何一個人,不要認為任何一個人不如自己。

上一句是自重,下一句是尊重人家。我們既然要自尊,同時要尊重每一個人的自尊心,「無友不如己者」,不要認為你的朋友不如你,沒有一個朋友是不如你,世界上的人,聰明智慧大約相差不多,反應快叫聰明,反應慢就叫笨。你騙了聰明的人,他馬上會知道,你騙了笨人,儘管過了幾十年之久,他到死終會清楚的。

難得有人真正笨到被你騙死了都不知道的,這個道理要注意。

4.不因其人而廢其言,不因其言而廢其人。

3樓:秋雨新晴

你打錯字了,是過則勿憚改

孔子說:「君子不行為穩重就沒有威儀,學習就不牢固。有過錯要勇於改過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的故事

4樓:白雪瑩月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人生切入點在「君子不重則不威」,君子不重視自己的言行想法作息,時時修檢,是不會有威嚴的氣質神態的,哪怕自己以為自己很威嚴,別人心裡嘲笑表面不說話。

不重視自己各個方面一點一滴的人,不單威嚴不起來,連「學習」都不會做得好。「學」包括了「學」與「習」(有疑義的同學可以去閱讀孔夫子修訂的《禮記》中的《學記》篇),「學而時習之」「學之弗能弗措也」,日常不重視自己點滴的人又怎麼會把學得的點滴實踐在日常生活中呢?不能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打個比方學語言,不常用,學不牢固的。

打個比方,學校總有測驗、考試作為標準來檢驗知識的掌握程度,「重」、「威」、「學」三者以什麼為標準呢?以「忠」、「信」。心在「中」上為「忠」,「言」行合一為「信」。

「中」可以參照「天命之謂性……」的《中庸》和「一是皆以修身為本」的《大學》;「信」則散見於各經典、圖書、生活上。

這句話的內涵是有遞進關係的(次第),知「重」好「學」,以「忠信」評判自己實踐的成效,那麼,要再進一步改善自己,自然就是向「比自己好的人」學習了。那什麼是「比自己好的人」呢?是「樣樣都比自己好的人」嗎?

這樣的人世上會有嗎?比如年長者比年輕人有經驗,但是不一定有年輕人更懂下一個20年的發展趨勢啊。

所以,「德無常師,主善為師」、「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常看見只看見朋友比不上自己的人,人際關係能比得上常發掘朋友比自己優越的方面的人嗎?環顧自己的人際圈是不是答案就不言而喻了呢?人都喜歡跟能發現自己優點的人相處,不是嗎?

正是懂得善於發現朋友的優點,「長短相形」,優缺點都是放在一起才能看出來的,自然就能對照出自己相比對方做人做事某方面上的不足和過失。對於這種因對自己有要求要精益求精要上進而找出的「不足和過失」,不掩飾、不狡辯,認真認「真」改。

照以上這樣做的人,又怎會不讓人感覺越來越「重」、越來越「威」呢?

5樓:心中甜甜甜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我友不如已者。過則勿憚改。」

6樓:五爾容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擅改。

7樓:真不錯

孔夫的本意:君子不自重就沒有威信可言,證明其學識沒有掌握牢固,並且要主張忠義誠信;要相信沒有一個人是不如自己的,每個人都有長短利弊之處,要懂得舍其短取其長,自己不如彼長處的,要加以改正。此舉提出的要點是尊重,何為尊重?

自重以及對其他人的認可,不因其言而廢其人,不因其人而廢其人。

8樓:咖啡寶貝

君子不莊重就不會為宜。學習的東西也就不會牢固。以誠,以中性為本。一定不要和那些沒有東西的人做朋友。做錯了事,一定要改正。

9樓:

君子的態度不莊重就沒有威儀,所學便不會穩固;做人處事以忠信為本,不會和那些不講究忠信的人做朋友;自己有了過錯一定會勇於改過.

10樓:千風白化

孔子說,人不自重就沒有力量,學問就會不牢固,學不好。人的根本是對人真誠和言而有信。沒有一個朋友是不如自己的,發現自己有過錯後不要害怕去改變,承認過錯去改變是一個君子的修養之路。

這個是我根據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學會的,這樣理解孔子老師的話,讓我感覺通透和不苦惱。如果有理解不到位的,希望大家不要介意。

11樓:廣湧毅

嘿嘿嘿,自己想ggfhccgfctsfnydxfjsfusxfbufxbnf

12樓:牙軒

ccccccccccccccc

請幫忙翻譯一下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13樓:風帶走烏雲

孔子說:「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學習可以使人不閉塞;要以忠信為主,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

14樓:匿名使用者

「不在意道德禮儀的人沒有尊嚴可言,學識再高也沒有用。以忠誠守信的態度,不交不忠誠、不守信用的朋友,有過錯(知錯)還是可以改正的。」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知己者,過則勿憚改。翻譯

15樓:晚夏落飛霜

釋義:孔子說:」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沒有威嚴。

即使學習做人的道理,也不能固守。行事做人當以忠信為主要的原則。你能不友愛身邊不如你的人嗎?

即使他們有了過錯,也不要害怕改正。「

出處:《論語·學而》

創作年代:春秋

原文: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翻譯:子夏說:「一個人能夠看重賢德而不以女色為重;侍奉父母,能夠竭盡全力;服侍君主,能夠獻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恪守信用。

這樣的人,儘管他自己說沒有學習過,我一定說他已經學習過了。」

孔子說:「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學習可以使人不閉塞;要以忠信為主,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

賞析孔子提出了君子應當具有的品德,這部分內容主要包括莊重威嚴、認真學習、慎重交友、過而能改等項。作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從外表上應當給人以莊重大方、威嚴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穩重可靠,可以付之重託。他重視學習,不自我封閉,善於結交朋友,而且有錯必改。

君子沒有厚重深沉的氣質,則也就不夠威嚴,所學的學問也難以堅固。交朋友忠信是主要的,要交能夠有益於自己的人做朋友,犯了錯誤不能因為畏難而不去改正。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就改,是我們從小就被教育的一個基本準則。承認錯誤、面對錯誤、改正錯誤,這都需要我們的自信、勇氣和負責任的精神。

學習能讓人不鄙陋,。莊重是由內而發的,君子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孔子的溫良恭儉讓的溫和裡,透露著威嚴。小人是學不來。

這句也告訴我們,要想有威嚴,就莊重;要想通達就要學習。一個外在的表現,一個是內在的素質。

16樓:匿名使用者

翻譯:孔子說:「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學習可以使人不閉塞;要以忠信為主,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

出自:春秋 孔子《論語 學而篇》

原文選段: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釋義:子夏說:「一個人能夠看重賢德而不以女色為重;侍奉父母,能夠竭盡全力;服侍君主,能夠獻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恪守信用。

這樣的人,儘管他自己說沒有學習過,我一定說他已經學習過了。」

孔子說:「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學習可以使人不閉塞;要以忠信為主,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

曾子說:「謹慎地對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遠的祖先,自然會導致老百姓日趨忠厚老實了。」

擴充套件資料

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應當具有的品德,這部分內容主要包括莊重威嚴、認真學習、慎重交友、過而能改等項。作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從外表上應當給人以莊重大方、威嚴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穩重可靠,可以付之重託。

他重視學習,不自我封閉,善於結交朋友,而且有錯必改。以上所提四條原則是相當重要的。作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過則勿憚改就是對待錯誤和過失的正確態度,可以說,這一思想閃爍著真理光輝,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

孔子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他說「敬鬼神而遠之」,就證明了這一點。儘管他沒有提出人死之後有所謂靈魂的存在這一種主張,但他卻非常重視喪祭之禮。

在孔子的觀念中,祭祀已經被異化,不單是祭祀亡靈,而是把祭祀之禮看作一個人孝道的繼續和表現,通過祭祀之禮,是可以寄託和培養個人對父母和先祖盡孝的情感。因此,本章仍是繼續深化「孝」這一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的內容。

儒家重視孝的道德,是因為孝是忠的基礎,一個不能對父母盡孝的人,他是不可能為國盡忠的。所以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關於忠、孝的道德觀念,在《論語》書中時常出現,表明儒家十分重視忠孝等倫理道德觀念,希望把人們塑造成有教養的忠孝兩全的君子。

17樓:如是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無憚改。」

我的愚見臆測是:君子不嚴敬(「毋不敬,儼若思」「禮,敬而已」、敬,指內心的誠一。)就沒有威儀威望,

不嚴敬(「不誠無物」)學問修養就不得堅固。

修德以忠信為主。

沒有不如你自己的朋友。(要謙虛。「謙受益,滿招損」。謙德足以保身,足以進學。千萬不可忽視。防止「驕泰而失之」)。

有了過錯不要怕去改正。(還是教人要老實,不要文過飾非。「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

18樓:茹涵涵

孔子說:「君子如果不穩重,就沒有威嚴,他即使讀書學習也不會牢固,做人主要講求忠誠,守信用,不要結交,不如自己的人有了過錯,要不怕改正。」

子貢問君子。子曰 “先行其言,而後從之。”翻譯

蜜糖棗棗 一 句子翻譯 子貢問怎樣才能做一個君子。孔子說 先把事情做好了,再說出來。二 春秋 孔子 論語 里仁 原文 子曰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子曰 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子曰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子貢問君子。子曰 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司馬牛問仁...

孔子曰 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君子坦蕩蕩

1 孔子說 一個人奢侈了就顯得不謙遜,太節儉樸素就顯得寒酸。與其顯得不謙遜,不如寧可顯得寒酸。2 君子心胸寬廣,小人經常憂愁。3 原句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軍隊的主帥可以被改變,普通人的志氣卻不可被改變。1原文 7 36 子曰 奢則不孫 1 儉則固 2 與其不孫也,寧固。註釋 1 孫 同遜...

徐子曰 仲尼亟稱於水聲聞過情,君子恥之。這段話的譯文

仲尼亟稱於水 參考譯文 徐子說 孔子對水有極高的評價,他說 水呀,水呀!對於水,孔子取哪一點呢?孟子說 源頭裡的泉水滾滾湧出,日夜不停,注滿窪坑後繼續前進,最後流入大海。有本源的事物都是這樣,孔子就取它這一點罷了。如果沒有本源,像七八月間的雨水那樣,下得很集中,大小溝渠都積滿了水,但它們的乾涸卻只要...